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300436 广生堂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8-01】
广生堂:公司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目前正积极推进III期临床试验,公司将按照国家药品审评审批相关规定,在完成临床研究并取得必要行政许可后及时启动申报工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01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尊敬的董秘你好!贵公司已经有两款治疗乙肝的创新药获得突破性治疗认证,按照突破性治疗有关规则,完成二期临床后,无需等待三期临床完成即可申报新药,请问公司申报新药有何计划和安排?后续是否会申请快速审批通道!谢谢?
  」净卮鸨硎荆鹁吹耐蹲收吣茫疽腋沃瘟拼葱乱〨ST-HG141目前正积极推进III期临床试验,公司将按照国家药品审评审批相关规定,在完成临床研究并取得必要行政许可后及时启动申报工作。GST-HG141联合GST-HG131的联合治疗方案已入选国家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这有助于缩短审批周期。公司将持续关注并积极申请快速审批通道,以加快创新药上市进程。 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创新药因为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8-01】
广生堂:公司正高效有序推进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01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您好,董秘!广东7月25日公告“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现已过一段时间,受试者临床效果如何?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公司正高效有序推进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后续会按规定及时履行临床研究进展的信息披露。敬请关注公司公告,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01】
行业周报|化学制药指数涨5.78%, 跑赢上证指数6.7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28日-2025年8月1日,上证指数跌0.94%,报3559.95点。创业板指跌0.74%,报2322.63点。深证成指跌1.58%,报10991.32点。化学制药指数涨5.78%,跑赢上证指数6.72%。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南新制药、辰欣药业、广生堂、共同药业、亚太药业。
  行业新闻摘要:
  1:国家发改委表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速显现,AI与创新药赛道加速发展。
  2:特朗普向全球17家制药巨头发函,要求降低美国药品价格,并强制实施最惠国药价。
  3:医药行业专题报告指出,小核酸药物在治疗潜力方面显现,孕育商业合作机会。
  4:国家医保局首次确认已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将影响药品的市场定价。
  5: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发布,强调临床应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6:医药外包行业龙头企业业绩超预期,进入景气上行周期,显示出行业的复苏迹象。
  7:国内药企在国际市场上再度取得突破,FDA批准高血压创新药上市。
  8:分析师指出,美国对欧盟征收15%关税可能导致制药行业成本增加。
  9:医药行业在集采政策下出现“反内卷”现象,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10: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新化合物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推动相关药物研发进程。
  龙头公司动态:
  1、恒瑞医药:1)恒瑞医药子公司SHR—8068注射液等三款药物获临床试验批准。2)恒瑞医药:拟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HRS-5041获批开展临床试验。3)恒瑞医药:SHR-8068注射液、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临床试验获批。4)A股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加速。5)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 创新药出海探索深度模式。
  2、百利天恒:1)恒瑞医药达成超百亿美元潜在交易 中国创新药出海大潮汹涌。
  3、华东医药:1)华东医药:公司深耕糖尿病治疗领域。2)MC2-01乳膏国内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华东医药外用制剂领域再添猛将。3)华东医药: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15-0.41%-0.42%2025-07-162.19%-0.03%2025-07-171.62%0.37%2025-07-180.56%0.50%2025-07-210.48%0.72%2025-07-22-1.27%0.62%2025-07-23-0.31%0.01%2025-07-240.69%0.65%2025-07-25-0.03%-0.33%2025-07-281.65%0.12%2025-07-292.05%0.33%2025-07-300.55%0.17%2025-07-311.78%-1.18%2025-08-010.57%-0.37%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142023-12-2946.75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恒瑞医药8.71%16.87%46.85%百济神州1.28%-1.77%83.41%百利天恒0.20%1.05%77.34%华东医药2.34%6.35%57.47%新诺威3.64%-1.91%125.96%新和成-1.02%4.41%7.07%复星医药3.38%8.93%18.13%海思科11.76%21.91%105.73%科伦药业5.69%1.89%26.23%信立泰5.59%2.27%81.31%艾力斯2.41%1.41%91.45%博瑞医药-0.14%83.19%279.19%常山药业-0.92%-10.25%321.34%丽珠集团0.93%15.32%20.43%人福医药-0.55%3.71%10.64%迪哲医药5.49%24.86%94.33%一品红5.06%31.69%381.37%华海药业-3.36%9.41%25.10%泽璟制药-2.39%-1.77%111.14%川宁生物2.60%3.27%8.49%
  行业相关的ETF有建信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35)、南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58)、广发创新药ETF(515120)、创新药产业ETF(516060)、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16080)、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60900)

【2025-08-01】
广生堂:我司专注于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未经营特种气体业务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01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公司的特种气体是否可以用于半导体的生产”。  谢谢?
  」净卮鸨硎荆行还刈ⅲ∥宜咀ㄗ⒂谝┢返难蟹ⅰ⑸胂郏淳刂制逡滴瘛P恍弧5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7-31】
最高涨超10倍!7月十大牛股出炉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吴玉华

  7月A股行情收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3.74%、5.2%、8.14%。7月涨幅最大的行业是钢铁行业,上涨16.76%;最牛股票是本月出现11次“20CM”涨停的上纬新材,累计涨逾1080%。
  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A股总市值为104.48万亿元,单月增加4.43万亿元。
  资金层面,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A股市场融资余额报19705.95亿元,创逾十年新高,7月以来净买入1324.46亿元。
  最牛股票涨超10倍
  回顾7月A股市场,三大指数震荡反弹,月内均创下今年以来新高,上证指数一度站上3600点,稀土、CRO、创新药、水利水电建设、CPO等主题概念板块爆发。
  数据显示,7月,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多数行业板块上涨,钢铁、医药生物、建筑材料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76%、13.93%、13.36%,通信行业也涨逾10%。仅有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行业回调,分别下跌1.95%、0.77%、0.22%。
  7月申万一级行业市场表现情况
  数据显示,7月A股共有3640只股票涨幅为正,占比超六成,449只股票涨幅超过20%,84只股票涨幅超过50%。
  剔除7月上市新股,7月十大牛股分别为上纬新材、广生堂、恒立钻具、*ST广道、西藏旅游、南新制药、西藏天路、幸福蓝海、海特生物、南方路机,涨幅均超过110%。
  7月A股十大牛股
  具体来看,十大牛股分布在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社会服务、建筑材料、传媒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有3只。
  涨幅最大的上纬新材,7月累计上涨1083.42%,总市值从31.38亿元增长至371.4亿元,期间出现11次“20CM”涨停,7月9日—7月22日连续10个交易日涨停。
  7月8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至少收购其63.62%股份,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核心团队包括彭志辉(稚晖君)等。上纬新材持续上涨就此开始。
  7月30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因公司股票价格自7月9日至7月30日期间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就股票交易波动情况进行停牌核查。
   A股7月份行情已经收官,对于即将到来的8月份,光大证券表示,从当前来看,相较于无风险收益率,权益市场估值处于低位,A股估值仍具有较高吸引力,市场或继续震荡上行。
  华安证券表示,看好A股市场。配置思路上,市场整体风险偏好高。临近中报季,既需重视景气支撑或业绩兑现超预期的基本面机会,也要重视事件主题催化的估值性机会。具体而言,成长科技弹性最佳,是首要进攻方向;其次,拥有景气硬支撑或中报业绩超预期的方向,也具备确定性机会。

【2025-07-31】
涨停雷达:乙肝创新药+III期进展+突破性治疗 广生堂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广生堂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7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4年年报,公司是国内专注于肝脏健康领域的医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等五大产品和保肝护肝药物,五大抗乙肝药物均通过一致性评价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公司已形成以乙肝、丙肝等领域为核心的创新药梯队管线。2、公司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41已于2024年12月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目前正在推进III期临床试验;GST-HG131联合GST-HG14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项目已获批准,该项目属于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体系重点试点,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7-31】
广生堂:已启动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已获得深交所受理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31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尊敬的公司董秘你好,公司上市至今一直致力于肝病药物到研发,最近几年公司定期报告显示业绩亏损,想必是因为重新药的研发投入资金太大,最近也看到公司在互动问答中讲到的乙肝新药的进展情况喜人。但是在财报中看到公司资金很紧缺,公司的融资渠道还畅通吗?为什么不开展公开融资?比如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  、增发什么的。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已启动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已获得深交所受理,本次融资重点投向乙肝治疗创新药的临床研究。除资本市场融资外,公司也将积极通过多元化的资金筹措,保障创新药研发的资金需求。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尚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30】
利好来了!A股巨头,突然宣布:上调 
【出处】证券时报网

  创新药巨头,释放积极信号?
  ?月29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告,拟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90.72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114.15元/股(含)。截至当天收盘时,药明康德股价上涨7.72%报98.69元/股,总市值超过2800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二级市场上,近期A股创新药板块持续上涨,“龙头股”药明康德上调回购价格上限,表明公司对其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
  有券商表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仍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
  上调
  药明康德7月29日晚间公告称,鉴于近期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同时为了保障回购股份方案的顺利实施,公司拟将2025年第一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的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不超过90.72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114.15元/股(含),本次回购方案的其他内容不变。
  今年4月底,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药明康德通过了《关于2025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议案》,同意公司以回购资金总额为10亿元的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回购期限自股东大会批准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截至7月28日,公司在本次回购方案下已累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6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3%,回购最高价格为90.70元/股,回购最低价格65.53元/股,回购价格均价76.34元/股,使用资金总额4.9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药明康德表示,此次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是结合资本市场变化和公司实际情况所进行的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司回购股份事项的顺利实施,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研发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另外,7月28日晚间,药明康德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实现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公司同时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
  药明康德透露,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公司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415亿—430亿元上调至425亿—43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药明康德的上述业绩,超过大部分券商的预期。业绩披露后,多家券商上调了药明康德的营收及净利预测,同时上调了该公司的目标价。其中,中金公司将药明康德A股目标价上调45.9%至115元/股,华泰证券将药明康德A股目标价由93.30元/股上调至127.55元/股。
  创新药板块集体爆发
  7月29日,受药明康德上述超预期业绩的带动,A股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涨。截至收盘,创新药板块整体涨幅接近3%,药明康德大涨近8%,泰格医药涨近9%,众生药业、九洲药业、辰欣药业、亚太药业、睿智医药等近20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
  自7月初以来,药明康德、康弘药业、成都先导、博腾股份等涨幅均超过40%,辰欣药业、美迪西涨超80%,前沿生物涨超120%,广生堂涨超150%。
  从消息面来看,近期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多次表态反内卷、支持创新。在7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明确表示,第十一批集采将研究优化具体规则,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此外,国家医保局近期多次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邀请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类投资公司等介绍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等相关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等。其中,在第四场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提出将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资源优势支持创新药研发立项,支持临床真疗效、患者真获益的“真创新”,鼓励医药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避免行业过度内卷,实现差异化创新。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相关部门正在持续加大对创新药械的支持,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中信建投表示,中国诸多创新药资产近年来逐步进入全球视野,临床数据在各类学术会议上占据越发重要的地位,BD授权金额及数量持续攀升,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伴随着临床数据的驱动以及持续强化的BD预期的催化,创新药板块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一轮估值的修复,越来越多中国资产的全球价值开始获得认同。
  光大证券表示,医保政策的精准调控正在重塑医药行业生态:集采“反内卷”,清除低质产能,引导药品采购质优价宜;医保资源持续支持高水平、真创新的药械企业。建议重点关注两类标的:一是过往被集采降价过度压制的优秀仿制药械龙头企业;二是研发管线丰富、具备商业化实力的真创新药械企业。

【2025-07-29】
创新药概念再爆发,睿智医药20%涨停,药石科技等大涨 
【出处】证券时报网

  创新药概念29日盘中再度爆发,截至发稿,三元基因涨约28%,睿智医药20%涨停,药石科技涨近19%,海特生物、诺思兰德涨逾13%,广生堂涨超10%。
  兴业证券指出,当前我国创新药行业处于3.0时代,从“跟跑者”到“引领者”,2025年成为中国创新药海外爆品爆发的元年,大量峰值超过30亿—50亿美元的品种浮出水面,对外授权交易不断刷新纪录。预计今年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大于2020—2021年。
  同时,展望后续行业催化剂不断,一方面2025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9月6日至9日召开,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召开。今年的AACR和ASCO两项会议见证众多国产优质创新药品种数据超预期,后续的产业大会数据值得期待。另一方面,今年的对外授权交易持续出现进展,其中不乏重磅交易落地,目前可以预期仍有较多优质国产创新药品种潜在有出海机会,潜在授权交易值得期待。

【2025-07-29】
利好突袭!刚刚,全线爆发 
【出处】证券时报网

  创新药赛道大爆发。
  7月29日,A股、港股市场创新药板块再度全线爆发,多只个股大涨超10%。消息面上,创新药赛道大涨主要受业绩超预期、海外大订单与政策三大利好驱动。
  展望后市,券商机构分析称,目前创新药仍是医药行业中产业趋势最明确且具备未来成长空间的赛道,结合业绩增速来看,当前创新药板块的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外资对港股创新药的配置也有提升空间。
  全线爆发
  7月29日,A股医药股集体大涨,CRO、创新药方向领涨,截至午间收盘,药石科技、泰格医药、微芯生物、前沿生物、广生堂大涨超10%,九洲药业、辰欣药业、奥翔药业等多股涨停,昭衍新药、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个股跟涨。
  港股创新药板块亦全线爆发,药明康德大涨超10%,先声药业、绿叶制药涨超8%,泰格医药涨超7%,石药集团、微创医疗涨超6%。
  从消息面来看,今日创新药赛道的爆发主要受以下三大利好刺激:
  其一是,业绩的利好。7月28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92%。公司同时宣布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25亿元—435亿元,并启动首次中期分红,释放出对行业前景的强烈信心。
  其二是,创新药出海的利好。继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斩获海外大单后,恒瑞医药7月28日晚间公告与生物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达成协议;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及自身免疫领域的12个项目,其中多款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GSK将主导海外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而恒瑞则保留中国区权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提供了新范式。
  其三是,政策端的利好。据国家医保局7月29日消息,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四场,1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结合自身专业、行业特点,聚焦创新药研发现状、难点、发展方向等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同志介绍了医保支持创新药研发的政策导向,提出将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资源优势支持创新药研发立项,支持临床真疗效、患者真获益的“真创新”,鼓励医药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避免行业过度内卷,实现差异化创新,并就如何用好医保数据支持创新药立项研发问题与各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进行了探讨。
  另据国家药监局的统计数据,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
  后市如何演绎
  站在当前时点,有分析指出,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于政策面与基本面双重驱动期,板块正迎来价值重估。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本轮港股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价值重估,与美股医药巨头相比,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上半年内资持续通过港股通加仓,而外资在创新药中的仓位处于底部。
  光大证券也指出,当前创新药板块估值仍具吸引力,宽基对创新药板块的配置远未见顶,外资对港股创新药的配置也有提升空间。
  中泰证券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创新药仍是当前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为明确且具备未来成长空间的子行业,该机构认为全年维度创新药作为医药板块的投资主线不会变化。此外,随着财报陆续披露,CRO&CDMO、GLP-1等景气赛道、困境反转的原料药等表现亮眼,中泰证券建议继续积极布局有望逐步走出拐点的细分板块,如CRO&CDMO、科研上游、特色原料药等。
  爱建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热度不减、结构性行情显现,看好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产业趋势,继续维持全年医药科技牛市的判断,重点跟踪ADC、双抗等核心优势赛道,跟踪产业催化和BD进展。
  来自行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医药魔方的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药企共完成94笔对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为519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36%;2025年上半年,我国药企对海外的授权总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金额,达到6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58亿元)。交易形态上,从传统单产品授权逐步向平台型授权、组合交易和深度临床协同方向演进,反映出中国创新药在管线结构、数据质量和海外注册能力上显著提升。
  光大证券指出,考虑到部分创新药公司BD交易持续催化、细分赛道及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公司或有积极变化,应当积极关注板块高质量标的、增加板块配置。细分子板块内的部分优质企业的股价下行风险有限,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板块高质量、低估值公司的价值投资机会。

【2025-07-29】
创新药概念近期反复走强!恒生医疗ETF半日狂飙2.5% 成交放量近20亿元 
【出处】财闻

  7月29日早盘,创新药概念近期反复走强,亚太药业、联环药业走出2连板,此前辰欣药业、众生药业涨停,三元基因、广生堂涨超10%,微芯生物、新诺威、药石科技等多股涨超7%。
  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513060)盘中快速拉升,大涨近2.5%,成交额近20亿元,换手率超24%,交投活跃。成分股中多数上涨,药明康德(603259.SH)、绿叶制药(02186.HK)涨超8%;先声药业(02096.HK)、微创医疗(00853.HK)、石药集团(01093.HK)涨超6%;乐普生物-B(02157.HK)、再鼎医药(09688.HK)、和黄医药(00013.HK)、科伦博泰生物-B(06990.HK)、百济神州(06160.HK)、康方生物(09926.HK)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2%。
  广发证券表示,我国创新药发展进入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从2015年开始,国内制药工业从研发生产到终端销售和医患使用,先后经历了供给侧、产品定价体系、诊疗行为规范等系统性改革和治理。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重要部署,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2025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具体举措,标志着我国创新药发展进入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创新药的崛起,BD出海催化新药价值重估。在“研发-准入-临床-支付-保障”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根据医药魔方,中国的创新药研发数量高速增长,尤其是2019年以后,年新增数量已经超越美国。按首次进入临床的创新药进行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研发的原创新药数量累计达到3575个,已经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从试验阶段看,仍以早期为主,I期、I/II期阶段药物约占58%、16%。从创新价值看,此前中国药企长期以fast follow策略为主,研发me-too或者me-better产品,为避免国内激烈同质化竞争,叠加国家扶持高价值新药政策导向,越来越多药企转向源头创新,打造更多有best-in-class或first-in-class潜力的品种。三重因素共振演绎创新药牛市行情。
  国内药企已经孵化出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管线,随着创新成果初步成型,我国新药企业迎来对外授权交易高峰,交易数量和金额显著增多。从2017至2024年中国医药交易情况看,跨境license in交易热度明显下降,占比由2017年61%减少至2024年的不到10%,相反license out占比屡创新高,2024年跨境license out占药企交易比例超过60%。从受让方看,以美国企业为主,此外,与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交易也有所增加,国内药企合作网络进一步拓宽。TOP MNC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兴趣日益增长,2024年共达成了29笔交易,占总交易数量的31%。中国企业现已成为TOP MNC的第二大项目来源地,全球制药巨头对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成果认可度不断提高。
  全球制药巨头对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成果认可度不断提高。2024年全球超5000万美元首付款的BD合作中,超30%来自中国,海外资本以市场化行为验证了中国创新药的临床竞争力,有助于市场形成长期的价值锚。我们认为,这轮创新药的价值重估BD只是一个促发点,未来的重心仍是要找到各个治疗领域全球最好的药,去兑现出海品种的临床价值。
  恒生医疗ETF(513060)凭借“估值修复+政策松绑+技术爆发”的叠加机遇,成为布局港股医疗板块的高效工具。前十大权重股集中度达57.04%,精准覆盖创新药、器械及AI医疗全产业链。政策端,医保集采规则优化(取消“唯最低价中标”)稳定仿制药利润,叠加2025下半年创新药临床数据密集发布(如信达生物Claudin 18.2 ADC III期),驱动成分股价值重估;技术端,AI医疗商业化提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与CXO高景气订单(GLP-1多肽、ADC)形成增长双引擎。投资者可通过场内交易(513060)与场外定投(A类014424/C类014425)协同布局:前者利用T+0机制捕捉政策与技术突破的波段机会;后者降低择时风险,适配无港股账户投资者。

【2025-07-29】
7月以来超60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胡雨

  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7月以来已有62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近八成被调研的公司7月以来取得正收益。
  从行业偏好看,机械设备行业最受青睐,共有67家公司7月以来接待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等方向投资价值获得认可;医药生物行业有66家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创新药、创新器械方向的机遇值得关注。
  新易盛最受关注
  截至7月28日记者发稿时,专注于光模块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新易盛7月以来累计接待139家机构调研,是同时期机构调研时最为关注的标的。调研纪要显示,新易盛泰国工厂扩建及产能计划、公司对今年下半年及明年行业展望等话题被机构关注。
  对此,新易盛回复称,公司泰国工厂一期已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二期已于2024年末建成并于2025年初投产,目前处于产能持续扩充阶段;结合市场应用端及客户需求的预期,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公司将结合客户需求情况积极准备产能,以满足订单交付要求。
  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记者发稿时,7月以来已有620家A股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除新易盛外,中际旭创、豪鹏科技2家公司同时期均接待了超过100家机构调研,关注度较高;翔宇医疗、海正药业、新时达、聚光科技、乐鑫科技等公司接待调研机构家数居前。
  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光模块产品的中际旭创,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被问及光芯片行业供给情况、明年800G光模块客户是否会更多等。对此,中际旭创表示,公司会根据客户需求采用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方案或硅光方案,在EML芯片和CW(连续波)激光器方面都有需求,公司会积极地和光芯片厂商保持合作,保障公司的光芯片供应;800G光模块客户数量确实在变多,一些新增的海外客户属于AI时代崛起的新势力,在AI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巨大的资本开支,也是公司需要把握的客户。
  致力于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豪鹏科技,在被机构调研时问及公司在无人机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储备进展、公司在AI眼镜等市场领域的订单进展。对此,豪鹏科技表示,公司基于电池模组整体解决方案优势与不同的客户沟通其定制化的需求,并与无人机核心玩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已取得实质性突破,AI相关业务有望驱动公司整体盈利结构持续优化,具体营收贡献将随终端产品的上市节奏逐步释放。
  近200家公司股价实现两位数涨幅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截至7月28日收盘,前述被调研的620家上市公司中,有492家7月以来取得正收益,占比接近八成。铜冠铜箔7月28日再现“20CM”涨停,公司股价创出历史新高,7月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00.48%。
  从铜冠铜箔披露的调研纪要看,公司铜箔整体产能布局情况以及铜价波动对公司收入影响等话题受到机构关注。对此,铜冠铜箔表示,公司现有铜箔产品总产能为每年8万吨,对应的产品分别为PCB铜箔和锂电池铜箔;公司采用“铜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与具备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及规模较大的战略客户采用“月均价模式”,公司会根据铜价和订单情况调整产品价格,另外也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生产经营中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其他7月以来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美迪西、联环药业、大族数控、北方稀土、仕佳光子、鹏鼎控股、大禹节水等表现突出,截至7月28日收盘,这些公司7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均在50%以上;德龙激光、统联精密、涛涛车业、豪鹏科技、康芝药业、中大力德、佳驰科技、东山精密、龙磁科技等近200家公司,7月以来股价均实现两位数涨幅。
  关注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方向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此前持续数个月最受机构青睐的电子行业被机械设备行业“反超”。数据显示,前述7月以来被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有67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共有66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
  对于机械设备行业,近期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密集发布产品,叠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等重磅会议召开,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密集催化。对于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华龙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分析师杨阳建议围绕“高确定性+增量技术”两条主线,关注特斯拉Optimus量产进度和国产供应链订单释放情况,以及国内“华为链”“宇树链”进展,把握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扩张期的确定性红利。
  7月28日,A股创新药板块再度走强,广生堂大涨近14%,恒瑞医药、海思科双双涨停。信达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唐爱金认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有望催生新一轮AI医疗主题机会;中长期看,创新仍是未来投资主线,其中创新药方向看好商业化快速放量的标的、具备较多研发亮点的标的,创新器械方向建议关注机器人和脑机接口、高端医用耗材等领域。

【2025-07-28】
重磅利好,又来了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本刊

  文 | 水岸
  牛市下,只有盯准主线,才能更好地跟上节奏。
  今天(7月28日),跟大家聊一下反复有爆点出现的创新药,创新药虽然不是当天的最强主题,但却是反复有黑马与白马股出现的长期机会。无论是突发涨停的4000多亿市值的恒瑞医药,还是短期涨幅翻倍的广生堂,都在应验创新药的牛市逻辑。
  创新药主题是笔者长期跟踪的主线机会,但这一轮行情有更多的有利因素。当然,还有一个股价上的有利因素,就是很多龙头都是经历了多年下跌后开始在低位启动,创新药新一轮大周期已经开启了吗?在这样的预期下,笔者筛选了最新有创新药利好刺激的标的(名单可见文内表2),它们后市不排除将会迎来更大力度的反弹。
  创新药再迎重磅利好
  今天值得聊的热点或者投资机会太多了,比如科技赛道细分中的PCB与CPO、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等。为什么聊创新药?其一因为上述题材笔者在之前的内容里已经多次提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顾。其二,因为今天的创新药有一个非常强的爆点,且很多龙头已经开始在低位启动。
  这个爆点来自恒瑞医药,恒瑞医药今天早晨即“剧透”称,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项目有偿许可给GSK,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受此刺激,恒瑞医药股价罕见收出“10cm”涨停。
  长期以来,创新药对外授权(BD)都是一个重要逻辑,但近来,创新药的对外授权明显加速且金额迭创新高,这为板块带来了更强的驱动力。之前不久,三生国健、三生制药就有重磅药品与辉瑞达成授权协议,受此刺激,两家公司股价短期涨幅即实现翻倍,并一举带动整个创新药板块大涨。
  据笔者梳理,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近期密集落地,多笔重磅交易刷新行业纪录,药品涉及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热门领域(见表1)。
  当然,除了对外授权,创新药还有政策端等其他多项重磅逻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优化创新药审批流程(如临床试验审评时限压缩至30日)。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3款创新药,创历史新高; 2)缩短新药入院时间;3)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于7月15日启动,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创新药是笔者近期多次提及的主线,如在7月10日明确表示,创新药已经进入千亿级龙头(恒瑞医药)启动、中小市值人气股轮动大涨的新周期,板块的长期向好趋势已经确立。
  对于创新药,大家的老朋友——边惠宗(本栏目特邀嘉宾)有多年深度且全面的研究,其在很早之前即多次重点提及创新药的机会,比如今年4月上旬创新药板块还未明显上涨时即表示,“ 目前创新药盈利周期开启,叠加医保和商保支付加码与海外授权屡创新高,创新药迎来多个核心驱动因素,当然了,跌了几年,位置低才是主要的。”
  边惠宗对创新药公司拐点有一套独到的研判体系,并多次在在低位挖掘到创新公司的起涨点。比如上文提到的三生国健,为其2024年9月18日即在《边学边做》中重点提及,重点关注逻辑就聚焦在其商业化推广能力、临床项目快速推进等。当时三生国健股价正处在低位(见附图)。
  创新药核心公司名单曝光
  除了出海授权,重磅创新是板块另一大主要催化因素。而创新药还可以划分为两个核心的投资逻辑线,其一是像恒瑞医药这类拥有创新药研发专利的药企,其二是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服务的CXO(医药研发外包)企业。这两类公司也是经常出现强势牛股的核心领域。
  创新药研发涉及药物发现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I期、II期、III期)、新药申请与审批等环节。不同创新药公司所研发药品、研发周期与商业化不同,这也意味着创新药公司的业绩将会不断兑现,且个股机会将有望反复出现。
  对于CXO,包括CRO(医药合同研发机构)/CDMO(合同研发和生产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等,其在创新药产业链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为通过外包服务降低药企研发成本与风险,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生产等全流程。创新药审批流程不断提速,这对CXO企业而言是重要利好。
  在之前的内容里,笔者重点为大家筛选过很多有创新药研发、商业化的公司案例,其中有不少均迎来了强势表现,比如7月10日的内容里提及的广生堂,公司表示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在此之后,公司股价上涨了近50%(7月3日至今累计上涨近140%)。
  这里,笔者对最新一批有利好的创新药公司进行了再度筛选。创新药公司数量众多,达数百只,上市公司频繁更新披露有关创新药的利好消息,这类公司都有谁?此外,中报风口期,很多创新药公司(含CXO)业绩扭亏为盈,部分实现翻倍增长,它们的股价正在从低位启动上涨。对于这些公司,笔者进行了重点筛选,共25只(包括但不限于)。

【2025-07-28】
罕见涨停!860亿大利好,突然引爆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时谦

  创新药再度爆发?
  股创新药概念集体走强,恒瑞医药强势涨停,并带领一众医药股全线飙涨,港股创新药涨势更猛,恒瑞医药一度大涨超19%。截至A股收盘,尔康制药涨超15%,广生堂、康希诺涨超13%,海思科、联环药业、辰欣药业、丰原药业、佛慈制药、亚太药业等涨停,众生药业、艾迪药业涨逾7%。
  7月28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公司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项目均获得行使选择权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实现,恒瑞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860亿元)。
  与此同时,花旗上调多家中国药企目标价,看好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花旗称,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有望重塑相关治疗格局,上调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拥有免疫肿瘤研发管线的公司目标价,预计该领域将出现更多授权许可机会和数据催化剂。
  恒瑞大利好
  恒瑞医药出海加速,首付款突破公司纪录。恒瑞医药将HRS-9821(PDE3/4抑制剂,处于1期临床)海外权益授予GSK,此外将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选择权授予GSK,首付5亿美元,所有项目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达120亿美元。此举再度引爆医药股,恒瑞医药H股一度大涨超19%。
  恒瑞医药近年来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东吴证券认为,无可比拟的管线厚度为创新药海外授权奠定基础,预计每年有2—3款创新药授权落地,海外授权将常态化,一方面获得首付款增厚利润,另一方面随着出海产品增多,海外销售分成将非常可观,目前被显著低估。此外,国内在研PDE3/4中,进展较快的有中国生物制药TQC3721已进入3期临床;海思科HSK39004预计今年年底读出2期数据。
  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了13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6个分子实体,潜在总交易额约为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为6亿美元。尤其2023年以来,江宁军加入恒瑞医药高管团队,BD节奏明显加快,多次与默克、默沙东合作,完成PARP1抑制剂、CLDN18.2 ADC、DLL3 ADC、Lp(a)小分子抑制剂、GnRHR拮抗剂多项交易。
  2025年3月和4月接连完成Lp(a)抑制剂、GnRH受体拮抗剂的授权许可。2025年4月,冯佶聘为公司总经理,鉴于其在阿斯利康全球业务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化资源与能力,恒瑞医药国际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创新药再迎大涨
  恒瑞医药显然带动了整个创新药板块。国内首只药ETF(562050)一度上探2.86%,场内出现溢价交易,显示买盘资金趋向强势。海思科封死涨停板,康希诺生物涨超13%,亿帆医药、贝达药业、康龙化成等涨超2.5%。
  除了恒瑞医药利好之外,医药产业也有利好消息传来。
  7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布《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首次提出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新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方案还提出,到2027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海外巨头亦明确看好医药板块。花旗上调多家中国药企目标价,看好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花旗称,下一代免疫肿瘤疗法有望重塑相关治疗格局,上调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拥有免疫肿瘤研发管线的公司目标价,预计该领域将出现更多授权许可机会和数据催化剂。
  花旗表示,下一代免疫疗法药物的总市场规模(TAM)可能超过620亿美元,目前康方生物的ivonescimab及信达生物的IBI363数据表现亮眼。将康方生物的目标价从98港元/股上调至185港元/股,信达生物从90港元/股上调至105港元/股,三生制药从21港元/股上调至36港元/股,君实生物从17港元/股上调至32港元/股;中国生物制药从6.2港元/股上调至8.8港元/股。

【2025-07-28】
刚刚!A股热门赛道,再迎重大利好 
【出处】投资快报【作者】卓义强

  7月28日,创新药概念持续走强,恒瑞医药、联环药业、亚太药业等多股涨停,广生堂股价大涨超过13%,众生药业涨逾7%,热景生物、塞力医疗、艾迪药业、立方制药、我武生物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上,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一项总潜在金额高达125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覆盖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呼吸系统创新药及多达11个处于非临床阶段的候选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创新药似乎在今年掀起了一波“出海热潮”。自开年以来,各大药企关于海外BD交易的新闻消息络绎不绝。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已达成超50笔全球合作协议,交易总额突破484亿美元。
  创新药后市怎么走?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称,从BD、商业化、政策三个角度看,创新药崛起具备持续性,建议关注:1、管线布局丰富的创新药龙头;2、创新药单品潜力大,价格有望重估的企业;3、看好前沿技术平台布局领先的企业。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创新药已经进入渐进式创新的2.0时代,开始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创新药产业已由“引进模仿”转向“创新输出”。未来1~2年,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临床数据和MNC合作形式的BD事项是重要催化剂。
  中邮证券表示,中国在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的项目数占比从2019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13%,金额占比从1%提升至28%。2025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更是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跨国公司对中国创新药资产关注度有望延续。

【2025-07-28】
医药板块上扬,海思科、联环药业涨停,康希诺等大涨 
【出处】证券时报网

  医药板块28日盘中震荡上扬,截至发稿,尔康制药涨超17%,盘中一度涨停;康希诺涨约14%,广生堂涨超11%,海思科、联环药业、辰欣药业等均涨停,恒瑞医药逼近涨停。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三场。24家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代表,围绕“医保数据服务创新药研发和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充分彰显国家医保局坚决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通过医保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路径,在创新药研发和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中发挥关键服务作用,能够有力提升医药创新效率,助推我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7月26日—7月28日WAIC(世界AI大会)在上海召开,医疗与健康板块设置4场重要论坛。
  信达证券表示,短期看,市场板块轮动或将持续,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资产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提升的机会;此外,世界AI大会的召开或有望催生新的一轮AI医疗主题机会。中长期上看,创新仍是未来投资主线。此外,下半年“复苏”条线也值得重点关注,如医疗设备招采复苏、由全球生物科技融资回暖带来的CXO、生命科学上游需求恢复等。

【2025-07-28】
5亿美元首付,总金额最多可达120亿美元!中国公司再拿大单,股价大涨,“买家”是英国巨头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7月28日,中国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恒瑞医药公告称,公司与英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有偿许可给GSK。
  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项目均获得行使选择权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实现,恒瑞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截至发稿,恒瑞医药港股大涨7.64%,A股大涨6.68%。
  另外,创新药概念继续走强,海思科大涨10%,股价创历史新高;广生堂、亚太药业、艾迪药业等均大涨。
  根据公告,HRS-9821是一款潜在的同类最佳PDE3/4抑制剂,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作为辅助维持治疗,无需考虑既往治疗方案。该药物已在早期临床和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强效的PDE3和PDE4抑制作用,从而增强支气管扩张和抗炎作用,并为开发便捷的干粉吸入器(DPI)制剂提供了机会。
  其他11个项目涉及肿瘤、呼吸、自免和炎症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目前均处于非临床研究阶段。恒瑞将主导这些项目的研发,最晚至完成包括海外受试者数据的Ⅰ期临床试验。
  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板块持续爆发,A股、港股上市企业股价接连大涨。国产创新药正迎来产业“DeepSeek时刻”——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药企研发创新不断取得突破,BD(商务拓展)交易大单频现引爆出海热潮。国内医药产业“创新输出”“走向国际”的趋势愈发明显,带动我国向着“医药强国”的方向不断迈进。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额已突破450亿美元,几乎追平2024年全年成绩。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拥有1775种FIC(First-in-class)药物,占全球份额的19%,与美国(4511种,占比48%)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ASCO会议中国研究汇报数量的变化亦可见一斑:2025年ASCO会议上,中国研究数量增至73个,其中代表突破性研究成果的LBA达到11个,占比20%。中国医药创新能力正逐步改写世界格局。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在创新药的价值重估中,也出现了争议和分歧,主要集中于对海外授权交易标的尚处临床前或早期阶段、产品真实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验证,有业内人士担心,中国创新药是否“卖青苗”,即以“尚未长成”的潜力资产,急于换取短期回款和海外背书,从而错失未来主导全球市场的更大机会。
  恒瑞医药副总裁、上海恒瑞首席执行官贺峰此前指出:“成功的BD(对外授权交易)实际上是双赢,不是‘卖青苗’。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可以与国外公司对创新项目进行风险共担,公司可通过首付款和里程碑收入对研发费用实现相应补偿;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可以学习更多海外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比如海外跨国药企在调研评估潜在产品时,会有多轮既杂又细的问题,从发现研究、临床研究,到工艺生产,每个环节回答的问题加起来是成百上千。在梳理思路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能让中国的药企了解并学习海外跨国药企在各个环节的认知、把控与经验。”

【2025-07-28】
重要公告速递:东山精密拟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建设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投资并购
  东山精密:拟投资不超过10亿美元建设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
  申通快递:拟3.62亿元收购丹鸟物流100%股权。
  广深铁路:签订广州东站改造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66.6亿元。
  汇绿生态: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钧恒科技49%股权 股票复牌。
  首创证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
  中材科技:拟以1.47亿元收购中建材航空15%股权。
  恒瑞医药:拟以4001.44万元收购成都盛迪1.4587%股权。
  赛微电子:重大资产出售交割完成。
  东土科技:拟以200万美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西部黄金:拟现金收购新疆美盛100%股权。
  业绩
  中国中免: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20.81%。
  铁建重工: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77.27亿元,同比增加3.15%。
  公告澄清
  上纬新材:外部流动股占公司A股比例约为15%,占比相对较小。
  太原重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塞力医疗:参股公司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试验能否成功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瑞贝卡: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汇通集团:公司未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项目。
  三丰智能:董事陈巍被监察立案。
  浙江东日:日常经营不涉及“脑机接口”业务。
  时空科技: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股票继续停牌。
  *ST万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苏奥传感: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中创新航收购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不实施进一步审查。
  横河精密: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在异常波动期间买卖公司股票。
  生产经营
  福莱蒽特:控股子公司嘉兴新材料停产歇业。
  广生堂: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
  众生药业:全资子公司氯贝酸铝原料药获上市申请批准。
  增减持
  熙菱信息: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 股票复牌。
  抚顺特钢:锦程沙洲拟5.6元/股要约收购5%公司股份。
  盛科通信:产业基金拟减持3.00%股份。
  上海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10.46元至10.7元买入公司A股股票。 

【2025-07-25】
广生堂:公司在研乙肝创新药GST-HG141和GST-HG131均“经加快上市申请专家论证会议定,本品为新机制治疗药物,现有数据提示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你好董秘,目前公司在研的两款乙肝创新药是不是目前市面上进展最快,临床疗效表现最好的?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研乙肝创新药GST-HG141和GST-HG131均“经加快上市申请专家论证会议定,本品为新机制治疗药物,现有数据提示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双双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体现了公司在肝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和药物临床潜力。目前,GST-HG141正在推进临床III期试验,GST-HG131联合GST-HG14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项目已获临床试验申请批准,公司将积极推进创新药临床研究进展,争取早日获批上市!创新药因为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7-25】
广生堂: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广生堂公告,创新药控股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在研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奈瑞可韦GST-HG141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7月25日在树兰(杭州)医院完成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给药。本次入组开展的GST-HG141的III期临床是“GST-HG14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药物应答不佳患者联合治疗(add-on)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已获得组长单位树兰(杭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已开始入组患者。

【2025-07-22】
广生堂:GST-HG131和GST-HG141有开展联合用药毒理试验,结果显示二者联用不增加不良反应种类,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程度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1、请正面回复,贵公司131和141二者是否做过联合用药试验?目前进行到第几期?临床试验效果如何?在哪能查询到临床试验报告?是否可以公开?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 GST-HG131和GST-HG141有开展联合用药毒理试验,结果显示二者联用不增加不良反应种类,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程度。目前,GST-HG131联合GST-HG14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项目挑战乙肝临床治愈,属于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体系支持的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重点创新药,被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并取得II期临床试验申请批准。GST-HG131、GST-HG141已分别独立完成了临床II期试验并取得总结报告和公告披露,数据显示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创新药因为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7-22】
广生堂:公司GST-HG141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计划用药周期是48周;GST-HG131联合GST-HG141已获批准开展II期临床试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广生堂提问, 请正面回复,131和141第三期(III)临床试验预计时间多久;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临床试验需完成患者招募、用药观察、数据分析及报告出具等步骤,完成时间受多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公司GST-HG141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计划用药周期是48周;GST-HG131联合GST-HG141已获批准开展II期临床试验。公司将按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推进创新药研发项目,并及时对项目后续进展情况进行信息披露。感谢关注!创新药因为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慊鹘虢灰姿俜交ザ教ú榭锤?

【2025-07-17】
广生堂半月股价翻倍背后:连续四年亏损,资产负债率持续走高 
【出处】新京报

  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生堂”)股票自2025年7月3日至7月16日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7月16日晚,广生堂回应股票严重异常波动并提示,公司市净率与同行业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公司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
  乙肝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7月16日晚,广生堂发布股票异动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披露了《关于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的公告》。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并不代表能获批上市,短期内也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025年7月15日,GST-HG141(奈瑞可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药物治疗应答不佳患者联合治疗(add-on)的Ⅲ期临床试验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公示。除前述信息外,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广生堂提示,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5日,公司的最新市净率为30.85;公司所属中上协行业分类“医药制造业(C27)”的最新市净率为2.92。公司市净率与同行业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四年一期累计亏损近7亿元
  股价狂欢的背后,广生堂已连续多年亏损,资产负债率走高。
  在转型创新药之前,广生堂的主营业务是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阿甘定”阿德福韦酯、“贺甘定”拉米夫定、“恩甘定”恩替卡韦的相继上市,使广生堂成为国内同时拥有抗乙肝病毒三大临床用药的研发生产企业。上述三款药品的销售收入一度为广生堂营收的主要来源。
  广生堂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明确了向创新药企转型的战略。随着集采政策冲击、仿制药业务利润下滑以及创新药研发费用增加,广生堂净利润不断下滑,至2021年陷入亏损,如今已经连续4年一期亏损,累计亏损额约6.96亿元。
  广生堂主要产品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分别于2019年、2020年成功中标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抗乙肝病毒药物2021年销售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由于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同比下滑。2023年,广生堂抗乙肝病毒药物营收同比下降21.54%,占比从2022年同期的40.2%降至28.79%,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51.06%降至42.07%。
  2021年-2024年,广生堂研发费用分别为6898.95万元、1.85亿元、1.33亿元和4405.2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62%、48.08%、31.45%和9.98%。创新药研发进展方面,2023年11月,广生堂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3CL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为泰中定)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广生堂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来落地的首款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不过,该药的销售显然还不足以提振公司的整体业绩。
  2024年,尽管已大幅减亏,但仍未实现盈利。对于亏损原因,广生堂表示,受集采政策持续影响,乙肝产品毛利率承压,且前期建设项目转固和药品获批上市导致无形资产增加,相应资产折旧及摊销增加,此外市场拓展及团队建设强化相关投入增加,叠加创新药战略投入维持高强度、财务费用增加及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等综合影响。
  2025年一季度,广生堂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双双同比下降,亏损2849万元,主要因抗新冠创新药泰中定2025年一季报贡献营收较小。剔除泰中定波动影响后,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核心业务肝胆疾病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保肝护肝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同比增长约19.87%。
  连续亏损的广生堂资金也十分紧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连续3年为负,仅在2024年短暂改善,2025年一季度便再度恶化。2021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广生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76.48万元、-1.20亿元、-1.75亿元、2070.77万元和-1255.30万元。2023年末,广生堂的货币资金剩下约2亿元;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1.44亿元,较期初下滑2.55%;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到1.20亿元。
  广生堂的资产负债率也在逐年升高。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7.44%、36.07%、64.74%和72.41%。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攀升至73.46%。
  多次发布定增“补血”
  2020年以来,广生堂曾三次发布定增方案“补血”。
  2020年4月,广生堂发布创业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该定增最终在2021年实施完成,募集资金总额5.14亿元,扣除不含税的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99亿元。募集资金净额用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江苏中兴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不过,此次募投项目可谓一地鸡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自2023年3月投入运营至今,累计实现经济效益仅1796万元,年产能利用率仅为14.85%,与承诺相差较大。“江苏中兴制剂车间建设项目”最终以“必要性不足”为由宣布终止。
  2023年1月7日,广生堂再次发布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9.4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不过,基于市场监管政策变化情况,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广生堂于2023年5月23日决定终止该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今年4月2日,广生堂再度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4778.0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上述定增已经获受理并被问询。其中,监管关注了其业绩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研发费用;子公司福建广生中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资的合规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控制权稳定性;实施创新药研发项目的主要考虑及其必要性;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收购相关批文进行生产的必要性、未来实施前景及合理性;前募项目“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最新效益情况以及此前效益不达预期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前募项目“江苏中兴制剂车间建设项目”终止并永久补流的原因及合理性等诸多问题。
  截至7月17日收盘,广生堂报71.57元/股,跌幅4.41%,市值113.99亿元。

【2025-07-17】
四年亏掉6亿元,广生堂股价反创阶段性新高,拟募资5.98亿元押注创新药 
【出处】深圳商报

  7月16日,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头部企业广生堂(300436)股价大涨超16%创下77.09元/股阶段新高。截至17日收盘,广生堂回调4.41%,报71.57元,总市值11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股近期持续上涨,月初以来最大区间涨幅高达110%。
  消息面上,今年以来不断推出的利好政策点燃了创新药热度,此轮股价异动与广生堂乙肝治疗药物研发进展密切相关。7月10日,广生堂公告其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据悉,该药物为口服小分子HBsAg抑制剂,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广生堂拥有其全球自主知识产权。
  除GST-HG131外,公司另一款乙肝治疗药物GST-HG141已于去年12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目前III期临床试验已启动。2025年定增方案显示,公司计划募资9.77亿元,其中超六成资金(5.98亿元)将投入两款乙肝创新药研发。
  广生堂7月16日盘后发布股价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风险。此外,公司创新药研发存在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广生堂炙手可热的股价与其连续四年亏损的业绩,对比之下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资料显示,广生堂成立于2001年,于2015年登陆创业板。财报显示,2021-2024年,广生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3.7亿元、3.86亿元、4.23亿元、4.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0.35亿元、1.27亿元、3.49亿元、1.56亿元。
  此外,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持续影响,广生堂抗乙肝病毒药物进入集采带量采购目录。在集采模式下,药品销售量同比逐年增加,但药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幅度大于销量上升幅度,其他销售模式下单价受集采模式下价格联动,也呈下降趋势,导致抗乙肝病毒药物毛利率下滑。
  业绩亏损的原因,广生堂归结为如下原因:公司坚定实施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发展战略,持续性研发投入是造成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影响,抗乙肝病毒药物收入、毛利额持续下滑,但边际影响逐步减弱;报告期各年度还存在其他各不相同的影响因素,联营企业经营亏损致投资亏损、泰中定销售不及预期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等因素在不同年度叠加影响,致报告期公司出现持续亏损。
  持续亏损下,广生堂依然执着于创新药的研发。广生堂认为,募投两款创新药已分别进入II期和III期临床,在同类药品研发进展中处于前列,具备继续推进临床试验的可行性。两款创新药均无同类竞品注册上市,如果顺利研发成功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乙肝抗病毒产品管线。创新药有专利保护期,可享受市场独占红利,且创新药国谈和新的商保政策对其有利,国家医保对于创新药给予研发支出的价格支持。因此,这一项目可以加快公司创新药研发进程,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尽管广生堂保持乐观态度,但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广生堂此前提到,目前公司的在研创新药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前期的研究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在后续的临床试验及药品注册审评中,仍可能出现无法按期招募到足够的临床试验受试者、受试者入组进度不及预期或退出等,从而导致临床试验出现终止或延期。

【2025-07-17】
重要公告速递:力星股份表示终止筹划收购股权事项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投资并购
  力星股份:终止筹划收购股权事项。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子公司。
  物产中大:拟14.57亿元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尚纬股份:拟向福华化学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1.44亿元。
  山高环能:拟0元收购恒华佳业20%股权。
  金帝股份:拟投资15亿元设立子公司。
  山推股份: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回购
  驰宏锌锗:完成回购5091.11万股股份。
  太极集团:拟8000万元-1.2亿元回购股份。
  业绩
  新易盛:预计2025年下半年起,1.6T产品将逐渐起量。
  品茗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1.79%-302.89%。
  恒银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350万元到1620万元。
  公告澄清
  山科智能:实控人将变更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股票复牌。
  广生堂: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并不代表能获批上市。
  众辰科技:公司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不超过1%。
  上海物贸:股票交易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力生制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生产经营
  恒而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天赐材料:与楚能新能源签订55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
  平高电气:公司中标金额约为14.5亿元。
  增减持
  合盛硅业:控股股东协议转让公司5.08%股份 每股价格为43.9元。
  中宠股份:股东通怡春晓19号拟减持不超1.50%公司股份。
  汇成真空:股东南山架桥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超卓航科:股东航证科创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利亚德:实控人李军拟向理念科技转让不超过2%公司股份。
  东湖高新:天风天成资管计划减持1.26%公司股份。
  碧水源:股东文剑平3744.95万股将被司法拍卖。
  中铁装配:孙志强增持95万股。
  国脉科技:股东林惠榕解除质押1300万股。
  信测标准: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高磊拟减持677.92万股。 

【2025-07-17】
广生堂自7月17日起被纳入异动股票池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披露,广生堂被纳入异动股票名单。开始日期为2025年7月17日,结束日期为2025年7月30日,类型为严重异动。严重异动一般是指股票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波动,偏离其基本面或市场整体走势,达到了交易所规定的异常波动标准。例如,连续多个交易日内出现涨停或跌停,或者短时间内涨幅或跌幅超过一定比例等情况,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严重异动。当股票出现严重异动时,可能会吸引大量投资者跟风买入或卖出,容易引发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导致市场的不稳定。监管部门通过对严重异动股票的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和查处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避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股票交易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后10个交易日内,连续竞价阶段1分钟内单向申报买入(卖出)单只严重异常波动股票金额巨大的,交易所会对该交易行为予以重点监控。查看更多异动股票点击功能>>>

【2025-07-16】
受益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gloria

  近期,生物医药板块反复活跃。7月16日,创新药概念股联环药业走出8天6板的行情,力生制药、万邦德、奥赛康出现两连板,此外,广生堂上涨16.56%,我武生物上涨15.90%,浙江震元、润都股份、亚太药业、千红制药、哈三联、丽珠集团均出现“10CM”涨停。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同样表现抢眼。根据数据统计,7月14日至16日期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了0.9%,而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突出。具体来看,丽珠医药以24.79%的周涨幅领跑,中国抗体-B涨幅达34.33%,派格生物医药-B也上涨了19.41%。整个板块呈现普涨态势,45只成份股中超过30只实现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7月16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从资金流向看,截至7月14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1个月获资金净买入超11亿元,日均成交额达68亿元,最新规模超过136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交投最活跃的创新药品种;此外,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回报达101.62%,位列全市场国际股票型基金第一。
  从消息面来看,政策红利不断释放。6月30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提出五大方面16条措施。本次文件中,首次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鼓励有条件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搭建创新药交易平台,助力拓展海外市场。将医药产业定位从“民生工程”逐步提升到“创新出海”,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在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位之外,商保目录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如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基本医保不予支付,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今年10月至11月新版基本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发布。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重点提出增加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一举措,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重要一步。目前,国家医保局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保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预计未来商业保险将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灵活性和补充性,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同时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我国创新药产业整体持续快速发展,相关的上游产业链包括科研试剂和CXO等行业也迎来逐步回暖,预计2025年中报开始,业绩有望逐步向好。”国元证券行业分析师马云涛认为。
  从国家医保局更新的已纳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5月底,多个2025年新纳入医保国产创新药产品正在快速进院,部分药物进院速度较快。从增长速度来看,2025年新入医保的品种中,对比2025年4月底,入院数据增长较快的药物主要有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与依沃西单抗、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恒瑞医药泰吉利定等。
  从入院总体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5月底,入院数据超200家的药物主要有云顶新耀布地奈德肠溶胶囊、百济神州绿叶戈舍瑞林微球、信达生物托莱西单抗、海思科考格列汀和克利加巴林、信立泰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和苯甲酸福格列汀、京新药业地达西尼、先声药业曲拉西利、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绿叶制药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
  广发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罗佳荣指出,2015年以来,通过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优化医保准入机制等覆盖“研发—审批—生产—市场准入”全链条的政策支持,我国制药工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国产新药迎来爆发式增长。《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推出,更加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为之护航,持续看好国内制药工业在创新升级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周期所带来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2025-07-16】
股价10日翻倍触发异动,广生堂提示:多期财报连续亏损,创新药研发存重大不确定性 
【出处】深圳商报

   7月16日晚间,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生堂”或“公司”)发布关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3日至7月16日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的情况。
  广生堂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3日至7月16日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规定,属于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的情况。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5日,公司的最新市净率为30.85;公司所属中上协行业分类“医药制造业(C27)”的最新市净率为2.92。公司市净率与同行业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公司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谨慎投资。公司在公告中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创新药研发风险及股价回落风险,其重磅乙肝创新药GST-HG131虽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但仍面临研发失败的可能。
  公告提示,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经营业绩连续亏损。公司2022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740.39万元、-34,858.98万元、-15,630.44万元,-2,848.89万元。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谨慎决策。
  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披露了《关于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50)。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并不代表能获批上市,短期内也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后续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相关规定,新药注册一般需经过临床前基础工作、临床研究审批、生产审批等阶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最终未能通过新药注册审批,致使研发失败,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将无法回收。
  股价暴涨的背后,广生堂近年的业绩并不理想。
  广生堂今年抛出一份9.77亿元的定增募资计划,其中超六成押注两款乙肝创新药研发。根据广生堂披露的2025年定增方案来看,创新药研发项目是广生堂此次募资后投入的大头,拟使用募集资金5.98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该项目投资金额为6.31亿元。将募集资金8849.05万元用于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投资金额为1.0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2.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据了解,创新药研发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向创新药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费用,包括创新药GST-HG141的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GST-HG131联合GST-HG141的II期及III期临床研究及上市注册项目,两款创新药适应症均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对现有抗乙肝病毒产品管线的创新,均未完成境内外注册或者备案。
  上述项目中,前者于2024年12月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后者于2025年3月被北京药监局纳入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项目,并于2025年4月获得II期临床试验批准。
  公开资料显示,广生堂成立于2001年,于2015年登陆创业板,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财报显方面,2021-2024年,广生堂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3.7亿元、3.86亿元、4.23亿元、4.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0.35亿元、1.27亿元、3.49亿元、1.56亿元。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60.80万元,同比下降18.69%;归母净利润为-2848.89万元,同比下降94.5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42.09万元,同比下降76.07%;基本每股收益-0.18元。
  广生堂称,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发展战略,持续性研发投入是造成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影响,抗乙肝病毒药物收入、毛利额持续下滑,但边际影响逐步减弱;报告期各年度还存在其他各不相同的影响因素,联营企业经营亏损致投资亏损、泰中定销售不及预期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等因素在不同年度叠加影响,致报告期公司出现持续亏损。
  二级市场上,广生堂7月16日收报74.87元/股,总市值119.24亿元。

【2025-07-16】
广生堂: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 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出处】智通财经

  广生堂(300436.SZ)发布股价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称,截至2025年7月15日,公司的最新市净率为30.85;公司所属中上协行业分类“医药制造业(C27)”的最新市净率为2.92。公司市净率与同行业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公司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谨慎投资。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