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766 索菱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车载信息终端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 41265.10| 9968.38| 24.16| 92.95| |消费电子 | 3128.23| 890.14| 28.45| 7.05| ├────────────┼─────┼─────┼───┼──────┤ |智能舱驾 | 39706.15| 9620.29| 24.23| 89.44| |智能网联 | 3128.23| 890.14| 28.45| 7.05| |V2X及其他 | 1558.95| 348.09| 22.33| 3.51| ├────────────┼─────┼─────┼───┼──────┤ |国外 | 30445.33| 7310.05| 24.01| 10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 136875.16| 29534.25| 21.58| 97.92| |消费电子 | 2908.42| 864.20| 29.71| 2.08| ├────────────┼─────┼─────┼───┼──────┤ |智能舱驾 | 132381.76| 28315.39| 21.39| 94.70| |V2X及其他 | 4493.40| 1218.86| 27.13| 3.21| |智能网联 | 2908.42| 864.20| 29.71| 2.08| ├────────────┼─────┼─────┼───┼──────┤ |国外 | 105173.46| 21178.13| 20.14| 100.00| ├────────────┼─────┼─────┼───┼──────┤ |直销 | 139783.58| 30398.46| 21.75|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 63125.88| 13393.93| 21.22| 97.81| |消费电子 | 1414.40| 506.30| 35.80| 2.19| ├────────────┼─────┼─────┼───┼──────┤ |智能舱驾 | 60909.03| 12736.24| 20.91| 94.37| |V2X及其他 | 2216.85| 657.69| 29.67| 3.43| |智能网联 | 1414.40| 506.30| 35.80| 2.19| ├────────────┼─────┼─────┼───┼──────┤ |国外 | 47393.08| 9453.99| 19.95|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电子 | 121892.16| 27404.83| 22.48| 96.75| |消费电子 | 4095.99| 1137.00| 27.76| 3.25| ├────────────┼─────┼─────┼───┼──────┤ |智能舱驾 | 113766.74| 26324.01| 23.14| 90.30| |V2X及其他 | 8125.42| 1080.82| 13.30| 6.45| |智能网联 | 4095.99| 1137.00| 27.76| 3.25| ├────────────┼─────┼─────┼───┼──────┤ |国外 | 81191.86| 16721.35| 20.59| 100.00| ├────────────┼─────┼─────┼───┼──────┤ |直销 | 125988.15| 28541.83| 22.65|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汽车智能化及物联网领域,涵盖汽车智能化、V2X(车与万物互 联技术)、IOT(物联网)等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公司致力于提升汽车和道路的智 能化水平以及辅助驾驶能力,构建全新的汽车及交通服务业态。同时,通过无线通 信技术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无线通信终端及物联网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 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 ,同比增长11.7%,汽车出口308.3万,同比增长10.4%。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 预测,下半年“两新”政策资金继续分批下达、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等,都将有 助于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增长。但由于同期基数较高,增速将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预计全年汽车销量在329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4.7%。 2025年,政府继续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战略,各城市持续推出相关政策和法规。如北 京市4月推出《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无锡市3月发布《无锡智能网联汽车“ 车路云一体化”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 路测试、示范应用、准入与上路通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物联网(IOT)技术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5G 网络凭借其高速率、低时延特性,为海量设备互联提供高效传输支持;人工智能( AI)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向智能化演进。政策扶持与消费需 求双轮驱动下,全球物联网市场持续扩张,根据爱立信的预测,至2030年5G移动签 约数将达到62.9亿,24-30年复合增速达18%,固定无线接入连接2030年达到3.5亿 台,24-30年复合增速达14%。 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是增长关键:AI赋能设备端实时数据分析与自主决策(如 智能家居自适应调控),5G技术则支撑工业物联网等高并发场景。未来,随着“AI OT”融合深化及5G商用普及,物联网将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释放更大潜 力。 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业务聚焦 结合行业发展市场洞察及对应价值链分析定位,公司聚焦以汽车智能化及物联网通 信两大领域开展核心业务,汽车智能化领域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智能舱驾” 、“V2X”、“商用车”为核心业务,聚焦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网联的 深度融合研发,持续开发高度集成的智能硬件和软件服务,在智能舱驾软硬件的开 发和交付、国际化智能网联产品提供、以车辆为核心的V2X平台及应用方面形成了 核心竞争力;物联网通信领域主要围绕“4G/5G无线通信、物联网解决方案”为核 心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无线通信终端及物联网解决方案。 ①智能网联:拥有成熟稳定的优质乘用车与商用车前装车厂配套体系、国际化产品 提供及交付能力,产品包括TBOX、OBU等产品,可提供面向乘用车与商用车细分行 业应用的高品质产品。 ②智能舱驾:通过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技术先进的智能座 舱及智能辅助驾驶研发团队,公司目前已构建起包含硬件、软件、测试等在内的全 栈式自研能力,并拥有车规级制造中心。借助智能网联技术与市场基础在智能座舱 和智能辅助驾驶域控等业务均已实现突破,与国内外一二线车厂及造车新势力达成 了多项合作,形成了软硬件相结合的研发设计模式。 ③V2X:具备面向Tier1及行业终端客户应用的软件与数据平台软件开发能力,主要 包括智慧交通平台、智能网联平台、自动驾驶平台等产品及综合方案提供能力。 ④商用车:产品覆盖智能网联、智能舱驾与V2X等领域,具备符合商用车要求的车 机开发设计能力,拥有国内主流商用车前装车厂的配套体系,主要包括宇通客车、 中通客车、中国重汽、东风汽车等。 ⑤IOT业务:在IOT领域公司积累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供应链能力、质量 管控能力和成本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终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生产 的智能通信终端产品长期供应国外知名终端厂商。面向万物智联的未来世界,将专 注于5G/IOT/AI等核心技术,在物联网行业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2)主要产品分析 ①拳头产品 智能网联终端(TBOX、OBU等); 4GRedcapMIFI/Dongle、4GCPE/MIFI; 智能舱驾域控制器; 商用车影音系统,播放器,中控,显示器; 车联网平台及相关产品; ②新兴产品 智能网联5G终端及系列产品; 5GRedcapMIFI/Dongle、5GCPE/MIFI; 电子后视镜; 商用车新国标终端、中控、电子仪表、电动屏; 新能源车联网平台及相关产品。 ③培育产品 智能网联5G产品、出海TBOX、高性价比TBOX; 5G-AFWA/eMBB、AI+5GFWA/eMBB; 舱驾一体域控产品; 智慧交通云控平台及车路云一体化等产品; 商用车智能舱驾与5G终端。 (3)经营模式分析 ①通过向乘用车与商用车车厂和Tier1等客户提供智能网联与智能舱驾类产品和相 关服务获取收益;②通过向运营商及虚拟运营商等客户提供物联网产品和相关V2X 服务获取收益; ③打造高端OEM制造平台,在支撑集团战略聚焦业务需求基础上实现OEM加工收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具有20多年专业从事汽车智能化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经验,并以 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车联网服务和自动驾驶系统,在产品的硬件、软件及研发创新 方面,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具体核心技术如下: (1)车路云整体能力 拥有车端、路端及云端相关产品整体研发能力,拥有硬件研发技术、边缘计算技术 、云端计算技术,产品涵盖MEC加融合算法、RSU、OBU、云控平台及调度平台等。 (2)车载网联技术 拥有车载通信终端、TBOX、OBD、OBU等多种车载通信设备,已形成产品矩阵,且拥 有量产及批量供货经验;拥有4G通信、车内通信技术、展开5G产品预研;在环境感 知、远距离无线通信、车载网络通信、信息安全、自动化测试等方面拥有核心能力 。 (3)智能辅助驾驶相关技术 聚焦智能辅助驾驶的硬件和底层软件能力,拥有芯片以及算法等合作伙伴,在低中 高阶智能辅助方案均有完善的产品布局。 (4)智能座舱相关技术 拥有互联网车机、液晶仪表、360环视、座舱域控制器等产品及研发能力,拥有标 准化的大算力硬件平台、自研的基础软件平台,支持灵活的功能软件组件及深度定 制应用生态。 (5)智能网联云端技术 拥有全线智能网联云端技术及产品,包括车联网平台、新能源监控平台、自动驾驶 平台、OTA平台等,产品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具有高可靠性、高并发性、高安全 性特点,并已形成PB级别数据管理及人工智能应用。 (6)客车影音系统方案 拥有整套的影音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中控主机、显示器、扬声器、功放、话筒等, 通过多年的经验和资源累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贴身服务。 (7)人工智能计算平台 实现面向车联网数据的人工智能计算以解决业务需求。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清洗、 数据转换、算子生成、算法管理、模型输出等。已应用于新能源车辆三级报警识别 、电瓶馈电预警、电池监控度预测等。 2、产品品质优势 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符合IATF16949、ISO26262、ISO21434、ISO9001、IS O14001和ISO45001等国际标准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全面保障产品和 服务质量。软件团队通过了CMMI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并有项目软件开发过程通过 了ASPICEL3认证。自2016年起,公司全面导入精益管理系统,产品相继通过了ROHS 、FCC、FDA、CE等欧美安全标准认证,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及汽 车经销商日益严格的产品及服务品质要求。在生产链条管理上采用先进的MES制造 执行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出货全过程追溯管控,并能够做到信息共享、过程防 错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质量关口在现有生产技术及工艺创新方面,公司不断加大 生产工艺改造及技术升级的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自动化改造,将人工智能、云 端算法、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有效融合,全面提升核心数据 生产能效和服务保障能力。 在面向未来的产品预研和技术储备方面,公司不断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并与国内 外优质客户进行合作,全面提速无人驾驶的学习、智能座舱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 进程,确保公司在新技术新趋势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3、生态圈优势 公司在业务发展战略上,在从后装市场走向前装市场基础上,灵活采取了和主机厂 、Tier1、芯片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稳定的销售 关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4、规模化优势 公司是珠三角经济区最具规模和实力的汽车智能化系统生产厂家之一,在惠州、西 安、武汉、上海设有四大研发中心,涉及汽车电子、车联网、新能源汽车、无人驾 驶、通信设备、信息科技、软件设计、智能装备、精密部件等多个领域,共有研发 人员268人。公司拥有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米的产业化基地,具备完善配套的生产条 件,具有先进的SMT、装配生产线,以及13温区回流焊炉,X-RAY、无铅波峰焊接、 全自动ICT/FCT测试等生产设备,具有超过150万台的年生产和销售能力。同时,公 司拥有国家级ISO/IEC17025实验中心,占地2,000余平方米,分设环境、EMC、可靠 性、力学等8个试验区域,共有75大项实验能力,覆盖车载影音产品98%以上实验项 目。 5、品牌和客户优势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汽车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市场,凭借在品牌方面的竞争优势,公司 曾获“全国车联网企业100强”、“广东企业500强”、“广东制造业100强”等多 项荣誉称号。 目前公司国内外客户群分布广泛,在整车生产企业及相关企业方面拥有众多优质客 户,如上汽集团、奇瑞集团、长安马自达、北汽制造、智己汽车、宇通客车、中通 客车、一汽红旗、东风集团、中国重汽、北奔重卡、MHI、DENSOTEN、HARMAN、Vin fast、FSI、Franklin等。同时,公司结合客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在产品规划以 及研发上,公司坚持围绕智能网联、智能舱驾、车联网应用车路云等产品多线开发 。 6、管理优势 面对汽车电子行业快速发展、持续转变的现状,公司秉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理念 ,不断寻求行业优质业务伙伴的战略合作机会,掌握全球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在 技术方面,深耕专业领域,走出去,引进来,强化内功,寻求技术突破;在人才培 养方面,不断引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管理通道和专业通 道,实现员工职业双通道发展,让各项工作专业化,安排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实 现人才价值最大化,为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和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奠定基矗同时公 司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工作建设,信息化平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全价值链的 有效管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高质、高效的信息化数据分析平台,助力 公司推动智能制造和服务升级,实现业务管理体系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不断提 高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实现企业的最佳运营与持续发 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对汽车行业发展依赖的风险 本公司主要产品面向汽车智能化市场,故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与整体汽车行业的发展 状况及景气程度密切相关。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2、市场竞争风险 汽车电子行业具有市场潜力大、需求变化快、竞争激烈等特点。公司存在客户集中 度高、订单连续性的风险,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调整竞争策略,加大客户开发 力度,积极推广公司新技术、新产品。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所拥有的核心技术人员及其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 公司将加大人才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建设体系,防范相关风险。 4、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 公司生产的产品中涉及汽车智能化硬件及软件专利或专有技术。公司无法完全排除 未来发生专利纠纷的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加大研发 投入,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5、运营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由于技术难题或技术不成熟而导致产品开发进度无法 达到预期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在开发新产品前进行技术研发,确保技术可行性, 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市场 开发过程中同样存在无法预测市场需求,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开发计 划不能有效开展的风险。对此公司需要在新产品开发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 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同时不断跟进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 品的设计和生产计划。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从战略聚焦、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产品交付、合规内控等多个维 度,开展了多项工作,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1)战略聚焦:公司以“智能网联”、“智能舱驾”、“商用车”、“V2X”作为 业务为引擎,持续在智能舱驾和通信射频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通过多种 手段,面向芯片、主机厂等上下游及行业伙伴,结成紧密合作关系,打造生态圈; 以历史积累为基础,形成国内国外市场互相协同,协同促进的发展局面。 (2)市场拓展:在国内外市场深化客户关系、了解客户需求、发掘新商机,在车 载网联、IOT、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商用车业务板块均获取了新项目定点。 (3)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强了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不仅加强了长板领域的研发 ,还在短板领域进行了有力补充,积极部署5G、车路云协同及舱驾一体化等平台开 发项目。 (4)产品交付:重塑产品质量策划体系,加强来料检验与生产监控,提升全流程 品质的控制能力,细化工厂管理要求,持续提升工厂综合制造能力,保证研发项目 顺利转量产以及后续的高质量交付。 (5)合规内控:优化内部管控等流程,减少管理漏洞;修订公司合同管理、信用 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降低业务风险,建设针对应收、应付、存货管 理的机制,降低业务风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443,933,288.46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2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84,108.96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4.07%;截至2025 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427,181,267.77元;负债合计294,914,306.74元;归 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137,153,039.18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22%。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长春市索菱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西安龙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芜湖菱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 | 100.00| -| -| |合伙) | | | | |索菱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500.00| -| -| |索菱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 307.66| -| -| |深圳市索菱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海南索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浙江索菱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武汉英卡锐驰科技有限公司 | 50.00| -| -| |武汉英卡科技有限公司 | 625.00| -| -| |桐乡乌镇索菱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无锡索菱科技有限公司 | 4000.00| -| -| |惠州市索菱精密塑胶有限公司| 500.00| -| -| |惠州市妙士酷实业有限公司 | 500.00| -| -| |广东索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500.00| 1738.50| 29543.46| |安徽索菱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奇菱智行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10590.20| -| -| |九江妙士酷实业有限公司 | 3953.45| -| -|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 | 5000.00| -1338.10| 10715.47| |上海索菱实业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上海旗旌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上海云木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上海三旗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9369.12| 69336.40| |三旗通信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4100.64| -| -| |三旗(惠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00.00| -| -| |USA Tricheer Ltd | 0.07|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