☆公司报道☆ ◇600299 *ST新材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0-12-28】 *ST新材(600299)无锡两企业搬迁 将获6.6亿土地收购补偿 *ST新材今日披露无锡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公司下属分公司、控股公司签订《国 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事宜。 公告称,因公司下属分公司无锡树脂厂及公司持股60%的子公司无锡蓝星环氧 有限公司被无锡市列为重化工企业,且生产厂区位于无锡市环太湖区域,按照无锡 市市区工业布局调整总体目标的要求,无锡市工业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多次要求 上述公司进行搬迁,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相应评估工作。今年12月24日,无锡树脂 厂及无锡蓝星环氧公司与无锡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无锡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 同》,由该中心收购无锡树脂厂及无锡蓝星环氧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所有地上的建 构筑物等,无锡树脂厂的收购总价为57126.75万元,无锡蓝星环氧有限公司为8895 .93万元。 上述收购补偿款由无锡市土地储备中心汇入无锡市市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专用账户后,由市调整办按有关规定及企业搬迁进度支付,并对资金使 用进行监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0-12-28】 *ST新材(600299)6.6亿元卖厂房用地 12月24日,无锡市土地储备中心分别与*ST新材(600299)分公司无锡树脂厂 及无锡蓝星环氧有限公司签订《无锡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无锡市土地储 备中心收购公司分公司无锡树脂厂及无锡蓝星环氧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所有地 上的建构筑物(包括机器设备)、水、电设施等地面附着物、地下管线等,收购总 价无锡树脂厂为5.71亿元、无锡蓝星环氧有限公司为8895.93万元,收购总价款共 计6.6亿元。 无锡市土地储备中心根据《市区工业布局调整工作实施细则》中的规定及无锡 公司实际搬迁进度支付补偿款。 此前,*ST新材下属分公司无锡树脂厂及控股子公司无锡蓝星环氧有限公司被 无锡市列为重化工企业,且生产厂区位于无锡市环太湖区域,按照无锡市市区工业 布局调整总体目标的要求,无锡市工业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多次要求两公司进行 搬迁。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0-12-01】 双酚A欧盟遭禁 *ST新材(600299)称无影响 日前,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委员会通过一项决定,禁止使用含有化学物质双 酚A的塑料生产婴儿奶瓶,此项措施将从2011年年中开始生效。记者了解到,A股相 关公司如*ST新材(600299)等生产的双酚A多作为自用工业原料,欧盟禁令对上市 公司业绩尚无影响。 根据欧盟新规定,成员国将从2011年3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双酚A塑料生产婴儿 奶瓶,并从2011年6月1日起禁止进口此类塑料婴儿奶瓶。目前,法国和丹麦已禁止 销售这类奶瓶。 公开资料显示,双酚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婴儿奶瓶、饮 料瓶等塑料容器及包装物中大多含有这一物质。双酚A是否危害健康尤其是儿童健 康的争论由来已久,此前有研究显示,双酚A在体内可能会发挥类似雌激素的作用 ,扰乱人体代谢。动物实验曾发现,双酚A可能与乳腺、前列腺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有关,还可能诱发某些癌症。 今年早些时候,加拿大宣布双酚A因为对环境及人体有害,已被该国正式列入 有毒物质名单,加拿大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个公告双酚A为有毒物质的国家。2010年3 月,加拿大禁止婴儿奶瓶含有双酚A。 目前A股市场中生产双酚A的上市公司并不多,*ST新材是国内双酚A最主要的生 产商,其双酚A产能主要集中于子公司无锡蓝星环氧有限公司和南通星辰合成材料 有限公司。 *ST新材方面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目前绝大多数双酚A都是 自用,以前曾有一部分出口用于奶瓶等产品的生产,但因为双酚A价格一直不是太 好,这部分出口已经停止。因此,这次欧盟的限制措施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 据了解,双酚A主要工业用途是作为生产环氧树脂或聚碳酸酯的原料,环氧树 脂主要用于涂料行业和电子行业。*ST新材生产的双酚A即主要用来生产环氧树脂产 品,应用于下游的涂料行业。 在现货市场上,双酚A价格自2008年四季度大幅下跌后,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 反弹并一路走高,至今年10月15日左右双酚A的最高价格超过了2.25万元/吨。不过 ,目前双酚A市场价格有所回落,现货报价约2万元/吨。 国信证券分析师张栋梁告诉记者:“导致双酚A价格近期回落的原因很多。距 离欧盟禁令正式实施还有一段时间,双酚A未来价格走势是否会受到这个因素影响 还需进一步观察。”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11-18】 *ST新材(600299)脱帽有望重组落空 私募明星罗伟广巨资押注 *ST新材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的业绩已明显回升,前三季净利润达到8099.2 万元,业已成功扭亏 ST类个股的年底保壳大戏,最大的炒作题材无非是摘帽和重组。 而之前对于*ST新材来说,同时涉及到这两种题材,这难免不让市场期待,它 会如何上演本场大戏。 但是,昨日晚间,*ST新材发布的一则公告让市场对其的年内重组预期落空。 公告称,经书面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问询核实,截至目前并在可预见的三个月 之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 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项。 *ST新材董秘冯新华也向《证券日报》记者强调,公司在未来三个月不存在重 组预期。 前三季扭亏有望"摘星脱帽" *ST新材公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7.73亿元,同比下降3.0% ,主营业务利润5.49亿元,同比下降13.2%,净亏损1.59亿元,合每股亏损0.31元 。 因2008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连续两年亏损,4月7日,*ST新材股票简称由" 蓝星新材"变更为"*ST新材"。 但是,刚刚被戴帽的*ST新材很给投资者"争气",在第一季度顺利扭亏。 *ST新材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的业绩已明显回升。前三季净利润达到8099.2 万元,业绩已成功扭亏。 此外,多家机构长期表示对该股未来业绩抱有乐观估计,尤其在经济复苏、新 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20万吨有机硅产能、12万吨苯酚丙酮产能和12万 吨双酚A产能的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很大。 如此看来,原本每股净资产便在5.48元的*ST新材随着净利的扭亏"摘星脱帽" 的可能性极高。 统计显示,近几年摘帽ST股票在上半年的表现,其平均涨幅超过同期大盘指数 约20个百分点。而投资者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便可开始提前布局。 *ST新材董秘冯新华在之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这么大的 央企怎么会让他退市?机构投资者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私募明星罗伟广巨资押注 私募大佬罗伟广在*ST新材上押下重注,难免不让市场对这只ST股另眼相看。 *ST新材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四个新面孔,新价值成长 一期、新价值2期、新价值8号和新价值4号分别以897.31万股、572.52万股、501.7 3万股和333.83万股一举占据了该股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大流通股东,而这四 只产品合计持有2300余万股,耗资2.4亿元左右,仅次于大股东蓝星集团。 作为私募界的明星经理,罗伟广近两年来的成绩确实值得称道,其掌管的新价 值2期直到今年三季度仍以63.06%的收益排名私募产品年度收益率第三名,这在竞 争极为激烈的私募界并非易事。 罗伟广如此巨资砸向*ST股,一改之前对此类公司不感兴趣的作风,可见其对 该股的看好。 据统计,今年三季报券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等机构持有的ST个股多达22只。其 中,机构"抱团"最多的除了*ST新材,还有*ST钒钛、ST重实、*ST国通、*ST东碳和 ST昌河。 每年年末,ST股都显得特别活跃,或为资产重组忙碌,或为保壳努力。在机构 眼中,ST股的华丽转身往往意味着诱人的投资机会。 但是,一直以来都是ST板块独有的风景,最近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近来,有王 亚伟潜伏的ST昌河风光无限,也有华夏复兴和国联安德盛赌输*ST国通的失意而归 。 国资整合预期? 一位长期研究ST板块的业内人士在"解密"年底ST股炒作"密码"时提出,已经发 布重组方案和有强烈重组预期的公司,被炒作的可能性最大。 许多ST股更是以事实印证了该说法,华丽的拉开了年底保壳大戏的序幕。 ST长信发布重组预案,公司现有大股东拟通过让壳给第三者的方式,使得西安 大唐芙蓉园得以借机上市,ST长信未来赢利确定;类似的还有连续三个涨停的*ST 威达在发布重组预案近6个月后敲定拟注入资产的详细估值;*ST阿继发布拟变身电 机股的重组预案后,也已经连续四个涨停。 *ST新材之前的重组预期也被市场看好。 近来,*ST新材的大股东蓝星集团资本运作动作不断,公司未来存在资产重组 的预期更让这只ST股"扬眉吐气"。 据了解,蓝星集团此前已将旗下的蓝星石化顺利重组,而蓝星清洗更是在今年 上半年成功重组和摘帽,目前为兴蓉投资。此前市场盛传蓝星集团将整体上市,旗 下的*ST新材和沈阳化工有可能与集团进行资产置换或重组。 有业内人士据此指出,*ST新材国资整合预期较为明确。 如果该消息属实,那么*ST新材未来上涨空间极具潜力。以兴蓉投资为例,其 成功重组后股价便从年初的10元左右升至20元之上,涨幅过倍。 此外,有消息称从明年开始,公司借壳ST股上市的门槛将提高,趋同于新股发 行上市,由此可预期目前已具备重组题材的ST壳资源可能就是最后一批稀有品种。 而随着央企重组大限临近、地方国资整合方兴未艾,各种力量开始密集登场, 可以预期的是,今年四季度ST板块的重组大戏将比往年更加精彩。 有分析师表示,在央企重组的背景下,部分ST公司大股东实际为央企国有资产 ,并且重组预期强烈,因此,在此阶段央企国有资产控股的个股值得重点关注。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李春莲 【2010-10-26】 罗伟广2.4亿押宝*ST新材(600299) 已大赚8000万 对ST类个股一直兴趣缺缺的罗伟广似乎有所改变。三季报显示,其在*ST新材 上押下重注,新价值成长一期、新价值2期、新价值8号和新价值4号三季度合计买 入2300余万股,耗资2.4亿元左右,目前已在该股上一家独大。如此巨资砸向*ST股 ,罗伟广对其未来发展定然有独到见解。数据显示,该股今年前三季净利润8099.2 万元,已成功扭亏。此外,大股东蓝星集团资本运作动作不断,公司未来存在资产 重组预期。 罗伟广大赚8000万 随着昨日*ST新材盘中创出14.2元的阶段新高,今年三季度率新价值系四只产 品"重兵杀入"的罗伟广也已获利颇丰。 三季报显示,*ST新材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四个新面孔,新价值成长一期、 新价值2期、新价值8号和新价值4号分别以897.31万股、572.52万股、501.73万股 和333.83万股一举占据了该股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大流通股东,而这四只产品 合计持有2300余万股,仅次于大股东蓝星集团。 K线图上,罗伟广的建仓时间十分清晰。从7月14日开始,成交开始显著放大, 并且一直持续到8月17日。其间股价也一路稳定上扬,直到成交萎缩后开始维持振 荡。 结合7月14日至8月17日成交量集中放大,和三季度罗伟广独自大幅入驻的现象 ,基本可以确认罗伟广建仓区间就是彼时。据统计,当时的成交均价为10.17元, 罗伟广建仓成本约2.4亿元。 进入10月份以来,该股在量萎缩之下再度攀升,昨日盘中一度冲上14.2元的阶 段性高点,收盘时仍有14.08元。照此计算,罗伟广持股市值已达3.24亿元,账面 浮盈超过8000万元。 摘帽、重组双重预期 作为私募界的明星经理,罗伟广近两年来的成绩确实值得称道,其掌管的新价 值2期直到今年三季度仍以63.06%的收益排名私募产品年度收益率第三名,这在竞 争极为激烈的私募界并非易事。 其一贯的风格虽则较为激进,但纵观其选股,ST类极少出现,仅在*ST春晖上 曾投资数百万元。而其此次对*ST新材押上数亿元重注,这样的金额在其所有持仓 个股中也称得上是名列前茅,足见其对该股的看好。 实际上,对于ST类个股而言,最大的炒作题材无非两种:摘帽和重组。而从目 前情况来看,*ST新材同时涉及到这两种题材中。 尽管在2008年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连续亏损,但今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公 司业绩已明显回升。前三季净利润达到8099.2万元,成功扭亏。此外,多家机构长 期表示对该股未来业绩抱有乐观估计,尤其在经济复苏、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的背 景下,具有20万吨有机硅产能、12万吨苯酚丙酮产能和12万吨双酚A产能的公司, 未来两年业绩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很大。 照此估计,原本每股净资产便在5.48元的*ST新材随着净利的扭亏"摘星脱帽" 的可能性极高。 另一方面,公司大股东为蓝星集团。该集团此前已将旗下的蓝星石化(现为国 兴地产)顺利重组,而蓝星清洗更是在今年上半年成功重组和摘帽,目前为兴蓉投 资。此前市场盛传蓝星集团将整体上市,旗下的*ST新材和沈阳化工极有可能与集 团进行资产置换或重组。 如果消息属实,那么*ST新材未来上涨空间极具潜力。以兴蓉投资为例,其成 功重组后股价便从年初的10元左右升至20元之上,涨幅过倍。 【出处】新快报【作者】 【2010-08-06】 *ST新材(600299)控股股东股权被冻结 *ST新材(600299)获悉,根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 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发出的有关协助执行通知书,因上海溶剂厂诉上海振良华 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案,协助冻结该案第三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蓝星(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所持公司限售流通股82507360股及孳息,冻结期限自2010年8月4日起至 2012年8月3日止。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7-14】 *ST新材(600299)预计2010年1—6月净利润约为3000万元左右 *ST新材预计公司2010年1-6月净利润约为3000万元左右。原因:随着宏观经济 形势回暖,化工市场逐步好转,公司大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升,致使公司半年度整 体业绩大幅提升。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4-16】 *ST新材(600299)09年巨亏1.59亿 机构仍扎堆入驻 *ST新材董秘冯新华解释称,"我们这么大的央企怎么会让他退市?机构投资者 应该也考虑到这一点"。 *ST新材2009年年报披露,公司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除大股东蓝星集团 和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以外,其余席位均被基金等机构占据。其中3家于四季 度新进的机构均为保险公司,即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年末分别持股1000万、495万 和440万。 据记者了解,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均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在公司2009年续亏1.59亿的情况下,仍有3家保险公司新进入驻,这不免让投 资者惊讶。 *ST新材董秘冯新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 损,第三年再亏损的话就要停牌,"我们这么大的央企怎么会让他退市?机构投资 者应该也考虑到这一点。"此外,尽管2009年公司处于亏损的状态,但是去年四个 季度的业绩相对来说都是逐步好转的。 连续两年亏损 众机构却入驻 前不久,*ST新材公布的2009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7.73亿元,同比 下降3.0%,主营业务利润5.49亿元,同比下降13.2%,净亏损1.59亿元,合每股亏 损0.31元。四季度单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4.51亿元,净利润0.26亿元。三、四季度 扭亏主要是获得政府补贴和资产清理带来的非主营因素。 从4月7日起,简称由"*ST新材"变更为"*ST新材"。 但紧接着,*ST新材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似乎让投资者看到了一丝曙光。因连续 两年亏损而刚被戴帽的*ST新材今年一季度顺利扭亏。 公司4月1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财务部门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10年1-3月净 利润将扭亏为盈,大约盈利200万元左右。公司2009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2,479.71万元,每股收益-0.24元。 有分析人士称,中再在选股上还是很讲究的,并且有一定的先见之明。从*ST 新材自去年四季度至今的图形走势看,一路在12-15元的区间呈震荡格局,似乎与 坊间流传的险资的波段操作风格很暗合。从另外10只被"中再系"看中的个股走势看 ,除了华泰股份一路走出了震荡上行的路线外,其他几乎如出一辙地在一个区间内 波动。 东兴证券基础化工行业分析师杨若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称,这些机 构都有自己专业的研究机构,有很强的分析产品价格的能力,所以尽管是在公司业 绩亏损的状态下入驻的,但主要还是看到了公司比较好的前景。蓝星新材一直算是 被大家看好的一家公司,投资者不因为一时的亏损而否定它,也是一种比较理性的 投资思路。 化工类公司业绩将有所好转 据了解,*ST新材的主营业务为有机硅单体及相关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 双酚A及环氧树脂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PBT树脂及深加工产品、环氧树脂苯酚、 丙酮的生产与销售。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析员史振伟称,*ST新材的业绩大幅低于预期主要是 苯酚丙酮业务盈利情况大幅低于预期。分业务来看除了氯丁橡胶和氯碱设备还能实 现稳定盈利以外,其余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史振伟介绍,公司目前来看比较乐观的方面就是南通新建项目6万吨PBT和5万 吨电子级环氧树脂项目已经投产试车,9万吨双酚A项目和山西3万吨氯丁橡胶项目 建设完成,即将试车。 杨若木称,目前,整个化工行业市场呈现逐渐好转的局面。有机硅行业市场也 开始好转,去年有机硅中期的毛利率是1.63%,年底就已经达到7.53%,2009年有机 硅的价格是18500元/吨,现在是24000元/吨,蓝星新材从上游到下游都是自己在做 ,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回升很正常。 此外,苯酚丙酮的价格也涨了很多,2009年是4750元/吨,现在是8300元/吨, 成本推动价格上涨在情理之中。 "化工行业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的利润已经开始出现上扬。近期虽然 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需求有所下降,但这也是正常的市场反映。"杨若木说。 她还表示,油价上涨一方面会使炼油、石化企业的成本上升,但另一方面也往 往使得成品油及石化产品与原油形成的价差反而扩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化工行业 转嫁成本的能力很强,因此,油价的上涨对化工类上市公司是一个利好因素。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李春莲 【2010-04-14】 *ST新材(600299)刚"戴帽"已扭亏 因连续两年亏损而刚被戴帽的*ST新材今年一季度顺利扭亏。公司2009年年报 显示,除大股东蓝星集团,其余9大股东中竟有8家机构,而在公司2009年续亏1.59 亿的情况下,有3家保险公司悄然入驻。这似为今日扭亏做了某种诠释。 *ST新材今日公告称,预计公司2010年一季度净利润将扭亏为盈,大约盈利200 万元。公司解释,主要原因为宏观经济形势回暖,化工市场逐步好转,导致公司大 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升。 据公司2009年年报披露,公司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除第一和第七大股东 以外,其余席位均被基金等机构占据。其中3家于四季度新进的机构均为保险公司 ,即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财 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年末分别持股1000万、495万和440万。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裘海亮 【2010-04-06】 蓝星新材(600299)将"披星戴帽" 蓝星新材今日披露年报,2009年营业收入77.73亿元,同比减少3.05%;归属于 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1.5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1元。由于公司2008年、2009年 连续两年亏损,4月7日起股票简称将由"蓝星新材"变更为"*ST新材"。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2-02】 蓝星新材(600299):进口苯酚反倾销延期5年 本报讯1月31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 的进口苯酚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 据悉,应蓝星新材(600299)等公司代表中国大陆苯酚产业提出的申请,我国商 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 行期终复审调查。复审调查裁定,自2010年1月31日起,继续按照2004年第2号公告 、2006年第64号公告、2007年第96号公告、2009年第102号公告,对原产于日本、 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进口苯酚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7-14】 蓝星新材(600299)预计上半年亏损1.8亿元左右 蓝星新材(600299)预计上半年亏损1.8亿元左右。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1 4929.36万元。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主要化工产品需求较去年同期明 显萎缩,产品销售价格仍未有明显起色,致使公司上半年亏损。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7-11】 蓝星新材(600299)近37亿投建有机硅项目 蓝星新材今日宣布,公司下属分公司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拟投资建设“40万吨/ 年有机硅单体工程之一期2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工程”以及“12万吨/年有机硅下游 系列产品项目”,两项目对应总投资分别为约22亿元、15亿元,所需资金由企业自 筹、银行融资或以其他方式解决。 公告称,为支持江西星火有机硅厂此次投资,公司决定原由蓝星有机硅(天津 )有限公司建设的有机硅单体项目停止建设,并将蓝星天津产业园内的与有机硅项 目相关资产、合同、协议等搬迁、变更至江西星火有机硅厂。 公司同时称,为了提高有机硅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有机硅产业的下 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拟由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建设12万吨/年有机硅下游系列产品 项目。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4-14】 蓝星新材(600299)预计09年1-3月净利润亏损约1.2亿元左右 本报讯 蓝星新材今日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09年1-3月净利润 将出现亏损,亏损额度大约在1.2亿元左右。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3-05】 蓝星集团迈出整体上市第二步 本报讯 3月4日,蓝星清洗(000598)接控股股东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通知,近日拟对蓝星清洗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行研究、论证。此举让市场联想 到蓝星集团整体上市的“三步走”战略。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蓝星集团整体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第二步,蓝星集团将对旗下资产加以整合;第三步,最终实现A+H同步上市。 去年10月,蓝星集团与美国黑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引进资金6亿美元, 蓝星集团亦完成整体重组改制,挂牌成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目的就是欲将其 打造成特种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蓝星集团实施整体上市“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看似就顺理成章,即完成对旗下蓝星新材(600299)、沈阳化工(000698)和蓝星清 洗三家上市公司的整合。 目前,蓝星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工业清洗、膜与水 处理以及工业装备等五大类,并取得了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其中,蓝星清 洗主营业务是有机硅、环氧树脂、工程塑料产品;沈阳化工主营业务是PVC糊树脂 、丙烯酸酯、聚氨酯等产品。蓝星清洗主要生产工业清洗剂、车用化学品、TDI等 精细化工产品和清洗工程及水处理工程业务氨酯等产品。由于三家上市公司主营业 务各有侧重,未来以哪家公司作为集团资产整合平台就成为了市场的猜测焦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蓝星集团的重组并非大规模集团资产整合,除蓝星清洗 外,旗下其他两公司却并未发布相关停牌重组公告。如果此次蓝星清洗的重组方案 能够顺利展开,蓝星集团的资产整合平台或许亦随之明朗。 蓝星清洗称,公司将在公告刊登后30天内按照相关规定,召开董事会审议重大 资产重组预案,独立财务顾问将出具核查意见。公司股票将于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 组预案后恢复交易。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重大资产重组预案的 ,公司股票将于4月6日恢复交易,并且公司在股票恢复交易后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 大资产重组事项。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1-21】 蓝星新材(600299)预计2008年亏损大约在1.2亿元-1.7亿元 蓝星新材(600299)预计公司2008年亏损额度大约在1.2亿元-1.7亿元之间。 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41,807.56万元,每股收益1.08元。公司表示,业绩大幅 下降主要是产品市场价格急剧走低,需求大幅萎缩,且原材料价格较高所致。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8-11-10】 蓝星新材(600299)两项指标印证销售下降 蓝星新材第三季度末存货余额为17.16亿元,较年初增加了4.67亿元,增幅达3 5.22%,说明公司目前的销售情况并不好。 这一点也可以从公司的应收账款上得到印证,公司第三季度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为4.45亿元,较2008年期初增加了100.9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二度末应收账款较年初大幅增长后,公司三季度末应收 账款仍未见改善。 和国内许多的上市公司一样,石油价格的迅猛下跌并没有给蓝星新材带来盈利 的增长,由于公司在石油高位是囤积了大量的原油,原材料的高库存意味着蓝星新 材不得不在经济不景气时,继续努力的存货变现活动。 公司在今年半年报中对存货进行了1000.10万元的跌价准备,不过目前看来, 存货价值的下挫幅度要远远大于公司预期。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8-10-13】 搭上黑石快车 蓝星集团整体上市第二步即将开拔 随着引进黑石一事的尘埃落定,蓝星集团整体上市"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将 开拔,即完成对旗下蓝星新材(600299.SH)、沈阳化工(000698.SZ)和蓝星清洗( 000598.SZ)3家上市公司的整合。 宏源证券分析师李艳学认为,"蓝星集团现有3家上市公司,由于做大做强化工 新材料业务是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很有可能通过蓝星新材这一平台实现整体 上市目标。" 事实上,蓝星新材去年的定向增发正是为集团整体上市做准备。"当时筹划定 向增发,是为了筹集资金将集团部分相关资产注入公司,做的就是部分整体上市和 并购的概念。"蓝星新材证券事务代表李桢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黑石丰富经验给整体上市添砝码 10月6日,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巨头百仕通集团(俗称"黑石")入股蓝星20% 股权的6亿美元资金到账,黑石参股蓝星集团尘埃落定。宏源证券分析师赵艳学认 为,"成功引进黑石,意味着蓝星集团离未来整体上市战略又近了一步。" 虽然蓝星集团方面称,暂时没有整体上市的计划。但是市场对这一预期不断升 温。宏源证券分析师李艳学分析,作为一家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央企,对集团 内部资源进行整合,整体上市是必须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蓝星集团整体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引进战略投资者, 蓝星集团准备引进多家战略投资者,使其净资产规模达到150亿元;第二步,蓝星 集团将对旗下资产加以整合;第三步,最终实现A+H同步上市。 当时,蓝星集团对该计划给予否认。但在李艳学看来,这是蓝星集团实现整体 上市最理想的途径。 其实早在去年9月,蓝星集团就开始为自己的整体战略作打算。当时,蓝星集 团、母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与黑石集团的关联公司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希 望引进黑石作为战略投资者。 作为中央企业采取非上市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首例,中国化工与黑石集团的 合作受到有关部门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到了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蓝星 集团整体重组改制,并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美国黑石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的项目 。 "此次黑石入股,对蓝星集团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缓解其资金压力。"长 江证券分析师鄢祝兵认为,"蓝星集团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但同时面临着资 金紧张的压力。在当前信贷紧缩,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蓝星集团经过此次增资扩股 ,可获得黑石集团6亿美元。" 另一方面,随着黑石集团的战略入股,黑石集团两位高级董事总经理梁锦松和 张昆将出任蓝星集团董事。其中,梁锦松是促成黑石和蓝星合作的牵线人。身为香 港特区政府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金融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外资本市场 拥有大量的人脉关系。而张昆,是塞拉尼斯的前董事,擅长国际资本运作。曾参与 黑石对海外化工企业纳尔科(Nalco)和塞拉尼斯(Celanese)并购重组,黑石在此次 重组中获得600%的收益率。 "两位经验丰富的高管进驻蓝星集团,将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新理念,公司管理 机制将更趋完善,从而有利于公司形成更强的竞争力。"鄢祝兵这样评价蓝星集团 注入的新"血液"。 蓝星清洗或被出售TDI精细化工利润可观 "引进黑石后,蓝星集团接下来就会进行整体战略的第二步,对旗下资产进行 整合。"李艳学分析说。 目前,蓝星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工业清洗、膜与水 处理以及工业装备等五大类,并控股了蓝星清洗、蓝星新材和沈阳化工3家上市公 司。 其中,蓝星清洗主营业务是有机硅、环氧树脂、工程塑料产品;沈阳化工主营 业务是PVC糊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等产品。蓝星清洗主要生产工业清洗剂、车 用化学品、TDI等精细化工产品和清洗工程及水处理工程业务氨酯等产品。 由于三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各有侧重,未来以哪家作为集团资产整合平台就成 了市场的猜测焦点。对此,李艳学认为,"由于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业务是蓝星集 团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核心公司蓝星新材为上市整合平台的可能性最大。" 上海证券最新研究报告也提到,蓝星新材是蓝星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作为国 内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未来母公司蓝星集团资产注入的预期表示乐观。 至于另外两家兄弟企业,李艳学认为,"由于沈阳化工主业侧重不在新材料, 未来要么退市,要么出售给集团;偏重传统清洗行业的蓝星清洗,由于部分业务属 于新材料的范围,可能将业务并到整合后的平台。" 但在长江证券分析师鄢祝兵看来,蓝星集团最终以哪个公司作为整合平台,现 在还无法下结论。"现在可以判断的是,蓝星集团由于发展重点在新材料,通过新 材料整体上市的可能性最大。蓝星新材和沈阳化工两家上市公司在新材料业务方面 的业绩都不错,因此最具投资价值,运作整体上市的可能性最大。" 鄢祝兵预计,在黑石集团运作下,未来蓝星集团有可能在合适的时间将罗迪亚 有机硅、POM等资产注入蓝星新材;将与沈阳化工有关的产业或聚氨酯项目注入到 沈阳化工。 "蓝星清洗是蓝星集团旗下最可能被交易的品种。"鄢祝兵认为,由于原材料价 格上涨等原因,蓝星清洗近年来毛利率逐步下降,相对其他两家公司,蓝星清洗是 业绩最差的,如果蓝星集团整体上市,公司存在被出售的可能。"其中TDI精细化工 产品生产利润可观,成为交易机会最大的看点。" 【出处】理财周报【作者】 【2008-09-02】 蓝星新材(600299)3412万股限售股将上市 本报讯 蓝星新材今日公告,公司2007年向6名发行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除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认购的股份外,其余五位股东认购的34125000股(经实施200 7年度股东大会批准的每10股转增3股后)限售期将满,将于2008年9月4日起上市流 通。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8-07-03】 蓝星新材(600299)获近8亿综合授信额度 本报讯在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资金紧张的现象日渐显现。蓝星新 材(600299)今日表示,公司拟向招商银行北京亚运村支行继续申请4亿元综合授信 并新增1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向民生银行北京西长安街支行继续申请1.5亿元综合授 信并新增5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公司下属分公司无锡树脂厂向江苏银行无锡分行 继续申请8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期限均为一年。三项综合授信额度均由中国蓝星 (集团)总公司提供担保。 同时,蓝星新材还向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来广营支行继续申请1亿元流动资金贷 款,期限一年,此项贷款由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提供担保。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