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459 晶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7-1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7-|80435.73| 8447.86| 5705.24| 33.61| 0.39| 0.02| | 15 | | | | | | | ├────┼────┼────┼────┼────┼────┼────┤ |2025-07-|77693.11| 7309.20| 5889.46| 33.24| 1.00| 0.31| | 14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7-16】 晶澳、通威、协鑫上调光伏组件报价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前半周,光伏组件厂商的涨价行动实际落地有限,议价空间依然显著,呈现“策略性抬价”特征。 具体而言: TOPCon组件价格呈现“明升暗降”格局,继上周部分头部厂商释放涨价信号后,本周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协鑫集成也跟进上调报价0.01-0.03元/W。但截至目前,其实际签单价格多维持涨前水平,并未全面执行新报价。 与此同时,市场上流通的特价组件(多为头部厂商的库存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再次普遍下调0.01-0.02元/W,当前报价为0.58-0.62元/W,对光伏组件价格形成持续压力。 BC组件价格保持稳定,价格区间稳定在0.67-0.79元/W之间。 值得关注的是,BC组件的采购偏好已出现明显转向,去年热销的BC单玻组件已出现累库现象,这部分产品价格松动下探至0.67-0.70元/W区间,需求端响应疲弱。同时,高功率BC双玻组件询价热情大幅上升。 HJT组件价格居于0.65-0.75元/W之间,但近期成交价已高度集中于0.70-0.72元/W之间。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观察到市面涌入大量0.65元/W以下的特价HJT组件产品,功率高达700-715W,该部分组件多为库存及降级组件,存在一定质量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期组件涨价的厂商队伍在扩大,但在实际成交中的议价空间仍然较大。部分企业采取“高价可即刻提货、低价则需等待”的策略,旨在加速采购决策,同时保留低价成交余地。 此外,前半周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显示,市场上特价组件库存规模可观,对涨价势头的影响仍将继续。其中,TOPCon及HJT组件部分品牌的库存量约为30-40MW,BC 组件部分品牌库存量则在10-15MW左右。 但目前出货速度较缓,在需求淡季,特价组件的催单能力表现一般。 前半周,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了解价格信息如下: TOPCon组件:价格区间为0.61-0.69元/W。 HJT组件:价格区间为0.65-0.75元/W。 BC组件:价格区间为0.67-0.79元/W。 以上调研价格均为含税不含运价格。 点击了解更多组件价格 【2025-07-16】 价格前线|7月16日光伏多晶硅料(致密料)现货异动提示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数探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7月16日光伏-硅料价格出现异动: 光伏多晶硅料(致密料)现货7月16日当周已涨至37.00元/千克,周涨幅5.71%,月涨幅5.71%。品种当日数据单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现货价:多晶硅料(致密料):平均价37.00元/千克5.71%5.71% 光伏硅料产业链 光伏硅料采用化学提纯工艺,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国产化进程最慢环节。此外,提纯技术相对稳定,西门子法长期占据主流,过去仅出现一次热氢化到冷氢化的技术跃迁。 行业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产品纯度上,龙头企业高纯晶硅比例可达95%以上,部分优秀的多晶硅企业单晶占比已达99%左右,而二三线企业仅70%不到。相比于其他环节,硅料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成本侧来看,电费占比35%,硅粉占比32%,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炒股高手都在悄悄布局!点击加入商品情报群,抓住下一个暴涨品种!→ 点击加入限时免费群】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现货行情价格当日可能多次更新;本站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16】 光伏行业半年考:38家中有15家盈利 隆基、爱旭押宝BC减亏 【出处】新京报 截至7月15日,A股中报预告披露暂告段落。光伏板块38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期业绩预告,其中15家实现盈利,9家企业预计同比减亏。 亏损持续,押宝BC路线的隆基、爱旭减亏 从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光伏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尚未过去,多数企业依然预计亏损。 组件环节中,出货量第一梯队四巨头中的晶澳科技(002459.SZ)与隆基绿能(601012.SH)披露了预告。晶澳科技预计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8.74亿元进一步扩大。隆基绿能则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00亿元到28.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24.43亿元到28.43亿元。 两家企业均提到了行业价格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隆基绿能称,当前光伏行业竞争环境下,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晶澳科技同时提到了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不过两家企业同时都在公告中表示了自己组件销量领先。 2024年重回全球组件出货前十榜单的协鑫集成(002506.SZ)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同比转亏,亏损规模在2.5亿元至3.5亿元。公司表示,虽然上半年在光伏政策推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出现阶段性抢装潮,但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影响,组件终端价格处于低位,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行业主链环节普遍出现亏损。 硅料、组件并重的通威股份(600438.SH)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49亿元至-52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公司表示,行业供需失衡状况仍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组件环节外,其他环节的企业同样尚未走出周期。 主营电池片的钧达股份(002865.SZ)预计上半年亏损2亿元至3亿元,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扩大。主营光伏玻璃的南玻A(000012.SZ)预计上半年盈利缩减至5816万元至8687万元,同比下降约九成。 弘元绿能(603185.SH)预计上半年亏损2.9亿元至3.5亿元,较上年同期11.57亿元的亏损将实现减亏。该公司涉及的产业环节从硅料贯穿到了组件,在业内有“小隆基”的称号。弘元绿能曾在5月的业绩会上表示,目前硅料产能全部自用,同时基于一体化布局的优势,一季度行业回暖带动毛利水平转正,开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光伏企业而言最困难的时期或许还没有过去,不过中报预告依然透露了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技术路线的不同正加快反映在公司业绩上。 隆基绿能提到,其HPBC 2.0组件产品逐步投入市场,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 另一家BC组件出货主力爱旭股份(600732.SH)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7亿元至2.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7.45亿元相比,将实现明显减亏,同时二季度单季实现扭亏为盈。 爱旭股份称,报告期内公司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行业反内卷,出清有望提速 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已无须多言。 横店东磁(002056.SZ)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6亿元至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到49.6%至63.6%,成为目前光伏行业少数预计实现业绩正向增长的企业。 横店东磁的业务覆盖磁材、光伏、锂电几大板块,其中光伏业务去年的销售占比约六成,磁材与锂电分别贡献约25%、13%,光伏依然是对业绩影响最大的板块。在业绩预告中,横店东磁表示,其光伏业务继续推进深度国际化,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 在政府部门数轮反内卷的引导后,行业出清的速度也有望加快。 今年5月,无锡尚德再度进入破产重整。弘元绿能在7月宣布,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并与无锡尚德的控股股东达成协议,将与无锡尚德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理,以维护无锡尚德预重整期间的稳定运营。 7月5日,宝馨科技(002514.SZ)公告称,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债权人对连云港宝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破产清算申请,后者为宝馨科技全资子公司,在去年年末被宝馨科技作价1元转让予南京银商新能源有限公司,但股权转让尚未完成。 6月25日,*ST金刚(300093.SZ)公告称,下属子公司苏州金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被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清算。而*ST金刚本身已在2024年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不过对于行业来说,转折点或许没有那么快到来。 中信证券研报提出,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重要的第一步,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基本面底有望得以夯实,落后产能出清长效机制逐步规范和形成。但实现落后产能退出、光伏供给侧重构并非朝夕之功。 【2025-07-16】 甘作光伏“坚守者” 基金经理憧憬柳暗花明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鹤静 近期在政策聚焦与市场关注下,沉寂多年的光伏板块得益于“反内卷”风口,久违地迎来了修复上涨行情。部分坚守光伏赛道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迅速反弹,比如知名基金经理陆彬管理的多只产品净值近三周累积涨幅均在20%以上,位居全市场前列。 在6月的调研活动中,多家光伏龙头公司表示,目前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能源政策调整等诸多挑战,总体仍然处于深度调整的阶段。在研究机构看来,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一步。但只有在严控落后产能复产的前提下,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善,产业链价格才能具备进一步回升的能力。 ● 本报记者 王鹤静 长期“坚守”迎来净值修复 在“反内卷”等供给侧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公募基金曾经的“心头好”——光伏板块沉寂多时后迎来了久违的上涨。 2020年至2022年,汇丰晋信基金陆彬、广发基金郑澄然等知名基金经理都曾在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大行情中收获颇丰,并且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伴随着此后产业的发展变化,对这一板块的坚守反而给相关基金产品的净值带来了拖累。但得益于近期光伏板块的反弹,这些基金产品净值迎来了显著修复。 数据显示,6月23日至7月14日,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时代先锋A净值涨幅高达23.10%,位居主动权益类基金榜首;其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汇丰晋信龙腾A区间净值涨幅也在20%左右,均位居行业前列。 今年一季度,陆彬管理的多只产品增加了对光伏产业链的配置。例如,汇丰晋信时代先锋对协鑫科技、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均有增持,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也新进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行列。6月23日至7月14日,硅料龙头协鑫科技大涨近50%,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等涨幅也均在20%以上。 在此期间,郑澄然管理的广发碳中和主题A、广发高端制造A、广发成长新动能A等的净值涨幅也在10%以上。以规模较大的广发高端制造为例,该基金重仓持有阳光电源、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公司已有数年,阳光电源的区间涨幅也超过10%。 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 近期,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调研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例如,在光伏组件龙头阿特斯6月的调研活动上,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平安基金、农银汇理基金、万家基金等众多公募机构均有参与。 基于本轮光伏周期的现状,阿特斯方面表示,目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承压,产线开工不足,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光伏行业已步入深度整合期,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从而推动产能结构优化,改善供需格局,帮助全产业链恢复到可持续经营状态。 同样在6月的调研活动上,隆基绿能方面表示,随着国内光伏抢装潮的结束,近期终端市场需求走弱。目前,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能源政策调整等诸多挑战,总体仍然处于深度调整的阶段。 尽管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阿特斯方面认为,这为光伏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各公司正尝试采取不同手段争取突围,例如新技术、新产品、海外优势渠道等突围方式,仍需要一定时间验证结果。 展望未来光伏的技术路线,天合光能方面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介绍,短期仍将以TOPCon为主,BC、HJT在特定细分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TOPCon之间是同代竞争,并非迭代关系。下一次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在于叠层电池的发展,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中试布局,同时在技术发展早期做好专利保护的工作,打造技术壁垒,努力促进整个产业在下一个电池技术时代摆脱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注量价回升弹性品种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将“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置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突出位置。7月3日,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强调将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光伏产业“反内卷”成为市场焦点。 中信证券电新团队认为,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的第一步。在中短期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尤其是国内光伏刚经历一轮抢装潮后需求回落,且绿电市场化交易政策的正式实施或导致终端收益率下降和供应链涨价容忍度有限,后续实际成交价和进一步顺价能力有待观望。只有在严控落后产能复产的前提下,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善,产业链价格才具备进一步回升能力。 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中信证券电新团队预计,光伏基本面有望持续夯实,建议重点关注在光伏主产业链去产能进展中具备长期竞争力以及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品种。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三类光伏企业有望“破茧重生”。一是向储能行业转型的光伏企业,凭借较优的竞争格局和海外利润支撑,推动光储协同发展。二是资产负债表健康的企业,有望率先穿越周期,以更低的净负债比率、较低的营运资本收入比迎接下一轮需求周期。三是具备资本开支大、启停周期长、成本曲线陡峭属性的硅料环节,有望在更大程度上受益;还有落后产能出清速度快且彻底,且目前没有颠覆性技术迭代的硅片环节也会持续受益。这两个环节兼具高耗能属性、集中度也更高,有望率先达成供给侧改革。 【2025-07-15】 近三周反弹20%!这一板块又“火”了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鹤静 近期,沉寂多年的光伏板块又“火”了,走出一轮修复行情。部分坚守光伏赛道的主动权益基金净值迅速反弹,知名基金经理陆彬管理的多只产品近三周涨幅都在20%左右,位居全市场前列。 “坚守”光伏迎来净值修复 近期在“反内卷”等供给侧改革预期的推动下,公募基金曾经的“心头好”光伏板块沉寂多年后迎来了久违的上涨。 2020年至2022年,汇丰晋信基金陆彬、广发基金郑澄然等众多知名基金经理都曾在光伏等新能源板块的大行情中收获颇丰,并且跻身百亿基金经理行列。伴随着此后产业剧烈的去产能进程,对这一板块的坚守反而给基金净值带来巨大拖累。但得益于近期光伏板块久违的反弹,他们旗下的公募产品净值迎来显著修复。 数据显示,6月23日至7月14日,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时代先锋A收益率高达23.10%,区间涨幅位居主动权益基金榜首;其管理的汇丰晋信研究精选、汇丰晋信龙腾A涨幅也在20%左右,均位居行业前列。 今年一季度,陆彬管理的多只产品都增加了对光伏产业链的配置。例如,汇丰晋信时代先锋对协鑫科技、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均有增持,爱旭股份、隆基绿能新进入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6月23日至7月14日,协鑫科技大涨近50%,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涨幅也都在20%以上。除光伏标的外,其重仓的部分创新药标的同样贡献了较多涨幅。 在此期间,郑澄然管理的广发碳中和主题A、广发高端制造A、广发成长新动能A等收益率也达到了10%以上。以其中规模较大的广发高端制造为例,该基金重仓持有阳光电源、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公司已长达十几个季度,近三周两只个股都迎来了20%以上的涨幅。 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 近期,光伏产业链个股的调研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例如,在光伏组件龙头阿特斯6月的调研活动上,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平安基金、农银汇理基金、万家基金等众多知名公募机构均有参与。 基于本轮光伏周期的现状,阿特斯方面表示,目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承压,产线开工不足,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光伏行业已步入深度整合期,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从而推动产能结构优化,改善供需格局,帮助全产业链恢复到可持续经营状态。 在6月的调研活动上,隆基绿能方面表示,随着国内光伏抢装潮的结束,近期终端市场需求走弱。目前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供需失衡、海外贸易壁垒升级、能源政策调整等诸多挑战,总体仍然处于深度调整的阶段。 尽管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阿特斯方面认为,这为光伏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各公司正尝试采取不同手段争取突围,例如新技术、新产品、海外优势渠道等突围方式,需要一定时间验证结果。 展望未来光伏的技术路线,天合光能方面在调研中表示,短期仍将以TOPCon为主,BC、HJT在特定细分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TOPCon之间是同代竞争,并非迭代关系。下一次光伏电池技术迭代在于叠层电池的发展,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中试布局,同时在技术发展早期做好专利保护的工作,打造技术壁垒,努力促进整个产业在下一个电池技术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注具备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公司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团队认为,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实现光伏行业“反内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的第一步。在中短期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尤其是国内光伏刚经历一轮抢装潮后需求回落,且绿电市场化交易政策的正式实施或导致终端收益率下降和供应链涨价容忍度有限,后续实际成交价和进一步顺价能力有待观望。只有在严控落后产能复产的前提下,市场供需关系出现实质性改善,产业链价格方具备进一步回升能力。 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中信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团队预计,光伏基本面底有望得以夯实,建议重点关注在光伏主产业链去产能进展中具备长期竞争力以及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公司。 【2025-07-15】 光伏周期要变了?继爱旭股份单季度盈利后,隆基绿能预计减亏超24亿元 【出处】时代财经 自上周爱旭股份(600732.SH)披露业绩预告后,本周又有一批光伏企业披露业绩预告。 7月14日晚间,协鑫集成(002506.SZ)、双良节能(600481.SH)、隆基绿能(601012.SH)、钧达股份(002865.SZ)、晶澳科技(002459.SZ)、弘元绿能(603185.SH)、横店东磁(002056.SZ)等多家光伏企业披露业绩预告。 在这些光伏企业中,有企业亏损依然在扩大,也有企业出现显著减亏的情况。而从爱旭股份预计实现单季度盈利、隆基绿能预计减亏来看,光伏周期的变化或已悄然出现。 隆基绿能减亏 根据公告,协鑫集成2025上半年同比由盈转亏,其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5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333.44万元;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7亿元至3.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195.52万元。 据时代财经了解,协鑫集成上半年在央国企大型招标项目中标规模为行业第三,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组件终端价格依旧低迷,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光伏行业主要产业链环节普遍存在亏损。 而率先在H股上市的钧达股份,同样未扭转亏损。 公告显示,钧达股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亿元至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6亿元;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0亿元至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90亿元。 “受制于过去几年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影响,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供给大于需求局面,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承压。受此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利润预计录得亏损。”钧达股份在公告中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钧达股份上半年海外市场有了大幅度的扩展,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3.85%增长至2025上半年的约51.90%。此外,今年5月8日,钧达股份H股上市募资12.9亿港元,目标正是通过海外先进电池产能建设方式,融入海外本土产业链,进而加强在海外市场的扩张。 一线梯队中,晶澳科技仍然在亏损中挣扎,但第二季度已环比减亏。 公告显示,晶澳科技预计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00亿元至30.0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至23.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19亿元。 “受近年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影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对比同期整体承压下行,同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导致公司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晶澳科技在公告中表示。 不过,据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6.38亿元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4.06亿元计算,其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预计分别为8.62亿元~13.62亿元、4.54亿元~9.54亿元,均环比减亏。 隆基绿能上半年业绩也出现向好迹象。 根据公告,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00亿元至28.00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元至28.4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2.00亿元至36.00亿元,同比减亏16.77亿元至20.77亿元。 “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成本线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但通过加强内部运营管理,销售和管理费用下降明显、减值大幅下降。”隆基绿能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HPBC2.0组件产品自逐步投放市场,迅速获市场认可,签单量及出货量增长。隆基绿能负债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优于行业多数企业70%~80%的水平。” 据时代财经了解,隆基绿能BC产品产能正在快速增长。6月份,BC二代产品单月生产2GW,预计9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3GW,11月达到单月4GW。 行业自律初见成效? 时代财经注意到,不少光伏企业在业绩预告中都提到了“行业自律”。 钧达股份在公告中指出,随着国家有关部门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光伏行业正逐步回归良性发展轨道。经过此轮周期调整,中国光伏产业将从粗放型规模增长的发展阶段,迈向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今年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14家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参会。 7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文件指出,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建立大功率充电场站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探索针对智能有序大功率充电场站优化电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合理利用配电设施低谷容量裕度,提升配电网对于大功率充电场站的接入能力。 这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又是一次新的发展机会。 “面对全行业困境,政策引导已明确转向。工信部等部委与行业协会推动的‘减产’与‘创新’政策逐步落地,多家头部企业主动削减开工率或延期新产能投放。‘控产’标准正向高效率、低能耗技术倾斜,与隆基绿能的技术战略形成共振。”隆基绿能相关人士说。 从结果反推,身处BC阵营的隆基绿能与爱旭股份,业绩表现反转确实快于TOPCon阵营。 据铜冠金源期货研报,相比于TOPCon技术产品,BC产品溢价是毛利改善的重要原因。在光伏头部企业中,主推BC技术企业包括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等。 此前,天风证券研报曾指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TOPCon技术发展缓慢。虽然TOPCon未来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效率,但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和改造成本。据时代财经了解,2025年全球TOPCon产能预计将达到900GW,远超实际需求。 不过,在行业自律、政策引导下,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已开始出现平稳运行的状态。 根据硅业分会7月10日信息,当周硅片价格止跌持平,整体持稳运行。虽然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无大规模回暖迹象,且下游电池需求未明显增加,但由于硅料企业陆续调高报价,市场行情较前期消极转向较为积极态势。同时,叠加硅片价格持续走低,在资金压力下,各厂商开始提价探涨。 “展望后市,硅片价格走势仍需要落点于上游硅料价格导致的硅片成本变化与下游电池和硅片厂商博弈的结果。若后续硅料实际成交价格进一步上涨,在硅片厂商开工下降以及下游接受涨价的情形下,硅片价格有望停止下跌态势,小幅上涨。”硅业分会表示。 【2025-07-15】 晶澳科技:7月14日获融资买入7309.2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14日获融资买入7309.2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4.82%,当前融资余额7.7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3%,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1473091996.0058894571.00776931088.002025-07-11114703022.00109978587.00762733663.002025-07-10192115210.00169042145.00758009228.002025-07-0973694919.0085534338.00734936163.002025-07-08125406180.0092099509.00746775582.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14日融券偿还3100股,融券卖出1.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5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384.5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14115700.0035867.003845868.002025-07-1131698.00295848.003821370.002025-07-10373196.0025982.004109880.002025-07-09103104.0070884.003421764.002025-07-0839348.00267785.003449508.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81亿元,较昨日上升1.8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14晶澳科技14221923.00780776956.002025-07-11晶澳科技4435925.00766555033.002025-07-10晶澳科技23761181.00762119108.002025-07-09晶澳科技-11867163.00738357927.002025-07-08晶澳科技33276769.0075022509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14】 隆基、晶澳…多家光伏龙头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 【出处】数字新能源DNE【作者】数字新能源DNE 7月15日,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协鑫集成等光伏龙头企业陆续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隆基绿能:2025上半年预亏24-28亿元 7月15日,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4-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24.43-28.43亿元。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亏损为32-3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实现减亏16.77-20.77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隆基绿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与服务投入,实现了组件销量的增长,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增量不增收。 根据2025年一季报,隆基绿能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4.3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9.83亿元。由此推断,隆基绿能在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9.64-13.6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2.17-16.17亿元。 晶澳科技:2025上半年预亏25-30亿元 7月15日,晶澳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5亿元-3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23.6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晶澳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受近年来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导致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影响,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对比同期整体承压下行,同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导致公司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根据2025年一季报,晶澳科技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6.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1亿元。由此推断,晶澳科技在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8.6-13.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5-9.5亿元。 协鑫集成:2025上半年预亏2.5-3.5亿元 7月15日,协鑫集成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协鑫集成预计2025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盈利4333.4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7-3.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盈利1195.52万元。 对于业绩变动,协鑫集成表示2025 年上半年,在光伏政策推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出现阶段性抢装潮,光伏行业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 然而,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影响,组件终端价格处于低位,组件毛利率同比下滑,行业主链环节普遍出现亏损。 根据2025年一季报,协鑫集成归母净利润亏损1.9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08亿元。由此推断,协鑫集成在2025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0.52-1.5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0.62-1.52亿元。 此前,TCL中环、爱旭股份已分别于7月9日、7月10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5亿元—30亿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晶澳科技公告,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亿元—30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8.7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8.6亿元—23.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8.1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76元/股—0.91元/股,上年同期为亏损0.27元/股。公司持续深化市场拓展,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和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影响,组件销售均价和盈利能力同比下降,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 【2025-07-14】 晶澳科技:7月11日获融资买入1.15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11日获融资买入1.1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2.53%,当前融资余额7.6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97%,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11114703022.00109978587.00762733663.002025-07-10192115210.00169042145.00758009228.002025-07-0973694919.0085534338.00734936163.002025-07-08125406180.0092099509.00746775582.002025-07-0734077908.0032329450.00713468911.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11日融券偿还2.52万股,融券卖出2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17万元,融券余额382.1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1131698.00295848.003821370.002025-07-10373196.0025982.004109880.002025-07-09103104.0070884.003421764.002025-07-0839348.00267785.003449508.002025-07-0717578.00133386.00347941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67亿元,较昨日上升0.5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11晶澳科技4435925.00766555033.002025-07-10晶澳科技23761181.00762119108.002025-07-09晶澳科技-11867163.00738357927.002025-07-08晶澳科技33276769.00750225090.002025-07-07晶澳科技1601357.0071694832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14】 券商观点|电新周报:智元、宇树科技中标1.24亿人形机器人大单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13日,信达证券发布了一篇电气设备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智元、宇树科技中标1.24亿人形机器人大单。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业展望及配置建议: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格局有望优化,板块盈利有望回暖:1)锂电池板块经历长期大幅回调。2)锂电池供给阶段性过剩问题有望迎来拐点。3)碳酸锂价格下降,有望带动电池成本及终端售价下降,有望刺激下游需求。同时5C快充加速推进,新能源车里程焦虑持续改善,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处于量产前夕,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重视快速增长的充电桩行业及相关企业通合科技、盛弘股份、沃尔核材等。重视磷酸锰铁锂、复合集流体等的0-1过程。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湖南裕能、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天赐材料、科达利、比亚迪、星源材质、中伟股份、恩捷股份、德方纳米、信德新材、天奈科技、杉杉股份、中科电气、壹石通、孚能科技等。电力设备及储能:电力设备方面,我们认为今年有望成为电网投资大年,板块具有较优投资机会。我们认为电网环节已经逐步成为新能源发展瓶颈,全球电网进入成长大周期。1.AI等新兴产业用电需求增加,进而带来电力设备需求增加。2.新能源快速发展给电网带来消纳压力,带动海内外电网的配套建设,加速升级更替需求,全球电网投资需求向好。建议关注:思源电气、海兴电力、金盘科技、长高电新、科林电气、威胜控股、四方股份、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国电南瑞。储能方面,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25年储能有望保持高增态势。1)大储方面,我们预计未来电力市场建设、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完善,有望打通大储商业模式,进而带动大储良性发展。2)工商业储能方面,虚拟电厂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虚拟电厂的建设有望给工商业储能带来丰富的收益模式,有望提升下游对工商业储能的认知,我们看好今年工商业储能的投资机会。3)户储方面,下游去库存逐步进入尾声,叠加进入夏季用电旺季,有望刺激下游户储需求,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机会。投资标的:大储方面,建议关注集成商企业:南网科技、科华数据、阿特斯、南都电源;储能变流器企业:盛弘股份、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储能电池产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比亚迪、天能股份、国轩高科;工商业储能方面,建议关注安科瑞、苏文电能、芯能科技、科林电气、津荣天宇、南网能源等;户储方面,建议关注科士达、派能科技、固德威、锦浪科技等。光伏:欧洲需求持续高景气,库存积压有望缓解,国内地面电站需求旺盛,新兴市场需求亮眼;产业链低价有望进一步刺激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成本降低有望带来装机加快落地。新技术方面,TOPCON行业性大规模量产,ABC、HJT产业化进程加速,看好新技术迭代为新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重点推荐美畅股份、福莱特、聚和材料、天合光能、昱能科技;建议关注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福斯特、钧达股份、宇邦新材、捷佳伟创、金博股份(信达证券电新&有色组覆盖)、海优新材、TCL中环、欧晶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等。工控&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工控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或将至,我们认为新一轮工控周期渐行渐近。2025年6月PMI为49.7%,环比2025年5月有所上涨;2025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期末同比为3.5%。我们认为企业加速去库存,工业企业库存已处于偏低位置,新一轮库存周期渐行渐近,叠加国内宏观经济支持政策,制造业有望复苏,有望刺激企业由去库转向补库,工控周期有望回暖。重点推荐汇川技术、旭升集团(信达证券电新&汽车组覆盖),建议关注良信股份、信捷电气、伟创电气、英威腾等。人形机器人方面,智能化大势所趋,工厂场景有望率先落地。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我们认为国内人形机器人已经实现批量订单,人形机器人已经逐步成熟,未来有望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推荐汇川技术、旭升集团(信达证券电新&汽车组覆盖),建议关注鸣志电器、三花智控、绿的谐波、柯力传感、东华测试、鼎智科技、恒立液压、五洲新春、长盛轴承等。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13】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7月7日-7月13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0.00-2.782025-7-935.00元/千克多晶硅0.000.002025-7-1160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板(120W+)0.000.002025-6-20.35美元/瓦光伏系统0.005.252025-5-302.34美元/瓦光伏逆变器(2000W+)0.000.002025-5-300.13美元/瓦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88.5588.552025-5-3119785.00万千瓦光伏组件出口数量23.4023.402025-5-311033999766.00个单晶硅片出口数量-12.97-12.972025-5-315515.79吨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22.70--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32.63--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41.23--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2.88--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12.82--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22.32--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9.60--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5.30--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17.42--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11】 晶澳科技:7月10日获融资买入1.92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4.5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10日获融资买入1.92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4.52%,当前融资余额7.5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94%,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10192115210.00169042145.00758009228.002025-07-0973694919.0085534338.00734936163.002025-07-08125406180.0092099509.00746775582.002025-07-0734077908.0032329450.00713468911.002025-07-0467493324.0075373302.00711720453.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10日融券偿还2200股,融券卖出3.1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7.3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410.9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10373196.0025982.004109880.002025-07-09103104.0070884.003421764.002025-07-0839348.00267785.003449508.002025-07-0717578.00133386.003479410.002025-07-0467795.0012516.003626511.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62亿元,较昨日上升3.2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10晶澳科技23761181.00762119108.002025-07-09晶澳科技-11867163.00738357927.002025-07-08晶澳科技33276769.00750225090.002025-07-07晶澳科技1601357.00716948321.002025-07-04晶澳科技-7862363.0071534696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11】 多晶硅期货四连阳升破4万元 广期所“提保扩板”应对火热行情 【出处】证券时报 在“反内卷”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多晶硅期货近日持续大涨,成为期货市场上最火热的品种。 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收盘,多晶硅期货大涨5.5%,突破4万元大关,主力合约报41345元/吨,触及近三个月新高;成交量则高达101.5万手,创下历史新高。 广期所“提保扩板” 随着多晶硅期货行情不断升温以及波动明显加大,7月10日晚间,广期所紧急发布“提保扩板”政策。 广期所称,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7月14日结算时起,多晶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1%,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10%。 有业内人士表示,交易所适时发布“提保扩板”政策,一方面可让火热的多晶硅市场适当降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防控市场风险。 多晶硅期货突破4万元 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今年多晶硅期货在供需错配和政策调控下,经历了一轮剧烈波动。年初,因N型技术需求增长,多晶硅价格一度企稳;4月,经历了一轮抢装潮后,产能逐步释放,需求却断崖式下跌,多晶硅主力合约一度探低至31000元一线,甚至跌破了行业成本线,成为光伏产业链中压力最大的一环。 自7月以来,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发酵,此前跌跌不休的多晶硅期货突然爆发,走出了一轮大涨行情,尤其在7月2日、8日更是触及涨停板。 7月10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大涨5.5%,一举突破4万元,主力合约收盘报41345元/吨,触及近三个月新高。7月至今,多晶硅期货累计涨幅超过23%。其中,多晶硅主力合约成交量更是高达101.5万手,创下历史新高,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2万手;多晶硅期货所有合约累计成交量达到155.7万手,持仓量为32.6万手,日内增仓3.06万手,市场依然积极看多。 国投期货认为,多晶硅期货突破4万元关口,市场交投火热,“反内卷”题材持续发酵,市场预期或通过“最低限价”方式进行调控。基于完全成本考虑,厂家不断上修报价。N型复投料单日再涨6000元/吨至46000元/吨,同时下游硅片、电池片等也均有探涨迹象。在品牌交割模式下,多晶硅仓单数量持稳,盘面上方套保压力有限,情绪以预期主导,库存压力转为次要矛盾,盘面预计延续跟涨现货。 硅片厂商纷纷提价 在“反内卷”政策的催化下,多晶硅的减产执行力度超预期,多晶硅现货价格大幅回升。 7月10日,SMM多晶硅价格指数为44.8元/千克,N型多晶硅致密/复投料报价43~49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1~46元/千克。 金瑞期货研究所指出,部分企业报价49元/千克,部分稍为靠后的企业报价45元/千克左右,导致报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在于,此次完全成本核算中的折旧成本或将按照全产能折旧来算,拉高了折旧成本线。 根据硅业分会昨日发布的数据,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另外,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只不过新订单成交量有限。 硅业分会指出,此次提价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不低于成本销售”的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不过,硅片企业短期内仍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 金瑞期货研究所认为,目前多晶硅行情仍然以交易“反内卷”出清为主,市场情绪高涨,硅料企业上调报价刺激盘面大幅上涨。展望后市,当前价格已站上行业完全成本线,政策预期强但暂未落地,短期预计价格偏强运行,后市需关注多晶硅开工情况和仓单注册情况。 有行业人士指出,虽然多晶硅期货从3万元快速拉涨到4万元,但另外两大品种碳酸锂、工业硅仅小幅上涨,这意味着光伏行业整体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多晶硅大涨背后,主要是因为行业集中度高,有计划超预期的联合减产,产能利用率一度降低至35%,供需格局扭转更快,使得多晶硅的价格波动更大。 【2025-07-10】 【年度报告】第九篇:2024年我国光伏胶膜、浆料及背板市场增速放缓 【出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一、光伏浆料情况 电池片浆料单耗情况:浆料单耗持续下降趋势明显。在铝浆方面,随着双面 PERC 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片铝浆平均消耗量保持下降趋势。2024年双面PERC电池片铝浆消耗量约为248mg/片。随着未来 PERC 技术逐渐退出市场,每片电池耗铝量的水平预计在2027年以后保持停滞。在银浆方面, 2024 年,p型电池片主栅数量主要为10BB及以上(包括 11BB、16BB等),正银消耗量降低至约52mg/片,背银消耗量约22mg/片。n型TOPCon电池双面银浆平均消耗量约86mg/片,由于2024年激光诱导烧结技术(LIF,Laser Included Firing)对激光选择性发射结技术(LSE,Laser Selective Emitter)的大规模替代,TOPCon电池已无需使用银铝浆;同时由于未来0BB、贱金属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银浆耗量将加速下降。异质结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约75mg/片,目前普遍采用银含量30-50%的银包铜技术,未来预计将进一步采用银含量更低的技术;xBC电池银浆消耗量约135mg/片。 需求方面,在2024年全球电池片产量753.2GW、对应17%同比增幅的带动下,2024年,全球银浆总耗量同比去年增长7 %达到约7724吨,市场规模增长较大。其中正银总耗量约为7331吨,背银市场受 p型电池片市场占比持续萎缩影响,出现了71.8%的下滑,总耗量降低到约为393吨,异质结电池低温浆料总耗量在约215吨左右。2024 年我国电池产量达695.1GW,同比增加17.6%。凭借高于全球的电池片产量增幅,我国电池对应银浆总耗量约为7160吨,同比增加约14.5%,其中,正银总耗量约为6774吨,背银总耗量约为363吨。2024年全球铝浆总耗量约为6044吨,同比降低68.1%,我国铝浆总耗量5578吨,同比降低65.8%。 二、光伏背板情况 需求方面,2024年全球组件的产量为725.9GW,其中22.4%为单玻组件。随着双玻组件市场份额扩大、组件转换效率提升,使得每GW组件的背板耗量较2024年降低约4.3%,经协会测算,每GW组件背板消耗约450万m ,全球背板需求量约为7.32亿平方米,较2023年(约10.19亿平方米)下降28%。随着双玻组件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玻璃背板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预计至2026年,玻璃背板的市场占比有望达到80.8%,传统有机背板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萎缩。 竞争格局方面,光伏背板市场呈现“国产全面替代、头部企业主导”的供应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一些中小型企业受技术研发实力较弱、市场渠道不完善、背板行业利润进一步压缩等因素影响,退出了背板领域。当前国内背板企业主要有中来股份、福斯特、赛伍、激智、明冠、苏州弘道等,据统计,2024年出货量分别为为1.35亿㎡、1亿㎡、0.89亿㎡、0.61亿㎡、0.4亿㎡、0.4亿㎡。在外资企业方面,仅有康维明有少量出货。在制造业务布局方面,背板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如中来股份在常熟设有生产基地、福斯特在嘉兴及苏州设有生产基地、赛伍在苏州设有生产基地、易昇和激阳分别在苏州和宁波设有生产基地,弘道新材在苏州、宁夏、合肥设有生产基地。同时,中国光伏企业出海也呈现出全产链布局的特点。除电池、组件等核心环节之外,回天新材、弘道新材等在东南亚(越南、印尼等)建立背板生产基地,为电池、组件企业形成产业链配套。 三、光伏封装胶膜情况 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封装胶膜市场需求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在2024年,随着双面组件、大尺寸组件的进一步应用和组件功率的不断提升,平均每GW组件所消耗 的封装胶膜用量较2023年有所下降,约为900万 m 。2024年全球组件产量达到 725.9GW,同比增长18.6%,全年封装胶膜市场需求约65.3亿 m ,同比增长约13.7%。其中,2024年我国组件产量约627.5GW,我国封装胶膜的需求市场规模约56.475亿m 。 供应情况,EVA胶膜的市场供应仍然由我国企业占主导地位,主要生产企业包括福斯特、斯威克、百佳年代、祥邦科技、海优新材、赛伍技术、鹿山新材、上海天洋、明冠新材等。还有部分组件厂家如晶科能源、阿特斯、晶澳科技也有自产或投资了相应的封装胶膜厂。国外胶膜供应厂商,在产业配套和成本控制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业务逐渐萎缩甚至退出市场。据统计,2024 年杭州福斯特、斯威克、百佳年代、祥邦科技和海优新材五家封装胶膜企业的出货量分别约28.1亿平方米、6.55亿平方米、5.3亿平方米、4.39亿平方米和 4.24亿平方米,前五家厂商出货量约占全球封装胶膜市场份额的74%,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欲进一步详细了解2024年光伏浆料、背板及胶膜发展情况,请联系协会购买《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纸质版。 【2025-07-10】 晶澳科技今日涨停,3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32亿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晶澳科技今日涨停,成交额24.57亿元,换手率6.48%,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28亿元并卖出1.57亿元,3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32亿元。 【2025-07-10】 晶澳科技07月10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晶澳科技07月10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4.85亿元,涨跌幅为9.96%,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26%,两市排名63/5152。投顾分析晶澳科技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晶澳科技今日大涨9.96%,主力拉升明显。 【2025-07-10】 光伏ETF重仓股晶澳科技涨9.9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7月10日收盘,晶澳科技涨9.96%,报收11.81元,换手率6.48,成交量2.14亿股,成交额24.57亿元。根据iFind相关数据,重仓该股的ETF共有10只,其中持仓数量最多的ETF为光伏ETF,该基金最新(2025-03-31)披露规模为106.90亿元,7月9日净值报收0.7161,较上一交易日跌0.43%,近一月涨9.43%,近一年涨11.33%。持仓该股的ETF如下表所示:基金名称基金代码持仓变动Q4持有数量(股)Q1持有数量(股)光伏ETF515790增持1857281023254810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57增持39266094645009光伏50516880增持15513721647872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64增持798328820328光伏产业159863增持489837552613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159609增持527646528746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516290增持443896528496易方达中证光伏产业ETF562970增持263000296000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516180增持133080139380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159618减仓132916131716注:表中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31日。从机构对该股的关注度来看,近6个月以来,累计共12家机构对晶澳科技作出评级。其中,7家机构“买入”,5家机构“增持”。目标价格最高预测11.73元,最低预测10.72元,平均为11.06元。(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10】 涨停雷达:光伏概念+高效组件 晶澳科技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晶澳科技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7次。 异动原因揭秘:行业原因:7月9日据证券时报:7月9日,有市场消息显示,当日,多家硅片企业上调了硅片报价,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涨幅在8%—11.7%。具体来看,183N硅片报价由0.9元/片调涨至1元/片,涨幅11.1%;210RN硅片由1.03元/片调涨至1.15元/片,涨幅11.7%;210N硅片由1.25元/片调涨至1.35元/片,涨幅8.0%。公司原因:1、据2024年年报,晶澳科技作为光伏组件制造商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2、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5月8日互动易,公司开发了高效海上光伏系列产品,功率最高可达650W,效率最高23.3%,具备“抗盐雾抗紫外”等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7-10】 多家硅片企业上调硅片报价,光伏ETF基金涨超2.2%,协鑫集成涨停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7月10日,A股三大指数走强,光伏板块涨幅居前。 相关ETF方面,光伏ETF基金(516180)持续走高,截至发稿涨超2.2%,换手率超7%。成分股中,协鑫集成涨停,弘元绿能涨超8%,晶澳科技、大全能源、阳光电源、双良节能等股涨幅居前。 光伏ETF基金(516180)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该指数将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光伏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市场消息显示,6月9日,多家硅片企业上调了硅片报价,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涨幅在8%—11.7%。对此,多家硅片厂商人士向记者证实,在9日下午上调了硅片报价,而且是一线及二三线企业普遍上调。业内人士反馈,本次硅片报价上调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涨价引发的传导效应。 东兴证券指出,今年以来高频次的政策发声,将“反内卷”提升至战略高度,表明了政府对于治理反内卷问题的决心,未来随着自上而下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提速。 中原证券指出,当前光伏市场进入出清深水区,去库存和去产能是行业供需改善的必要举措。中期建议关注亏损力度较大、产能出清预期明确的主辅材领域。建议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新技术方面,建议关注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领先企业。 华泰证券认为,光伏玻璃仍属于周期成长行业,短期需求虽有波动但中长期仍有望维持增长,因此光伏玻璃行业的结构性改革或不同于传统的水泥、钢铁及平板玻璃,除了落后产能的退出,对于新增及在产产能的限制或是未来可能的政策重心之一,其中包括能耗指标、强度限制以及价格竞争机制等都可能是政策的期待方向。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2025-07-10】 晶澳科技:7月9日获融资买入7369.4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9日获融资买入7369.4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6.68%,当前融资余额7.3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973694919.0085534338.00734936163.002025-07-08125406180.0092099509.00746775582.002025-07-0734077908.0032329450.00713468911.002025-07-0467493324.0075373302.00711720453.002025-07-0375493744.0097240113.00719600431.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9日融券偿还6600股,融券卖出9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3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342.18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9103104.0070884.003421764.002025-07-0839348.00267785.003449508.002025-07-0717578.00133386.003479410.002025-07-0467795.0012516.003626511.002025-07-03418438.0096968.003608896.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38亿元,较昨日下滑1.5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9晶澳科技-11867163.00738357927.002025-07-08晶澳科技33276769.00750225090.002025-07-07晶澳科技1601357.00716948321.002025-07-04晶澳科技-7862363.00715346964.002025-07-03晶澳科技-21428018.0072320932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9】 晶澳科技:公司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09日讯,有投资者向晶澳科技提问, 作为光伏组件一线企业,今年的在手订单是多少?产能利用率是多少?今年的出货目标是多少?其他一线企业目标明确,而贵公司为什么不公布,难道公司今年的战略目标不明确吗?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目前公司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排产计划将根据订单及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确保生产经营高效、有序进行。感谢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09】 晶澳科技:7月8日获融资买入1.25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5.3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8日获融资买入1.2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31%,当前融资余额7.4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7%,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8125406180.0092099509.00746775582.002025-07-0734077908.0032329450.00713468911.002025-07-0467493324.0075373302.00711720453.002025-07-0375493744.0097240113.00719600431.002025-07-02165704306.00142540566.00741346800.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8日融券偿还2.45万股,融券卖出3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93万元,融券余额344.95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839348.00267785.003449508.002025-07-0717578.00133386.003479410.002025-07-0467795.0012516.003626511.002025-07-03418438.0096968.003608896.002025-07-02128710.00163525.003290545.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50亿元,较昨日上升4.64%,两融余额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8晶澳科技33276769.00750225090.002025-07-07晶澳科技1601357.00716948321.002025-07-04晶澳科技-7862363.00715346964.002025-07-03晶澳科技-21428018.00723209327.002025-07-02晶澳科技23359021.0074463734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8】 光伏ETF重仓股晶澳科技涨5.7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7月8日收盘,晶澳科技涨5.71%,报收10.93元,换手率3.88,成交量1.28亿股,成交额13.75亿元。根据iFind相关数据,重仓该股的ETF共有10只,其中持仓数量最多的ETF为光伏ETF,该基金最新(2025-03-31)披露规模为106.90亿元,7月7日净值报收0.6847,较上一交易日跌0.33%,近一月涨5.84%,近一年涨3.48%。持仓该股的ETF如下表所示:基金名称基金代码持仓变动Q4持有数量(股)Q1持有数量(股)光伏ETF515790增持1857281023254810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57增持39266094645009光伏50516880增持15513721647872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159864增持798328820328光伏产业159863增持489837552613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159609增持527646528746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ETF516290增持443896528496易方达中证光伏产业ETF562970增持263000296000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516180增持133080139380华安中证光伏产业ETF159618减仓132916131716注:表中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31日。从机构对该股的关注度来看,近6个月以来,累计共12家机构对晶澳科技作出评级。其中,7家机构“买入”,5家机构“增持”。目标价格最高预测11.73元,最低预测10.72元,平均为11.06元。(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08】 晶澳科技:7月7日获融资买入3407.7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7日获融资买入3407.7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6.17%,当前融资余额7.1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9%,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734077908.0032329450.00713468911.002025-07-0467493324.0075373302.00711720453.002025-07-0375493744.0097240113.00719600431.002025-07-02165704306.00142540566.00741346800.002025-07-0177202306.0057920194.00718183060.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7日融券偿还1.29万股,融券卖出1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6万元,融券余额347.9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717578.00133386.003479410.002025-07-0467795.0012516.003626511.002025-07-03418438.0096968.003608896.002025-07-02128710.00163525.003290545.002025-07-01293618.00193454.003095264.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17亿元,较昨日上升0.2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7晶澳科技1601357.00716948321.002025-07-04晶澳科技-7862363.00715346964.002025-07-03晶澳科技-21428018.00723209327.002025-07-02晶澳科技23359021.00744637345.002025-07-01晶澳科技19333476.0072127832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7】 晶澳科技:7月4日获融资买入6749.3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晶澳科技7月4日获融资买入6749.33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5.32%,当前融资余额7.1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6%,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0467493324.0075373302.00711720453.002025-07-0375493744.0097240113.00719600431.002025-07-02165704306.00142540566.00741346800.002025-07-0177202306.0057920194.00718183060.002025-06-3064408311.0070560531.00698900948.00融券方面,晶澳科技7月4日融券偿还1200股,融券卖出65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7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362.65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0467795.0012516.003626511.002025-07-03418438.0096968.003608896.002025-07-02128710.00163525.003290545.002025-07-01293618.00193454.003095264.002025-06-30502992.0012974.003043900.00综上,晶澳科技当前两融余额7.15亿元,较昨日下滑1.09%,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04晶澳科技-7862363.00715346964.002025-07-03晶澳科技-21428018.00723209327.002025-07-02晶澳科技23359021.00744637345.002025-07-01晶澳科技19333476.00721278324.002025-06-30晶澳科技-5598227.0070194484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07】 光伏行业内卷68家公司年亏257亿 工信部出手治理推动减产创新寻出路 【出处】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编者按 “反内卷”的号角吹响。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近年来,光伏、汽车、锂电、玻璃、水泥等多个领域存在“内卷”式竞争,部分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低价销售保市场的尴尬处境。 从疯狂扩产到供需失衡,光伏是“内卷”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7月3日,工信部召开座谈会,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反内卷”,反什么,怎么反?长江商报聚焦落实“反内卷”行动,探寻“反内卷”样本。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卷产能、卷价格、卷专利……“内卷”,让光伏行业陷入异常惨烈的境地。 2024年,光伏产业链内部出现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光伏加工设备、逆变器环节企业经营业绩逆势增长,另一边是光伏硅片、组件企业动辄数十亿亏损。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4年,A股68家光伏设备企业,合计亏损约257亿元。而在2023年,则是合计盈利993亿元。 从组件、硅片龙头频频官宣数十亿、数百亿元投资扩产,到供需产能失衡,一场无序失控的低价竞争在光伏行业蔓延。专利诉讼在行业龙头之间频频出现。 光伏龙头企业也深知,“卷”不是办法,“卷”不是出路。 行业协会呼吁、企业自律、政策引导,光伏行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内卷”行动。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也有部分光伏企业几乎穿越了“光伏寒冬”,堪称“反内卷”样本。 从年赚近千亿到亏257亿 “内卷”,让光伏企业深受其害。 2023年,是光伏企业的高光时刻。当年,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的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分居行业前四。与此同时,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两大巨头年盈利均超过百亿,其中通威股份归母净利润达135.73亿元。而亏损最多的是航天机电,当年亏损4.26亿元,这家公司光伏领域的营业收入仅占25.36%,超过70%的营业收入来自汽车零配件领域。 根据长江商报记者统计,2023年,68家光伏设备企业合计盈利993.44亿元。 2023年,晶科能源归母净利润达74.40亿元,创了新高,同比增长153.20%。公司解释称,在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光伏市场对于N型先进产品的需求逐渐成为主流。公司凭借N型TOPCon技术和产品的持续领先,以及全球化运营和一体化产能等方面的优势,实现N型组件出货快速放量,带动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024年,经营形势急转直下。根据年报,当年,68家光伏企业,没有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千亿,营业收入最高的是晶科能源,其当年营业收入为924.71亿元,较2023年减少了262.11亿元。 当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两极分化,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获利110.36亿元,而TCL中环、隆基绿能分别为亏损98.18亿元、86.18亿元。 当年,68家光伏企业合计亏损256.56亿元。 动辄百亿扩产后遗症 从盈利近千亿到亏损257亿元,光伏行业整体业绩骤变,或是激进扩产的后遗症。 2022年、2023年,行业高景气来袭,行业巨头纷纷积极扩张。 2022年,阿特斯投资600亿元在青海海东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50GW单晶硅拉棒、10GW硅片、10GW电池及10GW组件的全产业链基地,为该公司史上最大一体化项目。当年,其还宣布在江苏宿迁建设10GW电池+10GW组件产能,投资102亿元。 当年,晶澳科技7次官宣扩产,累计投资近500亿元。 隆基绿能在鄂尔多斯建设46GW单晶硅棒及切片项目,投资额145.5亿元。此外,其还投资452亿元建设西咸新区100GW硅片+50GW电池项目。 晶科能源投资110亿元建设11GW高效电池、8GW组件及5GW电池组件生产线,投108亿元在江西上饶建设24GW组件+10万吨铝型材产能。 2023年,除了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继续扩产外,晶科能源宣布在山西投资560亿元实施大规模扩产计划。 此外,东方希望更是宣布投资高达1500亿元在宁夏进行硅料、组件扩产。 激进扩产的结果是,2024年,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下跌。 2025年初,国内组件排产降至34.8GW,环比下降20%,开工率普遍不足50%。硅料价格从2024年初的65元/kg跌至39.5元/kg。全球产能已达1200GW,远超600GW的实际需求。 2025年1月,单晶PERC组件价格跌破0.65元/W,N型TOPCon组件价格同比下跌29%,部分企业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 政策引导治理“内卷” 光伏行业的“内卷”,从2022年、2023年的“卷产能”,到2024年以来卷价格,还延伸至卷专利。 晶科能源在澳大利亚起诉隆基绿能侵权,此前已在中国、日本、美国发起多起诉讼,矛头直指PERC和TOPCon技术专利。 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形成技术联盟(TOPCon专利共享),联合对抗隆基绿能、阿特斯等对手。 过度“内卷”早已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2023年7月,9家光伏企业在北京签署了《光伏产业合作倡议书》,旨在推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 2024年7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呼吁供应链企业加强合作,理性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龙头企业也行动起来。2024年12月24日,通威股份官宣了部分高纯晶硅项目技改检修暨有序减产的公告。紧接着,大全能源也加入减产行动。 除了减产外,光伏企业积极进行研发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工艺水平、技术含量等,寻求突围。 6月23日晚,晶科能源披露,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换效率,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7.02%,创造了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换效率新的纪录。 一场真正的全面“反内卷”行动已经展开。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7月3日,工信部召开座谈会,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工信部提出,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行业企业要致力技术创新,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 【2025-07-06】 行业追踪|光伏市场(6月30日-7月6日):多晶硅料(致密料)价格环比没有变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多晶硅环节重资产属性明显,折旧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超过20%,同时,多晶硅环节生产柔性差,停产后复产成本较高。电池环节70%左右为外购硅片成本, 非硅成本中40-50%左右为银浆成本。组件生产壁垒低,具有一定的期货属性。 本周,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动情况如下所示:硅料、电池、组件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多晶硅料(致密料)0.00-2.782025-7-235.00元/千克多晶硅0.000.002025-7-360000.00元/吨 光伏玻璃重资产同质化,成本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而逆变器环节资产相对较轻,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国内逆变器企业源于元器件国产化、人工低、迭代快成本低于海外,企业同款产品成本差异不大。 本周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玻璃、逆变器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板(120W+)0.000.002025-6-20.35美元/瓦光伏系统0.005.252025-5-302.34美元/瓦光伏逆变器(2000W+)0.000.002025-5-300.13美元/瓦 本周光伏下游数据追踪异动情况如下:光伏下游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光伏装机量88.5588.552025-5-3119785.00万千瓦光伏组件出口数量23.4023.402025-5-311033999766.00个单晶硅片出口数量-12.97-12.972025-5-315515.79吨受光伏市场价格/数量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隆基绿能---22.70--光伏行业10020.19通威股份---32.63--光伏业务60.1439.81TCL中环---41.23--光伏硅片77.3622.73弘元绿能------单晶硅98.5219.73京运通------硅片48.9526.83爱旭股份--0.42--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99.015.43晶科能源--12.82--光伏组件92.8413.40晶澳科技---22.32--光伏组件95.5414.15天合光能---9.60--光伏行业98.0813.80东方日升--5.30--太阳能电池及组件74.261.13福莱特--10.85--光伏玻璃81.7335.70(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等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产业链盈利能力自上游向下游依次递减,硅料位于光伏价值链顶端,具有较强话语权。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05】 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据晶澳科技公众号,7月5日上午,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致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 【2025-07-05】 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7月5日电,据晶澳科技公众号,7月5日上午,晶澳智慧能源与东台高新区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双方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致力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标杆。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