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755 奥赛康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8-01】 券商观点|医药行业周专题:国产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正盛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1日,东方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国产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正盛。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创新药:正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自2015年医改和2018年集采以来,中国药企积极从“仿制”转型“创新”。在此过程中,已逐步完成了从模仿到跟随,再到源头创新的蜕变。随着创新程度不断提升,国产创新药厚积薄发,初步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迎来出海浪潮。 当前以借船出海为主,未来有望实现全球商业化。创新药出海的三个阶段分别为:1)借船出海:现阶段以对外授权(license-out)为主。近3年来,正在呈现出交易总额及首付款金额快速提升、药物类型更加多样化的边际变化,中国创新药成为全球医药交易中的重要力量;2)自主出海: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开展国际临床,在海外获批上市;或选择与海外资本合作成立新公司的“NewCo模式”,探索更多灵活的出海方式;3)全球化:国产创新药最终在欧美等地销售,打开商业化天花板,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寻找下一代“药王”,BD热潮仍将持续。PD-(L)1、ADC和GLP-1药物商业化表现优异,当前BD正围绕这些领域的迭代产品展开。1)PD-(L)1plus:有望成为下一代肿瘤治疗基石药物。PD-(L)1/VEGF双抗AK112正面击败K药,是确定性最高的迭代方向;PD-1/IL-2双抗IBI363显著延长免疫耐药NSCLC患者生存期,冷肿瘤疗效突出。PD-1plus领域近期发生了数个重磅交易,MNC需求旺盛,国内可选管线众多;2)ADC:25H1ADC仍是BD交易热门赛道,但标的靶点已更具差异化。从近期数据看,在临床未满足需求较大的领域,国内一些差异化靶点ADC如PD-L1、DLL3和EGFR等已展现较大潜力;3)GLP-1:25H1全球GLP-1领域交易规模已超过24全年,今年以来重磅交易已发生8起,BD进入快速增长期。交易主要围绕下一代GLP-1及减重新范式(多靶点、口服、联用和超长效),而在这些领域,国内存在较多优质标的。国产创新药出海正处于第一/二阶段,围绕大单品迭代的BD仍将持续。从投资上看:1)PD-(L)1Plus:PD-(L)1/VEGF是确定性最高的方向,建议关注: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神州细胞、君实生物-U、荣昌生物、华海药业、基石药业;PD-1/IL-2也表现出显著的生存获益与突破IO治疗边界的潜力,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奥赛康、汇宇制药等;2)ADC:在临床未满足需求较大的领域,PD-L1、DLL3和EGFR等已展现较大潜力,建议关注:复宏汉霖、再鼎医药、泽璟制药、石药集团、乐普生物等;3)GLP-1药物:交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多靶点、口服、联用和超长效是重要方向,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众生药业、歌礼制药、甘李药业、联邦制药、来凯医药等。风险提示创新药的开发风险高,临床试验可能会因为疗效、安全性、策略调整等问题进度慢于预期甚至失败;如果未来同靶点药物数量大幅增加导致竞争加剧,可能会对在研药物的商业化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01】 奥赛康(8月1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8月1日奥赛康收盘价为28.40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2.52万股 | 成交价:24.71元 溢价率:-12.9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奥赛康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8-0128.400024.710012.5200-0.12992957746478873239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8-01】 北京: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医疗设备ETF、生物医药ETF、创新药ETF天弘集体涨超1%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8月1日,A股三大指数走强,医药板块表现活跃。 相关ETF方面,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截至发稿涨1.37%,成分股中,科兴制药涨超8%,奥赛康、甘李药业、汇宇制药-W、贝达药业等股涨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31日,创新药ETF天弘(517380)已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8700万元。 此外,在医疗设备和生物医药方面,医疗设备ETF(159873)截至发稿涨1.48%,成交额暂居同标的第一;生物医药ETF(159859)截至发稿涨1.17%,成交额超5100万元。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且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该指数实现了A股+港股、创新药+CXO全面覆盖。据最新数据,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还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564,C类:014565)。 医疗设备ETF(159873)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该指数选取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行业股票组成,以反映该行业股票的整体表现。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SZ),该指数布局均衡,覆盖A股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个方向。生物医药ETF(159859)为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该ETF还配备了联接基金(A:011040,C:011041)。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天(31日)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诊疗方案指出,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此外,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殖健康服务。优化妇幼医疗保健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合理确定产科服务价格水平,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时调整相关医保支付政策。 中信证券表示,近来高层多次明确提出“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等原则,支持创新药械产业发展,我们认为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修复,重点提示关注医疗器械拐点投资机会。建议从国内集采优化受益+出口持续突破维度进行布局。 中金公司表示,国家层面育儿补贴政策叠加医保支持持续推进,有望提振生育意愿,建议关注医药行业生育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具体领域包括:1)辅助生殖;2)儿童疫苗及用药;3)眼科、齿科等儿童相关医疗服务和耗材。 【2025-07-30】 2025年07月30日早间个股预警:华西能源“戴帽”近三个月后董秘辞职 孟海涛辞去董秘是因为遭到公开谴责处分;瑞松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0013%公司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07月30日公司公告、减持和解禁等个股信息预警:华西能源“戴帽”近三个月后董秘辞职 孟海涛辞去董秘是因为遭到公开谴责处分;瑞松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0013%公司股份......附表类别个股名称内容详情公告华西能源“戴帽”近三个月后董秘辞职 孟海涛辞去董秘是因为遭到公开谴责处分瑞松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0013%公司股份上海汽配股东格洛利与迪之凯拟减持不超过1.75%股份苏州规划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5%公司股份赛微电子国家集成电路基金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7月29日期间累计减持1.06%公司股份华业香料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华文亮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纬德信息股东拟合计询价转让4%公司股份嘉和美康股东国寿成达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创耀科技股东询价转让初步定价为38.01元/股减持君禾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14%股份海伦哲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97%股份上海汽配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75%股份安记食品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通鼎互联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08%股份漫步者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96%股份招商轮船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7.56万股科博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79%股份奥赛康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5%股份宁水集团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01%股份嘉和美康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蓝丰生化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61%股份*ST天龙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01%股份苏州规划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5%股份飞荣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98%股份蓝海华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0.72%股份解禁苏州银行726.25万解禁股:8月4日上市流通龙图光罩830.45万解禁股:8月6日上市流通华统股份1.32亿解禁股:8月1日上市流通快可电子3970.20万解禁股:8月4日上市流通北路智控8242.64万解禁股:8月1日上市流通立新能源4.65亿解禁股:8月1日上市流通九丰能源92.36万解禁股:8月5日上市流通 【2025-07-29】 奥赛康:股东苏洋投资拟减持不超1.5%股份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奥赛康公告,股东江苏苏洋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持有1.2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3.4045%,拟于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11月17日,分别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928.16万股,占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464.08万股,占0.5%,合计不超过1392.24万股,占1.5%。 【2025-07-29】 奥赛康(7月29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7月29日奥赛康收盘价为27.90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2.00万股 | 成交价:24.28元 溢价率:-12.97%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奥赛康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7-2927.900024.280012.0000-0.12974910394265232975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7-28】 奥赛康(截止2025年7月10日)股东人数为20045户 环比增加15.3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7月28日,奥赛康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7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0045人,较上期(2025-06-10)增加2663户,环比增长15.32%。从持仓来看,奥赛康人均持仓4.63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5.34万股,环比下降13.29%,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27】 深市医药生物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向好 创新驱动与多元布局成双引擎 【出处】证券日报网 A股公司进入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稳中向好,截至7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生物医药行业已有56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至50亿元。 其中,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博医疗”)、北京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赛康”)、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敖东”)等深市行业龙头企业在政策环境趋稳、创新成果落地及多元化业务布局的共同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良好的发展韧性,业绩预告增幅显著。 创新成果集中兑现 驱动业绩增长 深市医疗健康板块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复苏和增长势头。集采政策影响逐步被消化,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并进入收获期。 作为国内骨科植入物领域的领先企业,大博医疗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亿元至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37%至80.84%。大博医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告期内各产品线已步入耗材集采后的新增长常态,公司坚持产品创新、技术服务与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以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奥赛康药业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8.58%至131.50%。 奥赛康总经理马竞飞介绍,2025年是公司创新研发成果集中兑现的关键一年。今年上半年,公司首个一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获批上市,标志着创新转型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公司常年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近两年来有多款新品上市销售,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公司继续加强成本管理,减少销售及管理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中华老字号”医药企业吉林敖东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36亿元至12.90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40%;扣非净利润约11.22亿元至11.75亿元,同比增长38.10%至44.71%。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吉林敖东董事会秘书王振宇表示,公司坚持“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发展模式。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围绕新产品和大品种二次开发稳步推进各研发项目。 多元布局深化 构筑企业增长韧性 除了创新驱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成本结构,并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成为深市医疗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 有的公司加大国际化布局。“大博医疗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持续优化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等举措,持续推进医用高值耗材领域多产品线共同发展,争取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企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大博医疗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信建投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认为,展望2025年全年,大博医疗整体收入有望实现不错增长,利润增速有望高于收入增速。 也有公司坚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王振宇介绍,未来,吉林敖东将战略聚焦医药主业,依托“敖东及图”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品牌优势,创新驱动与产融结合并举,系统构建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挖掘核心大品种群市场价值,目标实现2025年营收与净利润的稳步增长。 还有公司加紧创新研发。“奥赛康当前有40多款药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包括十余款创新药正处于临床阶段。未来,随着创新药研发成果陆续落地,公司特色原料药和制剂基地也将着手布局扩建,同时继续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需求,加快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马竞飞介绍。 长城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吴明华认为,奥赛康是消化领域领先企业,持续拓宽药品矩阵、强化自研能力。目前公司已在消化、抗肿瘤、抗感染和慢性病四大领域具备较高的品牌影响力,自研及引进的创新药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中长期看,公司抗肿瘤药物具备优异的商业化前景。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医药生物公司创新成果的持续落地和对临床需求的深入满足,深市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5-07-27】 政策春风吹暖生物医药业 深市多家龙头企业业绩与创新稳步向好 【出处】证券时报网 作为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24年以来我国多次发布创新药重大政策,加码创新药全面发展升级。 乘着政策的春风,2025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相关公司业绩稳中向好。截至7月25日,深市生物医药行业已有56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至50亿元。 近年来,吉林敖东逐步发展成为以医药产业为基础,以“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模式快速发展的控股型集团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吉林敖东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6亿元至12.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至140%;预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1.05至1.10元。 “公司围绕市值管理,聚焦医药主业,持续提升经营质量,积极践行‘专注于人、专精于药’的企业价值观,实施‘大品种群、多品种群’的销售拉动政策,坚持走‘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快速发展的道路,按照年初制定的估值提升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吉林敖东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产品研发方面,吉林敖东围绕新产品和大品种二次开发稳步推进各研发项目。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并优选中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标准及中药药材资源等进行研究,已累计获得525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在癌症、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多个治疗领域开展药物研究。 展望未来,吉林敖东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发展战略将聚焦于医药主业,创新驱动与产融结合。公司坚持“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发展模式,在保持医药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大健康领域,通过创新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并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医药制造全产业链优势,系统构建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同时,公司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深化产融结合效能,实现金融资本反哺实体产业、产业生态赋能价值增长的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奥赛康是一家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医药制造企业,现已发展成为集特色化学原料药、高端化学药和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为一体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产品聚焦消化、抗肿瘤、抗感染和慢性病等治疗领域,在中国医药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上半年,奥赛康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1.75亿元,同比增长78.58%—131.50%。公司常年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近两年来有多款新品上市销售,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公司继续加强成本管理,减少销售及管理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奥赛康总经理马竞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药和高技术壁垒的新型仿制药的开发,是公司的核心战略发展方向。十年磨一剑,2025年进入到公司创新研发成果集中兑现的关键一年。 马竞飞称,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药物研发创新、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快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努力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随着创新药研发成果陆续落地,公司特色原料药和制剂基地也在着手布局扩建,为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医药大国升级为医药强国贡献奥赛康力量。 大博医疗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综合性医疗企业,业务领域涵盖骨科、微创外科、神经外科等。今年上半年,公司各产品线步入耗材集采后新的增长常态,公司坚持产品创新、技术服务、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亿至2.5亿元,同比增长约66.37%至80.84%。 展望未来,大博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持续优化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等举措,持续推进医用高值耗材领域多产品线共同发展,争取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企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2025-07-27】 深市一批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半年度预告出炉 研发成果促进业绩稳中向好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孔令仪 时娜)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生物医药行业相关公司业绩稳中向好。截至7月25日,深市生物医药行业已有56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至50亿元。在这些上市公司中,3家公司实现扭亏,13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超过100%。 从业绩增长原因来看,重视研发、新品上市销售或放量是相关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大博医疗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66.37%至80.84%。奥赛康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长78.58%至131.50%。吉林敖东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至12.9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40%。 大博医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各产品线步入耗材集采后新的增长常态,并且公司坚持产品创新、技术服务、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奥赛康表示,公司常年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近两年来有多款新品上市销售,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提升。今年是公司创新研发成果集中兑现的关键一年,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作为公司开发的首个一类创新药,已于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吉林敖东表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实施“大品种群、多品种群”的销售拉动政策,坚持走“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快速发展的道路,按照年初制定的估值提升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围绕新产品和大品种二次开发稳步推进各研发项目。此外,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并优选中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标准及中药药材资源等进行研究,已累计获得525个《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凭证》。 展望未来,深市生物医药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纷纷表现出持续研发创新的决心。 大博医疗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主业发展,通过加强创新研发、持续优化服务等举措,持续推进医用高值耗材领域多产品线共同发展,争取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推动企业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奥赛康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药物研发创新、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快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努力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吉林敖东表示,公司在保持医药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将积极拓展大健康领域,通过创新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并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敖东及图”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产品质量优势,挖掘核心大品种群、重点品种群、潜力品种群的市场价值,打造具有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技术优势的医药产业集团。 分析人士认为,生物制药行业正经历“创新驱动”与“政策筛选”的双重考验,具备核心技术和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而依赖传统业务且创新储备不足的企业,则面临集采降价与成本压力的双重挑战。随着集采政策的持续深化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药企的创新能力、成本管控及国际化布局将成决胜关键因素。 【2025-07-25】 医药行业大利好!集采,明确反内卷 【出处】证券时报网 7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规则调整,意味着中国药品集采进入了“质价平衡”的新阶段,对于医药行业更加健康发展有风向标作用。 从价格转向价值 发布会上,施子海表示,药品价格是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执行政府指导价以外,其他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但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滥用自主定价权。国家医保局坚持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药品价格治理能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集采药品的价格波动曾引发各界争议。今年3月17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公告称,间苯三酚注射液相关企业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梦智森”)和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太极”)被罚。此前,在第10批国采竞价现场,海梦智森(委托四川太极生产)报出0.22元/支的低价,相较最高限价降幅超九成,相较第二顺位企业0.44元/支的报价,降幅同样高达50%,引发市场极大争议。 “此次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后续应该不会出现此类争议事件,医药行业也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导向’,对行业生态,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创新药企,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防止非理性竞争,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推动资源向高质量仿制药和创新药倾斜,加速产业升级。”南京一家创新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两款新药正处于临床阶段,更加健康的行业生态坚定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的信心。 浙江一家药企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消除了唯低价中标的可能性,对公司涉及集采产品是重大利好。“我判断,已经集采过的应该不会改变,而即将到来的第11批集采中,我们将根据公司相关产品成本情况进行合理报价。”该负责人说。 “规则优化对研发能力深厚、产品梯队完善、质量管控严格且供应保障扎实的企业将形成长期利好,将有力助推医药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华东医药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一直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深耕创新研发与质量体系建设。新政策下,公司将积极响应,凭借长期积累的创新实力、卓越的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级市场积极回应 据了解,在此次发布会之前,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启动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相应的集采优化措施也同步提出。 资本市场对集采政策调整反应迅速,多家仿制药企股价上涨。化药板块7月15日以来快速走强,截至7月24日累计上涨近5%,跑赢上证指数近3个百分点。仿制药企一品红7月15日以来最高上涨近40%,奥赛康股价也创下近十年新高。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杜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的集采优化措施,整体利好医药行业。“新的举措大概率会给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不用以负毛利博取订单。而且,之前集采中,过低的报价可能使企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比如听说有企业申报的原料和正式生产批次的原料不同,最终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活性,以及品质难以保证。希望政策出来以后,这种现象能够减少。”杜艺告诉记者,还希望监管能够落实配套政策。比如,加大检查覆盖、严格规范仿制药审查、灵活控制采购量的同时,兼顾民众购买集采药物的意愿,既保障民众选择原研药或其它药物的权利,又监督医疗机构对于集采药物之外其它药物采购的利益交易。 华大共赢合伙人王磊表示,集采优化政策很合理,重疗效前提下最优价格方案,而不是最低。这样可以防止药企低价围标,另外也有利于仿制药企业的龙头企业强者更强。兴业证券黄瀚洋也认为,新规则对行业的影响肯定是正面的,更能保障质量,对后续集采品种利润率也是边际向好。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新的规则有助于科学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往“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的方向转变,进而促进国内仿制药市场生态圈健康发展,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部分赛道降价影响已出清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品;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形成了协同补充的格局。业内人士认为,集采是治理价格虚高的有效途径,推动了行业秩序逐步规范,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促进群众用药质量和可及性的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在10批集采中已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 进入集采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往往会有较大降幅。公开数据显示,药品国家集采前九批平均降幅为55%,降价区间维持在50%至60%。第10批集采未公布平均降幅,据米内网不完全统计,中选结果中超过50个药品降幅超90%。除了药品外,医用耗材国采也经历五年时间,先后有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脊柱耗材、人工耳蜗等产品大幅降价。 国元证券认为,当前,集采范围已拓展至化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和IVD器械耗材等多个不同的领域,且仍在持续加速推进,生物类似药、化学发光等领域未来也将逐步纳入集采范围。随着集采的快速推进,目前部分细分赛道的降价影响已经出清。 集采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也给药企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部分仿制药企开始积极转型,开启仿创结合的新征途,如石药集团、丽珠集团均在创新药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也有部分企业借助集采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如甘李药业产品自2022年进入集采后价格下跌,当年公司业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23年受集采中标结果落地执行影响,公司借助获得的集采价格优势和近万家的新准入医院机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当年营收同比增52.31%,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4亿元。2024年在国内市场新一轮集采中,公司产品均实现一定程度的价格回调,推动营收持续增长。 而随着第11批集采工作于近期正式启动,除不再简单地以最低价作为参考外,“新集采”还推出了更多举措,包括医生可按药品品牌报量、提高投标资质门槛、强化质量监管等,均是按照“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回应社会关切,以保障患者能用上质量高、疗效好的仿制药。比如,“新集采”提高了生产质量考察要求,将原来的“投标药品”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扩展到“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 【2025-07-25】 不再锚定最低价 国家药品集采明确反内卷 【出处】证券时报 7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规则调整,意味着中国药品集采进入了“质价平衡”的新阶段,对于医药行业更加健康发展有风向标作用。 从价格转向价值 发布会上,施子海表示,药品价格是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执行政府指导价以外,其他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但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滥用自主定价权。国家医保局坚持市场决定价格的改革方向,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药品价格治理能力,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集采药品的价格波动曾引发各界争议。今年3月17日,上海阳光采购网公告称,间苯三酚注射液相关企业四川海梦智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梦智森”)和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太极”)被罚。此前,在第10批国采竞价现场,海梦智森(委托四川太极生产)报出0.22元/支的低价,相较最高限价降幅超九成,相较第二顺位企业0.44元/支的报价,降幅同样高达50%,引发市场极大争议。 “此次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后续应该不会出现此类争议事件,医药行业也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导向’,对行业生态,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创新药企,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防止非理性竞争,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推动资源向高质量仿制药和创新药倾斜,加速产业升级。”南京一家创新药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两款新药正处于临床阶段,更加健康的行业生态坚定了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的信心。 浙江一家药企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不再简单地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消除了唯低价中标的可能性,对公司涉及集采产品是重大利好。“我判断,已经集采过的应该不会改变,而即将到来的第11批集采中,我们将根据公司相关产品成本情况进行合理报价。”该负责人说。 “规则优化对研发能力深厚、产品梯队完善、质量管控严格且供应保障扎实的企业将形成长期利好,将有力助推医药行业的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华东医药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一直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深耕创新研发与质量体系建设。新政策下,公司将积极响应,凭借长期积累的创新实力、卓越的质量和供应保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级市场积极回应 据了解,在此次发布会之前,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启动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相应的集采优化措施也同步提出。 资本市场对集采政策调整反应迅速,多家仿制药企股价上涨。化药板块7月15日以来快速走强,截至7月24日累计上涨近5%,跑赢上证指数近3个百分点。仿制药企一品红7月15日以来最高上涨近40%,奥赛康股价也创下近十年新高。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杜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的集采优化措施,整体利好医药行业。“新的举措大概率会给企业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不用以负毛利博取订单。而且,之前集采中,过低的报价可能使企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比如听说有企业申报的原料和正式生产批次的原料不同,最终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活性,以及品质难以保证。希望政策出来以后,这种现象能够减少。”杜艺告诉记者,还希望监管能够落实配套政策。比如,加大检查覆盖、严格规范仿制药审查、灵活控制采购量的同时,兼顾民众购买集采药物的意愿,既保障民众选择原研药或其它药物的权利,又监督医疗机构对于集采药物之外其它药物采购的利益交易。 华大共赢合伙人王磊表示,集采优化政策很合理,重疗效前提下最优价格方案,而不是最低。这样可以防止药企低价围标,另外也有利于仿制药企业的龙头企业强者更强。兴业证券黄瀚洋也认为,新规则对行业的影响肯定是正面的,更能保障质量,对后续集采品种利润率也是边际向好。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新的规则有助于科学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往“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的方向转变,进而促进国内仿制药市场生态圈健康发展,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部分赛道降价影响已出清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品;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形成了协同补充的格局。业内人士认为,集采是治理价格虚高的有效途径,推动了行业秩序逐步规范,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促进群众用药质量和可及性的整体提升。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在10批集采中已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 进入集采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往往会有较大降幅。据公开数据显示,药品国家集采前九批平均降幅为55%,降价区间维持在50%至60%。第10批集采未公布平均降幅,据米内网不完全统计,中选结果中超过50个药品降幅超90%。除了药品外,医用耗材国采也经历五年时间,先后有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脊柱耗材、人工耳蜗等产品大幅降价。 国元证券认为,当前,集采范围已拓展至化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和IVD器械耗材等多个不同的领域,且仍在持续加速推进,生物类似药、化学发光等领域未来也将逐步纳入集采范围。随着集采的快速推进,目前部分细分赛道的降价影响已经出清。 集采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也给药企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部分仿制药企开始积极转型,开启仿创结合的新征途,如石药集团、丽珠集团均在创新药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也有部分企业借助集采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如甘李药业产品自2022年进入集采后价格下跌,当年公司业绩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23年受集采中标结果落地执行影响,公司借助获得的集采价格优势和近万家的新准入医院机遇,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当年营收同比增52.31%,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4亿元。2024年在国内市场新一轮集采中,公司产品均实现一定程度的价格回调,推动营收持续增长。 而随着第11批集采工作于近期正式启动,除不再简单地以最低价作为参考外,“新集采”还推出了更多举措,包括医生可按药品品牌报量、提高投标资质门槛、强化质量监管等,均是按照“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回应社会关切,以保障患者能用上质量高、疗效好的仿制药。比如,“新集采”提高了生产质量考察要求,将原来的“投标药品”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扩展到“投标药品的生产线”2年内不违反药品GMP要求。 【2025-07-21】 年内“冠军基”最新持仓曝光,这只股票“晋升”第一大重仓股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裴利瑞 近期,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绩优基金的最新调仓动态随之曝光。 7月21日,年内“冠军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发布2025年二季报,公告显示,该基金在二季度提高了股票仓位,加仓了映恩生物、三生制药、石药集团,其中映恩生物位列第一大重仓股。 基金经理张韡在二季报中表示,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全球5000亿美元+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这将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映恩生物位列第一大重仓股 截至7月17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以来的收益率高达133.72%,为年内业绩最好的“冠军基”。 二季报显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在今年二季度依然重仓港股创新药,加仓了映恩生物、三生制药、石药集团,但同时减持了前期涨幅较多的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截至二季度末的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映恩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其中映恩生物位列第一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17.27%。 同时,该基金在二季度显著提高了股票仓位和持股集中度,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从一季度末的86.48%提高到二季度末94.28%,前十大重仓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从一季度末的66.45%提高到二季度末的72.05%。 不过,由于该基金暂停申购仅开放赎回,其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并未带来规模增加,反而有资金进行了止盈操作,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2.83亿元降低到2.19亿元。 年内业绩前十被创新药基金包揽 除了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今年收益前十的公募基金全部为重仓创新药的产品。 比如,以近120%收益率位列今年收益亚军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在二季度大幅加仓了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石药集团、一品红等个股,其中三生制药、一品红等个股在二季度股价翻倍。基金经理梁福睿指出,该产品三季度将继续聚焦在创新药领域,整体持仓和交易思路将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展开。 截至二季度末,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的管理规模为11.32亿元,较一季度末的0.36亿元增长超30倍。 再比如,排名第三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年内收益率为106.37%,该基金二季度持仓港股创新药与科创板创新药平分秋色,加仓了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和科伦博泰生物等个股,新进舒泰神、奥赛康两大个股,同时将泽璟制药、迪哲医药调出前十大重仓股。 除了上述行业主题基金外,业绩前十中还有中航优选领航、诺安精选价值、平安核心优势、嘉实互融精选等全行业基金,而这些基金也普遍重仓创新药。 比如,中航优选领航在二季度重仓了多只A股创新药,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一品红、荣昌生物、热景生物,其中一品红在二季度大涨近97%;诺安精选价值在二季度同时重仓了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信达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 关注创新药和设备耗材龙头 在二季报中,多位绩优基金经理也阐述了对医药板块的最新看法和投资方向。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经理张韡在二季报中表示,二季度以来,创新药主线表现较好,2024—2025年license out deal占比持续提升;产业调研来看,趋势有望延续。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转化成全球销售额,全球5000亿美元+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这将是医药行业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主线。 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张韡认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也会开始体现长期成长空间,医药行业未来2—3年会持续展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未来会沿着以下两大方向布局:一是创新药:产品有全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pharma和biotech;二是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 中航优选领航混合的基金经理王森在二季报中表示,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已从“叙事驱动”转向“产业逻辑驱动”,行业正从“跟跑”迈入“并跑”,并在局部实现“领跑”,未来3—5年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向源头创新升级。短期看,行业可能因估值波动经历调整,但中长期向上趋势明确——政策支持、技术突破、资本助力的三重合力,将推动更多企业从“Biotech(生物技术公司)”成长为“BioPharma(生物大药企)”。当中国创新药不仅能在本土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能以“全球首创”身份参与国际竞争时,一个属于中国医药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2025-07-21】 生物医药ETF盘中实时净申购超5200万份,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一场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7月21日,A股、港股集体上涨,医药板块开盘回调后持续回升。 相关ETF方面,截至发稿,生物医药ETF(159859)跌幅收窄至0.50%,成交额超6800万元,盘中实时净申购超5200万份,成分股中,特宝生物、博雅生物、药明康德涨幅居前;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跌幅收窄至1.33%,成交额近2000万元,成分股中,贝达药业、药明联合、奥赛康等股涨幅居前;医疗设备ETF(159873)涨0.34%,盘中实时成交额暂居同标的深市产品第一,成分股中,赛诺医疗涨超8%,山外山、春立医疗涨超4%。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且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该指数实现了A股+港股、创新药+CXO全面覆盖。据最新数据,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还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564,C类:014565)。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截至7月16日,生物医药ETF(159859)产品规模暂居同标的第一。该ETF还配备了联接基金(A:011040,C:011041)。 医疗设备ETF(159873)紧密跟踪中证医疗保健指数。医疗设备ETF(159873)行业分布中医疗保健板块占99.3%。 消息面上,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近期,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一场。20余家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代表围绕“对创新药械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等议题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 西南证券指出,2025上半年A股、港股医药生物指数涨幅居前,大幅跑赢大盘。2025年初以来(截至20250706),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0.10%,跑赢沪深300指数8.90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4,迎来2021年以来的拐点;恒生医疗保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分别上涨54.1%、61.7%,大幅跑赢恒生指数。 平安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Deepseek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即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创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这主要体现在海外MNC争相抢购中国创新资产。同时部分创新药已在全球市场取得商业化突破,国产创新药已有超10亿美元收入的产品。国内药企的竞争以及政策的利好也加速了创新药行业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我们认为在(1)创新药BD热潮持续;(2)商业化迎来突破;(3)支持政策持续加码,以上三点驱动因素下,创新药行业长期向好。 【2025-07-19】 资金踊跃入市A股市场热点纷呈牛股奔腾 【出处】证券时报 本周,A股稳步上攻,创业板指创年内新高,深证成指也创4个月来新高,并逼近年内最高点,科创5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亦创阶段性新高。周成交温和放大至7.73万亿元,为3个月来最大周成交量。 资金踊跃入市 杠杆资金入市踊跃,绝大部分申万一级行业本周都获得融资净买入,其中计算机行业获得逾44亿元净买入,电子行业获得逾30亿元净买入,机械设备行业、非银金融行业均获得超20亿元净买入,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也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仅纺织服饰、商贸零售两个行业被小幅净卖出。 另据数据统计,电子、医药生物、汽车三个行业本周均获得超2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也获得超百亿元净流入,机械设备行业则连续10日获得净流入。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逾83亿元,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出逾34亿元,房地产、传媒、银行等行业也都净流出超20亿元。 展望后市,太平洋证券指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利好消息的出现(如英伟达芯片解禁、稀土出口部分放开等),叠加“反内卷”带来的通胀止跌的期待,股涨债跌后续将持续。自指数向上变盘之后,银行、AI、创新药、军工等诸多板块轮番上涨,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目前成交量正温和放大,上涨呈现“进二退一”震荡上行的走势。 稀土需求或快速增长 有色金属板块本周表现强劲,尤以稀土永磁和能源金属两个方向最为活跃。 稀土永磁板块指数继续发力上攻,再创3年半来新高。华宏科技6个交易日5次涨停,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逾110%,九菱科技年内涨幅更是高达303%,奔朗新材、惠城环保、广晟有色等年内也大涨超100%。 近年,随着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中重稀土需求量快速增长。中信证券预计,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3千克—5千克,假设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300万辆,对应钕铁硼需求至少将达7万吨。 人形机器人领域,摩根士丹利指出,人形机器人革命将对稀土磁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每个人形机器人平均需要0.9公斤稀土金属。预计从2035年开始人形机器人将快速普及,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将带来8000亿美元的关键矿物增量需求。 中信建投认为,国内稀土价格将向海外高价靠拢,价差有望收敛。国内稀土企业成本相对稳定,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厚利润空间。以北方稀土为例,假设氧化镝价格上涨50%,公司净利润有望提升30%以上。 能源金属方面,盐湖提锂、钴金属板块指数均创2年新高,锂矿、动力电池回收则创年内新高。富淼科技、久吾高科等多股在周五20%涨停。 消息面上,藏格矿业本周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于7月16日收到海西州自然资源局、海西州盐湖管理局下发的《关于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近日连续走强,周五盘中一度突破7万元/吨,创3个月新高,不到1个月时间自低点以来最大涨幅超20%。 中信证券表示,智利5—6月出口量较此前大幅下滑,或导致7—8月中国锂盐进口量下滑,叠加国内藏格锂业停产,短期锂盐供应或有所下降。6万元/吨—7万元/吨的锂价已经触及大部分锂矿厂商的成本线,向下空间有限。在长期成本支撑以及短期基本面好转的背景下,锂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医药板块牛股奔腾 生物医药股也是本周一大亮点,创新药板块指数本周4次刷新历史纪录,减肥药板块指数连续3日创历史新高,化学制药板块指数则连续9日上涨,创4年新高,仿制药、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指数亦创多年来新高。 医药股更是牛股奔腾。联环药业10日6涨停,奥赛康、万邦德、亚太药业、人民同泰等本周也均走出连续涨停行情。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523.75%,一品红、昂利康、益方生物、塞力医疗等7股年内涨幅超200%,博瑞医药等20股涨幅超100%。 港股医药股也大幅上扬,乐普生物、三叶草生物本周均涨超60%,德琪医药、加科思、大健康国际等一周涨幅均超过40%。北海康成、三生制药、歌礼制药、乐普生物等46股年内涨幅超100%。 本周,国家医保局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本次集采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本次集采国家医保局还首提“反内卷”,其在召开的通气会上明确表示,目前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即将开展医疗机构报量工作。采购规则总体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此外,医药上市公司近来频频预告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增。亚太药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长超19倍,翰宇药业最高预增超16倍,特一药业最高预增超13倍,贤丰控股、能特科技、兄弟科技等26股预增上限也超过100%。 【2025-07-18】 奥赛康(7月18日)出现4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7月18日奥赛康收盘价为25.81元,出现4笔大宗交易。第1笔成交量:15.00万股 | 成交价:22.07元 溢价率:-14.4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第2笔成交量:9.10万股 | 成交价:22.07元 溢价率:-14.4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第3笔成交量:27.20万股 | 成交价:22.07元 溢价率:-14.4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第4笔成交量:15.86万股 | 成交价:22.07元 溢价率:-14.49%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奥赛康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7-1825.810022.070015.0000-0.14490507555211158466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22025-07-1825.810022.07009.1000-0.14490507555211158466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32025-07-1825.810022.070027.2000-0.14490507555211158466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42025-07-1825.810022.070015.8600-0.14490507555211158466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7-18】 行业周报|医疗服务指数涨3.04%, 跑赢上证指数2.3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上证指数涨0.69%,报3534.48点。创业板指涨3.17%,报2277.15点。深证成指涨2.04%,报10913.84点。医疗服务指数涨3.04%,跑赢上证指数2.3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成都先导、海特生物、诚达药业、美迪西、博济医药。 本周机构观点: **华安证券本周观点**: 内生外延双重增长逻辑。海外,IO1.0专利悬崖在即,跨国药企着重PD-1后的产品布局,ADC靶向化疗、IO2.0双抗多抗大额交易频出,中国创新药企经历折戟沉沙,创新能力获得全球认可,出现创新药集中BDout的热潮。国内,医保与集采政策显著回暖,商保首次接入医保,丙类医保目录允许高价创新药成为用药选择,短期我们选择具有确定性的靶点赛道,如IO+ADC,中长期布局新的具有大药潜力的技术领域,如小核酸、CAR-T等。按照技术赛道分类进行关注: 赛道1:PD-1+抗肿瘤血管生成(PD-1/VEGF):康方生物AK112、三生制药SSGJ707、宜明昂科IMM2510、君实生物JS207、荣昌生物RC148、礼新医药LM299,以及神州细胞、华海药业等; 赛道2:PD-1+treg清除机制(PD-1/CTLA4):康方生物AK104、和铂医药HBM4003、宜明昂科IMM27M(CTLA4单靶点)、君实生物JS007、基石药业CS2009(PD-1/VEGF/CTLA4三靶点); 赛道3:PD-1+促进CD8Tcell扩增(PD-1/IL-2):信达生物IBI363、君实生物JS213、博安生物PR201、奥赛康ASKG322(IL-2前药1期); 赛道4:PD-1+激活T细胞(PD-1/TIGIT):海外对标阿斯利康(多项NSCLC3期)、泽璟制药ZG005(PD-1/TIGIT2期)、汇宇制药HY-0007(PD-/TIGIT/IL-151期); 赛道5:其他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管线:CNS小分子——绿叶制药LY03012等(NET/DAT/GABAAR三靶点解决抑郁患者自杀倾向)等;TCE——泽璟制药ZG006等(CD3/DLL3/DLL3)、和铂医药HBM7022(CLDN18.2/CD3)、HBM7020(BCMA/CD3等);HIV——艾迪药业长效预防制剂ACC027及整合酶抑制剂ACC017等产品组合; 赛道6:新技术领域前瞻布局:双抗ADC——基石药业、康宁杰瑞等;CAR-T——科济药业、云顶新耀;siRNA——石药集团、前沿生物、丽珠集团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审批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谈判价格降幅低于预期的风险;药品集采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医疗反腐对入院及销售影响的风险。 行业新闻摘要: 1:从辅助阅片到智能诊疗,“AI医生”上岗助力健康广东建设。 2:学术+公益双轨赋能,山东探索儿童糖尿病防治新路径。 3:优化医疗机构规划设置,促进医疗资源高效利用。 4:聚焦“小病不出村、报销更便捷”,我省推行基层门诊统筹综合改革,基层患者可享受更高比例医保报销。 5:上海印发《上海市建立养老与医疗床位联动转介机制深化试点方案》。 6:《基于大模型的患者医疗服务应用场景及能力分级框架(2025年)》发布。 7:吉林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管理。 8:云南推动医改走深走实。 9:浙江数字医共体重磅升级:整合医疗数据,普及AI应用,县域就诊率提高至92%以上。 10:2025年AI对医疗健康行业的趋势影响。 龙头公司动态: 1、药明康德:1)药明康德7月16日耗资约2499.8万元回购31.634万股A股。2)小摩增持药明康德约728.81万股 每股作价约88港元。3)药明康德股东将股票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转入花旗银行 转仓市值10.51亿港元。4)药明康德7月15日斥资2000.34万元回购A股25.04万股。5)药明康德7月14日斥资2000.5万元回购25.56万股A股。6)创新药领衔港股生物科技“狂奔”,后市还有业绩估值双击机遇吗。 2、爱尔眼科:1)爱尔眼科:公司属于医疗服务行业,对医疗器械板块了解有限。2)以“转诊费”名义贿赂相关推荐人,涉及患者181名,许昌爱尔眼科医院被没收违法所得7万余元、罚款12万元。3)爱尔眼科旗下医院因贿赂被罚没19万。4)大摩:内地医院上半年面临持续甚至加剧的报销压力。 3、泰格医药:1)泰格医药:出售参股公司持有的礼新医药股权。 4、康龙化成:1)康龙化成员工互殴出圈,股东更狠:上市6年狂减215亿。2)康龙化成: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1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4%—49%。 5、凯莱英:1)Schroders PLC减持凯莱英12.63万股 每股作价约88.91港元。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010.86%0.39%2025-07-02-1.40%-0.09%2025-07-030.62%0.18%2025-07-04-0.31%0.32%2025-07-07-0.92%0.02%2025-07-081.84%0.70%2025-07-091.43%-0.13%2025-07-10-0.05%0.48%2025-07-112.00%0.01%2025-07-140.54%0.27%2025-07-15-0.38%-0.42%2025-07-160.16%-0.03%2025-07-172.59%0.37%2025-07-18-0.57%0.50%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37.202023-12-2940.87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药明康德7.06%25.72%117.38%爱尔眼科0.00%3.30%16.92%泰格医药-1.66%17.98%15.42%康龙化成-2.74%11.40%31.78%凯莱英0.83%16.99%46.73%华大基因3.00%4.33%44.51%美年健康0.59%1.67%45.16%昭衍新药2.31%36.58%89.33%通策医疗1.93%5.35%-4.39%华厦眼科1.81%7.18%-0.76%九洲药业0.00%15.03%23.31%金域医学4.38%7.57%2.11%皓元医药1.31%28.17%168.09%国际医学0.38%2.34%8.94%博腾股份-0.94%26.09%66.20%三博脑科1.08%2.93%40.59%迪安诊断4.75%11.76%34.72%成都先导28.55%39.17%115.30%药石科技4.82%19.02%44.87%美迪西10.88%76.92%110.42% 行业相关的ETF有广发中证医疗ETF(560260)、国泰中证医疗ETF(159828)、易方达中证医疗ETF(159847)、华宝医疗ETF联接A(162412)、广发中证医疗ETF联接(LOF)A(502056)、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 【2025-07-18】 刚刚,大曝光!“牛基”狂买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曹雯璟 【导读】狂买这些股,又一批绩优基金经理二季报披露? “樗婊鸲颈芗叮ㄓ呕鹁淼淖钚鲁止杀涠⑼蹲什呗裕约岸韵掳肽甑牟季炙悸犯〕鏊妗? 今年二季度市场震荡上行,不少绩优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重点加仓了科技与医药板块。展望后市,基金经理普遍看好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价值,认为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把握。 一批绩优基金经理调仓换股 7月17日,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旗下永赢睿信披露了基金二季报。截至7月17日,永赢睿信近一年业绩为53.56%,同类基金排名前6%。 该基金于2023年年底成立后,泡泡玛特始终位列永赢睿信前十大重仓股。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泡泡玛特位列该基金第二大重仓股,今年一季度跃升成为第一大重仓股,且二季度持股保持不变。作为潮玩行业的龙头企业,泡泡玛特股价一路飙涨,截至7月17日,自2024年以来,泡泡玛特股价涨幅超11倍。 此外,与一季度相比,康方生物、匠心家居、百济神州-U获加仓,加仓幅度分别为85.16%、62.35%、55.91%。中际旭创、新易盛、信达生物、潍柴重机、三生制药、紫金矿业新晋十大重仓股。 高楠在二季报中表示,操作方面,仍以自下而上选股做为主要的持仓构成。选股主要考虑企业的成长性以及企业盈利的兑现度,在可选择的范围内尽量分散行业集中度,通过捕捉企业成长的机会来获取投资收益。永赢睿信也会去配置一些基本面见底,估值具备安全边际,成长空间虽相对有限但未来存在潜在改善预期的赔率性标的。“在日常操作中,我们会综合考量安全边际、基本面趋势、系统性机会和风险等多种因素进行结构上的动态优化。” 7月18日,由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二季度最新持仓出炉。截至7月17日,鹏华碳中和主题A近一年单位净值涨幅为133.86%,同类业绩排名9/7974。 根据二季报,该基金重点布局制造业、新能源、新技术等。具体来看,与一季度相比,五洲新春、汉威科技分别遭减仓93.11万股、21万股,肇民科技、隆盛科技、北特科技、祥鑫科技、浙江荣泰、斯菱股份等新晋十大重仓股。 近日,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披露基金二季报,该基金由单林、储可凡共同管理。截至7月17日,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今年以来单位净值涨幅达102.12%,成为年内又一只“翻倍基”。 二季报显示,该基金关注创新药行业,重点布局商业化路径清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投资风格明确,行业集中度高。具体来看,舒泰神、益方生物-U新晋十大重仓股。与一季度相比,奥赛康、三生制药、迪哲医药-U、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U、科伦博泰生物-B、百利天恒获加仓,加仓幅度为260.28%、219.99%、238.55%、178.03%、257.25%、298.05%、274.18%和230.95%。 中欧数字经济也披露了基金二季报,该基金由冯炉丹管理。截至7月17日,中欧数字经济A近一年单位净值涨幅达115.80%,同类业绩排名15/4329。 根据基金二季报,该基金保持高仓位运作。与一季度相比,加仓小鹏汽车-W、芯原股份增幅分别为760.82%、716.19%,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天孚通信等8只个股新晋十大重仓股。 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二季度最新持仓出炉。截至7月17日,该基金近三年业绩为84.43%、近五年业绩为104.88%,同类业绩排名4/2067、19/1997。 根据二季报,与一季度相比,春雪食品、天鹅股份获加仓143.63万股、84.47万股,加仓幅度分别为97.67%、110.71%。荣信文化、安利股份、国际实业、中公高科、华绿生物、优德精密、宁波联合、美信科技新晋十大重仓股。 关注大消费、专精特新、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站上风口,受到市场关注。单林、储可凡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下半年,创新药是确定性比较强、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继续依托优秀的临床数据、持续的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从而带来更好的表现。中国创新药的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当下的国产创新药正处于产业红利释放的前夜,而最终能穿越周期的,是那些具备硬科技实力、能持续创造临床价值的企业。 冯炉丹在二季报中表示,展望未来,对中国企业在全球AI浪潮中的潜力抱有坚定信心。持续聚焦五大核心投资方向:AI基础设施、AI应用、国产AI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以及端侧AI。AI不仅仅是科技板块的一个分支,更是驱动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力量,是科技领域中确定性较高、具成长潜力的赛道。 闫思倩在二季报中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各国降碳承诺仍在。中国也是全球最大制造国,制造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升级是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制造业+人工智能、低碳+人工智能、新型工业化相关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等都蕴含投资机会。固态电池、光伏钙钛矿、飞行汽车、无人驾驶、绿色数据中心、机器人等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并持续领跑的关键点。 江峰在二季报中表示,接下来会继续重点关注四个方向:一是大消费板块的机会;二是稳增长预期下有望受益的行业;三是国家安全和国产替代等专精特新方向;四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2025-07-18】 机构评级|兴业证券给予奥赛康“增持”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7月18日,兴业证券发布关于奥赛康的评级研报。兴业证券给予奥赛康“增持”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奥赛康2025年净利润为2.55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8家机构发布了奥赛康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29.35元,最低目标价为22.36元,平均为24.90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2.55亿元,最低为1.65亿元,均值为1.9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2.67%。其中,评级方面,5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07-18兴业证券黄翰漾增持255000000.0000--2025-05-21长城证券吴明华增持184000000.0000--2025-05-12天风证券杨松买入190070000.000029.35002025-05-09中信证券唐寅灏买入165000000.000023.00002025-05-07东方证券伍云飞买入215000000.000022.36002025-05-06华福证券陈铁林买入182000000.0000--2025-04-28广发证券罗佳荣买入185000000.0000--2025-04-01海通证券余文心优于大市197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17】 奥赛康(7月17日)出现2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7月17日奥赛康收盘价为24.52元,出现2笔大宗交易。第1笔成交量:15.00万股 | 成交价:21.45元 溢价率:-12.52%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第2笔成交量:20.00万股 | 成交价:21.45元 溢价率:-12.52%买方:机构专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奥赛康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7-1724.520021.450015.0000-0.12520391517128874388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22025-07-1724.520021.450020.0000-0.12520391517128874388机构专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7-16】 受益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gloria 近期,生物医药板块反复活跃。7月16日,创新药概念股联环药业走出8天6板的行情,力生制药、万邦德、奥赛康出现两连板,此外,广生堂上涨16.56%,我武生物上涨15.90%,浙江震元、润都股份、亚太药业、千红制药、哈三联、丽珠集团均出现“10CM”涨停。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同样表现抢眼。根据数据统计,7月14日至16日期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了0.9%,而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突出。具体来看,丽珠医药以24.79%的周涨幅领跑,中国抗体-B涨幅达34.33%,派格生物医药-B也上涨了19.41%。整个板块呈现普涨态势,45只成份股中超过30只实现上涨。 值得关注的是,7月16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从资金流向看,截至7月14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1个月获资金净买入超11亿元,日均成交额达68亿元,最新规模超过136亿元,是全市场规模最大、交投最活跃的创新药品种;此外,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一年回报达101.62%,位列全市场国际股票型基金第一。 从消息面来看,政策红利不断释放。6月30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提出五大方面16条措施。本次文件中,首次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鼓励有条件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搭建创新药交易平台,助力拓展海外市场。将医药产业定位从“民生工程”逐步提升到“创新出海”,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在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位之外,商保目录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药品,如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基本医保不予支付,但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今年10月至11月新版基本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发布。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重点提出增加商保创新药目录这一举措,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增强,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重要一步。目前,国家医保局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商保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预计未来商业保险将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发挥灵活性和补充性,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同时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伴随着我国创新药产业整体持续快速发展,相关的上游产业链包括科研试剂和CXO等行业也迎来逐步回暖,预计2025年中报开始,业绩有望逐步向好。”国元证券行业分析师马云涛认为。 从国家医保局更新的已纳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5月底,多个2025年新纳入医保国产创新药产品正在快速进院,部分药物进院速度较快。从增长速度来看,2025年新入医保的品种中,对比2025年4月底,入院数据增长较快的药物主要有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与依沃西单抗、上海谊众紫杉醇胶束、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恒瑞医药泰吉利定等。 从入院总体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5月底,入院数据超200家的药物主要有云顶新耀布地奈德肠溶胶囊、百济神州绿叶戈舍瑞林微球、信达生物托莱西单抗、海思科考格列汀和克利加巴林、信立泰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和苯甲酸福格列汀、京新药业地达西尼、先声药业曲拉西利、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绿叶制药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 广发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罗佳荣指出,2015年以来,通过药品审评审批改革、优化医保准入机制等覆盖“研发—审批—生产—市场准入”全链条的政策支持,我国制药工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国产新药迎来爆发式增长。《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推出,更加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为之护航,持续看好国内制药工业在创新升级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周期所带来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2025-07-16】 奥赛康: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奥赛康公告,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15日、7月1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经核查,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可能或已经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2025-07-16】 疯狂!药ETF惊现“乌龙指”,创新药行情再度走强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裴利瑞 近期,创新药行情火热,关注度飙升,吸引了各路资金的疯狂涌入。 7月15日,药ETF(562050)在集合竞价阶段便直线涨停,惊现“乌龙指”,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投资者对创新药投资热情的高涨;同时,最新的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以超90%的收益率位列年内收益亚军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二季度末规模较一季度末大增近30倍,强势吸金。 药ETF惊现“乌龙指” 7月15日,开盘集合竞价阶段,药ETF(562050)突然直线拉升,以涨停价1.112元/份的价格成交了582份(约650万元),惊现“乌龙指”。 随后,该ETF价格回落,截至收盘上涨0.59%,报收1.017元/份,全天成交额2634.87万元,换手率22.94%。 公开资料显示,药ETF(562050)于今年6月19日上市,是国内首只跟踪中证制药指数的ETF,重仓创新药,兼顾中药,并且完全不含医疗和CXO,精准表征纯制药板块整体表现,前五大权重股分别为恒瑞医药、片仔癀、云南白药、科伦药业、华东医药。 近期,创新药行情高涨,A股创新药虽然不如港股弹性大,但仍然录得不错的涨幅,神州细胞近一个月上涨近50%,博瑞医药、吉林敖东等涨幅超10%。 “亚军基”规模增长近30倍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报显示,不仅基金经理在二季度大幅加仓创新药,大量投资者也在借道基金涌向创新药。 以永赢医药健康为例,该基金的持仓在二季度进行了“大换血”,从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行业全面转向创新药,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舒泰神、热景生物、益方生物、泰恩康、奥赛康,其中,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443.59%。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单林在二季报中表示,创新药此轮产业趋势,类似2018—2019年CXO板块的爆发逻辑,本质是产业长期耕耘后势能的集中释放。展望下半年,在全行业资产比较下来,创新药仍是确定性比较强、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继续依托优秀的临床数据、持续的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从而带来更好的表现。 此外,以超90%的收益率位列年内收益亚军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在二季度大幅加仓了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石药集团、一品红等个股,其中三生制药、一品红等个股在二季度股价翻倍。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梁福睿指出,该产品三季度将继续聚焦在创新药领域,整体持仓和交易思路将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展开。展望三季度创新药将会在管线海外授权及国内销售放量两个方向展开,管线海外授权的产业趋势有望延续,中国创新药在诸多靶点研发进度和疗效超过海外药企,海外药企在补充管线布局角度上有客观需求,而国内销售预期空间是否可以提升将根据季报和医保&商保谈判结果来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二季度末,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合并规模为11.08亿元,较一季度末的0.36亿元,增加了10.72亿元,增幅为2977.78%。 创新药行情持续走强 近期,创新药持续走强,7月15日午后,港股创新药再度强劲拉升,板块个股多数大涨,石药集团涨超8%,诺诚建华涨超6%,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B涨超5%,丽珠医药涨超4%,康哲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涨超3%,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场内价格涨幅超2.5%。 消息面上,创新药产业链再迎政策利好。7月11日,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国家医保局表示,2025年10月至11月将公布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并发布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 此外,创新药出海方面,据中邮证券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年全年交易总额,创历史同期新高,显示出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及影响力迅速崛起。 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的基金经理孟昱在二季报中表示,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目前,本轮创新药板块的快速上涨主要基于临床POC阶段的成果和海外授权预期,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的价值释放。基于以上分析,该产品的定位和投资策略将更加专注于产业趋势的研究,对创新药这一已形成趋势性发展的产业进行更集中的配置。具体分为以下方向:1.真正具有出海潜质的创新药资产;2.已经完成转型的龙头药企;3.早期非热门靶点及适应症的突破,随着流动性的宽裕,关注度和估值容忍度可以得到提升。 【2025-07-15】 奥赛康07月15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奥赛康07月15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1%,收盘价为21.66元。该股于上午 9:36:27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3次,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53分45秒。其涨停封板结构弱,最高封单量:2678.62万,目前封板数量:115.35万,占实际流通盘0.46%,占当日成交量:5.76%。【原因分析】奥赛康涨停原因类别为中报预增+抗感染药物+创新药。1、据2025年7月15日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8.58%-131.50%,增长主要源于新上市产品商业化销售带来的收入增加、研发投入部分资本化导致费用减少,以及成本费用控制优化。 2、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聚焦消化、抗肿瘤、抗感染等四大领域,已构建抗感染产品组群如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首家上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3、据2025年5月9日互动易,公司注射用德拉沙星上市许可申请于2024年3月获CDE受理并正审评中,该产品尚无同类上市,如获批将为首家上市产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投顾分析】该股今日放量涨停,表明场外资金吸筹积极性高,做多动能强劲。目前该股量价配合良好,交投较为活跃,后市续涨概率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历史回测】近2年,两市共出现过5284次【放量涨停】,当出现这个信号时,次日上涨概率为61.11%,平均收益率为1.90%。持有1天的上涨概率最高,达到了61.11%,持有4天的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了2.48%。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7-15】 涨停雷达:中报预增+抗感染药物+创新药 奥赛康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奥赛康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7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7月15日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8.58%-131.50%,增长主要源于新上市产品商业化销售带来的收入增加、研发投入部分资本化导致费用减少,以及成本费用控制优化。2、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聚焦消化、抗肿瘤、抗感染等四大领域,已构建抗感染产品组群如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首家上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3、据2025年5月9日互动易,公司注射用德拉沙星上市许可申请于2024年3月获CDE受理并正审评中,该产品尚无同类上市,如获批将为首家上市产品。(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7-14】 聚焦云计算、创新药、可控核聚变……公募这么投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鹤静 7月14日,永赢基金旗下永赢科技智选、永赢医药健康、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永赢启源集体发布2025年二季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只主动权益基金分别聚焦云计算、创新药、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四大新兴产业。其中,永赢科技智选凭借对光通信(CPO)、PCB等板块机会的把握,二季度收益率超30%,涨幅位居全市场前五。 积极挖掘全球云计算产业投资机会 二季度,永赢科技智选的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换新,持仓名单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胜宏科技、源杰科技、长芯博创、沪电股份、工业富联、太辰光、深南电路。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经理任桀表示,今年以来,全球以领先模型厂商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形成模型/应用—算力投入的闭环。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用户注意力快速增长以及变现水平提升,随着原生类AI应用持续发展以及Agent、多模态等应用逐渐成熟,大厂、新AI云、主权国家等主体的算力投入信心也进一步增强。 任桀表示,中国厂商擅长的光通信、PCB领域在过去两年的AI发展中实现了高增长。今年以来,客户逐渐提出更高、更长期的需求后,一些过去保守的厂商也进入扩产阶段。随着全球大客户需求持续扩张以及AI产业长期发展,中国厂商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的红利。 任桀提示,云计算在前期已经累积一定涨幅的情况下,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调整与波动。 展望三季度,永赢科技智选将重点关注GPT5、Grok4等前沿模型的发布、新兴应用的发展以及OpenAI/Anthropic、海外云和芯片厂商、国内相关公司如光通信、PCB等的经营状态,积极挖掘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机会。 创新药企业或有更好表现 二季度,永赢医药健康也是重仓股“大换血”,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舒泰神、热景生物、益方生物、泰恩康、奥赛康、康辰药业、荣昌生物、神州细胞、迪哲医药、汇宇制药。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经理单林表示,创新药此轮产业趋势类似2018—2019年CXO板块的爆发逻辑,本质是产业长期耕耘后势能的集中释放。 展望下半年,单林认为,创新药仍是确定性比较强、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继续依托优秀的临床数据、持续的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带来更好的表现。当下,国产创新药正处于产业红利释放的前夜,最终能穿越周期的是那些真正具备硬科技实力、能持续创造临床价值的企业。 “永赢医药健康将重点跟进全球医药创新领域的前沿进展,新药研发是点状、散发式创新,国内创新药已经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在数百家上市公司中,总有默默无闻在某些领域耕耘的新药企业有待市场发掘,这类机会往往具有很高的赔率,我们力求更早些发现这类机会,并给予客观定价,在此类赔率型机会的配置比例上给予更高的权重。”单林表示。 前瞻布局需要耐心和勇气 今年6月11日成立的永赢制造升级智选也披露了二季报。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已超90%,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投资机会。其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皖仪科技、合锻智能、王子新材、永鼎股份、安泰科技、利柏特、爱科赛博、应流股份。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基金经理胡泽表示,可控核聚变离大规模商业化仍然较远,但仅是试验堆和工程堆的建设就已经有望给产业链带来巨大的收入体量。此外,云计算厂商也在寻求新的更稳定的能源形态,小型分布式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与算力建设有很好的匹配性,这是可控核聚变在早期能够大规模落地的场景。 由于可控核聚变目前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胡泽提示,前瞻布局需要耐心和勇气,也需要充分的认知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跟风追高买入或者在市场恐慌时离场都不是最优策略。 永赢启源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转向关注深海科技领域,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海防、中科海讯、西部材料、派克新材、海洋王、亚星锚链、长盈通、金天钛业、集智股份、天海防务。 永赢启源基金经理沈平虹表示,虽然国家在深海领域不断突破,但在传感器、抗压材料、涂层等深海上游环节仍有巨大的自主可控和突破空间。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并且取得了一些突破。 在沈平虹看来,深海科技行业本身处在“0—1”的阶段,中期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力度比较确定,然而在上市公司报表端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业绩。永赢启源将通过自下而上选股,积极参与和发展海洋经济,陪伴企业成长,重点关注深海科技领域材料、探测、开采、基建四大核心方向。 【2025-07-14】 奥赛康: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8.58%-131.50%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奥赛康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5亿元—1.7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559.45万元增长78.58%—131.50%。 【2025-07-09】 奥赛康ASKC202 III期临床研究者会议在南京盛大召开-更精准×高质量×长生存 · 专家共话MET+未来愿景 【出处】奥赛康官微 2025年7月6日,由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赛康”)主办的“更精准×高质量×长生存 · 专家共话MET+未来愿景暨ASKC202片三期临床研究者会议”在南京召开。上海市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以及来自全国54家中心的专家出席会议。 ASKC202 三期注册性临床研究是一项评估ASKC202片联合利厄替尼片对比含铂双药化疗用于经EGFR-TKI治疗失败伴MET扩增/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此项III期研究的组长单位为上海市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作为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 ASKC202片作为由奥赛康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小分子C-met抑制剂,在前期的研究中获得了非常亮眼的临床数据,并公开发表于多个国际会议,其优异的客观缓解率,有望重新定义MET+人群的治疗窗口。 周彩存教授表示,对于EGFR-TKI治疗后耐药的MET扩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代靶向药加cMet抑制剂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这个领域也有非常多的研究在进行之中。今年ASCO上,“SACHI研究”可以看到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的提高,并且mPFS的改善到8.2个月,但是两组间mOS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方向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非常期待,对于这个患者群体有一个很好的组合方案,奥赛康的ASKC202,在早期研究中看到了更高的客观缓解率和更长的PFS都预示着该联合治疗方案或可带来OS的改善,为这个患者群体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上海市东方医院熊安稳教授分享了I/II期研究的临床试验数据,ASKC202片在单药和联合利厄替尼片不同治疗方案下都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并针对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肿瘤疗效,现有数据充分支持开展该项III期注册性临床研究。 奥赛康的临床团队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ASKC202 III期临床研究方案,就项目的研究背景、III期研究设计及后期研发计划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过程中,重点讲解和说明了专家关注的试验目的、入排标准、试验流程、操作要点、研究终点评价等关键内容。 在周彩存教授的主持下,各中心研究者就临床研究方案及流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就项目的受试者的筛选、入排标准、中心实验室的推进、受试者随访、终点指标评价等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为ASKC202片III期试验方案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会专家对即将开展的三期临床试验疗效与安全性评估寄予极高的期望。 本次研究者会议圆满落下帷幕,正式开启了ASKC202研究的全新征程。奥赛康药业将继续坚持源头创新,与全国研究专家一起努力为中国肿瘤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福音。 关于奥赛康药业 奥赛康药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医药制造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支国产化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药物治疗领域已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和慢性病四大领域。在中国医药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奥赛康药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合作双向发力,重点聚焦小分子靶向创新药和肿瘤免疫生物创新药的研发。目前主要在研项目40余项,包括已公开的10余项重点在研化学、生物创新药。其中,ASKC109(麦芽酚铁胶囊)、ASKB589(Claudin18.2单抗)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早期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 奥赛康药业秉持“为健康 健康行”的企业使命,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坚守初心,向新而行,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为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奥赛康力量。 【2025-07-08】 创新引领未来:奥赛康获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工业企业优秀案例”,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入选“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展示” 【出处】奥赛康官微 2025年7月5日-7日,第42届全国工业信息年会和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在北京昌平召开。本届大会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邀请行业主管部门、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产业链优秀代表,通过前沿洞察、生态共建与资源对接,学术与产业的双向赋能,加速行业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激活发展医药产业新动能,共探新路径,携手共创新未来。 会上,奥赛康获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工业企业优秀案例”,公司已连续十六年荣获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相关荣誉。 奥赛康秉承“研究为源 健康为本”的企业理念,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的开发,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发展。2024年以来,公司已有10款新品获批上市、10款原料药获批上市、7款新品提交上市申请。目前主要在研项目42项,包括已公开的9项重点在研创新药,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2025年1月上市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入选“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展示”。 说明:“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工业企业优秀案例”旨在表彰在药品研发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肯定评估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产品线布局及临床进展。“生物医药领域的成果展示”则反映了重点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研发布局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奥赛康此次获评,不仅是对其研发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推动医药行业进步中所作贡献的肯定。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展示--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 2025年1月上市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为江苏省今年首款1类新药。 奥壹新的核心点在于:采用原始创新分子设计,独特萘胺结构的第三代EGFR –TKI。临床数据显示与同类药物相比,疾病控制率高,降低颅内进展风险更强。其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荣登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这一源头创新、解决重大临床未满足需求的成果,正是奥赛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直接体现。这一成果也获得过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未来,奥赛康将继续秉持“为健康 健康行”的企业使命,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推进更多“硬核”创新药物上市,以更高品质、更可及的产品惠及人民群众,为壮大中国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赜诎氯狄┮? 奥赛康药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医药制造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支国产化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药物治疗领域已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和慢性病四大领域。在中国医药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奥赛康药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合作双向发力,重点聚焦小分子靶向创新药和肿瘤免疫生物创新药的研发。目前主要在研项目40余项,包括已公开的10余项重点在研化学、生物创新药。其中,ASKC109(麦芽酚铁胶囊)、ASKB589(Claudin18.2单抗)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早期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 奥赛康药业秉持“为健康 健康行”的企业使命,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坚守初心,向新而行,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为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奥赛康力量。 【2025-07-04】 奥赛康07月04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奥赛康07月04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1.38亿元,涨跌幅为10.00%,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0.84%,两市排名92/5150。投顾分析奥赛康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奥赛康今日大涨10.00%,主力拉升明显。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