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99 光威复材 更新日期:2025-09-1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 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碳纤维及织物 | 63553.29| 38334.24| 60.32| 52.93| |碳梁 | 36904.29| 9199.68| 24.93| 30.73| |预浸料 | 11131.44| 2749.37| 24.70| 9.27| |制品及其他 | 7904.75| 722.77| 9.14| 6.58| |其他业务 | 585.85| 16.58| 2.83| 0.49| ├────────────┼─────┼─────┼───┼──────┤ |境内 | 89258.95| 42531.68| 47.65| 74.33| |境外 | 30820.66| 8490.95| 27.55| 25.67|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新材料制造 | 235391.27| 109078.23| 46.34| 96.08| |装备制造业 | 8883.91| 2211.83| 24.90| 3.63| |其他业务收入 | 718.31| 298.20| 41.51| 0.29| ├────────────┼─────┼─────┼───┼──────┤ |碳纤维及织物 | 145205.54| 84758.54| 58.37| 59.27| |碳梁 | 53650.13| 14140.38| 26.36| 21.90| |预浸料 | 23359.78| 8355.61| 35.77| 9.53| |制品及其它 | 22059.73| 4035.53| 18.29| 9.00| |其他业务收入 | 718.31| 298.20| 41.51| 0.29| ├────────────┼─────┼─────┼───┼──────┤ |国外 | 53312.14| 14260.89| 26.75| 100.00| ├────────────┼─────┼─────┼───┼──────┤ |直销 | 244993.49| 111588.26| 45.55|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碳纤维及织物 | 68223.63| 39985.18| 58.61| 59.01| |碳梁 | 24943.11| 5549.36| 22.25| 21.58| |预浸料 | 11738.10| 3932.93| 33.51| 10.15| |制品及其他 | 10407.87| 2090.39| 20.08| 9.00| |其他业务 | 295.60| 50.32| 17.02| 0.26| ├────────────┼─────┼─────┼───┼──────┤ |境内 | 89870.02| 45572.47| 50.71| 77.74| |境外 | 25738.28| 6035.70| 23.45| 22.26|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新材料制造 | 247373.12| 121064.17| 48.94| 98.25| |装备制造业 | 3401.13| 1133.78| 33.34| 1.35| |其他业务收入 | 995.48| 316.33| 31.78| 0.40| ├────────────┼─────┼─────┼───┼──────┤ |碳纤维及织物 | 166735.84| 103126.09| 61.85| 66.23| |碳梁 | 42642.53| 7728.25| 18.12| 16.94| |预浸料 | 26808.17| 9109.95| 33.98| 10.65| |制品及其它 | 14587.71| 2233.66| 15.31| 5.79| |其他业务收入 | 995.48| 316.33| 31.78| 0.40| ├────────────┼─────┼─────┼───┼──────┤ |国外 | 42634.07| 8147.21| 19.11| 100.00| ├────────────┼─────┼─────┼───┼──────┤ |直销 | 251769.73| 122514.28| 48.66|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概述 公司以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 为支撑,业务涵盖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系列化的树脂体系、各种预浸料、 复合材料构制件和产品的设计开发、装备设计制造、检测(CNAS/DIlAC认证国家和 国防实验室)等上下游,依托在碳纤维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复合材料业务的 系统方案提供商。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六大板块: 1、碳纤维板块 碳纤维板块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碳纤维业务发展战略,紧跟国 际前沿和国家所需,形成系列化、多元化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等产品。 2、通用新材料板块 以环氧树脂、双马树脂、氰酸酯树脂、酚醛树脂体系的高性能树脂为基体,以碳纤 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等纤维为增强体,形成分别具有耐高温、高韧 性、阻燃性、透波性、耐磨性、低收缩性等不同性能、不同纤维面密度、不同树脂 含量的单向或织物预浸料及分切窄带、预浸丝,为客户提供具有不同品质和性能要 求的预浸料产品,满足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通讯、轨道交通、海洋船舶、风力 发电、体育休闲等不同应用领域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能源新材料板块 目前业务主要是采用拉挤工艺进行设计、开发和高效生产各种树脂基工业用碳纤维 复合材料标准型材等产品,以满足下游各种工业应用领域对结构材料增强、减重的 轻量化需要,目前主要产品有风电碳梁、建筑补强板、抽油杆等。 风电碳梁建筑补强板碳纤维肋筋碳纤维抽油杆 4、复材科技板块 复材科技板块致力于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端装备与工业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培 育和开拓市场,技术团队具备产品设计开发、方案编制、工艺编制、制造控制、测 量检测等能力,生产车间配备低温库、净化间、铺层定位仪,铺丝机、缠绕机、多 种规格的热压罐、大型固化炉、喷漆间、五轴加工中心、C-扫描、X-设备、激光跟 踪行仪等多种工艺生产设备,成型工艺包括热压罐、OOA成型、模压、缠绕、搓卷 等,产品为壁板类和梁肋等层压件、蜂窝泡沫夹层结构件、共胶接零件以及碳纤维 管、轴、拉杆、模压机翼、大型法兰管、不同厚度板材、夹芯板材等。近年来随着 板块研发、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与国内科研院所、各主机厂所合作的 日益深入,正进一步开拓航空航天、地勤装备等高端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市常 5、精密机械板块 公司凭借多年在装备国产化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专注于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领域全产业链的产品开发、生产,提供系统化的装备解决方案。在加工实力上,公 司配备了德玛吉五轴加工中心、四轴卧加、车铣复合机等超百余台套高精度机械加 工装备,确保生产环节的精密度与稳定性。 目前,公司已形成七大系列化产品矩阵:碳纤维装备、预浸料装备、缠绕装备、铺 丝铺带装备、模压装备、电机转子以及工装模具。其中,预浸料设备涵盖热塑性、 热固性和湿法预浸料设备;缠绕设备囊括大型航空航天缠绕装备、气瓶缠绕装备以 及热塑性缠绕装备;工装模具则有飞机装配型架、筒体组合工装以及壁板成型工装 。公司凭借全面的产品体系,满足行业多样化需求,持续推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领域的发展。 碳纤维装备预浸料装备缠绕装备铺丝铺带装备 6、光晟科技板块 依托公司全产业链的资源协同优势,专注于航天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航天火箭、导弹发动机壳体的研发和自动化批量生产基地及各 类型的结构及功能性复合材料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同时,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和 低空经济领域,持续推进航天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目前光晟科技有多 款产品在试制、验证中。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也未发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其他关键 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 严重影响的情形。 (一)竞争优势 1、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深厚的产业发展背景和多年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制造经验,深厚的技术 积淀成为公司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矗近二十年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 引擎,致力于碳纤维的国产化和碳纤维产品的系列化,成功研发高强、高强中模、 高模、高强高模系列,生产工艺涵盖湿喷湿纺、干喷湿纺的碳纤维产品体系并形成 产业化,成为国内碳纤维产品品种最全、系列化最完整的碳纤维企业,形成并积累 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造技术等,产品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 电子通讯、清洁能源、工业制造、体育休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公司作为国内碳 纤维行业领军企业,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2011年发布)以 及《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2013年发布)两项国家标准。公司拥有“国家级工 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院 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 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众多高科技研发项目,公司也据 此获得多项专利技术和荣誉奖项,多层次的研发平台优势助力公司快速发展。 2、市场优势 国产碳纤维发展以装备应用为牵引,在国外严格封锁、国防急需的历史背景下,公 司凭借“结果最优”的评比结果担负起碳纤维国产化的历史责任,在各方应用单位 和相关机构的牵引、鼓励下,历经十余年的研发、验证和产业化历程,打破国外垄 断,有力的保障了国防装备发展所需,成为碳纤维国产化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与各 应用单位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和先入优势,在装备复材化不断渗透、装备复材率 不断提升、装备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大背景下,为公司持续创新研发的新产品带来 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使公司逐步形成了覆盖领域广泛、覆盖终端完整、装备业务稳 定成长的市场优势,也为公司碳纤维民品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公司 产品在国产大飞机、商业航天、船舶以及包括氢能、碳碳复材在内的清洁能源等高 端工业领域的应用,实现了高端装备与民用业务的协同健康发展。 3、产品和品质优势 成功研发高强、高强中模、高模、高强高模系列,产品牌号涵盖T300级/T700级/T8 00级/T1000级/T1100级、M40J级/M55J级等,生产工艺涵盖湿喷湿纺、干喷湿纺的 碳纤维产品体系并形成产业化,成为国内碳纤维产品品种最全、系列化最完整的碳 纤维企业,公司拥有近二十年的碳纤维生产历程和生产线长期连续开车经验,形成 了成熟、稳定的工艺技术能力,成为公司产品品质的有力保证,尤其是高端应用场 景下单品十余年验证积累及批量供应的历程,形成了碳纤维产业链成套生产线装备 制造技术和服务保障能力,通过工艺与装备的互补以及多年持续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实现了产品、装备、工艺技术可调可控,保证了生产工艺的成熟稳定,制造水平 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持续提升。 4、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支撑公司为各种复材业务需求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公司是一家 覆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生产企业。 全产业链布局有利于公司快速开展系统研究并及时获取评价及反馈信息,在核心技 术的消化吸收、新产品的应用开发、工艺的成熟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跟踪反愧装备 保障等方面形成综合技术能力,为各种复合材料相关业务需求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 5、装备保障优势 公司拥有系统的装备设计、机械加工和制造能力,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非标设备设计 队伍,有五轴及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装备,有压力容器、管道设计制造资 质。多年来面对“技术、装备”严格封锁的情况下,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国产 化进程中带动公司装备国产化能力不断提高,拥有了碳纤维生产线及关键设备、预 浸料生产线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装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为公司在碳纤维及其复 合材料领域一系列创新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了装备技术的自主 保障,真正实现了碳纤维产业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的自主可控。 6、稳定的技术团队优势 稳定的技术团队是核心技术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的关键。公司拥有一支技术扎实、经 验丰富、家国情怀浓厚、稳定的技术团队,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充实新鲜血液,多 年来,相继突破了一系列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以及碳纤维 核心生产设备等关键技术,稳定的技术团队确保公司的技术投入和技术积累形成有 效的技术资源和成果,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技术价值在研发和生产组织中得 到有效发挥,成为公司核心技术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二)公司取得的专利证书及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知识产权证书86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67件 ,外观设计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3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知识产权证 书1017件,其中发明专利64件,国防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837件,外观设计专 利86件,软件著作权15件。 (三)报告期内,公司策划构建并有效运行体系35项,公司经营业务围绕国防应用 、大飞机、轨道交通、汽车、风力发电、实验室认可等领域需求为中心,采用过程 方法规范研发、生产、质量等过程管控环节,努力超越客户对公司 产品及服务的期望,打造国际一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 (四)公司主持制定的国家和行业、团体标准 公司作为最早开启碳纤维国产化的民营企业,率先成功实现了碳纤维及碳纤维预浸 料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实现了碳纤维核心装备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公司主持制 定的这些标准,为相关产品和核心装备提供了技术标准规范,为系列化生产提供强 有力的保障。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业绩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装备应用业务收入占比较大,未来仍将在公司业务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装备业务采购订单的不稳定性、不可预见性强,供货时间分布不均,订单合同 年度执行率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收入及经营业绩在各季度、年度之间出现较大 波动,或者依据公司年度内某一期间的财务指标或者其他个别指标推算全年业绩或 者未来年份业绩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 2、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目前碳纤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是满足 高端装备应用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确保碳纤维业务稳定成长的重要保证。高端应 用领域相关型号产品研制需经过立项、方案论证、工程研制、设计定型与生产定型 等多个阶段,从研制到实现销售的周期较长;同时,公司开发新产品也可能面临与 国内其他企业的竞争,如果公司新产品未能通过设计定型批准,或者在应用验证中 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标,则无法实现新产品的批量销售,将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带来不利影响。 3、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 公司装备业务碳纤维销售价格由有关部门和业务相关各方依《**价格管理办法》采 取审价方式确定,报告期内,公司相关定型批产碳纤维产品价格稳定;公司民品业 务相关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其中风电 碳梁产品价格主要由公司与终端客户双方协商,受市场竞争、原材料碳纤维价格、 汇率变化、合作状况等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存在波动风险;工业通用型纤维主 要受供需格局变化、市场竞争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存在继续下降风险。产品价格下 降将导致产品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豁免披露部分信息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的风险 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装备应用,部分信息涉及国家秘密,涉密信息主要包括公司 与业务相关单位签订的销售、采购、研制合同中的合同对方名称、产品具体型号名 称、单价和数量、主要技术指标等内容,相关业务资质证书载明的内容,经有关部 门批准,上述涉密信息予以豁免披露;公司对部分豁免披露的信息采取了脱密处理 的方式进行披露。涉密信息还包括了报告期内各期主要产品的销量、按地区分部列 示营业收入构成及报告期内相关业务主要客户的真实名称等信息,公司根据有关部 门的相关规定采取了脱密处理的方式进行披露。上述部分信息豁免披露或脱密披露 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正确判断,造成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 5、安全生产管理风险 丙烯腈是碳纤维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公司的丙烯腈原料存储区属于三级重大危险源 ;在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以溶剂助剂等形式用到亚砜 、丙酮、乙醇等其他多种易燃、易爆化学品;因使用上述危化品而使工艺技术需要 的聚合、蒸馏等生产过程属于国家安监总局规定的危险工艺;由于丙烯腈及亚砜、 丙酮、乙醇等危化品的特性,在其运输、存贮、领取使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 着可能因管理不到位、员工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泄露、中毒、爆炸、 火灾、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此外,碳纤维生产过程中最高达近3000度的不 同温区的高温工艺及设备等,也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构成了挑战。随着业务与 生产规模的扩张,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地保持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排除发生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从而给公司带来重大不利影响的可能。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7%;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23%。 报告期内,包括拓展纤维和内蒙古光威在内的碳纤维板块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工 业用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装备用碳纤维受传统型号产品需求节奏因素等 影响,实现销售收入6.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5%。 能源新材料板块随着新客户的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传统客户的订单增加,风电 碳梁业务快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95%。 通用新材料板块预浸料业务主要受部分应用领域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下降影响,实 现销售收入1.1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7%。 复材科技板块实现销售收入0.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20%。 精密机械板块实现销售收入0.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8%。 光晟科技板块实现销售收入753.6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9%。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5000.00| -| -| |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5000.00| 7279.81| 144111.97| |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 7160.00| -| -| |司 | | | |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 100000.00| 25470.26| 484215.81| |山东光威碳纤维产业技术研究| 1000.00| -| -| |院有限公司 | | | | |科泰克(山东)特种装备科技有| -| -| -| |限公司 | | | | |光威(香港)有限公司 | 0.85| -| -| |内蒙古光威碳纤有限公司 | 30000.00| -| -| |北京蓝科盈晟航空科技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 10000.00|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