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300245 天玑科技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0-10】
公司是从事IT服务的民营企业,为IT基础设施提供第三方服务,在用户购买IT产品
后,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排除IT产品故障,保障其功效正常发挥的服务。公司的客
户多是金融、电信、政府等,保障服务器必须保证良好的运行,服务中断或者用户
数据丢失给这些公司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公司战略定位明确,只做高附加值
的 IT服务,有利于公司抢占先机。国内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业都是同时做系统
集成和 IT服务。系统集成的毛利率比较低,通常在15%左右;而 IT服务的毛利率
可以达到60%以上,但考虑到人力成本等占比较高,IT服务的销售净利率仍然可以
达到30%左右,但是这个行业集中度过低,天玑科技居于第三方服务市场领先地位
,已为中国二十几个省级电信运营商提供IT运维和维保服务。建议目前对该股以卖
出为主,估值水平过高。
【出处】价值人生网【作者】
【2011-07-19】
上市定位:21.2-24.0
【基本情况】
股票简称:“天玑科技”
交易代码:300245
发行方式:网下向询价对象配售和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
总股本:6700万股
发行股份:1700万股
首次可流通股份:1360万股
发行价格:20.00元/股
发行市盈率:34.13倍
中签率(%):0.42
上市日期:2011/7/19
上市地:创业板
主承销商: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财务指标】
2011-03-31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流动比率 2.45 2.03 1.82 2.28
速动比率 2.05 1.78 1.58 1.89
应收帐款周转率 1.41 5.75 5.15
存货周转率 0.96 4.37 3.76
资产负债率(合并)30.5937.4145.4234.29
每股净现金流量-0.17 0.33 0.53 0.64
每股收益 0.23 0.87 0.60 0.43
营业收入(万元)4740.24 16928.65 12374.949282.14
营业利润(万元)1384.924536.673173.022256.49
净利润(万元)1206.014366.122989.252145.24
【募集资金投向】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万元)
IT基础设施支持与维护服务区域扩展项目 9,500
IT管理外包服务项目 4,800
数据中心创新服务项目 4,300
合计18,600
【主要投资风险】
1、2008 年、2009 年和2010 年,公司来自电信行业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
的比例分别为54.14%、48.72%和47.29%,公司对电信行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业
绩可能受电信业行业景气度的影响较大;
2、公司 2008 年、2009 年和2010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82.14 万元、12,3
74.94万元和16,928.65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145.24 万元、2,989.25 万元和4,3
66.12万元,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存在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风险;
3、公司已经成为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但公司在大多
数细分行业的市场份额尚未占据绝对优势,而国内部分优秀的细分行业IT基础设施
服务公司也在不断进步,如果公司不能正确判断、把握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
,不能根据技术发展、行业标准和客户需求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则
存在因竞争优势减弱而导致经营业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
【公司概况及上市定位】
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有能力并有规模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专业化第三方IT 服务
商之一。公司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品牌跨平台一站式服务
,主要指为不同硬件品牌和不同软件平台所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区别于单一供应商
提供的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是多层次多种类一站式服务,如定期设备和系统环境
检查、技术支持响应、故障解决、部件更换等IT 支持与维护服务,结构调整、优
化性能、设备搬迁、数据迁移等IT 专业服务及专人驻尝远程运维和系统托管运维
等多种形式的IT 外包服务。一站式服务即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IT 服务需求,又
能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因而能够受到众多客户的欢迎。
公司的业务模式脱胎于传统增值代理的业务,将围绕设备销售的传统业务模式
,转化为"自主创新、专业服务、长期服务"的新业务模式,为客户实现降低成本、
高效运维的价值。随着公司服务形象的提升,公司的服务口碑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公司的客户数量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20余家客户发展到2010年底的400余家客户
。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稳定、可预期,并具有累加效应。
公司一直把技术人才的持续培养和服务实施软件工具的研发作为提升公司竞争
力的关键。公司在业务快速成长过程中,为了解决市场上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稀缺的
困难,每年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人员培训,搭建了各类试验设备环境供技术人员实战
练习,并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公司发展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同时,每年还投入固
定比例的资金进行专项研发,围绕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通过自主研发,拥有16项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掌握34项核心技术,公司的软件产品及核心技术已大
量应用于向客户提供的服务中,增强了公司的业务整合能力和满足客户特殊需求的
能力。
公司2010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65元,根据定价模型测算,该股上市后合理价位
为21.2-24.0元。
【出处】【作者】
【2011-07-19】
天玑科技(300245)
均值区间:22.71元-25.42元
极限区间:20.24元-30.38元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包括IT基础设施产品支持
服务、IT基础设施专业服务和IT基础设施管理外包服务。公司是较早进入并长期专
注于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专业第三方服务市场,在中国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专业第
三方服务公司排名中居于领先地位,已为中国二十几个省级电信运营商提供IT运维
和维保服务。
国都证券:20.24元-22.88元
预计公司2011-2013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70元、1.11元和1.50元,对应2011年
合理市盈率在30-33倍之间,对应的合理估值区间为21.00-23.10元。公司2010年主
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69亿元和0.4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6.29%以及46.67%。
国内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成长迅速,规模由2007年的74.84亿元,增长至201
0年的140.95亿元,3年间复合增长率达23.49%。
民生证券:21.20元-23.00元
中国市场IT基础设施服务需求持续增加。跨领域实施可复制性强,在巩固电信
、金融、政府等行业同时积极开拓新领域。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为0.92元、1.
34元、1.89元。给予公司2011年PE为23-25倍,合理估值区间为21.2元-23.0元。
光大证券:26.70元-30.38元
天玑科技是国内排名前列的第三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公司收入约有
一半来自于电信行业,同时对金融、政府、制造业等非电信行业也有所涉足,目前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给予公司2011年22-28倍PE,公司合理询价区间为2
0.26-25.78元。上市首日定价区间为26.70-30.38元,对应2011年PE为29-33倍。
【2011-07-11】
天玑科技(300245)今日申购
天玑科技(300245)今日网上申购。天玑科技本次发行17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
(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7%。每股发行价格为20元,对应市盈率为34.13倍
。
据悉,天玑科技主营业务是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第三
方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专业
服务,IT外包服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35.0
5%。天玑科技欲借本次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为契机,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
内IT基础设施排名前三的服务商。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数据中心IT 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未来良好的
行业前景,以及公司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竞争力和业务可复制性,预计未来3
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高达38.67%。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7-11】
天玑科技(300245)1700万股今日网上申购
天玑科技(300245)今日网上申购,本次发行17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7%。每股发行价格为20.00元,市盈率为34.13倍,超额认
购倍数为34.40倍。天玑科技主营业务是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IT基础设
施的第三方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IT支持与维护服务
,IT专业服务,IT外包服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
率为35.05%。天玑科技预借本次申请公开发行股票为契机,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国内IT基础设施排名前三的服务商。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徐一波
【2011-07-01】
天玑科技(300245)今起招股
7月1日,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刊登招股意向说明书,天玑科技本次公开
发行1700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37%。公司本次发行完成后将登陆深圳证
券交易所创业板,总股本将为6700万股。
天玑科技主营业务是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服务
,包括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和IT外包服务。
2008年至2010年,天玑科技的主营收入分别为9282万元、12375万元、16929万
元,公司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35.05%。净利润分别为2145万元、2589万元、43
66万元。
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的四个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及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目
标开展,将投向“IT基础设施支持与维护服务区域扩展项目”、“IT管理外包服务
项目”、“数据中心创新服务项目”以及“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
目实施后,公司服务网络的覆盖区域将扩大,备件保障能力大大增强,服务能力将
进一步得到提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03】
"定点清障"见成效 天玑科技创业板IPO二度闯关成功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对监管部门相关反馈意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针对性整
改后,天玑科技日前提出的二次“上会”申请终获发审委认可。据证监会近日公告
,根据创业板发审委第32次会议审核结果,天玑科技首发申请顺利过会。
主营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的天玑科技早在去年5月便有意登陆创业
板,但事与愿违,其相关申请经发审委审核后未获通过。而根据证监会此后给出的
审核意见,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的不明朗以及对中国邮政集团等客户收入确定的
不合规乃是导致其被否的“两大软肋”。
发审委当时指出,天玑科技抗风险能力较弱,所处行业竞争激烈,下属的子(
分)公司中,除了华东地区外,其他绝大多数亏损,而公司报告期内来自华东华中
地区的收入都占90%以上,其他地区的业务发展缓慢,进而无法对公司的成长性和
持续盈利能力作出明确判断。
不仅如此,天玑科技2009年7月曾与中国邮政集团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签订了
服务期达五年的总价格为2950万元的业务合同,根据合同所附的价格清单,主要服
务内容按每年报价为253万元,现场服务按每人每天0.8万元计算。然而天玑科技在
2009年度即确认了1260万元营业收入,据此,发审委依据申报材料无法判断上述营
业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正是因上述两点原因,志在冲刺创业板
的天玑科技最终“铩羽而归”。
而根据天玑科技今年最新报送的招股书,其中最大的变化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所
做出的。在子公司管理方面,继2009年注销了在北京、成都两地的子公司后,天玑
科技在去年6月至12月期间又陆续注销了其在武汉、南京等4家子公司,下属11家子
公司目前仅留下5家持续经营,且大多实现盈利。而公司分地区收入则显示,在201
0年度,尽管华东地区仍是其营收“贡献主力”,但华北地区则已逐步稳居为第二
大市场,其他市场营收也略有增长。此外,公司对于中国邮政集团和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所签合同也采取了分步确认原则,即在合同期间内平均分摊。
与前次申报稿相比,天玑科技此番募投项目规模也略有增加。按照最新方案,
公司拟发行1700万股,所募资金中的1.86亿元将优先投资于“IT基础设施支持与维
护服务区域扩展项目”等三大项目。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锐
【2011-01-13】
"闯关"被否仅过半年 天玑科技再次冲刺IPO
去年5月份IPO被否的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再次冲刺。据上海市环保局
的一则环保核查公示“泄露”:天玑科技正在申请上市,上海市环保局目前正在对
其进行环保核查。公示称,“该企业三年内如有环境违法行为,请于10日内函告上
海市环保局。”
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曾于2010年5月17日就天玑科技在创业板IPO
进行了审核,最后不予核准。就此次天玑科技上市环保核查公示,上海市环保局人
士告诉记者,去年天玑科技就申请过环保核查,结果是通过了。可能因为上市推迟
了,这次需要重新补上上述核查通过后至下一次IPO申请之前时段的环保核查结果
。
天玑科技主营IT支持与维护服务,首次IPO申请时拟公开发行1700万股,占发
行后总股本的25.37%。IT行业不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重点监控的重污染行业,其上市
前环保核查环节由上海市环保局审核即可。上海环保局人士称,此次核查时段截止
到2010年12月31日。
天玑科技去年5月份时IPO被否后,市场纷纷猜测其原因,或称是由于公司在缴
纳税款方面存在不规范所致,或称是由于公司大股东上市前转股,行业环境不理想
,竞争力不足,坏账风险高。而一位接近天玑科技IPO项目组的投行人士昨天告诉
记者,天玑科技被否的原因是发审委觉得公司业务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低。
天玑科技曾在IPO申请书上提示风险称:公司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营业收
入分别为6667.79万元、9282.14万元和12971.0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27.47万元
、2145.24万元和3019.58万元。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的经营规模有了较快的增
长,并且盈利能力也较强,但2009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2525.43万元,净资产为72
18.93万元,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存在抗风险能力较
弱的风险。
IPO被否才7个月,天玑科技就再次冲刺IPO。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天玑科技是
否已解决了规模偏小的问题?上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天玑科技2010年业绩增长不
错,有条件再次申请IPO。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