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300597 吉大通信 更新日期:2025-05-0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通信网络设计服务、通信网络工程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及通信工程总承包服务
。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及信息技术行业      |  51996.68|  12379.05| 23.81|       97.40|
|其他行业                |   1386.85|     74.74|  5.39|        2.60|
├────────────┼─────┼─────┼───┼──────┤
|工程服务                |  27112.88|   2704.40|  9.97|       50.79|
|设计服务                |  23548.46|   9049.84| 38.43|       44.11|
|其他                    |   1386.85|     74.74|  5.39|        2.60|
|智慧食堂产品            |   1335.34|    624.81| 46.79|        2.50|
├────────────┼─────┼─────┼───┼──────┤
|东北地区                |  25702.90|   4613.49| 17.95|       48.15|
|海外地区                |   9726.88|   1580.87| 16.25|       18.22|
|华北地区                |   9239.19|   3383.89| 36.63|       17.31|
|华东地区                |   4199.66|   1329.36| 31.65|        7.87|
|其他地区                |   4068.26|   1440.75| 35.41|        7.62|
|西北地区                |    446.64|    105.43| 23.60|        0.84|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行业                |  22772.60|   4798.88| 21.07|       96.72|
|其他业务                |    771.61|    157.93| 20.47|        3.28|
├────────────┼─────┼─────┼───┼──────┤
|工程服务                |  13165.36|   1150.29|  8.74|       55.92|
|设计服务                |   9332.87|   3549.94| 38.04|       39.64|
|其他业务                |    771.61|    157.93| 20.47|        3.28|
|智慧食堂产品            |    274.37|     98.66| 35.96|        1.17|
├────────────┼─────┼─────┼───┼──────┤
|东北地区                |  11272.24|   1608.48| 14.27|       47.88|
|海外地区                |   5313.77|    900.77| 16.95|       22.57|
|其他地区                |   3350.48|   1358.25| 40.54|       14.23|
|华北地区                |   2202.78|    792.96| 36.00|        9.36|
|其他业务                |    771.61|    157.93| 20.47|        3.28|
|西北地区                |    633.33|    138.42| 21.86|        2.6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及信息技术行业      |  54440.02|  11582.70| 21.28|       98.05|
|其他行业                |   1084.67|    176.45| 16.27|        1.95|
├────────────┼─────┼─────┼───┼──────┤
|工程服务                |  30178.43|   2717.23|  9.00|       54.35|
|设计服务                |  23300.45|   8310.89| 35.67|       41.96|
|其他                    |   1084.67|    176.45| 16.27|        1.95|
|智慧食堂产品            |    961.14|    554.57| 57.70|        1.73|
├────────────┼─────┼─────┼───┼──────┤
|东北地区                |  30024.99|   5943.94| 19.80|       54.08|
|海外地区                |  12534.08|   1712.09| 13.66|       22.57|
|华北地区                |   5972.49|   1816.51| 30.41|       10.76|
|其他地区                |   4579.85|   1535.48| 33.53|        8.25|
|华东地区                |   1479.20|    539.25| 36.46|        2.66|
|西北地区                |    934.08|    211.88| 22.68|        1.68|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信行业                |  22154.25|   4537.50| 20.48|       97.97|
|其他业务                |    458.18|     98.38| 21.47|        2.03|
├────────────┼─────┼─────┼───┼──────┤
|施工业务                |  13099.33|   1419.70| 10.84|       57.93|
|设计业务                |   9054.91|   3117.80| 34.43|       40.04|
|其他业务                |    458.18|     98.38| 21.47|        2.03|
├────────────┼─────┼─────┼───┼──────┤
|东北地区                |  11035.76|   1905.12| 17.26|       48.80|
|海外地区                |   5665.82|    790.15| 13.95|       25.06|
|华北地区                |   2328.36|    545.01| 23.41|       10.30|
|其他地区                |   2298.59|   1056.96| 45.98|       10.17|
|西北地区                |    825.72|    240.25| 29.10|        3.65|
|其他业务                |    458.18|     98.38| 21.47|        2.03|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
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向纵深展开,我国通信技术服
务行业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金融、体育、医疗、电力、交通等行业。根据近年来
出台的发展规划等政策,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通信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国家仍将对通信网络服务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建设、
通信技术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融合,进一步促进社会数
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
字化技术在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社会治理、金融服务、生态保护、交通运输、旅
游服务等行业及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社会信息化、行业垂直应用等新增需求和巨大
应用及服务市常这些变化使得各行业对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亦持续扩大,为
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4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
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行各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都将面临着信息化、数
字化、智能化转型,通信及信息化建设需求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数字经济和新质
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
(1)国内通信行业发展阶段
2024年,我国通信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5G、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项应用普及持续深化,为促进实体经
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夯实根基,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大
动力。
电信业务量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比上年
增长3.2%。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入增速平稳:2024年,完成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
入2,763亿元,比上年增长5.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5.6%提升至15.9
%,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8个百分点。
新兴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完成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数
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兴业务收入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
比由上年的21.6%提升至2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
、大数据、移动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3.2%、69.2%和13.3%。
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2024年,新建光缆线路长度856.2万公里,全国光缆线路
总长度达7,288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
线路长度分别达112.7万、2,769万和4,406万公里。截至2024年底,固定互联网宽
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2.0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612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
)端口达到11.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570万个,占比由上年末的96.3%提升至96.5
%。截至2024年底,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820万个,比上年末
净增518.3万个。
5G网络建设深度覆盖:截至2024年底,全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65万个,比上年
末净增102.6万个。其中,4G基站为711.2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8万个;5G基站为
425.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7.4万个。5G基站占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33.6%,占比较
上年末提升4.5个百分点。
数据中心建设协调推进: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持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截至2024
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83万个,推动提升算网协同和调
度能力,提供更加多元化算力服务。
各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2024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移动互联
网接入流量分别达到1407亿GB、805.2亿GB、973.3亿GB和190.3亿GB,比上年分别
增长8.2%、15.7%、11.9%和19.1%。12月当月,西部地区当月户均流量达到21.03GB
/户,比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高出2.32GB/户、0.38GB/户和3.6GB/户。2024
年,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分别达到257.4亿GB和575亿GB,同比
增长17.1%和3.8%。
(2)国内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阶段
随着5G网络的稳步建设,数字经济也将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新发展模式本身就是科
技创新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成熟模式,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未来国民经济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
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
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
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
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到2035年,
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
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
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数字产业运行情况》显示,2024年数字产业完
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别增长3.8%和
8.0%,占比分别为59.6%和40.4%。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数字产业直接从业人员数达2,060万人。
(3)国际市场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了《2025年移动经济报告》,重点介绍了塑造
未来移动经济的关键趋势,重点关注5G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以及AI、先进
连接与可持续性日益融合的关键行业主题。2024年,移动技术和服务贡献了全球GD
P的5.8%(相当于6.5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报告预测,到2030年,移动技术和服
务的贡献预计将增至近1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8.4%。随着5G、物联网(IoT)和
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生产力和效率将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
,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达47亿,占总人口的58%;到2030年,用户数预计增至55亿
(占全球人口的64%)。2024年底,全球5G连接数突破20亿,预计到2030年将占移
动连接总数的57%,并于2028年超越4G成为主流技术。
2024年,全球通信行业迎来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容的双重突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
力。5G规模化部署加速,发达国家覆盖率超70%,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企业级
专网应用深化,毫米波技术推动AR/VR等场景体验升级;6G研发进入新阶段,中美
欧聚焦太赫兹通信、AI原生网络等前沿方向,中国完成太赫兹卫星通信验证,欧美
推进多项试验计划。低轨卫星通信快速崛起,Starlink覆盖全球偏远地区,手机直
连卫星技术落地,各国加速卫星组网布局。AI深度融合通信网络,赋能智能运维、
流量预测及生成式客服优化,显著提升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国际市场为菲律宾,得益于菲律宾政府的政策支持、技术进
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菲律宾的互联网普及率为73.6%,约有8,600万人通过移动
数据或固定宽带上网。在基础设施方面,菲律宾信息和通信技术部的“Pipol Kone
k”项目计划2026年前在全国新建20万座无线网络站点。2024年菲律宾总统批准了
拟议中的菲律宾数字基础设施项目(Philippine Digital InfrastructureProject)
,该项目旨在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宽带连接,特别是在该国的偏远地区。同时,多家
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推动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在服务和产品方面,各种新
型通信服务和应用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逐渐普及,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
更加丰富的选择。
中国与菲律宾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菲律宾的通信基础
设施市场将释放更多需求和发展机遇,中菲两国在5G技术等领域将具有较多合作机
会和发展空间。
3、公司所属行业的特点
(1)基础性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信息基础服务。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加速迈进“全、高、广、智”
时代,各国不断深化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出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
策,加快空间网络探索和布局,推动网络设施不断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演进。这
一特点使公司未来的发展具备相当大的空间。
(2)周期性
本行业的发展受通信业影响较大。通信网络的规模、结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都将对
本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造成影响。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国家产业政策调
整、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通信运营商建设策略的调整,均会导致通信业出现周
期性变化,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波动。
(3)区域性
本行业的市场规模主要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对当地通信网络建设的政
策及扶持力度等因素影响。例如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通信网
络规模较大,本行业的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通信
基础设施不完善,本行业的市场规模也相对较校但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
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地区电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因此本行业在西部地区的市
场规模将迅速增长,东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将趋于平缓增长阶段。未来本行业在区域
市场上的差异将呈逐步缩小的趋势。
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地区通信基础设施相较国内有一定的差距,受制于经济实力,且
运营商数量多,竞争压力大,业务许可发放可控度低。而国内产业升级,向高端制
造业、高端信息技术方向发展,新兴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稳定度高,且国内通信行
业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建设流程划分清晰,行业前景规划明朗,人才分类细致,十
分契合国际上对于通信行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变行业现状的需求。
(4)兼容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软件业、IT产业和通信产业开始逐步实现全方位融合,使得
全球电信产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期,电信业正在大变革
中逐步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通信行
业发展相匹配,对通信行业的建设方式具有参考意义,各国家和地区的通信行业建
设具备可复制性。
(5)全球性
通信产业被认为是可能引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政府积极鼓
励和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信行业的发展,带来交流、联系、沟通、协调
的方式日新月异,已经成为加速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矗伴随着中国境
外投资热潮以及“一带一路”的旗帜的指引,中国通信企业境外直接、间接的投资
发展迅速,企业也肩负着将我国先进的通信产品、服务、管理理念等推向全球的重
要使命,从而推进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经过多年的通信技术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从业经验积累和市场的开发拓展
,目前已发展成为服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业务链条完整的专业化通信及信息技
术服务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具有多项高等级资质、126项专利和178项软件著作
权,参与编制13项国家标准(已发布10项)、10项行业标准(已发布8项)和7项企
业标准,并获得多项盛市级荣誉证书。
公司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会员,涵盖了数据支撑、传送网、通信电源、无线通信
、核心网5个专业,加入4个技术工作委员会、5个工作组。公司各专业核心团队积
极参加标准化协会的工作,提高了公司在各专业领域技术水平。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等通信运营商及其他
通信企业。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业务,通过多元化的客户结构
和多地区的营销策略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于通信网络技术服
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致力于为运营商提供服务的同时,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积极
开拓非运营商业务。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业务结构的有效调整,在原有通信运营商网络设计服务和网
络工程基础上,开展全社会信息化集成服务。随着国内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市场竞争
的加剧,以及“一带一路”等政策激励,我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已成立菲律宾子公
司,为公司国际业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菲律宾子公司为中国使馆组建的中资企
业(菲律宾)协会会员,与在菲中资企业一道探索业务模式与发展空间。目前菲律
宾子公司已成为菲律宾通信服务主流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菲律宾多家主流运营商
的网络建设和维护项目。
5、适用政策文件
6、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政策推动通信网络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提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
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网互
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
。
(2)数字经济驱动多产业发展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
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深刻影响,
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化,把加快推进
信息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数字革命创造的信息产业是一种战略性产
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连接的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展,从原来的人、家庭、企业
等扩展到万物。物联网的连接规模急剧增加,在多个垂直产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市
场空间。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物联网将在全球创造5.5万亿至12.
6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3)数字化助力团餐行业提质、降本、增效
团餐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竞争激烈。同时在运营
中人力、食材成本较高,利润点较低,一旦食材价格大幅上涨,团餐企业经营的利
润将大大降低。在行业竞争和数字经济的双重推动下,只有升级改造的智慧食堂、
智慧餐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因此,团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
。
团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大,但是市场集中度较低,运营成本较高、
利润率较低。其发展趋势向着规模化、差异化、概念化、品质化方向升级。同时,
随着用餐者对饮食安全及饮食健康关注的提升,以及运营方及用餐单位要求等因素
影响,团餐行业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升级,通过数字化手段降本、提质、增效,
为用餐者提供更好的就餐服务及就餐体验。
在国家政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等法律、文件的发布,鼓励团餐企业发展厉行节
约、减少浪费、健康营养的新型食堂。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智慧食堂迎来较好的
市场发展机遇。
依据EHS资讯《食物浪费及其碳足迹测度:来自中国高校的证据》介绍,根据食物
浪费状况,测度相应的环境效应,在全国尺度上核算了中国高校食堂食物浪费规模
,并进一步测度了高校食物浪费隐含的碳足迹含量。通过数字化及物联网、大数据
技术的应用,助力团餐行业在高校场景下,减少食物浪费,推动高校“双碳”战略
和目标的实现。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
露》中的“通信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为国内外通信运营商、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通信及信息技
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
推进战略转型,形成“四轮驱动”的业务格局,即通信技术服务业务、信息化产品
集成运营业务、国际业务、投资业务。
2、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保持相对稳定,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1)数字化发展驱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驱动国家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有力支撑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和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为技术创新、产业
创新、应用创新和创新创业提供重要基础支撑。5G移动通信网络加速部署,由云、
网、端构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国内各地加快推进
数字产业化,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应
用,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
平。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
成,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数字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政府
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数字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发展环境日臻完善。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
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
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业态蓬
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
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
,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
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
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
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
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吉大通信把握新发展格局机遇,作为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商,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持续做好通信技术服务业务,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政企数智
化业务,同时在细分领域积极布局智慧产品产业化。
(2)国际市场驱动:中国通信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核心驱动力源于全球数字化
转型浪潮与技术引领优势。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爆发式增长,东南亚5G用户年
增超40%,非洲依托海底电缆扩容(如2Africa项目)推动数字应用普及,为中国企
业提供网络建设、设备出口及运维服务机遇。中国5G规模化部署经验、6G前沿研发
(如太赫兹卫星通信)及低轨卫星布局(GW星座计划)形成差异化优势,高性价比
解决方案与AI驱动的智能网络运维能力获国际认可;绿色技术创新(液冷基站、高
效数据中心)深度契合全球低碳目标,赋能海外市场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
议深化沿线通信基建合作,共建共享模式降低海外拓展成本;中国通信企业加速向
云网端综合服务商转型,提供涵盖云服务、物联网及边缘计算的端到端方案,精准
匹配全球客户全链条需求。通过技术赋能、政策协同与能力升级,中国通信企业持
续引领全球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开拓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通信服务市场,2018年上半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吉大通信(菲律
宾)有限公司,服务于菲律宾本地主流通信运营商、制造商,业务发展规模与态势
良好。业务主要为FTTX(包括FTTB、FTTH、FBTS等工程)的规划、勘察、设备采购
、建设、运维为一体的全过程服务以及通信工程施工服务和宽带业务的安装维护服
务。公司积极维护国际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国际业务的持续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矗
(3)创新驱动:创新是通信与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公司发展历程看
,吉大通信此前所取得的成绩均受益于一直专注于技术领域的业务开发及相关技术
的研究创新,凭借多年积累的项目经验、服务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才实现了战略期的
快速增长,从而奠定了如今的行业地位。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战略地位进一步升级。全面推
广数字化转型理念,不断提升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软件应用、数据管理等数字化能
力。结合团餐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数字化驱动是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
助力运营过程降本、增效。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食
堂系列产品,使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通过数
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手段,推动传统团餐实现服务精准化、场景数字化、管理
智能化的建设要求,为就餐者提供更加便捷、健康、营养、高效、节约、安全、舒
适、个性化的科技就餐体验,可以为具备自选能力的团餐场景提供产品、实施、运
维等一站式服务,为客户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运营目标。同时公司保持持续创
新能力,根据市场反馈,丰富完善产品线种类及功能,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差异
化、定制化解决方案。
3、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自上市以来,主要为国内外通信运营商及政企等客户提供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
,根据客户的招标政策及其他采购方式,参加通信运营商(集团公司、省级公司、
市级公司或者通信运营商直属的通信设计院)、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招标项目
或其他采购项目,中标或取得项目后进行项目实施。公司与国内外通信运营商、政
企等客户之间有着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项目合同,结合公司
资源合理安排经营活动。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质量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体系。公司
的运营涉及计划经营部、工程管理部、技术部、财务部、综合部及生产部门等,贯
穿招投标、签订合同、采购、设计、施工与维护、质量与安全控制、项目交付、收
入确认、结算回款等全部流程。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5G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流量密度、移
动性和用户峰值速率。5G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支持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
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
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Gbps的峰值速率。其中,用户体验速率
、连接数密度和时延为5G最基本的三个性能指标。同时5G还需要大幅提高网络部署
和运营的效率,相比4G,频谱效率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通信运营商无线网和传输网关键技术:
TD-LTE网络关键技术:时分双工、多址接入技术、MIMO技术、HARQ技术、AMC技术
、小区间干扰抑制、空分复用技术、GPS替代技术等。
5G无线关键技术: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全频谱接入、新型多址、新型多载波
、先进调制编码、终端直通技术、灵活双工、全双工、频谱共享、灵活帧结构、厘
米级定位精度增强。
5G网络关键技术:网关控制转发分离、控制功能重构、新型链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
、移动边缘内容与计算、按需组网、统一的多无线接入技术融合、无线MESH和动态
自组织网络。
PTN关键技术:通用分组交叉技术、可扩展型技术、运营管理和维护技术、多种业
务承载和接入、网络级生存性技术、QoS保证技术、频率和时间同步技术。
分组增强型OTN关键技术:客户业务的标准封装、以太网业务的故障处理、分组交
换技术。
5G承载网关键技术:多层级承载网络、灵活化连接调度、层次化网络切片、智能化
协同管控、4G/5G混合承载、低成本高速组网。
网络覆盖范围:基站无线信号可以覆盖的区域。抗干扰指标一般包括通信网通信可
靠度、通信网平均误信率、通信网连通率、通信网信息压制率等网络质量指标。网
络速率即用户下载速率。网络容量即网络可承载的最大用户规模。
OTN指标变化:5G承载分组增强型OTN是在4G承载基础上进一步增强L3路由转发和网
络切片管控功能,并简化传统OTN转发路径和管理的复杂度,降低设备成本、降低
时延、实现带宽灵活配置,满足5G承载的灵活组网需求。针对OTN在5G前传方面的
应用场景,业界还简化了原针对4G承载的OTN标准,简化OTN的方法包括了对OTN帧
结构进行优化,线路侧接口考虑采用n×25G/50G以引入低成本的光器件;改变检错
和纠错的机制,缩短缓存时间降低时延;在业务映射和时隙结构方面考虑兼容3G/4
G前传的CPRI,5G的eCPRI和NGFI,以及Small Cell的回传等。
SPN指标变化:SPN技术是基于IP/MPLS(-TP)/SR、切片以太网(Slicing Etherne
t)和波分复用技术的新一代端到端分层交换网络,可分为L0物理层、L1链路层、L
2和L3的分组转发层。物理层基于WDM技术,链路层网络则基于FlexE技术,通过把O
IF规范的FlexE增强为端到端的通道层,即扩展时隙交叉及信道化操作、管理和维
护(OAM)、保护等技术,支持了基于FlexE的端到端组网,满足网络分片和低时延
应用。分组转发层采用SDN控制的SR-TP(MPLS-TP和SR结合)组网,支持L3 VPN,
满足业务灵活调度要求。不同于4G承载PTN技术,5G承载SPN技术在控制面采用IGP+
SR机制,通过部署控制器实现统一分配所有网元的节点标识标签。在双向隧道创建
上,SPN通过增加一层端到端业务标识标签将2个单向路径绑定成1个双向隧道,以
实现上、下行业务转发的同路径。在OAM功能实现上,SPN采用分层OAM架构,在分
组传送子层重用MPLS-TP的OAM机制,在切片网络层采用扩展的FlexE通道OAM机制。
在保护功能上,SPN方案采用多种保护机制叠加,IGP域内采用拓扑无关快速路由恢
复、边界节点故障采用端到端的路径保护、业务终结节点采用快速重路由(VPN FR
R)技术。
IP RAN指标变化:5G承载增强型IP RAN技术是通过集中部署的控制器和转发面的分
布式控制协议实现更灵活的控制面功能。各网元间可配置自己的SR节点标签和邻接
标签,并通过BGP-LS上报给集中控制器,网元之间通过IGP-SR扩散路由信息。不同
于4G承载IP RAN技术,5G承载增强型IP RAN技术在转发面重用现有MPLS转发机制,
支持SR-TE隧道的建立。在OAM功能实现上,增强型IP RAN技术支持基于BFD、LSP P
ing和Traceroute的连通性检测、故障定位和路径查询机制。在保护功能上,增强
型IP RAN技术支持IGP域内的拓扑无关快速路由恢复(TI-LFA)保护和基于L3 VPN
业务的端到端保护。近期增强型IP RAN技术也在开发支持OIF标准规范的FlexE接口
,以适应5G网络切片的发展需求。
智慧城市关键技术:5G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城市物联网推动物联感知
设施的统筹部署、云边协同构筑城市泛在计算能力、城市大数据平台日益成为新型
智慧城市的核心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崛起支撑虚实融合发展、共性技术与应用
支撑平台赋能行业应用系统。
数字孪生城市:物联感知操控能力反映实时运行状态、全要素数字化表达能力实现
精准映射、可视化呈现能力数字城市“打开方式”、数据融合供给能力建立数据资
源体系、空间分析计算能力优化要素空间布局、模拟仿真推演能力预测未来发展态
势、虚实融合互动能力打通两个世界接口、自学习自优化能力辅助城市管理决策、
众创扩展能力形成应用创新平台。
GPON关键技术:突发模式的光发送和接收、突发信号的快速同步、测距和时延补偿
、GPON的功率电平调整、FEC功能和动态带宽分配。GPON为国际FTTX的主要使用技
术。
数据中心设计性能指标:双碳目标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将长期驱动我国数据中心产业
绿色低碳发展。在政策方面,我国数据中心政策对能效的要求不断趋严,能效考核
指标从以PUE为主逐步演变为PUE、CUE、WUE、绿色低碳等级等多指标兼顾。《国家
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指出,加
强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鼓励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
节能降耗。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到2025年,数据
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
云计算资源池设计关键技术:云计算资源池系统工程设计,要做到技术先进、安全
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云计算资源池提供的业务应包括计算资源租用业务、
存储资源租用业务、网络资源租用业务以及资源池租用业务等。计算资源池应根据
不同业务需求及现网运行数据进行资源模型抽象,实现对CPU、内存、硬盘和网络
等的配置与优化。存储资源池设计应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分层集中管理方式,应
支持对象存储或文件存储方式,对不同的存储方式应提供灵活、可配置的存储控制
策略以及访问控制策略。云计算资源池网络应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网络可分
为四层,包括出口路由层、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不适用统计产能、产量、销量;营业收入、毛利率及其变化情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公司已成长为具有一定市场规模、业务链条完整、服务能力强
、集成一体化程度高的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商。公司在行业领域保持着一定的技术
领先和竞争优势,经营业绩稳定,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品牌优势
截至目前,公司已创立40年,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技术服务,
公司在国内通信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构建了良好的合作伙伴、
供应商生态,积累了质优量大的客户资源,传递了企业价值观,营造了优秀的企业
形象,创立了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品牌。公司曾获得全国AAA级信用示范单位证书、A
AA级信用企业证书、吉林省十大服务业名牌企业称号。公司一直将维护品牌形象、
创造品牌价值视为长期发展目标,努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积
累了良好的口碑,拥有大量优质客户资源。
2、技术及研发创新优势
作为从事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度重视在通信技术服务
领域的研发投入和管理,力求在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并通过技术研发创新,不断
提升信息化产品的集成运营水平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提供全链路、一体化解
决方案。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数据智慧产品业务,加大智慧类产品的研发创新,推
进首个智慧产品“智慧食堂”的更新迭代,丰富数字智慧化产品线,扩展应用场景
和潜在业务领域。
公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创新提升企业核
心竞争力。积极与吉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省部级课题研发工作,目前在研省部级
课题4项。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各个专业领域共取得了126项专利和178项软件著作权
,参与编制13项国家标准(已发布10项)、10项行业标准(已发布8项)和7项企业
标准,上述专利权、软件著作权、参编标准的取得有利于公司发挥主导产品的自主
知识产权优势,形成持续创新机制,保持技术的领先。
3、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和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相
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秉承“技术先进、服务完善、争创一流企业、以人为本、
全员参与、风险辨识预控、节能降耗、污染预防、营造绿色环境、遵守法规、科学
管理、确保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质量问
题的意识、规范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优异
的产品质量、高效的服务质量,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通信及信
息技术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通信运营商勘察设计后评价评比中多次名列
前三名,荣获全国及省级的多项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及优秀工程设计奖,国际业务
也多次受到当地运营商及合作伙伴的表彰及肯定,公司业务具有良好的口碑,客户
满意度较高。
4、管理团队优势
在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始终围绕宏观环境、行业发展、市场业
态及公司实际进行全面分析和科学决策,针对公司在各个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不断更新观念、调整思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通过团结合作、艰苦奋斗、锐意
进娶真抓实干,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领公司不断取得进步。兼具专业素质、决
策水平、前瞻视野、开拓精神且年富力强的核心管理团队,成为了确保公司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5、技术团队优势
技术团队是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采用内部培养和
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结构合理、梯队健全、技术过硬、解决问题能力强
、研发水平高的专业技术骨干团队,在公司多年经营活动中,这些技术人员长期从
事咨询、研发、技术支持、实施等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行业的发展
及技术动态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为公司业务的拓展提供
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力保障了公司的技术优势。
6、服务优势
公司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持续提升服务标准为基本服务准则,充分利用公司下
属经营和技术服务网点在全国各地的区域分布优势,合理配置服务网点资源,在提
升本地服务质量基础上实施跨区域联动服务,有效拓展服务半径,努力缩短服务响
应时间,推出全天候24小时技术服务,与客户合署办公,构建了一体化综合性服务
体系。公司通过强化绩效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塑造企业文化等多种方式,强化了
员工的敬业精神、职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从而全方位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效
率、优化服务质量。
7、平台及背景优势
上市平台优势:公司在上市后,受到了合作伙伴、客户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行
业内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形成了品牌效应,使公司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实力
进一步充实,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同时按照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在
内控管理、团队建设、产品质控、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持续改进,使公司的管理水
平不断提升。
高校背景优势:公司依托高校背景,在人才引进、技术交流、研发攻关等方面与高
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提供了支撑。
8、资质优势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获得了工程设计资质电子通信广电行业(有线通信、无线通信、
通信铁塔)专业甲级;工程勘察资质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甲级;工程设计
资质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乙级;工程设计资质建筑
行业(建筑工程)乙级;工程设计资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乙级;建筑业企业
资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乙级;承装(修
、试)电力设施许可证(承装类四级、承修类四级、承试类四级);信息通信网络
系统集成企业服务能力甲级;建筑业企业资质施工劳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电子、信息工程(
含通信、广电、信息化)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
能源)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工程设计施工、维修贰级资信;
建筑业企业资质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业企业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
承包贰级;建筑业企业资质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建筑业企业资质钢结构工程
专业承包贰级;建筑业企业资质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业企业资质
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公司拥有多种专业领域较高
等级的资质,使公司在拓展市尝服务质量保障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9、产业链所处位置优势
公司拥有通信及信息服务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核心技术能力,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
服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公司一直致力于信息化顶层设计,处于产业价值
链的上游,规划、设计是所有工程项目的起点,可以将设计方面的技术优势延伸到
项目采购和施工阶段,具备先天的技术主动权;工程项目由设计主导,在设计过程
中直接统筹项目各个环节,有利于缩短项目周期,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公司在向
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服务方面过渡具备先天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83.53万元,较上年同期55,524.69万元,同比下
降3.86%。营业成本40,929.74万元,较上年同期43,765.53万元,同比下降6.48%;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7,741.72万元,较上年同期6,851.89万元,同比增长12.99%;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71万元,较上年同期375.82万元,同比增长
30.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0.13万元,较上年
同期1,212.67万元,同比下降67.00%。
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2024年公司按照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充分利用自身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优势,
在坚持主营业务方向、确保主营业务规模稳定、提升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基础上,持
续布局和切实推进智慧食堂、电力、数据资源、产业数智化转型服务等新型业务,
加大针对新业务项目的人力、营销等方面投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
同期有所下降。
1、信息及通信技术服务业务——业务规模稳定,利润率整体上升
2024年,公司进一步稳定固有的运营商市场,持续推进客户关系建设,深刻洞察并
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保持重点市场业
务规模,积极推进新市场的拓展和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网络设计业务和通
信网络工程业务总体规模保持稳定,主要项目的利润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
2、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加大经营投入,收入大幅提升
2024年公司继续加大对“智慧食堂”业务在人力、营销等方面的投入,积累大量的
潜在客户和合作商机,基本完成了大区销售团队组建和营销网络体系建设目标。公
司继续开发迭代产品,加大市场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及宣传,初步在行业内确立了
公司智慧食堂品牌,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生态产品合作数量明显增加。报告期内
公司在“智慧食堂”业务方面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大幅度提升。
3、公司新业务——响应政策导向,推进战略转型
2024年公司深入学习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锚定新质生产力方向,持续推进业
务战略转型,在电力、数据资源、产业数智化转型服务等多个方面深入布局、谨慎
尝试、锐意开拓,加大在新业务领域的各类投入,在报告期内达成了多个新业务项
目的落地和签约,实现了在新业务领域从零到一的跨越式突破。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前期披露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情况
1、聚焦主业,稳定发展
2024年是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
,公司按照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坚持聚焦主营业务,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
发展战略,深化应用5G技术,探索5G应用新场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现在及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技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的大环境下的全行业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全社会的数字化建设。统筹通
信技术服务和全社会信息化集成两大运营模式,全体员工坚守初心、共克时艰实现
了经营业绩稳定发展。
2、业务开展具体情况
(1)国内业务
运营商业务: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深耕通信网络技术服务领
域,包括网络设计、网络咨询、网络工程等,实现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
塔市场份额小幅提升,进一步夯实了运营商市场客户基矗
政企数智化业务:全力开展面向多行业的政企数智化业务,积极探索新业务领域,
如电力业务在报告期不断加强人员、技术、资质等方面的储备;报告期内公司设立
数据资产项目部,负责公司数据资产相关业务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搭建、业务开
拓及运营管理,并取得了一系列数据产权登记证书、数商证书,并探索了农业、电
力、金融等行业数据资产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产业数智化转型服务的新业
务方向,为本地工信部门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提供第三方评测服务,针对工业数字
化转型(智能工厂、智慧车间)及相关的工业互联网、工业操作系统、工业管理软
件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和业务尝试,完成了百余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工作。
智慧食堂业务:实现了对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园区、医院等多场
景的覆盖,建成了一支覆盖全国的销售队伍,市场落地项目拓展至全国15个省份,
凭借先进的技术功能,稳定的产品质量,优秀的服务口碑赢得了市场客户认可和好
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提升,为后续市场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矗
(2)国际业务
通过组建专业的国际业务团队,运用累积的业务经验,积极与菲律宾当地运营商和
政府企业接洽,在保持了原有业务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系统集成服务。
3、研发实施情况
2024年,公司持续完善整体内部研发体系建设,稳步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公
司具有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所需的多项高级资质,拥有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多次参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司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形成了自主创新的知识
产权体系,始终跟踪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满足客户的创新型网络技术服务需求。
2024年,“智慧食堂”产品研发方面实现了产品线种类增加及功能升级。一方面,
深入完善基础功能、营养分析、食安管理、进销存管理、AI行为监测、线上商城等
模块功能。另一方面,创新应用红外健康检测系统、心率血氧检测系统,在技术上
形成了远超行业水平的核心竞争优势。此外,加大生态产品的选型及引入的种类和
数量,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对现有产
品持续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及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
(二)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格局
我国数字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逐
步落实,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基建”数字经济战略,将强势引导近几十万亿资金
陆续投放到各行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去。其中以5G基站建设、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领域更是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会议
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首位任务,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国家政策引导将进一步推动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产业化和
产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大发展时代到来,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公司作为
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商,将积极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夯
实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业务协调发展,推动国家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
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市场化竞争程度非常高的
行业,中标折扣呈持续下降趋势。国内电信行业传统业务领域提供同质化服务的企
业众多,市场竞争加剧,其中运营商旗下的设计院、系统集成与工程建设公司具备
较大的优势,行业市场份额高。
在技术创新的不断驱动下,数智化转型业务将迈向更高级别,5G通信、大数据、云
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质量的提
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社会各行业数智化转型建设中,加强数据中心建设,
差异化场景分析,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全行业的智能体验,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发
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三)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做通信与信息数字技术综合服务专家,做通信网络、数字社
会、绿色低碳生活的卓越建设者。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智慧化综合服务;为企业
,推动价值增长、实现基业长青;为奋斗者,营造职业梦想成就的平台;为社会,
贡献专业技术、践行责任担当。
公司紧跟国家核心战略布局,将坚持以聚焦主营业务为发展原则,清晰战略目标导
向,深化通信技术服务、信息化业务领域的布局,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充分利用资
源优势,做精做深做强细分领域,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业务以及智慧产品业务板块
发展,实现在重点发展领域上质与量的突破。
(四)公司未来的经营计划
1、持续深化业务布局
将坚持深化通信技术服务业务、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国际业务、投资业务的
“四轮驱动”业务布局,拓展新兴业务领域。
(1)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在通信基础设施咨询、设计、实施、网络优化等方面
提供专业化、集成化、全链路服务,加大力度挖掘细分市场客户需求,多视角、多
方位、多层次拓展潜在市场,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2)在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领域,以5G信息产业为核心,从确保企业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着眼,不断沉淀和吸纳产业链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模式,整合发
掘有增长潜力的深层业务,尽可能地拓展业务外延、扩大业务体量。通过技术创新
打造智慧食堂产品核心竞争优势,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累积智慧食堂系统数
据,利用AI大模型技术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开创真正以数字化赋能团餐运营,指导
健康饮食的人工智能平台。
(3)在国际业务领域,借助5G及新兴技术优势,满足全球数字化转型需求。依托
“一带一路”,开拓新兴市常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规
模,提升国际影响力。强化与各国通信运营商的商业伙伴关系,深化国际合作,拓
展海外市场,积极向美洲、澳洲、“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业务布局,通过打磨和完
善Full turn key全过程服务模式,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国际知名度
。
(4)在投资业务领域,建立健全投资业务机制,加速调研、筛选产业链上优质资
源,积极运用资本力量,通过战略性产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完善业务链和产业布局
。
(5)在人工智能与智能算力领域,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开展和AI大模型技术
的快速发展及加速落地,AI将得到快速普及,并持续推高对AI算力的需求。《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未来两年中国智能算力将保持高速增
长。公司将积极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适度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寻找
新的增长点。
2、推动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模式,深
化企业改革,加强合规风险管控,提高精益化运营管理水平,建设标准的业务管理
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内控体系,引入AI技术并在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提升
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注重企业价值管理,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坚持“投资者为本
”的理念,做好主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服务,不断提升公司市值管理水平。
3、专注技术研发创新
公司将充分利用内部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研发,综
合运用现有技术资源,跟踪前沿科技,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加强参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重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申报,从而适应
通信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保持技术优势,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数智化产品
方面,公司将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计划提供
更多软硬件融合的智慧类产品及服务,实现对智慧类产品领域的业务覆盖和价值深
化,全力助推各行业和城市的数智化转型。
公司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跟踪研究,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通信技术服务业务、
信息化产品集成运营业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相关业务,提高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
4、锚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优势
公司深刻洞悉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以推动产业智慧化、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转
型为使命,以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赋能各业务领域,形成了推动行业转型、打
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竞争优势。
(五)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通信运营商对通信服务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
要求不断提高,虽然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跟进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未来将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
压力。
对策:公司将加强区域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紧跟国家政策、行业趋势及运营商发展
方向,紧跟客户需求对自身服务做出调整,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努力开拓新的业务
领域和市场,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2、公司业务拓展的风险:公司除了保持主营业务稳定持续发展外,积极向信息技
术、智慧产品等业务拓展。新的行业研发投入大、需求变化快、团队建设和管理需
要新的体系。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投入、紧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及时将研发成果转
化为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产能,将面临投资损失的风险。
对策:公司积极跟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信息化业务产业落地的研究开发
工作,在新的领域积极引入人才,关注员工需求,完善员工的激励政策,激发核心
员工的创造力,加快新业务产品的服务能力输出,降低公司业务拓展的风险。
3、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受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及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虽
然通信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如果公司
不能紧跟国家及行业政策变化,不能保持较高的服务质量,不能做好成本控制和质
量管控,毛利率将面临下降风险。
对策:公司将紧密关注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政策变化,加强对原有业务的维护,加大
运营商其他区域市场的拓展力度,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跟随政府发力智慧城市
建设,继续开拓国际市常同时细化公司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大相应制度的
落实力度,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扩大市尝提高业务收入,降低公司毛利率下降的风
险。
4、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的风险:受国内宏观环境通信运营商采购政策及结算方法的
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
额为44,296.68万元,占期末总资产的29.33%。虽然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符合通
信技术服务行业的特征,且客户信用稳定,回款情况良好,但由于应收账款余额较
大,若无法及时收回款项,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短缺和坏账损失风险。
对策:计划经营部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定期跟进合同进展,严格按照合同约
定,进行结算催收,缩短付款周期。
5、国际业务风险:公司拓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任何涉及公司国际业务市场所在
地的政治不稳、经济波动、自然灾害、政策和法律不利变更、国际诉讼和仲裁等状
况,都可能影响到公司国际业务的正常开展,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对策:公司将密
切关注国际市场的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变化,加强国际环境监控管理,提高风险识别
的敏锐度,有效避免和积极应对国际安全风险;加强国际风险因素隐患排查,建立
合理的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积极与各国使馆和当地中资企业建立联系,尽快熟悉
国际业务拓展地区的法律、政治体系和商业环境,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投资政策变
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内部控制,规避风险;公司将依托于国内积累的经验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及客户,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
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海内外项目投资进行政策分析与风险评估,针对特定合
同和海外投资进行保险的协定签署,最大程度的降低因外界因素变化对企业运营造
成的风险。
6、智慧产品业务风险: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带动及国家有关粮食节约、食品
安全等政策驱动下,智慧食堂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竞品厂商数量也不断增加,市
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降低,同时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对
企业技术实力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经济下行导致客户购买力降低。
对策:从产品入手打造核心竞争力,塑造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企业品牌。一方面
深耕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常规产品的便捷性、适用性、稳定性,提高同
类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新品研发投入,引领客户需求,率先开发出领先于行
业的前沿技术产品,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线,拓宽价格梯度,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同
时加大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力度,建立积极销售系统,加快销售渠道建设及销售团
队能力的提升,以产品为核心规划品牌宣传节奏,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青岛吉鸿志新二号创业投资基|       1100.00|           -|           -|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青岛吉鸿志新三号创业投资基|        550.00|           -|           -|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青岛吉鸿志新一号创业投资中|        510.00|           -|           -|
|心(有限合伙)              |              |            |            |
|青岛吉鸿志信投资管理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深圳丝路创科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           -|           -|
|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15000.00|      249.76|    34955.26|
|吉大通信(菲律宾)有限公司  |       1981.74|      154.75|    13194.54|
|北京中科新睿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中浦慧联信息科技(上海)有限|      11300.00|           -|           -|
|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