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145 *ST国创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2-02】
"旧主"清仓"新欢"入局 ST国创(600145)重组悬念迭起
    前两大股东半年内狂抛29%股权、现任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到10%,如此情形会催
生怎样的变局?ST国创正在上演这么一出充满悬念的大戏。
    ST国创昨日公告,二股东青海中金于11月29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513万股
股份,尚持有20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34%,仍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截至11月3
0日,帝奥投资持股9.4%,为第一大股东,第三大股东益峰源持有1300.29万股,占
总股本的3.44%。
    一个可以预知的结果是,在12月份总共21个交易日内,益峰源、青海中金所持
的上述8.78%股份将抛售殆荆原因是,今年6月29日,益峰源、青海中金所持ST国创
限售股全部解禁,合计1.092亿股,占总股本的28.92%。益峰源、青海中金当时共
同承诺,所持股票将在上市流通之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完毕。据此
,其清空股票的截止日为今年12月29日。
    值得一提的是,或是考虑到二级市场承受力,益峰源、青海中金的减持步骤相
当默契,时间点并不交叉。今年8月15日开始,益峰源先行减持,至今减持5852.02
万股股份,累计套现约5亿元,持股比例由18.94%降至3.44%。11月28日,青海中金
开始“接力”减持,将第一大股东位置拱手让与帝奥投资。
    环顾资本市场,大股东短期内抛售10%以上股份的案例并不多,一旦发生往往
伴生重大事项。例如,今年4月份至今,多伦股份大股东多伦香港累计减持24.75%
的股份,公司11月30日公告,因实际控制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宜,股票停牌;又如
,*ST昌九大股东昌九集团从9月14日至11月11日累计售出356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
的14.8%,随后公告赣州工业投资集团拟受让昌九集团85.4%股权,股票停牌。
    不过,前述两个案例中,大股东原本持股比例均超过30%,其大举抛售股票是
为规避30%的要约收购红线,为后续重组铺路。因此,尽管大股东大量抛筹,公司
股价却逆势而上,出现一波明显的行情。
    ST国创则属另一种类型。今年3月31日,当时的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与帝奥投
资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所持3550万股*ST国创股票转让给后者,帝奥投资以9.4
%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在此背景下,益峰源、青海中金承诺6个月内售罄所持股
票,很可能与帝奥投资早有约定,为后者的入主让路。
    然而,同样有着强烈的重组预期,ST国创股价却一路下挫。究其原因,潜在重
组方帝奥投资实力不济或是一个重要因素。资料显示,帝奥投资大股东帝奥集团主
业为服装,另有房地产、新能源、高科技等产业,其服装业务已通过金飞达上市,
并注入旗下部分风电资产,其他产业板块鲜有亮点。
    一个细节是,帝奥投资今年3月受让ST国创股权的1.42亿元资金,居然来源于
向第三方的委托贷款。显然,潜在重组方帝奥集团的资产质量和资金实力需要打上
一个大大的问号。
    围绕ST国创的另一悬念是,帝奥投资仅持有9.4%的股权,控股地位并不稳固。
而今年8月至12月底,ST国创所持的28.92%股份集中涌入二级市场,理论上存在着
有意者通过吸筹抢占第一大股东位置的可能。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1-30】
ST国创(600145)大股东相继出逃 帝奥投资或乘机借壳
    ST国创今日披露,公司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于11月28日减持1236.9万股股份,
持股比例降至6.7%;二股东江苏帝奥投资持有9.4%股权,升任为第一大股东。这或
许意味着帝奥投资的重组步伐临近。
    据公告, 11月28日,青海中金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ST国创1236.9万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28%。本次减持后,青海中金尚持有公司2531万股,占
总股本的6.7%。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中金本次减持将改变ST国创的股权格局。由于原第二大股
东帝奥投资持有9.4%股权,将升任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以6.7%的持股比例退居第
二大股东;深圳益峰源持有3.44%股权,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查看ST国创的股权变化,帝奥投资虽是被动出任第一大股东,但这一变动结果
似乎早有预谋。今年6 月29 日,公司原前两大股东深圳益峰源、青海中金所持限
售股全部解禁,两公司共同承诺,其所持股票将在上市流通之日起的6个月内,通
过二级市场全部减持完毕。据此推算,其清空股票的截止日为今年12月底。
    果然,今年8月开始,深圳益峰源开始疯狂抛售ST国创,至今售出5852.02万股
股份,累计套现约5亿元。在其减持过程中,青海中金一度被动登上第一大股东的
席位。然而,基于上述减持承诺,青海中金注定只是“过客”。
    再往前追溯,今年3月31日,青海中金与帝奥投资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帝奥投
资受让青海中金所持3550万股*ST国创股票。股权转让完成后,青海中金由第一大
股东退为第二大股东,帝奥投资为第三大股东。当时市场普遍预测,帝奥投资的最
终目标是实现借壳上市。
    如今,随着深圳益峰源、青海中金大幅减持并撤离,前三大股东的“变位游戏
”即将终结。
    资料显示,帝奥投资隶属帝奥控股集团,后者已形成以服装为龙头,房地产和
新兴高科技产业等“一体多翼”的经营格局,旗下产业涉及服装、新能源、房地产
、高科技、国际劳务等,并已拥有一家A股公司金飞达。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9-23】
*ST国创(600145)股东累计减持1889万股 占股本5%
    *ST国创(600145)周四晚间公告称,9月22日公司第三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
业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178万股,占总股本的0.47%。
    从2011年9月8日至22日,益峰源已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
18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该股东拟于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公司股份。
    本次减持后,益峰源持有公司股份1491.29万股,占总股本的3.95%,仍为公司
第三大股东。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9-22】
*ST国创(600145)股东股份减持
    *ST国创(600145)今日公告,公司接第三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书
面通知,益峰源于2011年9月20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本公司股
份5,170,000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9-20】
*ST国创(600145)遭股东股份减持638万股股份
    *ST国创(600145)今日发布公告称,接公司第三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
公司书面通知,益峰源分别于2011年9月15日、16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
系统减持本公司股份3,200,000股、3,180,000股,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6,380,000股
(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69%)。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9-20】
*ST国创(600145)股东减持638万股 占总股本的1.69%
    *ST国创(600145)周一晚间公告称,2011年9月15日、16日,公司第三大股东
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63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1.69%。
    本次减持后,益峰源持有公司股份2186.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79%,仍为
公司第三大股东。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9-19】
*ST国创(600145)股东减持公司股份
    *ST国创(600145)9月16日公告,公司接本公司第三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
限公司书面通知,益峰源分别于2011年9月8日、1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
系统合计减持本公司股份5,560,000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9-16】
月内8次减持、18笔交易涉及3.8亿元 *ST国创(600145)股东大套现
    *ST国创今日再次公告,称接到第三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益峰源)通知,益峰源分别于9月8日、14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556万股
,占总股本的1.47%。减持完成后,益峰源依旧持有*ST国创约2824万股,安居第三
大股东席位。
    这是距离益峰源8月16日第一次发布公告减持的一个月时间内,公司第8次公告
减持股份。而按照证券交易所显示大宗交易信息,自8月15日至今,*ST国创共出现
18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约为3.8亿元。
    翻阅所有的减持公告发现,减持成交价格只字未提,但是,根据减持期间*ST
国创的均价来计算,月内减持股票市值共约3.8亿元,与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十分接
近。
    两度白菜价转让股权
    *ST国创原名*ST四维,原为重庆轻纺旗下企业,后易主浙江伟星,之后又易手
青海中金,而公开资料显示,青海中金自身也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2009年,*ST
国创正式沦为壳资源,开始积极筹划重组事宜。2010年12月,深圳德高汇盈投资担
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高汇)分别以5000万元受让青海中金和益峰源所持*ST四
维2500万股股票。协议转让价为每股2元。
    其后,由于德高汇被查出并不具备收购上市公司的资格,此次重组无疾而终。
2011年3月30日,三方解除此次收购合约,而一天之后,与帝奥投资签署了《青海
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关于贵州四维国创控股(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之协议书》,由帝奥投资3550万股,占四维控股总股本的9.40
%。受让青海中金持有的四维控股经股权转让双方一致同意,转让价格确定为人民
币4.00元/股,股份转让款共计人民币1.42亿元。
    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是与德高汇的合作还是与帝奥投资的合作协议,股份的转
让价格都远低于当时公司的股价表现:2010年12月,*ST国创股价一直在9元以上运
行,而在今年3月31日,股价更是涨至近期以来的最高价11.43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大幅度的折价不仅对中小股东造
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使得这场重组更加显得扑朔迷离。而受益与德高汇的合作被
注入涉矿等概念,*ST国创股价表现尚可。
    减持仍将持续
    由于股份转让一部分给帝奥投资,公告显示,股权转让完成后,青海中金由第
一大股东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为3768万股,江苏帝奥为第三大股东,益峰园成
为第一大股东。据业内人士分析,江苏帝奥的最终目的是借壳。
    而此前,青海中金创投早已承诺,在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
6个月内全部减持完毕。其所持股票解禁之日为2011年6月29日,也就是说,在2011
年12月29日前,青岛中金也将售罄其股权。
    分析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减持是在为帝奥投资入主让位。由于益峰源所
持股份较多,通过减持方式,可降低帝奥入主门槛。而一切顺利完成之后,未来帝
奥控股集团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注入旗下资产方式,成为*ST国创控股股东。但是
,鉴于*ST国创与德高汇重组的乌龙案例,此次重组能否顺利进行,仍然需要进一
步的观察。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9-06】
*ST国创(600145)大股东减持让位 江苏帝奥或加速借壳
    *ST国创(600145)公告,公司接原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书
面通知,益峰源于2011年9月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50
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2%。本次减持后,益峰源持有公司股份3380万股,占公
司总股本的8.95%,降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此前,益峰源于2011年8月15日至9月5日,分别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
系统和二级市场累计减持公司37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99%。截至本公告日,*
ST国创总股本3.78亿股,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768万股股份,占公
司总股本的9.98%,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550万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40%,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益峰源降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而被动成为大股东的青海中金创投早已承诺,在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获得上市流通
权之日起6个月内全部减持完毕。其所持股票解禁之日为2011年6月29日,也就是说
,在2011年12月29日前,青岛中金也将售罄其股权。
    据了解,今年3月31日,青海中金与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之
协议书》,帝奥投资受让青海中金所持3550万股*ST国创股票。股权转让完成后,
青海中金由第一大股东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为3768万股,江苏帝奥为第三大股
东。而据业内人士分析,江苏帝奥的最终目的是借壳。
    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帝奥控股集团,后者已拥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金
飞达(002239),主营女装出口。资料显示,帝奥控股集团形成以服装为龙头,房
地产和新兴高科技产业等“一体多翼”的经营格局,涉足服装、新能源、房地产、
高科技、资本运作、国际劳务等众多产业。有接近帝奥的人士称,帝奥控股集团内
部曾制定规划,力争3至5年内拥有两家以上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由
于益峰源所持股份较多,通过减持方式,可降低帝奥入主门槛,减持或许是江苏帝
奥与*ST国创原大股东益峰源之间的约定。未来帝奥控股集团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
注入旗下资产方式,成为*ST国创控股股东。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9-05】
*ST国创(600145)投资者索赔案开庭 公司称股民损失属系统性风险
    *ST国创(原“ST四维”)首例虚假陈述小股东索赔案2011年8月30日在贵阳市
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董某、朱某两股民向*ST国创提起索赔的金额合计约67万元。
原被告双方对虚假陈述的揭露日、基准日、基准价等问题均无争议。 
    双方的争议点是股民损失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属证券
市场的系统风险所致。据悉,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双方认可虚假陈述事实
    记者从股民代理律师、股东维权网创办人臧小丽那里了解到:此次由她代理的
首例投资者起诉*ST四维证券欺诈赔偿案8月30日在贵阳中院开庭审理,这既是该上
市公司遭遇的首例小股东索赔案,也是首例由贵州省法院系统负责审理的证券民事
赔偿案件。
    据臧律师介绍,因双方忙于核对证据和数据等原因,庭审从30日上午开始,一
直到下午才结束。
    她告诉记者:“在虚假陈述赔偿同类案件中,如何确定虚假陈述实施日、揭露
日常常是案件审理的焦点和争议点。而*ST国创案却不同,由于中国证监会作出的
行政处罚文件里有具体的违法内容,原被告双方对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的事实方
面并无争议,并且双方也在虚假陈述揭露日、实施日、基准日和基准价等方面达成
了一致意见。”
    据悉,在庭审过程中,双方确认:四维控股虚假陈述的实施日是2007年4月23
日,即四维控股总裁办公会形成与大股东青海中金股权转让的决议之日。虚假陈述
揭露日是2008年4月30日,即上市公司发布2007年年报之日。基准日是2008年5月23
日,基准价是5.63元。
    臧小丽律师介绍说,确定了虚假陈述实施日和揭露日,就能确定索赔条件。而
基准日和基准价是用来计算投资者投资损失用的。因此,对600145股票而言,有望
获赔的投资者是:凡在2007年4月23日至2008年4月30日之前买入该股票,并且在20
08年4月30日以后卖出或者继续持有者。
    *ST 国创,贵州四维国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重庆四维控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四维控股、*ST 四维,该公司遭投资者起诉是因为公
司曾于去年4月公告受到证监会处罚,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四维控股
因存在未按规定披露两大事项被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一是2007年间与大股东
青海中金签订《股权转让有关事宜协议书》并付款,二是与关联方深圳旭莱签订《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并付款,四维控股为这两大事项付款金额接近1.7亿,但直
到2008年4月30日四维控股公布2007年年度报告时才披露了这两大事实,前后隐瞒
、延迟披露重大事项的时间长达一年。 
    证监会对各当事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对上市公司公司四维控股给予警告
,并处30万元罚款;对前董事长雷刚、原总经理朱要文、以及其他部分独董、董事
、财务总监等11名责任高管给予警告,有的高管还被处以5万元、3万元金额不等罚
款。
    公司称股民损失因系统风险
    据了解,在庭审活动中,*ST国创指出上市公司虽然信息披露违规,但股民损
失与信披违法没有一点关联,认为上市公司不应当为股民损失承担赔偿责任。*ST
国创的律师认为股民损失是证券市场系统风险、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整、*ST国创2
007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挫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不愿意为股民损失承担任何赔偿
损失。
    对上市公司的这一辩解原被告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辩。
    臧小丽律师认为:“虚假陈述赔偿案件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案件,相关司法
解释明确规定实行过错推定原则与举证责任倒置。投资人只要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
以后至揭露日之前买入,并且在揭露日以后卖出或持续持有该股票发生亏损,法院
就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股民提交的证据已经足够认定
,被告方的辩解不能成立。”
    她告诉记者:“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的实质是,通过提高造假者的违规成本
,达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和遏制违法行为的双重目的。如果上市公司以系统风险为由
就能轻松逃避掉所有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那么,今后还有谁会愿意遵守披露信息
的规定呢?”
    目前,法院要求双方补充证据,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股东减持“接力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开庭后的一日,*ST国创公告, 8月31日,公司接到第一
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书面通知,益峰源分别于2011年8月30日、31日
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本公司股份500万股和345万股,合计减持公
司股份845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2.24%)。
    此次减持后,益峰源持有*ST国创388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27%。此前,大
股东益峰源承诺在所持股权上市流通后6个月内全线退出的*ST国创。今年6月24日,
*ST国创公告,益峰源与青海中金共同承诺,持有*ST国创的股票将在上市流通之日
起的6个月内全部减持。
    *ST国创股东层面正在二级市场上演减持接力赛的游戏。两大股东的层层减退
,被业内认为是方便此前半路突杀的江苏帝奥进驻借壳,大股东慢速度为潜在重组
方江苏帝奥让路,江苏帝奥现为第三大股东。然而江苏帝奥能否拯救*ST国创于水
火,业内大多数人士仍处观望态度。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8-26】
履行全面退出承诺 *ST国创(600145)大股东再度减持
    承诺在所持股权上市流通后6个月内全线退出的*ST国创大股东益峰源,再度披
露减持进展。
    今日,*ST国创披露权益变动报告和股东减持公告。8月25日,*ST国创接到第
一大股东益峰源书面通知,益峰源于8月24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810万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4%)。本次减持后,益峰源持有公司股份4725.29万股(占
公司总股本的12.51%),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依据权益变动报告显示,8月15日
至8月24日,益峰源分别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和二级市场减持*ST国创
2427.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3%)。
    益峰源表示,减持股份是为了收回投资成本,以及满足自身经营对资金的需求
;同时承诺,在其持有的*ST国创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6个月内全部减持完毕
。益峰源目前所持有的*ST国创股份已于今年6月29日取得上市流通权。
    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青海中金表示将与益峰源共同退出。6月24日,*ST国创发布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公告”显示,益峰源与青海中金共同承诺,持有*ST国
创的股票将在上市流通之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股票二级市场全部减持。
    依据市场人士观点,*ST国创两股东的减持行为,或是在为潜在重组方江苏帝
奥让路。今年3月31日,青海中金与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之协议
书》,帝奥投资受让青海中金所持3550万股*ST国创股票。股权转让完成后,青海
中金由第一大股东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为3767.9万股,江苏帝奥为第三大股东
。这或许是江苏帝奥借壳*ST国创战略中的第一个步骤。
    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帝奥控股集团,后者已拥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金
飞达,主营女装出口。资料显示,帝奥控股集团形成以服装为龙头,房地产和新兴
高科技产业等“一体多翼”的经营格局,涉足服装、新能源、房地产、高科技、资
本运作、国际劳务等众多产业。有接近帝奥的人士告诉记者,帝奥控股集团内部曾
制定规划,力争3至5年内拥有2家以上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9】
*ST国创(600145)两大股东将在半年内清仓让位
    *ST国创今天公告,第一大股东益峰源和第二大股东青海中金承诺股票解禁之
日起6个月内全部减持完毕。他们所持股票解禁之日为6月29日。
    本报曾刊发以《*ST国创大股东减持 或为潜在重组方让路》为题的报道,分析
了第一大股东益峰源解禁后大规模减持的真实意图。今天的公告证实了本报的判断
,即为江苏帝奥借壳让路。
    *ST国创今天还公告,8 月18日,*ST国创接到第一大股东益峰源书面通知,益
峰源于8月17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500万股;通过二级
市场减持公司股份34.77万股,合计减持534.7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2%。本次减
持后,益峰源尚持有公司股份5994.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87%。
    益峰源持股成本4.5元/股。*ST国创昨天收盘价9.06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7】
*ST国创(600145)大股东减持 或为潜在重组方让路
    *ST国创第一大股东如期减持,或是在为潜在重组方江苏帝奥让路。
    *ST国创今天公告,8月16日,公司接到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
书面通知,益峰源于8月1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500万
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123.23万股,合计减持623.2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的1.65%。本次减持后,益峰源尚持有65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29%。
    2009年5月,重庆轻纺以4.5元/股的价格,将所持的占*ST国创总股本18.94%的
7152.3万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全部转让给深圳益峰源。8月15日*ST国创的股价在9.
6元左右,益峰源持股两年多,浮盈超过了一倍。
    细查资料发现,益峰源上述股票6月29日才解禁。据当时公告,6月29日起,*S
T国创1.447亿股解禁,分别为第一大股东益峰源所持有的全部股票,共7152.3万股
,第二大股东青海中金持有的全部股票,共3767.9万股,第三大股东江苏帝奥持有
的3550万股。益峰源此次减持,应该是为潜在重组方江苏帝奥让路。
    今年3月31日,青海中金与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之协议书》
,帝奥投资受让青海中金所持3550万股*ST国创股票。股权转让完成后,青海中金
由第一大股东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为3767.9万股,江苏帝奥为第三大股东。而
江苏帝奥的最终目的是借壳。
    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帝奥控股集团,后者已拥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金
飞达,主营女装出口。资料显示,帝奥控股集团形成以服装为龙头,房地产和新兴
高科技产业等“一体多翼”的经营格局,涉足服装、新能源、房地产、高科技、资
本运作、国际劳务等众多产业。有接近帝奥的人士告诉记者,帝奥控股集团内部曾
制定规划,力争3至5年内拥有2家以上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
    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益峰源所持股份较多,通过减持方式,可降低帝奥入主
门槛,减持或是江苏帝奥与*ST国创大股东之间的约定,后期不排除益峰源继续减
持的可能。而未来帝奥控股集团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注入旗下资产方式,成为*ST
国创控股股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7-15】
*ST四维(600145)中报净利仅16万 同比下降99.30%
    *ST四维(600145)发布201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11年1-6月营业利润80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万元,同比下降99.30%;基本每股收益0.0004元
,同比下降99.33%。公司称报告期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
期公司获得银行大额的利息减免所致。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6-13】
*ST四维(600145)一年搬家三次 投资者维权"追着跑"
    一年内变更三次注册地--重庆-上海-贵州,*ST四维在上演一场"孟母三迁"的
游戏?
    刚刚将注册地由上海市金山区落到贵州省贵阳市的*ST四维,便因虚假陈述索
赔诉讼在贵阳法院迎来投资者的抗议。
    《证券日报》从北京盈科律师所律师、股东维权网创办人臧小丽独家了解到,
臧律师代理的投资者诉*ST四维虚假陈述证券赔偿案已被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所受
理,原告董先生的起诉金额342613.99元。
    据悉,这是*ST四维遭遇的首例投资者索赔诉讼,也是贵州法院审理的首例投
资者起诉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案。
    瞒报两大事项招致30万罚单
    *ST四维被股民起诉始于4年前的信息披露瞒报事件。
    中国证监会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2010年14号)认定:*ST四维在2007
年间存在未按规定披露两大事项。
    其中之一为2007年4月23日-2007年12月28日,*ST四维未及时披露与大股东青
海中金签订《股权转让有关事宜协议书》并付款的重大事项,4月23日是四维控股
总裁办公会形成相关决议之日,至12月28日,四维控股自行或委托子公司向青海中
金及其指定的公司付款期间,累计付款共计14,914.3万元。
    二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深圳旭莱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并付款2085
万元,该事实发生在2007年11月-12月间,但直到2008年4月30日四维控股公布2007
年年度报告时才披露了两大事实,前后隐瞒、延迟披露重大事项有的已经超过一年
。
    证监会对各当事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对上市公司公司四维控股给予警告,
并处30万元罚款。
    *ST四维时任董事长雷刚、原总经理朱要文、以及其他部分独董、董事、财务
总监等11名责任高管被给予警告,部分高管还被处以5万元、3万元金额不等罚款。
    索赔数字惊人
    *ST四维面临股民索赔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
规定》,投资者起诉上市公司虚假信息赔偿须以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为前提条件。
    记者与*ST四维股民沟通中了解到。大多数股民认为现在证监会的处罚文件已
经出具,投资者索赔的时机已经具备。
    *ST四维2007年年报显示:股份总数3.77亿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数量约为1.9
7亿股。从理论上来说,在虚假陈述揭露日(2008年4月30日)之前买入,并持有至
揭露日及以后的流通股股东都可以参加索赔,这意味着有1.97亿股的股东可能符合
起诉条件。实际上,虽然可能会有股东不知道可以索赔而"自动"放弃了权利,但是
,哪怕参加者只有2成或者3成,那么索赔金额和索赔人数也将会是个惊人的数字,
*ST四维或将面临投资者的巨额索赔。
    据臧小丽律师介绍,除已经起诉的董先生以外,另有多名投资者向她提供了索
赔申请,这些股民大多符合索赔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
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从作出行政处罚的机构公布对虚假陈述行为人作出处罚决定之
日算起。
    臧小丽告诉记者,符合起诉条件的投资者很多,ST四维将迎来投资者提起的系
列索赔风暴。
    值得注意的是,四维控股是在2010年4月16日公布了处罚决定,因此,对应的
起诉时效截止日是2012年4月16日。超过诉讼时效的期限要求,投资者即使符合赔
偿条件,也不能获得胜诉赔偿。
    三次变更地址
    虽然相传已久的重组还未落定,目前主营待定的*ST四维已经在一年内更换了
三次注册地址,由于虚假陈述赔偿案件由上市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股民提起诉讼
也因此不得不多次更换法院。
    去年9月20日,*ST四维董事会31次会议刚刚决定注册地址由"重庆市江津区德
感工业园区",隔仅仅4个月零11天,*ST四维再次变换注册地址,变更至:"上海市
金山区山新路127号3号楼"。
    *ST四维一年内变更三次注册地址的原因皆因变更主营业务需求,搬至重庆公
司称原因为"转让位于重庆的卫浴资产,在重庆已基本无主营业务。经上海市金山
区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拟将注册地迁址至上海。"而后再次变更至贵州则是"根据贵
阳市南明区政府"十二五规划"以及招商引资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贵阳南明区经济
发展需要"。如此大规模变动可谓少见。理由却如此一致的相似。这也使得投资者
一头雾水,甚至有股民在与记者沟通时惊叹:"这家企业不知道在搞什么。"
    *ST四维对外宣称此次注册地址变更贵州,下一步的重组重点是在贵州省内收
购煤炭资源,上市公司或将主业变身为矿业,此前*ST四维增资子公司阳洋矿业被
认为是整合贵州煤矿达到转型目的开端。
    虽然*ST四维转型矿产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还未实质性敲定,却已要面临股民
诉讼风波,引起股民强烈不满"频频变换注册地址,导致起诉法院不确定。"业内人
士指出,*ST四维后续重组是否如期顺利完成还是未知数,股民诉讼难免会成为一
道障碍。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贾丽

【2011-06-07】
"外来者"*ST四维(600145):分食贵州煤矿整合
    在重组方案搁浅,公司股价连续 5天跌停之后,*ST四维(600145)(600145.
SH)忙不迭向股东大会递交一份临时提案,拟对旗下矿业投资公司增资,达到整合
贵州煤矿的目的。 
    据悉,贵州政府方面对于远属于重庆的*ST四维“迁址”贵州持欢迎态度,除
了能够增加当地的上市公司数目以外,更能在贵州当前开展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
发挥作用。 
    但据本报了解,*ST四维如果持续下跌,将对原第一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构
成威胁。 
    重组搁浅 
    2011年4月1日,*ST四维股价强势涨停,随后公司宣布停牌重组。然而,就在
先知先觉的资金弹冠相庆之时,5月18日,*ST四维发布公告称,公司经反复论证,
董事会认为,本次拟讨论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中收购资产的有关条件尚不具备,
以及非公开发行认购对象的资金实力需进一步确认,现取消本次事项。 
    随后,等待公司的便是5个无量跌停板,并还一度创下8.18元的低价,为近来
股价的底部边缘。从成交回报来看,资金出逃迹象明显。 
    时间往上追溯,2010年12月13日,*ST四维以净资产价格从两个自然人杨国荣
、杨强华手上收购了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阳洋矿业”)100%股权。
 
    12月15日,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青海中金
”)、益峰源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德高汇盈”)签订
了《股份转让合同》,后者拟协议受让前两大股东合计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
.24%,成为第一大股东。德高汇盈在权益变动报告中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
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调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同时,德高汇盈宣布拟向阳洋矿业提供
2亿元的财务资助,用于收购矿业企业的资产和股权。 
    但由于德高汇盈受投资范围所限,失去收购上市公司的资格而不得不退出。无
奈之下,又引入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帝奥投资”),受让青海中金创业
所持公司3550万股,成为第三大股东。 
    帝奥投资入主后,5月24日,*ST四维进行了董事会换届。新一届董事会由7名
董事组成。其中帝奥投资推举了4名董事,隐然主导了*ST四维董事会。值得注意的
是,帝奥投资提名的4名董事中,两人有在贵州从事煤炭行业的经历。董事候选人
甘霖先后在六枝矿务局、普定县安监局煤炭局任职;提名独董黄淞中曾在淮南矿务
局、贵州省煤矿设计院等地从事煤炭大型工程设计。 
    煤矿整合大潮 
    就在宣布董事会换届的当天,*ST四维还公布,公司名称由“贵州四维国创控
股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贵州国创能源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型矿产意图似乎很坚决。*ST四维董秘李陆军对此表示,按照贵州省政府的相
关要求,要在贵州省内收购煤炭资源,必须将注册地址迁移至贵州。 
    在上述情况下,*ST四维宣布对阳洋矿业增资9000万元至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
称此举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抓住贵州资源整合的机遇。 
    2010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布的“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见”提出,未
来几年贵州将加大煤矿资源整合和大矿建设力度,培育一批年产3000万吨以上的大
型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到2015年,全省原煤产量将达到2.5亿吨。 
    本报获得的一份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指导意
见》指出,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优势企
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到2013年底,全省煤矿企业集团控制
在200个以内。“贵州几乎所有有实力的公司都在盯着煤炭资源,包括‘正宗’的
盘江股份(600395)、赤天化(600227)、黔源电力(002039)等相关的,以及中
天城投(000540)、长征电气(600112)这种‘半路出家’的,*ST四维也属于这
一类,注册地迁到贵州主要是为了煤炭资源。”贵州当地一位市场人士对本报透露
。 
    本报了解到,虽然资源丰富,但地处西部的贵州目前只有20来家上市公司,后
备上市资源亦不算很突出。因此当地对于上市公司颇为看重,*ST四维“迁址”也
就是顺势而为。根据前述《指导意见》,政府将支持具备条件的兼并重组主体企业
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上述贵州市场人士还称,虽然煤矿众多,但优质煤矿依然是稀缺品种,而贵州
方面又持有开放态度,各地公司都可以过来洽谈,不少央企也在争龋因此*ST四维
能不能收到好的煤矿,还存在不确定性。 
    “贵州方面推进的力度很大,要求签订重组协议后,于2011年6月底前报省政
府。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5-28】
增资阳洋矿业 *ST四维(600145)或意在整合贵州煤矿
    *ST四维今天公告,拟对全资子公司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增资9000万元
至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称此举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抓住贵州
资源整合的机遇。分析人士认为,*ST四维或通过阳洋矿业整合贵州煤矿达到转型
目的。
    公司表示,本次增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系2010年公司整改回笼资金。
    2010年12月13日,*ST四维以净资产价格从两个自然人杨国荣、杨强华手上收
购了贵州阳洋矿业100%股权。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矿业投资及矿业投资咨询。但
是,阳洋矿业成立于2010年11月,且在收购前尚未开展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在对阳
洋矿业介绍时,也未提及该矿有任何矿业采购权。
    上述股权收购不久,2010年12月15日,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益
峰源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合同》,德高汇盈
拟协议受让前两大股东合计5000 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成为第一大股东。
德高汇盈在权益变动报告中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调整为
矿产开发与销售。同时,德高汇盈宣布拟向阳洋矿业提供2亿元的财务资助,用于
收购矿业企业的资产和股权。
    但是,由于德高汇盈受投资范围所限,失去收购上市公司的资格而不得不退出
。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受让了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所持公司3550万股,成为第三
大股东。
    江苏帝奥投资入主后,5月24日,*ST四维进行了董事会换届。新一届董事会由
7名董事组成。其中,第三大股东推举了大多数即4名董事,其中两名董事,两名独
董。另外3名董事成员由公司董事会提名,第一、第二大股东均未出面推荐。新一
届董事会的格局表明江苏帝奥投资主导*ST四维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帝奥投资提名的4名董事中,两人有在贵州从事过煤炭行
业的经历。董事候选人甘霖先后在六枝矿务局、普定县安监局煤炭局任职。提名独
董黄淞中曾在淮南矿务局、贵州省煤矿设计院等地从事煤炭大型工程设计。
    就在宣布董事会换届的当天,*ST四维还公布,公司名称由“贵州四维国创控
股(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贵州国创能源控股(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转型矿产意图似乎很坚决。
    种种迹象表示,江苏帝奥投资在延续德高汇盈的思路,最起码在对待阳洋矿业
这件事情上如此。目前,江苏帝奥投资控股股东江苏帝奥集团旗下唯一能源资产即
风电资产已经部分注入上市公司金飞达。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5-26】
重组告吹 *ST四维(600145)连续跌停不见底
    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重组方案告吹后,*ST四维(600145)已连续5个交易日被封
在跌停板上,至今难见打开跌停板的迹象。
    昨日,*ST四维再次无量跌停,这是该股重组告吹以来的第五次连续无量跌停
。早在一周前的5月18日,*ST四维就发布公告称,公司经反复论证,董事会认为,
本次拟讨论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中收购资产的有关条件尚不具备,以及非公开发
行认购对象的资金实力需进一步确认,现取消本次事项。
    公告一出,该股随即开始了跌停之旅,直到昨日,第五个无量跌停之后,*ST
四维股价已经从停牌前收盘的11.77元下跌至昨日收盘的9.11元,跌幅达到22.6%。
据深交所盘后统计信息显示,粤系资金成为出逃*ST四维的主力。数据显示,截至5
月20日之前的3个跌停板中,深圳和东莞两地的三家营业部进入抛单的前五名。
    据悉,本次重组的告吹已经是*ST四维第二次重组失败了,早在去年3月份的时
候,*ST四维就已经酝酿注入醒目的矿业资产,但最终因故告吹。时隔一年之后的
今年3月,江苏帝奥投资宣布1.42亿元受让青海中金3550万股,成为*ST四维第三大
股东,并拟参与定向增发做出了入主架势,然而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从昨日收盘情
况看,该股仍难以看到打开无量跌停板的希望:收盘前,超过15万手的抛单仍然挂
在跌停板上,表明恐慌性出逃意愿仍然强烈。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况玉清

【2011-05-26】
*ST四维(600145)重组告吹 连续跌停不见底
    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重组方案告吹后,*ST四维(600145)已连续5个交易日被封
在跌停板上,至今难见打开跌停板的迹象。
    昨日,*ST四维再次无量跌停,这是该股重组告吹以来的第五次连续无量跌停
。早在一周前的5月18日,*ST四维就发布公告称,公司经反复论证,董事会认为,
本次拟讨论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中收购资产的有关条件尚不具备,以及非公开发
行认购对象的资金实力需进一步确认,现取消本次事项。
    公告一出,该股随即开始了跌停之旅,直到昨日,第五个无量跌停之后,*ST
四维股价已经从停牌前收盘的11.77元下跌至昨日收盘的9.11元,跌幅达到22.6%。
据深交所盘后统计信息显示,粤系资金成为出逃*ST四维的主力。数据显示,截至5
月20日之前的3个跌停板中,深圳和东莞两地的三家营业部进入抛单的前五名。
    据悉,本次重组的告吹已经是*ST四维第二次重组失败了,早在去年3月份的时
候,*ST四维就已经酝酿注入醒目的矿业资产,但最终因故告吹。时隔一年之后的
今年3月,江苏帝奥投资宣布1.42亿元受让青海中金3550万股,成为*ST四维第三大
股东,并拟参与定向增发做出了入主架势,然而最终也以失败告终。从昨日收盘情
况看,该股仍难以看到打开无量跌停板的希望:收盘前,超过15万手的抛单仍然挂
在跌停板上,表明恐慌性出逃意愿仍然强烈。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况玉清

【2011-05-18】
*ST四维(600145)取消增发今起复牌
    *ST四维(600145)公告,经反复论证,董事会认为正在讨论的非公开发行股
票事宜中收购资产的有关条件尚不具备,以及非公开发行认购对象的资金实力需进
一步确认,决定取消此次非公开发行事项。*ST四维股票也于今日复牌。据此前公
告,因正在筹划有关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公司股票于2011年5月4日申请继续停牌
。公司表示最迟于2011年5月18日披露相关事项并复牌。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郑昱

【2011-05-05】
*ST四维(600145)正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
    *ST四维(600145)今日发布公告称,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筹划的
转让其持有公司股份事项,目前,该股权转让过户手续已办理完成。但因公司目前
正在筹划有关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并将在本公告刊登后5个工作日内向相关部门
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经申请,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4-22】
*ST四维(600145)"矿企梦"荒诞终场 重大信息披露屡遭扣押
    在监管部门介入后,*ST四维荒诞剧式的股权转让全程得以曝光——深圳市德
高汇盈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德高汇盈”)竟早已因投资范围所限,失去收购上市
公司的资格;而*ST四维对此信息披露却屡现重大遗漏。期间,公司股价从8.3元一
路涨至停牌前的11.77元,多少人兑现离尝多少人糊涂入局。
    另一方面,在德高汇盈之后,*ST四维两大股东迅速找到新的接盘人江苏帝奥
,但其接盘成本却骤升一倍——德高汇盈的股权收购单价为2元,江苏帝奥则为4元
。耐人寻味的是,江苏帝奥此次收购3550万股完成后,仅为公司第三大股东。*ST
四维控股权价格反低于参股权的缘由、江苏帝奥未来是仅做财务投资者抑或还有动
作等等,目前均属未知。
    *ST四维今日披露对上次股权转让事宜没有完成而进行详细调查的结果。
    2010年12月15日,*ST四维及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
称“青海中金”)、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益峰源”)分别与德高汇
盈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在转让过程中,德高汇盈因受投资范围所限不能有效履
约该次股份转让协议,同时在资金落实方面也不能有效履行其承诺。这期间,德高
汇盈曾多次努力推进收购事宜。
    首先,2010年12月20日和2010年12月25日,德高汇盈分别与其大股东西安科创
网络资讯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科创”)签订《债权转让协议》,转让价款为6.12
2亿元。
    其次,2011年1月,德高汇盈拟对其章程进行修改,在修订过程中于2011年2月
中旬被有关中介机构告知投资范围受到限制。
    再次,2011年2月,德高汇盈仍未能落实资金来源。德高汇盈实际控制人陈福
明未能在资金支持上给予西安科创及时的帮助,不能按期支付有关债权转让款项。
2011年2月底,西安科创致电德高汇盈,希其另寻资金渠道。
    最后,2011年3月中旬,蒋玉文、杨朝礼和陈福民分别与青海中金、益峰源、
德高汇盈就本次股份转让是否继续履行进行多次磋商。至3月30日夜,双方达成终
止履行股份转让协议的一致意见,并签订终止协议。至此,*ST四维变身矿企的梦
也醒了。
    在此曲折的股权交易背后,是*ST四维一路飙涨的股价表现与一片空白的信息
披露。
    据今日公告,*ST四维曾就股权转让进展,多次致电青海中金、益峰源和德高
汇盈,并于2010年12月30日、2011年1月30日、2月28日、3月30日致函三家公司,
均电话答复正在对股份转让的有关事宜进行更为详尽的调查,有新的进展后会及时
给予答复。
    公告又表示,3月20日,*ST四维已了解到有关政策及德高汇盈目前资金方面出
现问题的具体情况,但出于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慎重考虑,公司致函青海中金、益
峰源两大股东与德高汇盈协商,希望克服上述障碍,寻找解决办法。
    最终至3月31日,青海中金、益峰源、德高汇盈才将解除股权转让协议通报给*
ST四维。
    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披露临时报告后,还应持续披露重大事
项的进展情况,包括协议内容或履行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被解除、终止的,及时
披露情况和原因;出现逾期付款情形的,及时披露原因和付款安排;主要标的物尚
未交付或者过户的,及时披露情况;超过期限三个月仍未完成交付或者过户的,及
时披露原因、进展情况和预计完成的时间,并每隔三十日公告一次进展情况,直至
完成交付或者过户。上述的重大事项正包括上市公司权益变动和收购。
    青海中金、益峰源与德高汇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是在2010年12月15日。据当时
公告,约定签署日起15日内,德高汇盈一次性全额支付股权收购价款。
    至2010年12月30日,德高汇盈并未付款,但当日*ST四维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后却并未公告。
    再至2011年1月4日,*ST四维公告了一份关于大股东股权转让的补充公告,披
露青海中金、益峰源与德高汇盈还就股权转让签有“对赌”协议——若有一方违规
背诺,须支付2.5亿违约金。如今回看,其用意值得玩味。
    但自那之后,*ST四维对于股权转让事宜再无任何公告,期间公司股价从8.3元
一路涨至4月1日停牌时的11.77元。
    *ST四维屡涉信披遗漏的动机为何?一个可切入的细节是,公司今日公告了三
张十大股东榜,披露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ST四维不少重要股东的持股变
化情况。
    如去年12月,*ST四维第一大流通股东为王晶,持股达490万,此前却并未在去
年三季度榜上出现过。至今年1月,其已消失在股东榜上。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1-04-14】
*ST四维(600145)"挖矿"未遂 江苏帝奥低调介入
    *ST四维今日公告,3月30日,公司及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
司(简称“青海中金”)、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简称“益峰源”)分别与
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德高汇盈”)签订《解除<股权转让
合同>的协议》,三方原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终止,并承诺互不追究责任和
赔偿。
    据公告,3月31日,青海中金与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帝奥投资”)
签订《股份转让之协议书》,帝奥投资将受让青海中金所持公司3550万股股票。
    *ST四维已于4月1日起停牌。针对复牌安排,公司表示,由于上述股权转让行
为未能实施完成,根据监管部门的意见,*ST四维将对上次股权转让没有完成进行
调查,要求本次股权转让双方补充详细材料。为避免本次股权转让发生与前次股权
转让类似情况,实施此次停牌。为确保本次股权转让行为能够顺利实施,公司将于
青海中金与帝奥投资转让的股票全部过户完成后复牌。
    回溯历史,2010年12月20日,*ST四维公告,青海中金、益峰源分别与德高汇
盈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后者拟协议受让中金创业和益峰源所持公司各2500万股
股票,合计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将
变更为德高汇盈。
    同时,德高汇盈在权益变动报告中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公司的主营
业务调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同时,德高汇盈还透露,股权转让完成后,拟与*ST
四维签订受让深圳旭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且协议转让价格不低于1.702
亿元;拟向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2亿元财务资助,用于收购矿企的资产
和股权。
    本报曾于2010年12月20日刊发的《大股东宝座两折易主 *ST四维将变身矿企》
一文中指出,其中层层壳公司相互套连的景象应引起重点关注。
    另一方面,查阅公开资料,此次接盘方江苏帝奥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帝奥控股
集团,后者于A股已有一家上市公司金飞达,主营女装出口。
    资料显示,帝奥控股集团形成以服装为龙头,房地产和新兴高科技产业等“一
体多翼”的经营格局,涉足服装、新能源、房地产、高科技、资本运作、国际劳务
等众多产业。2009年营业收入14.28亿,全年纳税9413万元。
    有接近公司的人士曾向记者介绍,帝奥控股集团近年来着重发力新兴产业,如
风电业务,2008年投资南通虹波风电设备有限公司33%股权,其后又投资获得广东
明阳风电公司45%股权。
    2008年底,金飞达以1680万元收购集团持有的虹波风电28%股权,切入风电业
务,也正式标志着集团已将金飞达定位为风电资产平台。
    又如新技术,帝奥控股集团旗下康导科微电子,主营集成电路前道的模拟技术
设计,目前计划于中小板IPO。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帝奥控股集团内部曾制定规划,力争3至5年内拥有2家以
上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
    仍需一提的是,目前*ST四维的股权结构为:大股东青海中金持股7317万、二
股东益峰源持股7152万。即使此次帝奥控股集团成功受让3550万股,仍无法成为*S
T四维第一大股东。后续帝奥会否继续收购、乃至将旗下新兴产业实施借壳?抑或
仅仅是做一个财务投资者?仍需进一步观察。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1-04-08】
*ST四维(600145)停牌筹划股权转让
    *ST四维今日公告,因公司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筹划转让所
持公司股份有关事项,公司股票于2011年4月5日起停牌。公司表示,由于该事项尚
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本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公司股票继
续停牌,待披露相关事项后复牌。
    此前,公司的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深圳市益峰源于2010年12月15日
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德高汇盈拟以每股2
元受让合计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若股权转让完成,德高汇盈将成为*S
T四维第一大股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施浩

【2011-02-01】
*ST四维(600145)时隔四月再变更注册地
    *ST四维今日公告,公司拟将注册地址变更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清云路乙
栋”,公司名称也相应由“上海四维国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贵州
四维国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9月20日,公司四届董事会31次会议刚刚决定注册地址由“重庆市江津区
德感工业园区”变更至“上海市金山区山新路127号3号楼”,两次变更时间间隔仅
仅4个月零11天。
    *ST四维上次变更注册地址时的解释是“鉴于公司已转让位于重庆的卫浴资产
,公司在重庆已基本无主营业务。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经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招
商引资,拟将注册地迁址至上海。”而此番再度变更注册地址,公司公告则表示是
因为“根据贵阳市南明区政府“十二五规划”以及招商引资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
贵阳南明区经济发展需要”。
    记者电话联系了*ST四维董秘李陆军。他表示,此番变更注册地址实属无奈,
主要是由于公司下一步的重组方向是在贵州省内收购煤炭资源,并将公司主业变身
为矿业,按照贵州省政府的相关要求,必须将注册地址迁移至贵州省内。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屹

【2011-01-06】
两大股东玩"对赌" *ST四维(600145)重组迷雾浓重
    在第一、第二大股东抛出了一份颇具“对赌”色彩的条款的刺激下,昨天,*S
T四维涨停收盘。然而,细心投资者会发现,合同条款让人觉得非常蹊跷。
    2010年12月15日,*ST四维及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深圳市益峰
源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德高汇盈以每股2
元受让合计5000万股(每家转让25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成为*ST 四维
第一大股东。*ST 四维昨天对合同进行了补充披露:若中金创业、益峰源违背“在
股权转让合同完成后且其所持本公司股份解除限售后的6个月内减持其持有公司的
全部股份”的承诺,则中金创业、益峰源需分别向德高汇盈支付违约金2.5亿元;
若德高汇盈违背“在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后,协助本公司调整主营业务,并提供相应
的资金支持;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德高汇盈须无条件认购发行股份的20
%至50%份额”的承诺,德高汇盈需分别向中金创业、益峰源支付违约金2.5亿元。
    德高汇盈仅以每股2元,合计1亿元的代价,即获得了*ST四维的控制权。而二
股东益峰源2009年获得*ST四维7152.3万股时,每股价格是4.5元。2007年8月,大
股东青海中金控制人变更时,若不计其他资产,转让价格折合*ST四维每股的价格
为约合2元。持股二、三年后,青海中金、益峰源为何做“没有盈利的买卖”?
    本次股权转让完后,青海中金、益峰源仍分别持有*ST四维4817.9万股及4652.
31万股。*ST四维有关人士告诉记者,*ST四维2006年11月完成股改,青海中金、益
峰源所持股权均过了三年限售期,但是,由于没有履行完毕审批程序,两家股权暂
时都没有获得流通权。
    据悉,益峰源受让*ST四维原国有大股东重庆轻纺股权时,重庆轻纺曾有言在
先:受让方需有对四维控股资产业务的整合方案。但是,张伟、益峰源入主之后,
*ST四维并没有获注优质资产,赢利能力反而大幅下滑,*ST四维2007年、2008年和
2009年净利润分别为591.94万元、-2.72亿元和-1.31亿元。
    青海中金、益峰源需要一个资产注入方,这或许是两家低价转让股权的背后动
因。为此,他们对德高汇盈提出要求:协助*ST四维调整主营业务;德高汇盈须无
条件认购*ST四维发行股份的20%至50%份额。
    而德高汇盈希望青海中金、益峰源尽快“走人”——股份解除限售后的6个月
内清仓。但主营业务为担保的德高汇盈是否有能力实现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公司的
主营业务调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的承诺,更是受到投资者质疑。
    德高汇盈最近公布的财务简报显示,2010年11月30日总资产为6.13亿元,其中
应收账款为6.127亿元。净利润项:2008年、2009年分别为-12万、-12.7万元和201
0年1~11月净利润为-126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1-01-05】
*ST四维(600145)补充股权转让违约责任
    *ST 四维补充披露了前不久股权转让的违约责任事项。
    2010年12月15日,*ST 四维及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股
份转让合同》,德高汇盈受让合计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本次股份转让
完成后,*ST 四维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德高汇盈。
    *ST 四维今天称,上述合同违约责任条款的披露有遗漏:据约定,若中金创业
、益峰源违背“在股权转让合同完成后且其所持公司股份解除限售后的6个月内减
持其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的承诺,则中金创业、益峰源需分别向德高汇盈支付违
约金2.5亿元;若德高汇盈违背“在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后,协助本公司调整主营业
务,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德高汇盈须无条件认
购公司发行股份的20%至50%份额”的承诺,德高汇盈需分别向中金创业、益峰源支
付违约金2.5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12-24】
9470万股减持乌云压顶 *ST四维(600145)高管辞职铺路定增
    大股东更迭通常意味着利好,但对于ST四维(600145.SH)而言,却是利空来
袭。
    2010年12月20日,ST四维披露了大股东变更公告,潜在大股东深圳市德高汇盈
投资担保公司(下称:德高汇盈)2元/股的接盘价,再加上其"壳公司"的身份,已
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抛盘如注。而ST四维股价在经历了12月21日-12月22日大幅下挫
后,直到12月23日才稍显企稳迹象。
    "改朝换代"中的ST四维,充满了太多的问号对于德高汇盈为何能低价接盘,以
及ST四维今后将通过何种形式变身成为一只"矿业股",业内的说法莫衷一是。
    但可以肯定的是,待本次股权转让尘埃落定之后,ST四维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青
海中金以及二股东深圳益峰源会将手中剩余的合计9470万股悉数清空,而ST四维日
后极有可能启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
    9470万股减持倒计时
    相比于二级市场上10元/股左右的价格,本次青海中金及深圳益峰源分别转让2
500股的定价仅为2元/股。巨大的价差让二级市场怀疑,德高汇盈与青海中金、深
圳益峰源之间的关系匪浅。
    但重庆券商人士却有不同看法。他的依据在于三者的股权转让中有附加约定,
即在股份转让协议履行完成后,青海中金与深圳益峰源需在持有的ST四维解禁6个
月内,减持剩余的全部ST四维股份。
    "一旦股权转让完成,青海中金将剩余4817.9万股,深圳益峰源手中剩余4652.
3万股,而德高汇盈虽然以5000万股坐拥第一大股东之位,但三者之间的持股数量
实际上相差无几。德高汇盈此番要求青海中金、深圳益峰源必须将持有的ST四维清
空,肯定是担心将来在股东层面会发生争执。如果三者关系匪浅甚至是一致行动人
,这种防范措施肯定是没有必要的。"上述重庆券商人士说道。
    虽然股改已经完成了四年多时间,但ST四维2010年年报显示,第一大股东青海
中金、二股东深圳益峰源手中的ST四维股票仍处于限售状态。而青海中金持有的73
17.9万股本可在2009年11月9日申请上市流通,但因其没有完全履行股改承诺,故
在其未弥补股改承诺前尚不能申请上市流通。
    青海中金未完全履行股改承诺缘于对2007年度"不分配、不转赠"的分配方案投
了赞成票。不过,青海中金提出的《大股东弥补履行股改承诺方案》的议案已于20
10年10月12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因此其手中ST四维解禁已是指日可待。
    但没有关联,为何以如此低的价格转让?
    有市场人士认为,青海中金,深圳益峰源愿意低价转让股权,也许是想等日后
剩余股权的升值2009年3月ST东源(000656.SZ)重组时,原有控股股东将部分股权
"亏本"转让给借壳方金科集团,但剩下的股权在重组成功利好下市值上升,进而从
ST东源中全身而退。
    不过从市场表现看,ST四维的股价在12月21日-12月22日却大幅下挫,直到12
月23日才稍显企稳迹象。
    筹谋定增
    此次股权转让,另外一个让投资者疑惑的地方是,ST四维一直宣称要向矿业进
军,但此番接手5000万股的德高汇盈并无任何矿产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德高汇盈经营范围主要是担保业务,并无开发、投资矿产资源
等业务。德高汇盈总资产2009年时仅有251万元,直到2010年才迅猛增加至6.13亿
元,再加上乏善可陈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市场认为其更多的是扮演着
一家壳公司的身份。在这次协议中,有关矿产的字句只出现在德高汇盈对ST四维未
来有重大影响的安排当中,其中提到会对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提供2亿元的财务
资助,用于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收购矿业企业的资产和股权。
    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是ST四维今年12月13日刚刚斥资1000万收购而来。由于
ST四维原有的5名董事以及3名独立董事纷纷提交辞职报告,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
执行董事杨国荣、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经理杨强华已跻身ST四维新一届董事候选
名单。
    "很明显,ST四维的董事辞职是为日后的定向增发铺路。"重庆券商人士说道。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十二个月内受到过证券
交易所公开谴责,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而ST四维现有的多名董事在2010年2月受
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在4月份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而深圳益峰源与德高汇盈签定股权转让时亦约定,在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如
果ST四维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德高汇盈须无条件认购ST四维该次发行股份总
额的20%至50%份额。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12-24】
ST四维(600145)高管辞职铺路定增 9470万股减持倒计时
    核心提示:待本次股权转让尘埃落定之后,ST四维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
以及二股东深圳益峰源会将手中剩余的合计9470万股悉数清空,而ST四维日后极有
可能启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
    大股东更迭通常意味着利好,但对于ST四维而言,却是利空来袭。
    2010年12月20日,ST四维披露了大股东变更公告,潜在大股东--深圳市德高汇
盈投资担保公司(下称:德高汇盈)2元/股的接盘价,再加上其"壳公司"的身份,
已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抛盘如注。而ST四维股价在经历了12月21日-12月22日大幅下
挫后,直到12月23日才稍显企稳迹象。
    "改朝换代"中的ST四维,充满了太多的问号--对于德高汇盈为何能低价接盘,
以及ST四维今后将通过何种形式变身成为一只"矿业股",业内的说法莫衷一是。
    但可以肯定的是,待本次股权转让尘埃落定之后,ST四维目前的第一大股东青
海中金以及二股东深圳益峰源会将手中剩余的合计9470万股悉数清空,而ST四维日
后极有可能启动定向增发募集资金。
    9470万股减持倒计时
    相比于二级市场上10元/股左右的价格,本次青海中金及深圳益峰源分别转让2
500股的定价仅为2元/股。巨大的价差让二级市场怀疑,德高汇盈与青海中金、深
圳益峰源之间的关系匪浅。
    但重庆券商人士却有不同看法。他的依据在于三者的股权转让中有附加约定,
即在股份转让协议履行完成后,青海中金与深圳益峰源需在持有的ST四维解禁6个
月内,减持剩余的全部ST四维股份。
    "一旦股权转让完成,青海中金将剩余4817.9万股,深圳益峰源手中剩余4652.
3万股,而德高汇盈虽然以5000万股坐拥第一大股东之位,但三者之间的持股数量
实际上相差无几。德高汇盈此番要求青海中金、深圳益峰源必须将持有的ST四维清
空,肯定是担心将来在股东层面会发生争执。如果三者关系匪浅甚至是一致行动人
,这种防范措施肯定是没有必要的。"上述重庆券商人士说道。
    虽然股改已经完成了四年多时间,但ST四维2010年年报显示,第一大股东青海
中金、二股东深圳益峰源手中的ST四维股票仍处于限售状态。而青海中金持有的73
17.9万股本可在2009年11月9日申请上市流通,但因其没有完全履行股改承诺,故
在其未弥补股改承诺前尚不能申请上市流通。
    青海中金未完全履行股改承诺缘于对2007年度"不分配、不转赠"的分配方案投
了赞成票。不过,青海中金提出的《大股东弥补履行股改承诺方案》的议案已于20
10年10月12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因此其手中ST四维解禁已是指日可待。
    但没有关联,为何以如此低的价格转让?
    有市场人士认为,青海中金,深圳益峰源愿意低价转让股权,也许是想等日后
剩余股权的升值--2009年3月ST东源重组时,原有控股股东将部分股权"亏本"转让
给借壳方金科集团,但剩下的股权在重组成功利好下市值上升,进而从ST东源中全
身而退。
    不过从市场表现看,ST四维的股价在12月21日-12月22日却大幅下挫,直到12
月23日才稍显企稳迹象。
    筹谋定增
    此次股权转让,另外一个让投资者疑惑的地方是,ST四维一直宣称要向矿业进
军,但此番接手5000万股的德高汇盈并无任何矿产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德高汇盈经营范围主要是担保业务,并无开发、投资矿产资源
等业务。德高汇盈总资产2009年时仅有251万元,直到2010年才迅猛增加至6.13亿
元,再加上乏善可陈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市场认为其更多的是扮演着
一家壳公司的身份。在这次协议中,有关矿产的字句只出现在德高汇盈对ST四维未
来有重大影响的安排当中,其中提到会对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提供2亿元的财务
资助,用于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收购矿业企业的资产和股权。
    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是ST四维今年12月13日刚刚斥资1000万收购而来。由于
ST四维原有的5名董事以及3名独立董事纷纷提交辞职报告,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
执行董事杨国荣、贵州阳洋矿业投资公司经理杨强华已跻身ST四维新一届董事候选
名单。
    "很明显,ST四维的董事辞职是为日后的定向增发铺路。"重庆券商人士说道。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十二个月内受到过证券
交易所公开谴责,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而ST四维现有的多名董事在2010年2月受
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在4月份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而深圳益峰源与德高汇盈签定股权转让时亦约定,在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如
果ST四维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德高汇盈须无条件认购ST四维该次发行股份总
额的20%至50%份额。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姚伟

【2010-12-22】
*ST四维(600145)大股东弥补履行股改承诺
    *ST四维(600145)今日公告,因公司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提出的弥补履行股改
承诺方案(已经公司召开的大股东弥补股改承诺之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中,计算
的派发现金的小数点后的第四位数未精确到位,为完全弥补履行股改承诺,青海中
金拟对上述承诺中对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数0.0476元增加为0.0477元。青
海中金承诺承担本次派发现金事项所引起的相关责任。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2-22】
*ST四维(600145)新东家被疑皮包公司
    近两年营业收入1000元!货币资金906.17元,而入主前注册资金蹊跷暴增6个
亿,这就是即将入主上市公司*ST四维的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德高汇盈")。更让人质疑的是,德高汇盈买入*ST四维的股价仅为二级市场
股价的2折!市场人士表示,德高汇盈很有可能是一个皮包公司。
    买方露脸资金疯狂出逃
    本月初,一直以来绯闻不断的*ST四维再次传出重组消息并于12月10日突然停
牌。而就在前几日,*ST四维重组方案正式出炉:德高汇盈将分别受让中金创业和
益峰源所持公司各2500万股股票,合计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股份转让
完成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德高汇盈。
    但令人不解的是,据权益变动报告披露,本次收购对价为现金,单价仅2元/股
,资金总额为1亿元。而*ST四维昨日收盘价为10.22元/股,也就是说,德高汇盈以
不到2折的价格收购了5000万股。
    公司股票本周一复牌便呈现资金疯狂出逃的情况。周一股价虽然上涨1.8%,但
成交量达到4.46亿元,资金流量显示主力资金大量出逃;昨日更是在大势转好的情
况下放量跌停。众多股民在股吧中愤怒地表示,本以为重组是利好,没想到庄家反
而借机出货。
    重组承诺犹如画饼充饥
    "德高汇盈2元的成本,我们却是10元甚至更高的成本,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一位刚刚卖出*ST四维的小型投资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机构卖出的理由不仅
仅是因为股价的不均等,更因为这个新来的大股东似乎没有能力重组*ST四维。
    德高汇盈在权益变动报告中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ST四维的主营业务调
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同时,德高汇盈还透露,股权转让完成后,拟与*ST四维签
订受让深圳旭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且不低于1.702亿元的协议转让价
格;拟向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2亿元财务资助,用于该公司收购矿业企
业的资产和股权。而该机构认为,德高汇盈的承诺有点画大饼的意思。
    记者带着投资者的疑问致电了*ST四维,公司证券事务部代表对记者表示,既
然新的大股东敢于承诺今后将注资2亿元帮助公司投资矿产开发,且还会以1.7亿元
收购深圳旭莱,那么肯定会兑现的。但当记者问到公司知不知道德高汇盈究竟有多
大的实力时,该证券事务部代表却表示,"我们没有去调查股东的具体实力"。
    财务数据暴露皮包真相
    面对*ST四维的信心满满和投资者的质疑,记者查阅了公告中披露的德高汇盈
财报,记者惊奇地发现,德高汇盈似乎根本没钱。
    公告显示,德高汇盈成立于2007年,实际控制人为香港公民陈福明,公司主要
从事担保业务。而德高汇盈近两年来几乎没有任何经营活动,从2009年至今,主营
业务收入仅仅只有1000元,而截至2010年11月30日,货币资金仅有906.17元。
    更令人感到离奇的是,德高汇盈2007年至2009年的净资产分别是58万元、38万
元和25万元,但到了2010年,公司净资产突然涨至6.13亿元,而这一突然的暴涨源
自于几个月前德高汇盈突然增资6亿元。但这6亿元注册资金却没有出现在货币资金
或固定资产上,而德高汇盈目前总资产依然保持在6.13亿元的"高位"是因为其应收
账款为6.13亿元,但这6.13亿元的账究竟是谁的,公告中没有透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德高汇盈的手法有可能是首先私下
借款6亿元充当注册资本,然后以放款等形式借出去,这样一来钱也还了,但账面
上还保持着6亿多元。"不过是个数字游戏而已。"该分析人士称。
    "这个属于商业机密,我们不便透露。"当记者致电德高汇盈询问关于公司财务
和经营的问题时,德高汇盈方面人士如是说。
    神秘股东背后究竟是谁
    如果你认为德高汇盈只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那就错了,因为在德高汇盈实际
控制人陈福明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公司:信威国际。而这家公司早在2007年
便出现在*ST四维当中。
    公告显示,除德高汇盈外,陈福明手中还持有7家公司股权,而其中100%控股
的两家公司分别是中国资产(信威)投资公司和信威(国际)投资实业公司(以下
简称"信威国际")。
    早在2007年2月26日,四维瓷业(现*ST四维)就发布公告称,信威国际发展集
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威发展")财务总监出任公司财务总监。当时市场一度传
闻通讯企业北京信威将借壳四维瓷业,公司股价疯狂上涨,但随后被证实两家"信
威"并非同根。
    "最大的可能是,这个信威国际和2007年的那个信威发展都是前大股东安排出
来的一个小卒,低价接手股票,拿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题材让市场来炒作,最终高
位套现。"一位私募人士对记者称。
    此外,德高汇盈想要隐藏的秘密似乎还有很多。在德高汇盈官方网页上列出了
多个来头不小的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但记者致电国家开发银行深圳
分行时,相关人士明确表示,国开行的客户名单中没有德高汇盈这个公司。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

【2010-12-20】
大股东宝座两折易主 *ST四维(600145)将变身矿企
    *ST四维今日公告,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
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合同
》,后者拟协议受让中金创业和益峰源所持公司各2500万股股票,合计5000万股,
占股本总额的13.24%。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德高汇盈。
    据权益变动报告披露,本次收购对价为现金,每股单价仅2元,资金总额为1亿
元。德高汇盈表示,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其中部分资金来源于拟出
售资产所收取的现金。
    值得一提的是,*ST四维目前股价为10.57元,2元的收购单价仅为前者的1/5。
同时,此次公司大股东的变更并不算彻底,截至目前,中金创业、益峰源分别持股
7317万、7152万股,各自转让2500万股之后还持有4817万、4256万股,与新大股东
德高汇盈的5000万股相当接近,三者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力仍在伯仲之间。
    德高汇盈在权益变动报告中承诺,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调
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同时,德高汇盈还透露,股权转让完成后,拟与*ST四维签
订受让深圳旭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且不低于1.702亿元的协议转让价
格;拟向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2亿元财务资助,用于该公司收购矿业企
业的资产和股权。
    贵州阳洋矿业是否就是未来可能注入*ST四维的矿业资产?查阅德高汇盈相关
背景,可知其实际控制人为陈福民,目前通过网点投资(BVI)控制下的陕西科创
网络控股德高汇盈95%股权。同时,公告介绍,除网点投资(BVI)、陕西科创网络
外,陈福民无其他控制的核心企业及核心业务。此外,他还受信威国际集团委托,
担任该公司名义董事局主席,但并未实际控制该公司及该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公告还介绍,陕西科创网络成立之后,股东网点投资结合当地自有资源,对当
地经营环境、公司经营前景等进行了慎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网点投资对其在国
内市场的投资布局并未进行实质性开展,即除持有德高汇盈股权外,未开展其他业
务。
    层层壳公司相互套连,公司控制链条铺设在BVI,历史资料显示,这应是A股市
场重组中较该引起深度关注的景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0-12-20】
*ST四维(600145)第一大股东易主 主业将转型为矿产开发
    今天,*ST四维发布关于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的公告。公告显示,12月15日,*
ST四维及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
公司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合同》,德高汇盈
拟协议受让中金创业以及益峰源所持本公司各2500万股股票,合计5000万股,占股
本总额的13.24%。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德高汇盈。
    此次股份转让的对价为现金,通过交易双方友好协商,同意将本合同项下标的
股份的转让价格确定为每股2元,所需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按照《股份转让合
同》约定,此合同签署之日起15日内,德高汇盈一次性全额支付股权收购价款。
    此次收购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其中,部分资金来源于拟出售资
产所收取的现金,截止报告签署日,公司尚未制定出具体的出售资产安排,待有进
一步的计划安排,公司将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公告显示,德高汇盈主要从事担保业务;企业融资担保;企业投资担保;个人
融资担保;房屋、汽车按揭担保;二手楼转按担保;工程投标担保;履约担保;投
资咨询、资产管理;经营进出口业务。
    公告还称,此次收购完成后,德高汇盈将根据公司的发展计划及目标公司的经
营需要,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调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
    并且,在双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和合同》中还显示,此协议生效后,德高汇盈
须协助*ST四维调整其主营业务。德高汇盈承诺*ST四维调整主营业务如有资金需要
,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根据公开资料,*ST四维是我国唯一的专业卫浴上市公司,是国内极少数掌握
保洁釉抗菌卫生洁具的生产厂商。公司产品包括卫生陶瓷、五金龙头、浴缸及瓷砖
等。
    此外,德高汇盈将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需要,择机采取包括购买、出售、合资
、合作等方式进行对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进行调整。
    同时,公司还公布了对上市公司业务和组织结构有重大影响的两个计划。
    一是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德高汇盈拟与上市公司签订受让深圳旭莱科技开发
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且不低于1.702亿元的协议转让价格;二是公司拟与贵州阳
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2亿元的财务资助,用于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
矿业企业的资产和股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李春莲

【2010-12-20】
*ST四维(600145)易主 德高汇盈1亿接盘
    *ST四维(600145)今日公告,12月15日,公司及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
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与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
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合同》,德高汇盈拟协议受让中金创业以及益峰源所持的
*ST四维各2500万股股票,合计500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13.24%。转让完成后,*ST
四维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德高汇盈。此次转让价格确定为每股2元,交易总额1亿
元。
    德高汇盈表示,受让股份的目的是成为四维控股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四维控
股13.24%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德高汇盈可通过更换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
理人员等手段控股上市公司,并根据上市公司发展需要拟采取各种可行的方式,实
现增强四维控股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四维控股盈利能力的目标。收购完成后,德
高汇盈将根据公司的发展计划及目标公司的经营需要,拟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公
司的主营业务调整为矿产开发与销售。
    资料显示,深圳市德高汇盈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6亿
元,主要从事担保业务,包括企业融资担保;企业投资担保;个人融资担保;房屋
、汽车按揭担保;经营进出口业务等。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香港居民陈福民。截至20
10年11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6.12亿元,2008年至今业务收入基本为零,每年存在
极少量亏损。
    该公司网站称,公司实业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矿产等基础性、资源性产业
;金融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担保、资产管理和咨询业务;公司还积极投入新产品研
发,专注于特色行业,整合资源,与银行、优秀企业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也有
合作伙伴关系。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申木

【2010-12-17】
*ST四维(600145)相关事宜尚未完成 继续停牌
    *ST四维(600145)今日公告称,接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通知,其已于12月1
5日与有关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但相关事宜尚未完成。经公司申请,*ST四维股
票于今日继续停牌一天,在12月20日公司披露股权转让相关事项后复牌。此前的12
月10日,*ST四维第一、第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益峰源实
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划转让持有公司的股份及可能涉及的相关重组事项。经公司申请
,公司股票自12月10日起停牌5个工作日。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12-16】
*ST四维(600145)整改为重组"开路"
    或是临近重组,*ST四维今日就证监会重庆监管局提出的整改要求,出台整改
方案清理历史问题,年底前将回笼整改资金共计2.09亿元。
    整改方案披露,2007年公司曾向重庆恒鹄贸易采购2003万元卫浴配件产品,后
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出口销量下滑,于2008年解除购销合同,公司因此承担违
约金1900万元。由于该次事件公司在解除购销合同以及财务报表处理中出现错误,
将按重庆证监局下发的《责令整改通知》要求,将上述1900万元违约金抵消应收账
款事宜重新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进行审议确认,并改正2008年度财务报告。
    2007年,公司同意以2050万元收购重庆超思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4.93%的股
权,2009年公司向重庆超思公司原股权转让方追加支付股权转让款2050万元,但在
审议该追加支付股权转让款时评估报告已失效。《责令整改通知》认为公司在2008
年年报中对该股权追加事项的账务处理不符合有关规定,公司将按要求改正2008年
度财务报告。
    公司披露,上述1900万元与2050万元两笔钱款,都由公司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
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承诺支付,并在2010年12月31日前支付给公司。两笔金额将进入
公司设立的整改回笼资金专户进行管理,并按照该专户资金使用程序合法合规进行
使用。
    2008年,公司拟以1.7亿受让深圳旭莱公司所持有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地产所有
权,因该投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行为,而公司未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出具重组意见,
也未向证监会报送申报材料进行审批。根据整改意见,公司将不再实施深圳旭莱土
地相关项目,并收回土地项目的全部现金。
    包括收回上述投资深圳旭莱土地项目的1.7亿、违约金1900万和股权转让款205
0万,*ST四维将于2010年12月31日前回笼整改资金共计2.09亿元。
    上周*ST四维公告,因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正在筹划转让持有公司的股份及
可能涉及的相关重组事项,公司股票自12月10日起停牌5个工作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明徽

【2010-12-16】
*ST四维(600145)谋划贵州矿产资源整合
    *ST四维(600145)称,公司将受让杨国荣、杨强华分别持有的阳洋矿业公司80%
、20%共100%的股权,转让总价款为1000万元。*ST四维称,贵州正在进行矿产资源
大整合。公司收购阳洋矿业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阳洋矿业公司这一平台,参与
贵州的矿产资源整合。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陈锴

【2010-12-10】
二股东一诺两年未兑现 *ST四维(600145)停牌谈重组
    *ST四维两年前未兑现的承诺,或到兑现时了。
    今天,*ST四维公告,接公司第一、二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
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通知,因青海中金和深圳益峰源正在筹划转让持有公司的
股份及可能涉及的相关重组事项,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
票自12月10日起停牌5个工作日,预计12月16日之前披露相关事项情况后复牌。
    *ST四维昨天午后封上涨停,但尾盘放量急跌打开涨停。公司当天成交1949万
股,成交额2亿元,换手率8.37%。
    *ST四维停牌,或与两年前一次股权转让有关。2008 年11 月25 日,原第二大
股东重庆轻纺与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了《重庆四维控股(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重庆轻纺将持有的四维控股7152.31万股(占四维控股总
股本的18.94%)有限售条件的国有股,全部转让给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最
初的转让价格为每股2.50 元,半年后把转让价格调整为每股4.5 元。根据重庆轻
纺对股权受让方受让条件的约定,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将对四维控股现有存
量资产进行整合,对新增资产进行开发支持,并对公司的债务危机提供帮助,促进
公司的债务重组,最大限度化解公司债务危机。
    上述股权转让后,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与第一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
有限公司股权相差微弱。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ST四维7317.90万股,占
总股本19.38%,两者仅差165.59万股。据今天的公告,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限公司
有可能一方面增持股份至成实际控制人,另一方面推动重组。
    2009年,*ST四维发生较大变化。上半年,公司出现重大亏损,职工中出现不
稳定状况,重庆市国资委要求重庆轻纺在转让股权的同时,必须妥善解决公司的职
工稳定问题,切实维护公司所在地的社会稳定。重庆轻纺就在提高股权转让价的同
时,收购了*ST四维的卫浴资产,并承接上述被收购资产抵押对应的1.54亿元银行
债务。
    淡出卫浴后,*ST四维的窘况并未根本改变。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亏损
后,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2374万元,每股收益0.063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
产4.4亿元,现金266万元,流动负债2.84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5-28】
*ST四维(600145)承认与矿业公司相亲
    *ST四维发布澄清公告称,与河北承德平泉县兴隆源矿业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
进行接触和技术考察情况是根据公司的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披露。根据公司资产转
让情况,公司将3个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已构成了重大
资产重组,且公司股票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公司通过重组来改善资产状况及财
务状况是势必行。大股东授权公司寻求能与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的公司或资产。在此
过程中,公司与有关矿业公司进行了初步接触和技术考察,但未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谈判或签订协议。(阮晓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5-08】
股价异动公告露玄机 *ST四维(600145)或转型矿企
    处于蜕变之中的*ST四维(600145),其前途让人感到难以捉摸,不过公司今
日的一则股价异常波动公告似乎显露出公司未来有可能转型为矿企的迹象。在二级
市场上,公司股票在2010年5月4日、5日、6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已超过20%。
    *ST四维公告称,本着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根据公司大股东青
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授权,公司与河北承德平泉县兴隆源矿业公司(磁铁矿
)、辽宁省抚顺市欣鑫矿业有限公司(磁铁矿)、新疆自治区呼图壁白杨河矿区白
杨河煤矿进行了初步接触和技术考察。目前,公司对上述公司的财务状况未进行尽
职调查,也尚未达成任何意向性协议及合作协议,合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009年9月,*ST四维收到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文件,国务院国资委同意重庆轻纺
控股(集团)公司将所持公司约7152.3万股国家股全部转让给深圳市益峰源实业有
限公司。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益峰源实业持有四维控股约7152.3万股,占公司总
股本的18.94%,重庆轻纺不再持有公司股份。截至2010年1月7日,上述股权变更已
经完成。
    几乎与此同时,*ST四维也将属于公司主业的卫浴资产转让给了重庆轻纺,其
中,公司持有的重庆四维卫浴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重庆轻纺的价格约为1.05亿
元。此后的4月30日,*ST四维宣布将部分商标转让给重庆轻纺;将重庆超思信息材
料股份有限公司94.79%的股权、重庆四维精美龙头有限公司87.28%的股权、重庆亚
星银河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43.05%的股权转让给已归于重庆轻纺控制下的四维
卫裕这一系列剥离原本主业资产的举动,也显示公司存在变更主业的可能。
    除了这一系列的股权和主业变化,*ST四维日前还由于过往的违规行为而遭到
上交所的谴责和证监会的处罚。当时有分析指出,只有进行资产重组才能使*ST四
维走出目前的窘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05-08】
*ST四维(600145)"净壳化"提速 重庆机构扎堆
    因连续两年出现亏损,*ST四维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
简称由"四维控股"变为"*ST四维",成为"披星戴帽"一族。在面临暂停上市的巨大
风险下,但资金买入的欲望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季报显示,包括重庆国际信托
公司在内的多家当地机构纷纷在今年一季度抢入该股。显然,消息灵通的本地机构
嗅到了什么。
    老股民都知道,一个正在加速剥离原有资产且重组预期浓厚的*ST股,远比业
绩优良的蓝筹股更具吸引力。
    看看*ST四维(600145)于4月30日披露的一季报。尽管这家来自重庆的陶瓷企
业在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目前面临暂停上市的巨大风险,但资
金买入的欲望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季报显示,包括重庆国际信托公司在内的多
家当地机构纷纷在今年一季度抢入该股。
    与此相呼应的是,在披露季报的同时,*ST四维宣布转让原陶瓷产品商标、存
货以及三家子公司的股权。这也是继去年底转让部分陶瓷经营资产后,*ST四维在
净壳道路上的又一次提速,其重组预期随之再度升温。
    显然,消息灵通的本地机构似乎嗅到了什么。
    机构猛扎堆
    一季报显示,*ST四维在今年1~3月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54.79万
元,但取得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建设银行重庆江津支行在2010年1月减免了公司利息1
900多万元,该减免利息作为利润计入2010年财务报表。
    实际上,*ST四维的经营状况已经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公司2009年年报表明,
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仅1.4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再
往前追溯,2008年*ST四维更是巨亏2.72亿元。
    因连续两年出现亏损,*ST四维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
简称由"四维控股"变为"*ST四维",成为"披星戴帽"一族。公司公告称,如果2010
年度公司继续亏损,公司股票将可能被暂停上市。
    不过,就是这样一只面临退市风险的"垃圾股",却在今年一季度获得众多实力
机构的青睐,纷纷跻身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列。特别是重庆本地的诸多机构扎堆抢入
的情形尤为引人注目,一季度*ST四维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前三席全部由其垄断。
    其中,新进入的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持有660.54万股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而去年四季度杀入的重庆国际信托--润丰壹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继续增持73
.63万股,以持有272.39万股排在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第二位;重庆未来投资有限公
司则同样是在一季度增持92.23万股最终以192.33万股名列第三。
    此外,在今年一季度新进入的还有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600106)、重庆国
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20.96万股、113.58万股,分别位列*ST四维第九
和第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10-04-16】
四维控股(600145)受证监会行政处罚
    四维控股(600145)公告,4月15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认定公司未按规定披露与大股东青海中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有
关事宜协议书》并付款的重大事项,未按规定披露与深圳旭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
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并付款的重大事项。
    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董事长雷刚给予警
告,并处以5万元的罚款;对公司原总经理朱要文、原董事会秘书万强给予警告,
并分别处以3万元的罚款。
    公司曾于2008年5月6日接到证监会重庆监管局《立案调查通知书》。由于公司
涉嫌违反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庆监管局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现该案已调查
、审理终结。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林喆

【2010-02-09】
三项信批违规 四维控股(600145)遭交易所谴责
    因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重大事项内部审议程序方面存在违规事项,四维控股
(600145,收盘价7.90元)及公司多名高管日前遭到上交所公开谴责。
    就此,四维控股董事长雷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应称,上述违规事项的出现主
要是因为公司缺乏熟悉信息披露制度的人才、公司财务部门与信息披露部门在重大
信息通报工作上脱节所致;公司诚恳接受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并向投资者致歉。
    遭谴责 董事长很无奈
    上交所指出,四维控股目前共存在3处违规情况。
    首先是截至2008年底,四维控股合计发生1.6266亿元逾期贷款,但公司并未及
时披露相关信息。
    其次,在2007年11月21日,四维控股公告与海口意远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南贵和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受让上述两家公司持有的54.93%重庆超思信息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思信息)的股权。四维控股称,超思信息持有的粤富华(00
0507,收盘价8.81元)股票将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但到2008年1月6日,四维控股
突然与两家股权出让方协定,调高了超思信息的股权收购价;并于1月9日将出售19
2万股粤富华股票的收益2050万元作为股权转让款支付给两卖家。而上述事项,四
维控股直至2009年4月28日才召开董事会审议披露。
    另外,四维控股在对深圳市旭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增资过程中,也未披露该公
司拟代广州威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偿还8920万元债务的事项。
    上交所称,四维控股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鉴于此,
上交所决定给予公司公开谴责,同时给予雷刚等高管公开谴责,并将抄报重庆市人
民政府,计入上市公司诚信记录。
    “我们有我们的困难,公司地处较偏僻,效益又不算好,工资水平难以吸引到
的高素质人才。”对这一点,雷刚颇有点无奈。“但这的确不能成为我们犯错的借
口。”
    据了解,四维控股地处重庆市江津市油溪镇,是家主营卫浴生产销售的上市公
司。公司2007年勉强微利,2008年巨亏2.72亿元,2009年前三季度亏损3167.12万
元并预计全年仍为亏损。
    私募称重组才能化解窘境
    此外,雷刚告诉记者,上述违规事项也是证监会重庆监管局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的有关事项,公司目前正按要求进行整改。“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全部清偿所有逾
期贷款,其他事项则将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补充披露并召开相关董事会和股
东大会。”
    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6日,四维控股曾披露称,公司于2009年12月31日分别偿
还中国建设银行江津支行1.27亿元、中国农业银行重庆江津支行5245.98万元、中
国工商银行重庆几江支行的4759.6万元。至此已履行完毕对上述三家银行的全部借
款本金及相关费用的清偿义务。
    不过,一位熟悉四维控股的私募人士指出,重组才是公司的关键,“重组不完
成,四维控股就缺乏做好公司的动力;因此只有进行重组,才可能摆脱窘境。”
    资料显示,公司第二大股东重庆轻纺控股集团早在2007年便拟将所持股权转让
给三家深圳公司,但因过户未能在重庆市国资委批复的2008年6月前完成而终止;
而直至2009年5月才与深圳益峰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但随后,重庆轻纺控股
集团又与深圳益峰源修改了相关转让合同,提高转让的价格并接手四维控股的卫浴
资产。
【出处】成都商报【作者】

【2010-02-06】
上交所公开谴责四维控股(600145)及公司高管
    四维控股因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重大事项内部审议程序方面存在违规事项,
公司及公司众多高管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经上交所查明,四维控股主要存在以下违规事项。其一,截至2008年底,四维
控股合计发生1.6266亿元的逾期贷款,其中建行7311万元,农行4700万元,工行42
55万元,公司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其二,2007年11月21日,四维控股公告与海口意远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南贵和实业发
展有限公司签署重庆超思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收购两家公司
合计持有的“重庆超思”54.93%的股权,“重庆超思”成为四维控股控股子公司
。公告称,收购重庆超思后,其持有的“粤富华”股票将给四维控股带来较大收益
。而到2008年1月6日,四维控股与海口意远和海南贵和签署《股权转让补充协议》
,调高了收购重庆超思股权的价格,并于1月9日将出售192万股“粤富华”股票的
收益2050万元划归海口意远和海南贵和。四维控股直至2009年4月28日才召开董事
会审议通过和披露此交易。上交所指出,四维控股未经董事会审议和股东大会同意
,将出售“粤富华”股票收益作为调整后的股权转让款支付给对方,严重误导市? 
?

【2010-01-06】
四维控股(600145)完成子公司股权转让
    四维控股今日披露,公司收到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转来的重庆市国资委
批复,同意重庆轻纺以10532.97万元的价格受让公司持有的重庆四维卫浴有限公司
100%的股权。
    公司称,目前,公司已完成将持有重庆四维卫浴100%股权转让给重庆轻纺的工
商变更登记手续,重庆轻纺已将重庆四维卫浴的股权转让款全部支付给公司,重庆
四维卫浴也于2009年12月31日用重庆轻纺借支的现金,清偿完毕其增资过程中形成
的欠公司1亿元负债。(应尤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25】
四维控股(600145)1.9亿元增资重庆卫浴
    本报讯 四维控股(600145)拟总投资1.9亿元认缴子公司重庆卫浴新增注册资本
4000万元,其中以货币资金出资50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以实物资产
、土地使用权(评估值为1.92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3500万元。(向 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