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143 金发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 |1647309.98| 382578.07| 23.22| 52.07| |贸易品 | 653370.06| -5876.52| -0.90| 20.65| |绿色石化产品 | 596200.06| -18339.22| -3.08| 18.85| |新材料 | 199011.45| 37966.45| 19.08| 6.29| |医疗健康产品 | 46825.98| -13704.25|-29.27| 1.48| |其他业务 | 20890.25| 6195.23| 29.66| 0.66| ├────────────┼─────┼─────┼───┼──────┤ |境内 |2657829.94| 308859.87| 11.62| 84.01| |境外 | 505777.84| 79959.89| 15.81| 15.99| └────────────┴─────┴─────┴───┴──────┘ 【2025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产品 | 762009.05| --| -| 48.64| |其他业务 | 389009.46| --| -| 24.83| |绿色石化产品 | 328872.21| --| -| 20.99| |新材料产品 | 86709.26| --| -| 5.53|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化工新材料行业 |5953559.52| 698161.68| 11.73| 98.38| |医疗耗材 | 56293.35| -19262.02|-34.22| 0.93| |其他业务 | 41571.34| 5687.89| 13.68| 0.69| ├────────────┼─────┼─────┼───┼──────┤ |改性塑料 |3207491.02| 707950.93| 22.07| 53.00| |贸易品 |1237095.74| 5064.50| 0.41| 20.44| |绿色石化产品 |1143608.18| -72698.35| -6.36| 18.90| |新材料 | 365364.58| 57844.59| 15.83| 6.04| |医疗健康产品 | 56293.35| -19262.02|-34.22| 0.93| |其他业务 | 41571.34| 5687.89| 13.68| 0.69| ├────────────┼─────┼─────┼───┼──────┤ |国内销售 |5130604.61| 516943.55| 10.08| 84.78| |国外销售 | 879248.25| 161956.10| 18.42| 14.53| |其他业务 | 41571.34| 5687.89| 13.68| 0.69|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 |1388681.37| 311759.33| 22.45| 59.48| |绿色石化产品 | 399522.05| -28960.38| -7.25| 17.11| |贸易品 | 355291.90| 6465.86| 1.82| 15.22| |新材料 | 155291.28| 24018.41| 15.47| 6.65| |其他业务 | 19545.78| 6230.05| 31.87| 0.84| |医疗健康产品 | 16366.57| -9753.63|-59.59| 0.70| ├────────────┼─────┼─────┼───┼──────┤ |境内 |1916807.86| 257700.21| 13.44| 82.10| |境外 | 417891.10| 52059.43| 12.46| 17.9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化工行业依然处在深度调整中。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行业下 行周期已持续近三年,根据化工在线统计数据,2022年下半年至报告期末,中国化 工产品价格指数累计下降约27%,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指数处于自2012年开始统 计以来约19%历史分位水平。尽管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贸易摩擦三重压 力,但已显现积极变化信号,周期底部出现分化。 改性塑料产品升级趋势明显,新兴需求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产品份额不 断提升,在汽车、电子电工、新能源等下游应用行业的销量和营收均实现快速增长 。 生物基材料凭借其环境友好、低碳排放、可持续等优势,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 落实和环保要求的进一步趋严,迎来爆发式增长。绿色产品加速替代传统高碳排材 料,非粮化合成技术取得突破,助力能源转型与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新兴需求驱动下逆势扩张,AI、机器人、低空 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先进高分子材料的迫切需求,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固 态电池、具身机器人等领域的材料创新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绿色石化周期底部承压,国内外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未来随着全球化工产能格局的 进一步调整,供求关系有望迎来再平衡。根据《欧洲化学工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2023-2025上半年全球化工计划关闭或已关闭产能超1500万吨,欧洲占主导(>70% ),关闭产能主要集中在芳烃、烯烃及聚合物等产品领域。 综合来看,随着落后产能持续出清、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拐点 前夕。其中化工新材料将凭借其技术门槛高、产品迭代快的特点,有望先于传统化 工品实现快速增长,并成为下一轮行业上行周期的引领者。同时行业中具备全产业 链一体化优势、技术创新能力领先、全球布局完备的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 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推动中国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 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 氢能源、聚丙烯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等9大类。产品广泛应 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消费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医疗健康 等行业,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 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公司的产品技术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围 绕高分子材料,已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势逐步凸显,实现了从单一改性 塑料到多品种化工新材料的升级,产品结构不断向产业高端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延伸 。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化工新材料因客户和市场需求各异,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 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的经营模式是通过全球 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全球合理布局的营销网络、行业领先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及稳 定安全的供应链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及整体解决方案。 研发模式: 主要依托行业领先的研发创新平台,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拓宽产品 应用,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以满足各行业多样化需求。 营销模式: 主要以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球合理布局的营销网络,以行业大客户 为主要营销对象,采取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及 整体解决方案。 生产模式: 主要为“以销定产”方式,采用先进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严格把控质量,确保产 品稳定性。同时,依据订单灵活调整产量,保证及时交付。 采购模式: 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原材料国产化 ,统筹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 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新材料行业正处于产业 结构优化、高端新材料不断突破的战略机遇期。新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 济、高频通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带 来新机遇。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受到国内供需失衡导致的石化行业效益 全面下滑的影响,公司绿色石化板块短期内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聚焦创新驱动,提升组织效能,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年 度管理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积极 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和“两新”政策,依托全球领先的应用创新能力,为全球 客户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新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市场份额和净利润的稳步提 升,其中营业收入316.36亿元,同比增长35.50%;归母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 54.12%。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正加速推进海外本土化供应,持续提升 本地化服务。越南工厂实现大规模生产,西班牙工厂顺利投入使用,印尼工厂也已 建成即将开启运营,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有效扩大 了市场影响力。美国金发、欧洲金发、印度金发、越南金发、马来西亚金发等海外 基地协同作战、高效配合,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果,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公司海外 业务实现产成品销量16.10万吨,同比增长33.17%。 (一)改性塑料板块经营情况 公司抢抓“新能源产业升级”“两新政策”“低空经济”“AI智能”的发展机遇, 深化与全球各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借势加快出海,并积极开拓智能机器人和低空飞 行器等新兴领域,公司产品销量持续提升,特别是在汽车、新能源、电子电工等行 业的销量实现稳健增长。同时,公司新建的数字工厂已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稳定性、能源利用率和柔性制造能力。2025年上半年 ,公司改性塑料销量再创新高,产成品销量130.88万吨,同比增长19.74%;营业收 入164.73亿元,同比增长18.62%。 1、车用材料:主要的车用材料全球销量56.03万吨,同比增长21.54%。 经营情况:①深挖中国市场潜力、拓展增长空间。公司进一步发挥“材料整体解决 方案供应商”优势,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竞争力,国内市占率稳步提升,其 中在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上实现单车100KG材料用量。②技术创新引领、助力 绿色转型。公司研发的透光PP材料在车灯、保险杠、氛围灯等新能源车部件上应用 更加广泛,大幅提升新能源车产品魅力,解决场景化应用难题。公司开发低碳环保 PP材料,成为汽车冷却系统全球头部企业首款中国研发制定的全球标准,进一步推 动了汽车行业的碳中和进程,减碳比例最高可达40%。③构建全球协同平台、驱动 国际业务高速增长。越南金发研发中心的建设及汽车材料工厂的投产,提升了公司 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和市场供应的保障能力。此外,公司加强与全球头部车企海外合 作,上半年车用材料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50%。 2、家电材料:主要的家电材料全球销量25.50万吨,同比增长19.55%。 经营情况:①一体化研发与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依托PP产品与ABS产品在 上游树脂合成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一体化的研发与生产,大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为家电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材料解决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低噪音材料,可显著降 低家电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提升用户体验;食品级AS材料满足家电食品接触 部件的安全卫生要求,获得客户高度认可。②健全材料解决方案,提升“全塑化智 造”。公司不断完善材料解决方案,推动“全塑化智造”发展,率先推出“以塑代 钢”“以塑代陶”“以塑代木”等系列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卫浴及净水行业,取代 陶瓷及不锈钢和铜质管阀等高能耗产品,为客户实现综合降本增效。 3、电子电工材料:主要电子电工材料全球销量20.57万吨,同比增长17.54%。 经营情况:①产品持续升级,高性能材料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开发的高性能无卤 阻燃PA材料,提高了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温度,满足连接器材料对灼热丝起燃温度的 要求,在连接器应用上实现量产。公司研发的快速成型PBT材料,大幅缩短材料注 塑成型周期,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了连接器头部客户的认可。②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低碳材料助力转型升级。在“双碳”战略驱动下,中国低压电 器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开发了生 物基低碳无卤阻燃PPA材料,成功替代了传统的辐照交联尼龙,该材料既能通过苛 刻条件的电气寿命、耐电弧性能的测试,又有效提升材料回收性,降低碳排放。 4、新能源材料:主要新能源材料全球销量4.50万吨,同比增长30.06%。 经营情况:①动力电池产业。公司研发的多基材高强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整体 解决方案,实现了动力电池PACK系统核心结构件的产业化应用。②光伏产业。公司 研发的超耐候高强度的特种增强PC合金类材料提升了产品寿命,在光伏行业电控类 相关部件上得到了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③储能产业。公司研发的环保阻燃特种增 强聚烯烃材料,具备优异的加工性能,同时兼具性价比,解决了大尺寸PACK主结构 件的成型加工产业难题,在储能行业实现了产业推广。公司开发了高耐冷媒综合性 能优异的长碳链聚酰胺产品,打破了外资企业在储能热管理管路系统材料上的长期 垄断,在行业内实现了批量应用。 5、消费电子材料:主要的消费电子材料全球销量5.92万吨,同比增长23.59%。 经营情况:①紧盯行业发展趋势,坚持原创技术迭代。公司研发并量产了符合电子 产品安全新规的系列产品,在消费电子的充电器、适配器及电子产品外壳上得到广 泛的应用。②聚焦行业难题,坚持产品创新。针对高算力AI服务器的高温问题,公 司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产品,在解决耐热的同时赋予AI服务器更灵活 的设计。③推进产品轻量化,提高穿戴体验。 针对AR眼镜产品的轻量化需求,公司研发了具备超高韧性和回弹性的长碳链尼龙类 产品,同时通过美学技术赋予产品更丰富的外观设计,在AR眼镜以及传统眼镜上均 得到广泛的应用。 6、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主要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全球销量11.86万吨,同比下降 4.51%。 经营情况:①拓宽回收来源,提升处理效率。公司与回收拆解企业、分拣中心紧密 合作,拓宽回收来源,新增供应渠道数量提升8.8%。公司开发的智能分选和高效绿 色清洗技术,回收处理量同比提升150%,处理成本下降24%。②丰富低碳产品货架 ,赋能客户可持续发展。公司不断完善低碳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持续深化与各行业 企业的战略合作。公司的再生塑料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并已广泛应用于下游汽车、 家电、电子电工、消费电子、包装、低速出行等领域,助力各行业客户实现可持续 发展目标。 (二)绿色石化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纵深推进绿色石化与改性塑料板块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加速推进合 成改性一体化建设。通过系统实施工艺能效技改和扩能技改工程,动态优化产品矩 阵配置,全面提升装置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依托"原料精准适配+工 艺低碳重构"双轮驱动,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PP和ABS的定制化专用料产品,实 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1、宁波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业收入37.61亿元,同比增长43.17%。其中,聚丙 烯产品销量41.93万吨(含自用量5.64万吨),同比增长14.00%。 经营情况:①主要装置扩能技改,实现满产运行。通过技术改造,对装置进行扩能 ,实现装置满负荷运营。②PP中试项目投产,高端产品开发能力提升。PP中试装置 建成投产,贯通研发-中试-量产全流程,提升自主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能力,加强公 司产品竞争力。③加快建设改性工厂,上下游产业链深化协同。报告期,宁波金发 一体化改性PP工厂项目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前建成投产,充分利用一体化生产优势 ,降低生产成本。 2、辽宁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业收入37.22亿元,同比增长46.48%。其中,ABS 产品销量24.36万吨(含自用量9.25万吨),同比增长40.65%。 经营情况:①合成-改性产业链打通,产品组合进一步丰富。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 0万吨ABS改性项目有序中交并开车,成功贯通从基础合成到高端改性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以通用料、专用 料、改性料多维度产品组合,满足市场各层次需求。②研发能力增强,技改检修协 同提质增效。报告期内,ABS装置已形成小试-中试-工业放大的研发链,AN、MMA、 公用工程等装置研发链建设按计划推进,成功开发出ABS、SAN新牌号近30个,满足 电镀、耐热、喷漆、耐油、低异响等多个特殊使用场景。此外,公司依据石化化工 安全规范对装置实施周期性大检修,并同步推进新一轮技改技措项目,为下一生产 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矗③高端领域深耕细作,差异竞争优势初现。围绕 “差异化、国际化”策略,聚焦重点行业深耕。在玩具、箱包、白电、板材等领域 巩固并扩大市场,在OA设备、音响、头盔等行业精耕细作,产品出海范围从东南亚 延伸欧美日。 (三)新材料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新材料板块各核心产品全面实现快速增长,产成品销量12.85万吨,同 比增长31.39%。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并举,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生物降解塑料:主要产品销量10.27万吨,同比增长38.41%。 经营情况:①持续创新产品体系,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公司开发出包括高速加工可 降解膜袋材料、高精度高速度3D打印材料,以及食品级纸品淋膜材料等在内的多款 高性能生物塑料产品,突破生物基材料在工业级增材制造、食品包装阻隔涂层等高 端制造领域的应用瓶颈,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巩固了行业技术领导地位。②强化 产业链协同,构建可持续的价值链体系。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创新构建了“生物 基单体-聚酯-改性材料”全产业链体系,突破核心生物基原料规模化,实现年产5 万吨生物基丁二酸稳定生产,年产1万吨生物基BDO成功投产,产品纯度居国内领先 水平。基于自产生物基单体开发出Bio-PBST、Bio-PBS及其合金产品系列,实现了 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与价值提升。 2、特种工程塑料:主要产品销量1.48万吨,同比增长60.87%,其中高性能LCP材料 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比增长98.94%。 经营情况:①布局前沿技术领域,抓住新兴行业机遇。公司研发了耐电子氟化液无 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广泛应用于浸没式冷却服务器用存储连接器,实现12800MT/ s高速数据传输;研发了新一代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LCP,大批量应用于AI服务 器用高速连接器,传输速率高达224Gbps,树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标杆。公司 研发的超耐温、耐疲劳、耐磨PPA和PEEK材料,解决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机器狗的 关键零部件长期使用性的问题,在行业获得广泛应用。 ②突破创新边界,领跑绿色发展。公司研发了新一代绿色低碳LCP,成为国内首家 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PLUS的LCP供应商,为下游应用领域注入绿 色新动能;研发了生物基新一代无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替代传统辐照交联聚酰胺 和热固性塑料,满足苛刻条件下应用需求,有效提升可回收性,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研发了电解水制氢用聚芳醚砜,在行业代表性企业实现批量使用;已建成100万 平方米/年LCP薄膜生产线,产品已在高频柔性线路板领域头部客户积极验证推广; 此外公司推出的纤维级LCP树脂已实现批量供应。 ③产能加速扩充,市场高效响应。公司1.5万吨/年LCP合成树脂项目首期5000吨/年 装置已完成机电安装,即将投产;4万吨/年透明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等特种聚酰 胺项目已启动,其中,首期8000吨/年产能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千吨级聚 酰亚胺项目机电安装进行中,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5万吨/年特种工程塑料共混改 性工厂已开始土建,其中,首期1.5万吨/年产能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投产。 3、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主要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5.93% 。 经营情况:公司自主开发了多种功能型热塑性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攻克了材料 在极端环境下的外观质量、耐候性及耐热性等长期服役难题,并突破异型件高效成 型加工技术瓶颈,实现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依托技术、材料与工艺创新,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物流运输、5G通信等新兴领域成功开拓了多项首创 性应用方案,有力推动了在新兴行业的规模化应用与市场渗透,进一步巩固了技术 领先与市场竞争力。 (四)医疗健康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直面经贸环境变化挑战,积极开拓市场,医疗健康板块营收达到预 期。同时,在新产品开发和内部持续降本方面取得成效。 医疗健康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健康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8 5.37%。 经营情况:①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市占率。受经贸环境变化影响,公司积极开拓国 内及其他海外市场,丁腈手套销量40.76亿只,同比增长199.71%,提升了公司市占 率。②技术驱动创新,开发差异化产品。公司研发的硝化纤维素微孔膜产品量产, 超临界静电喷射(SEJ)非织造布进入中试设备调试阶段。同时多款先进膜类产品在 预研阶段,实验室阶段取得良好效果。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 公司以“蛋糕理论”为基石,精心构筑价值共享体系,始终秉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 的价值观。通过搭建股权激励(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等中长期 激励机制,持续实施“以业绩为导向”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激发员工不断进取,弘 扬创业者精神,从而达成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双赢局面。 (二)立体驱动的研发体系 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打造“13551”研发体 系(1个中央研究院、3个国际研发中心、5个分技术中心、5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 和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行业研究、技术研究、产品研究三轮驱动的研发平台 建设成果显著。 (三)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坚定推进“根植中国、深耕亚太、开拓欧美”的国际化战 略,加速构建全球协同服务网络,并依托数字化营销工具,增强市场开拓与服务能 力,全面打造全球营销新优势。 (四)全球化的供应链平台 公司秉承“价值分享,战略共赢”的管理理念,与上游供应商共同打造安全高效、 柔性智能、绿色协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并通过加强“技、工、贸”一体 化能力建设,成功实现了全球产供销的一体化协同运作,确保了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和全球市场的快速响应。 (五)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度关注质量保障,秉承“标准立企、质量强 企、客户至上”的质量理念,在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基础上,将ISO9001、IATF16949 、ISO14001、ISO45001、IECQQC080000、ISO/IEC17025、ISO50001、ISO10012等管 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金发特色的品质管理体系。公司还成立了全球质量管理 中心,统一制定集团质量标准,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产品质量一致性,为公司实现高 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卓著的行业影响力 公司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1/SC9/WG27 、ISO/TC330等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重要角色。公司牵头和参与起草发布的 国际标准12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等200余项。 公司主办的英文期刊《Advanced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Polymer Research 》(先进工业与工程聚合物研究)已被ESCI、Ei、Scopus、CAS和DOAJ等各个国际 权威数据库收录,2025年获得第二个影响因子为12.0,并入选中科院一区。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风险 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公司产品销售受宏观环境影响显著, 主要包括:①全球经济波动对汽车、家电、电子、建筑等下游需求的影响;②各国 环保政策趋严(如碳排放限制、废弃物处置新规)引发的技术迭代压力与合规成本 增加;③石油衍生品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的成本管控挑战;④能源供应 稳定性风险(如天然气短缺、电价上涨);⑤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或贸 易壁垒升级。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的应对策略:①优化战略布局。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 提升各板块的经营质量,完善全球布局,加速海外基地建设,以实现全球客户的本 地化部署和供应保障。②创新产品研发。坚持差异化的产品策略,紧跟行业发展动 态和前沿技术,持续进行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材料解决方 案。③提升运营效能。持续优化数字化部署,提升运营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2、海外投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在美国、德国、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印尼 、西班牙、墨西哥、波兰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完善本土化生产供应体系。全球化布 局需应对政治与合规风险(新兴市场政策多变、法律纠纷、海外合规风险)、经济 风险(资金安全、供应链成本攀升)及运营风险(文化差异、技术适配、信息安全 )。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的应对策略:①强化运营韧性。建立“多中心+分布式”产能 网络,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多国合规数据穿透式管理,组建“总部专家+本土团队 ”的复合型人才梯队;②构建弹性供应链(多区域备份原料),实施动态风险监控 体系及合规审计,通过“全球化协同+区域深耕”平衡风险与收益,支撑可持续增 长。③动态政策监测与前瞻性应对。建立常态化政策跟踪机制,深化与外部咨询机 构的战略合作,聚焦重点国家(如欧美外资审查强化地区、东南亚新兴市场)的监 管动态。针对产业补贴、数据本地化、国家安全审查等高频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政 策研判并制定预案,形成“监测-预警-响应”闭环管理。④数字化合规穿透式管理 。逐步搭建“全球合规智能平台”,实时同步各国ESG披露要求、反商业贿赂条例 等,将合规规则深度嵌入ERP、MES等核心系统,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关键 节点自动化合规校验。 3、原料价格及供应风险 化工行业对原材料和能源依赖度高,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明显。原材料的价格受供 需平衡与大宗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波动性。地缘政治紧张可能影响供应 链安全,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性会影响生产和品质稳定性,进而影响生产成本,对公 司的短期盈利与生产保障构成压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的应对策略:①加强全球采购管理。通过部署全球化供应链管 理数字平台,稳定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本土化原材料供应等方式,保障原材料的供 应。②发挥协同优势。通过集中采购、战略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发挥公司绿色石 化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平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③优化产品结构。通 过持续提升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原材料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4、安全生产的风险 化工新材料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涉及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工艺链长且复 杂等特点,在安全生产环节面临多重风险:①工艺风险。高温高压反应失控、易燃 易爆物质泄漏、腐蚀性介质引发设备腐蚀及人员伤害。②设备风险。压力管道/反 应釜/压力容器因腐蚀、疲劳破裂泄漏,自动化控制(DCS/SIS)系统失效、静电积 聚引发燃爆事故。③操作风险。人员误操作导致关键工艺参数偏离、个体防护装备 选型不当或失效。④物料风险。危险化学品原料、催化剂等在储运及使用中的毒性 、燃爆风险,可燃性树脂粉尘的燃爆风险,不相容物质混存、混合引发的剧烈反应 风险。⑤环境风险。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危险废弃物转运或贮存过程中的泄 漏、事故状态下的次生污染。⑥管理风险。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不足、隐患治理未 形成闭环、变更管理(MOC)执行不严。⑦外部因素。极端天气影响导致关键设备 故障或公用工程中断、电网波动或断电引发非计划停车及安全联锁动作、第三方作 业(如承包商)引入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的应对策略:①管理层面。强化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控, 规范防火防爆措施;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实施“双人复核”机制,并 通过分级安全培训提升员工风险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多场景预案演练与应急 物资储备,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深化安全文化建设,推行双重预防机制与行为 安全观察制度,落实全员安全责任,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②技术层面。 优化工艺本质安全设计,部署高效环保处理设施,采用低毒原料与连续化生产技术 ,升级完善安全联锁装置及智能监测系统,实现设备异常实时预警;通过供应链冗 余设计、能源备用系统及数字化工具(如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提升抗干扰能力 ,形成技术升级、管理细化与文化培育协同驱动的闭环安全生态。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广东唯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1000.00| -| -| |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50000.00| 5677.58| 205186.24|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 10.00| -| -| |OGY POLAND SPZ.O.O | | | |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 13798.79| 14703.14| 160849.40| |司 | | | | |珠海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31630.00| -| -| |广州萝岗金发小额贷款股份有| 20000.00| -9363.54| 11245.88| |限公司 | | | | |辽宁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 658308.69| -62018.79| 1288104.51| |成都金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10000.00| -| -| |清远美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香港金发发展有限公司 | 8000.00| -| -| |广东金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0| -| -| |KINGFA SCI. & TECH. (Europ| 200.00| -| -| |e) GmbH | | | | |宁波万华石化投资有限公司 | 10900.00| -| -| |上海金发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 1000.00| -| -| |惠州新大都合成材料科技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宁波青峙热力有限公司 | 500.00| -| -| |KINGFA SCI. & TECH. (MALAY| 104.10| -| -| |SIA) SDN.BHD. | | | | |广东粤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 -| -| -| |司 | | | | |Kingfa Sci.and Tech. (Thai| 1000.00| -| -| |land) CO.,LTD | | | | |KINGFA ENVIRONMENTAL SCI&T| 380.00| -| -| |ECH SPAIN S.L | | | | |King Fa Sci. & Tech. Austr| 100.00| -| -| |alia Pty Ltd | | |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37000.00| 57663.96| 702823.96| |广州金发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 100.00| -| -| |Kingfa Technology (USA), I| 10.00| -| -| |nc. | | | | |广州金发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1000.00| -| -| |Kingfa Science & Technolog| 18000.00| 6182.27| 89131.28| |y (India) Limited | | | | |江苏金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州金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 |韶关市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宁波银商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东横琴金发供应链管理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宁波亚沛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 -| |Saudi Kingfa Advanced Mate| 100.00| -| -| |rials Co.,Ltd. | | | | |武汉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 40000.00| 8069.76| 263505.89| |金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州金发绿可木塑科技有限公| 6600.00| -| -| |司 | | | | |广东金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珠海金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8197.00| -| -|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 4050.00| -| -| |ogy (Japan) Corporation Li| | | | |mited | | | | |广州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100.00| -| -| |国高材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 50000.00| -| -| |心有限公司 | | | | |广州金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5000.00| -| -| |武汉金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 -| |广州国高材产业创新创业投资| -| -| -| |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海南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0| -| -| |广州金发众创空间有限公司 | 500.00| -| -| |Kingfa Science & technolog| 2500.00| -| -| |y (USA), INC. | | | | |宁波戚家山化工码头有限公司| -| -| -| |广东空港城投资有限公司 | -| -| -| |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 35506.00| -3227.80| 692953.22| |武汉金发科技企业技术中心有| 5000.00| -| -| |限公司 | | | | |KINGFA SCIENCE & TECHNOLOG| 22006.88| -| -| |Y MEXICO, S.DE R.L.DE C.V.| | | | |中塑(北京)环保科技咨询有限| -| -| -| |公司 | | | | |江苏金发资源循环有限公司 | 5000.00| -|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68000.00| 56544.67| 639570.98| |四川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广州金发碳纤维新材料发展有| 19314.50| -| -| |限公司 | | | |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 2800.00| -| -| |OGY (VIETNAM) COMPANY LIMI| | | | |TED | | | | |佛山市南海区绿可建材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PT KINGFA SCI AND TECH IND| 5800100.00| -| -| |ONESIA | | | | |武汉市弘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珠海金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500.00| -| -| |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343145.53| -31700.05| 948355.98| |广州金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1000.00| -| -| |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41200.00| 10006.03| 294230.10| |海南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广州金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昆山金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500.00| -| -| |盘锦金发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302500.00| -0.08| 302471.15| |国高材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500.00| -| -| |广州金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 63000.00| -| -| |司 | | | | |辽宁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