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96 辉煌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国家铁路 | 38842.57| 22734.55| 58.53| 96.12| |厂矿企业及地方铁路 | 798.84| 371.58| 46.51| 1.98| |城市轨道交通 | 618.54| -7.67| -1.24| 1.53| |其他业务 | 150.62| 74.04| 49.16| 0.37| ├────────────┼─────┼─────┼───┼──────┤ |监控产品线 | 34412.14| 20219.01| 58.76| 85.16| |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 | 2854.26| 1135.18| 39.77| 7.06| |运营管理产品线 | 1856.99| 1104.54| 59.48| 4.60| |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 1136.56| 639.71| 56.29| 2.81| |其他业务 | 150.62| 74.04| 49.16| 0.37| ├────────────┼─────┼─────┼───┼──────┤ |南方 | 18635.41| 10918.96| 58.59| 46.12| |华东区 | 12270.18| 6254.26| 50.97| 30.36| |北方 | 9354.36| 5925.23| 63.34| 23.15| |其他业务 | 150.62| 74.04| 49.16| 0.37| ├────────────┼─────┼─────┼───┼──────┤ |直销 | 40410.57| 23172.50| 57.34| 10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城市轨道交通 | 69280.10| 23002.72| 33.20| 54.47| |国家铁路 | 48503.62| 29262.95| 60.33| 38.13| |厂矿企业及地方铁路 | 6302.82| 2450.78| 38.88| 4.96| |其他业务 | 3103.98| 1572.73| 50.67| 2.44| ├────────────┼─────┼─────┼───┼──────┤ |监控产品线 | 108532.15| 47624.45| 43.88| 83.30| |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 | 8964.69| 4068.55| 45.38| 6.88| |运营管理产品线 | 3778.63| 2389.39| 63.23| 2.90| |其他业务 | 3103.98| 1572.73| 50.67| 2.38| |原材料销售 | 2942.57| 1481.67| 50.35| 2.26| |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 2811.08| 634.05| 22.56| 2.16| |租赁收入 | 155.15| 87.48| 56.39| 0.12| |技术服务 | 6.22| 3.53| 56.76| 0.00| |利息收入 | 0.05| --| -| 0.00| ├────────────┼─────┼─────┼───┼──────┤ |南方 | 86440.55| 32402.90| 37.49| 67.96| |北方 | 24104.88| 13655.13| 56.65| 18.95| |华东区 | 13541.12| 8658.42| 63.94| 10.65| |其他业务 | 3103.98| 1572.73| 50.67| 2.44| ├────────────┼─────┼─────┼───┼──────┤ |直销 | 127190.52| 56289.17| 44.26|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国家铁路 | 27048.73| 17118.15| 63.29| 81.22| |城市轨道交通 | 3566.54| 950.77| 26.66| 10.71| |厂矿企业及地方铁路 | 2687.08| 1106.72| 41.19| 8.07| ├────────────┼─────┼─────┼───┼──────┤ |监控产品线 | 26673.15| 16152.40| 60.56| 80.09| |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 | 2912.23| 1131.96| 38.87| 8.74| |运营管理产品线 | 1312.54| 664.68| 50.64| 3.94| |其他业务 | 1286.55| 806.63| 62.70| 3.86| |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 1117.89| 419.97| 37.57| 3.36| ├────────────┼─────┼─────┼───┼──────┤ |南方 | 15343.03| 8190.88| 53.39| 46.07| |北方 | 10084.83| 5741.82| 56.94| 30.28| |华东区 | 7874.50| 5242.94| 66.58| 23.65| ├────────────┼─────┼─────┼───┼──────┤ |直销 | 33302.36| 19175.64| 57.58|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城市轨道交通 | 38015.43| 12665.81| 33.32| 51.36| |国家铁路 | 29229.40| 16658.03| 56.99| 39.49| |厂矿企业及地方铁路 | 6772.61| 2928.68| 43.24| 9.15| ├────────────┼─────┼─────┼───┼──────┤ |监控产品线 | 53878.53| 21722.01| 40.32| 64.78| |其他业务 | 9155.81| 5694.65| 62.20| 11.01| |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 | 7668.54| 3514.78| 45.83| 9.22| |技术服务 | 6791.99| 4429.17| 65.21| 8.17| |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 2492.11| 867.11| 34.79| 3.00| |原材料销售 | 1390.79| 623.14| 44.80| 1.67| |运营管理产品线 | 822.46| 453.97| 55.20| 0.99| |维修服务 | 758.61| 472.18| 62.24| 0.91| |租赁收入 | 166.22| 130.06| 78.25| 0.20| |施工费 | 48.20| 40.10| 83.20| 0.06| |广告服务费 | -| --| -| 0.00| ├────────────┼─────┼─────┼───┼──────┤ |南方 | 50134.14| 19773.16| 39.44| 67.73| |北方 | 15094.72| 6765.08| 44.82| 20.39| |华东区 | 8788.58| 5714.28| 65.02| 11.87| ├────────────┼─────┼─────┼───┼──────┤ |直销 | 74017.44| 32252.52| 43.57|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自动化测控技术的研发推广,主要产品聚焦于轨道交通行业,是国内领 先的轨道交通运维设备供应商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轨道 交通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等,公司主要客户是国铁集团下属 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及大型企业自备铁路的建设方。 根据各个产品的核心功能与技术特点的不同,公司产品主要分为监控产品线、运营 管理产品线、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产品线四大系列, 上述产品适用于国家铁路(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轨道交通 等多个制式,并适用于新建线路、既有线路升级改造、运营维保服务等不同领域。 监控产品线涵盖设备监测、环境监测和综合监控等多个方向,主要包括信号集中监 测系统(CSM)、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综合视频 监控系统、电加热道岔融雪设备、道岔缺口监测系统、动力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铁路信号机械室智能巡检系统、线路安全环 境管控平台智能视频分析系统、接触网2C智能分析系统、城轨安防集成平台、环境 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城轨能源管理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M SS)等;运营管理产品线主要包括铁路运输指挥综合系统、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 控系统(STP)、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和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等;信号基础设备产品线主要包括智能电源设备、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CB I)、计轴设备和道岔转辙机等;综合运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主要包括接触网水冲 洗车、地铁隧道清洗车、电务生产指挥系统、电务大数据智能运维平台、城市轨道 交通智能运维平台等。 针对国铁集团下属的高速和普速铁路,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基层站段提供保障列车 运行安全的基础设备;为铁路专业设备管理提供平台手段,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 为铁路专业设备在运用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提供手段和平台,提高设备的 运用质量和维修效率,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维护成本;针对铁路运营可能面 临的环境变化(包括灾害及其他突发危险等)进行监测预警,保证运营安全。产品 已覆盖铁路电务、工务、供电、机务、运输等多个专业领域。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 域,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提供涵盖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城轨安防集成平 台、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城轨能源管理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MSS)、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平台、地铁隧道 清洗车和轨道交通相关维保服务等多项智能化及节能综合解决方案,为乘客提供安 全、舒适、便捷的智能化出行环境。 2、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系统根据是否有行业内成文的标准规范文件,分为标准型和定制型。对 于有对应行业标准规范的标准型产品,通过直接向客户销售和系统集成商合作配套 销售两种方式。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产品和服务订单,产品经 过安装、现场调试、用户验收等环节后投入使用。 对于根据客户特定需求的定制型产品/系统,在具体营销过程中,首先进行用户需 求调研和售前支持,协助用户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在公司产品研发的知识库中,提 取成熟的产品框架和相应模块,进行二次开发,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订单制造、 交付。 在生产与服务方面,完全顺应中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体建设运营模式,主 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业主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生产及 服务,严格依照合同要求按期、保质提供相关产品及服务。 在质量保障方面,公司已经构建起以IRIS、ISO9001、CMMI为基础,CRCC、SIL4产 品认证为标准,精密的检测仪器、严格的检验制度为支撑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 品质量持续稳定。 (二)行业发展情况 (1)轨道交通领域 轨道交通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 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现 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等政策指导 性文件,为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公司开展研究和开发 新产品指明了方向。 根据国铁集团发布信息,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 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建设投资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一大批铁路重点项目取得积极 进展。一批新线、新站开通运营。新建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 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长沙段实现贯通;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宋城路站至开封站段 建成通车,郑开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新建重庆东站开通运营、沧州站改造 提升工程竣工、日照站新改建后投入使用,重点铁路枢纽功能显著提升。在建工程 项目顺利推进。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沈阳至白河高铁、襄阳至荆门高铁、合 肥至新沂高铁等项目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包头至银川高铁包头至惠农段、崇左至 凭祥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铁项目正在开展静态验收;广州至湛江高铁、盘州至兴义 铁路等项目正加快推进铺轨精调等剩余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聚焦国家“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铁路工程和重点联网、补网、强链项目,加快推进勘 察设计、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今年以来,伊宁至阿克苏铁路、黔桂 铁路增建二线、温州至福州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早日开工建设奠 定基矗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铁路 规划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铁路“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服务全方位扩大 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铁路方面,除新线建设外,“十一五”和“十二五”前期开通运营的8000多公 里高速铁路陆续进入大修改造期,普速铁路新建里程逐渐增多,国内铁路行业正处 于新建为主向新建与升级改造并重转变的阶段,由此可见行业升级改造市场空间正 在逐步释放。 根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2025年6月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运营里程11127.6公里。 2025年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82公里,新增运营线路5条,新增运营区 段9个。 近年来,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国家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申报条 件,并收紧了审批流程,报告期内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新规划审批步伐 进一步放缓。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目前,在国家发改委批复的44 个城市城轨交通建设规划中,呼和浩特、兰州、洛阳、芜湖、哈尔滨、郑州等6个 城市在2024年前获批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等,产品广泛 应用于城轨、普铁、高铁等领域。河南区域内前期获批的城市城轨交通项目全部建 成并投入运营,短期内将对公司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未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纵深发展,公司仍将处于重大发展机遇期,公 司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抢抓市场机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公司的稳健 发展。 由上述信息可知,短期内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建线路的业务面临一定压力, 但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继续高质量发展和运营需要,加上设备更新改造及新增业 务需求随相关宏观政策的落地逐步释放,整体投资有望持续保持高位,市场容量巨 大,公司研发创新及持续发展仍存在较大空间。 (2)新能源储能领域 2025年初发布的202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提 出“发展新型储能”,推动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商业化。2025年《十四五能源 领域创新规划》将“高功率钒液流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列为国家监测依托项目,加 速技术落地。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025年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 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体系加速完善,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 产业主体集中、区域聚集格局基本形成。产品性能显著增强,高安全、高可靠、高 能效、长寿命、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多 领域应用需求。 《河南拾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明确了河南省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到2030年 ,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成一批技 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基地,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 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有力促进我省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 实现。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1、国家铁路行业:公司通过在国家铁路行业多年的积累,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 专业知识,能够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定制化的服务,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 理念,致力于推动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深耕、精益求精,在生产 的每个环节把控产品质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在国铁行业内有 着良好的口碑。其中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地震监测预 警系统、电务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及接触网水冲洗车等产品在技术上、标准影响度及 品牌推广上具有优势地位。 2、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核心原则,随着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软件平台的上线开通,公司综合监控产品已具备核心技术平台、项目 交付管理、项目维护管理等全部核心能力,目前该产品在河南区域内有较强优势, 在轨道交通行业被广泛认可。目前,对于地铁隧道清洗车系列产品,公司拥有多项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 借助公司区域优势、高质量产品服务和国铁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公司其他各产 品线产品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均有一定优势。 根据国铁集团发布信息,2025年上半年,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一大批铁路重点项 目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2025年6月底,31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运营 里程11127.6公里。2025年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82公里,新增运营线 路5条,新增运营区段9个。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一体化解决方案及高端装备”的主营 业务,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通过逐步扩大市场领域培育新产品市场,优化管理 体系,健全各业务板块目标管控等举措,打造高端制造系统平台,提升轨道交通智 能运维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能力,保持公司持续稳健发展;稳步推进新能源研发中 心建设和新型储能领域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报告期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秉承“用户至上”理念,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宣传。 强化与国内外领先企业、系统总包商的合作,推动合作共赢。 抢抓市场机遇,强化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结合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线路安全 环境管控平台视频智能分析系统、铁路信号机械室智能巡检系统、普速防洪系统等 产品的市场推广,拓宽公司监控产品线,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密切跟踪国铁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的落实,加快各产品线智能化升级节奏,和新版本 产品市场应用进度,丰富产品结构,适应新时代下铁路客户的安全监控需要。 加大力度积极开拓省外城轨市场,积极与各业主、设计咨询单位举办技术交流会议 ,广泛向各地铁建设方推介我们公司成熟产品及新技术/新方案。 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市场应用进度,丰富产品结构。 全面加强研发投入,把最新的技术与行业应用快速结合;持续加强机器人应用及人 工智能(AI)方向的研发推进和落实。基于公司产品在国铁和城轨市场的庞大用户 群,深入挖掘用户需求,持续应用功能的研发创新,优化升级各产品功能单元,针 对铁路设备监测系统、运营环境监测系统及水冲洗装备等产品,发布自动化、数智 化水平更高的版本,持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铁集团电务信息化统型系统的研发和试点验证,有效推进了国铁集团《 数字铁路规划》在电务专业的落实,通过数字化赋能专业管理体系建设。 3、稳步推进储能装备及智能微电网的研发工作。 稳步推进全钒液流电池中试工作,上半年对第二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进行工艺 迭代改进并进一步提升性能和产品一致性。扩大储能中试研发基地建设,提高产能 ,引入新设备,新工艺,实现系统降本增效。对32kw标准电堆进行量产工艺优化, 提高产品一致性及合格率。 4、稳步推进2023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实施,逐步落实公司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上半年依法合规推进2023年度员工持股计划的解锁审议程序及部分出售工作。公司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内部潜力,争取各业务板 块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 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5、加强合同跟踪和项目回款管理 继续强化与用户沟通,定期核对账目等措施。优化应收账款分档管理机制,持续加 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力度。建立合同项目交付过程、售后服务 支持过程及用户需求问题库跟踪信息和项目回款信息的共享平台,针对大额超期应 收账款组建专项小组,协同市场营销部门共同争取用户的付款支持,保障公司现金 流充裕,保证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 (1)行业业务需求的深度把握能力 公司核心团队三十余年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通过长期研发和项目实施经验的积累 ,对轨道交通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深度把握行业用户当前及未来潜在的需求 ,合理平衡用户需求的轻重缓急与关键要点所在,主导和参与了多个产品行业标准 的制订,从而使公司的研发效率更高、更有针对性,研发成果更具适用性。 (2)科学的研发流程与灵活有效的研发机制 公司软件研发管理较早导入了CMMI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不断完善,于2021年通 过了CMMI5级的认证;系统集成研发于2017年导入IRIS体系,在实际研发过程中, 不断强调和完善各类流程的敏捷性优化升级,结合不同产品的特点,裁剪优化不同 过程文件,使得需求开发管理、风险管理、测试验证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 核心过程全面有效落地,并与开发效率提升互相促进。通过灵活有效的研发机制,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作,能够更高效、更直接地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研发反 应能力;针对关键基础技术,加强与行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能够 及时跟进前瞻性技术发展,提高产品研发的先进性。 (3)完备的产品需求开发环境和测试实验室 针对国铁行业产品,在公司搭建了完备的铁路车站环境,齐全的工务、电务设备和 区间模拟隧道、边坡环境,车站机房内配备有公司基础设备产品线、运营指挥产品 线及监控产品线的各型号产品,结合各产品在现场4000余站、上万公里高铁线路上 的运行数据,能够全面准确分析用户需求的关键表现,开发出更具有针对性的用户 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产品,公司搭建了智慧城轨实验室 ,涵盖灾害监测、智慧运营、智慧车站、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板块,由单线路调 度指挥,到城市多线路线网级运营协调,用户各类潜在需求及解决效果清晰明了; 针对新能源产品研发,公司搭建了园区综合智能微电网,涵盖风光发电管理、用户 侧充电管理及多场景放电运营测试等板块,搭建了钒液流电池测试实验室,涵盖电 解液综合分析、单电堆测试、综合堆叠测试等专项实验室;公司测试中心配置有高 低温测试、震动冲击测试、电磁兼容测试等常规型式试验室,和盐雾砂尘、喷淋等 特定性能测试试验室,能够全面支持产品集成选型及研发过程测试。 (4)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的核心产品数据及知识库 公司坚持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截至2025年6月 底,拥有410项授权专利(含发明专利111项)和186项软件著作权,其中2025年上 半年新增专利13项(含发明专利2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报告期内新增申请专利12 项。长期稳定的研发投入,使得在轨道交通基础设备监测、环境监测、通信信号电 源、水冲洗等领域,涵盖电子电路、软件架构、数据算法、流体控制、可靠性分析 等专业方向,公司积累了海量的过程测试数据及成熟的技术构件,高质量的研发知 识库,能够极大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并确保公司产品中的自研比例,稳 定公司整体经营的毛利率水平。 2、以满足客户当前及未来需求为目标的持续创新能力 满足客户当前及未来需求一直是公司持续创新的根本目标。在研发方面,秉承着“ 应用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创新路径,针对监控产品线的产品逐步由在线 监视与测量,向数据的智能分析升级,由故障报警功能向异常预警功能升级,由局 部数据分析向海量大数据分析升级,由单一网络平台向具备国密功能的网络安全平 台升级,由人工辅助分析 向智能AI分析升级;运营管理产品线逐步向涵盖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运 维信息化及运维装备产品逐步向全流程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在项目交付 及市场管理方面,持续优化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根据不同产品和项目特点,分别设 置属地化子公司、交付项目部、区域维护项目部、产品代维项目部等,提高项目交 付效率和质量,始终保持优质的客户服务和市场反应能力。 3、市场先入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轨道交通行业,提供轨道交通运维设备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 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具有丰富的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公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成立以来至本报告期末,已累计开通了4000多个站场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监测中 心系统在用段(局)58个;公司的高铁防灾监控系统累计开通14000多公里高铁线 路,现场监测点3300多个;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已累计开通16条线路 ,合计里程503.6公里、326个车站、25个场段和16个线路中心。公司在水冲洗车设 备领域,作为唯一通过原铁道部技术鉴定的产品研制单位,接触网水冲洗车市场交 付量处于绝对领先位置;除上述具备明显领先优势的产品外,产品线全系产品开通 应用在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31个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和多个企业的自备铁 路公司管辖的车站及线路上,这些产品(项目)的实施与开通,为公司培养了一批 业务扎实、现场熟悉的工程技术人员,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为公司市场开拓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公司项目和客户资源的增多,原有项目的更新换代 需求持续增加,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的竞争优势,并为公司收入的增长提供稳定的 来源。 4、质量保证优势 在质量、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始终本着“安全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严守安全 红线,坚持质量导向,为公司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矗公司于2003年通过了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通过CMMI3级认证,2011年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OHS 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通过IRIS体系认证,2021年通过CMM I5级认证。建立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系统交付、工程现尝环境保护、职业健康 与安全的“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并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管理体 系监督审核、产品认证审核等监督检查过程,持续改进,以持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的有效性。 5、丰富产品线及一体化集成服务能力 公司提供的轨道交通运维设备及运营维护集成化解决方案,能够针对轨道交通信号 通信领域的核心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并对设备运行环境和线路运营的自然环境实时 监测;同时,提供设备和线路的上层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实现针对运维管理的 全体系信息化解决方案;能够为铁路列车调度指挥、城轨环境调度指挥、城轨自动 售检票等定制一体化运营解决方案。公司产品涵盖工务、电务、供电、运输等多专 业,产品功能由底层设备数据辅助运营维护,跨越至上层修程修制优化,设备更新 改造投资决策辅助,全面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提升投资价值。同时,公司还通 过了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等级CS4级,安防设计施工维护一级,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服务能力二级等资质能力评定;并拥有11类产品的19项CRCC资质,公司丰 富的产品线及全面的技术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在基础建设阶段、运营维护阶段、更 新改造阶段等全过程提供更强竞争优势的产品、更优的服务。 6、高效专注、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二十余年,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以 技术创新为发展根基,在公司产品线不断扩展,公司规模和业绩提升过程中,对内 强调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对外与客户、友商、供应链合作单位 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真诚合作,努力打造良性市场业态。公司由一个初创技术 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公众公司过程中,在公司内部构建起了简单、务实的 管理理念及氛围,和高效专注、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这不仅是公司在轨道交通行 业取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目前在争取新能源领域拓展的最强力量源泉。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轨道交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轨道交通建设与宏观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投 资政策联系密切。我国经济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 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严控地方政府因城轨投资所带 来的债务风险,提高了包括大、中、低运量在内的所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门 槛,对公司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造成诸多不利影响。2025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国 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的通知》叫停了已实施多年的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而此前,强制配储政策是储能 产业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政策取消后,新能源项目配储动力下降, 部分依赖强制配储的新型储能项目需求减少,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新型储 能业务的发展速度。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行业政策的变化,主动收集行业信息,重点研 究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既有存量设备更新改造项目 的跟进力度;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智能化程度,推出更满足客户需求的新 版本产品,强化公司自身抗风险能力;加快新能源领域已研制产品的项目实施和成 果转化,尽快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在新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持续跟踪研究国 家新能源方面的各类法规文件,审慎研判国家新能源储能领域政策走向,通过对市 场及行业趋势研判,及时调整新能源技术研究方向和布局。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国计民生的需要,轨道交通行业未来仍将保持较大的投 资规模。轨道交通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预期将使现有竞争者加强在该领域的投入, 并吸引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导致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和服务的 创新,不能持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不能充分适应行业竞争环境,则 将面临客户资源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升级产 品线研发,以领先的智能化产品体系尽量保证公司合理的利润率。坚持以客户为中 心,在已开通线路的存量市场,开发解决用户运营管理痛点难点的新产品,携手用 户打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保障公司市场份额 稳步增长。 3、新技术不确定性及新产品研发未如期形成产业化的风险。 为拓展新领域新市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发展战略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布局 ,投入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微电网及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本报告期末针对 全钒液流电池中试基地建设,已完成试生产和性能测试等关键环节工作,尚待后续 集成测试时进行全面验证。未来依然会面对技术路线验证失败、局部技术研发进度 缓慢、市场机会争取不力、行业政策阶段性调整、供应链成本控制无竞争力等不确 定性因素,进而导致研发失败或无法如期形成有效的产业化局面。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稳步推进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实时关注研究行业政策动向, 及时跟进相关项目招投标公示等市场信息,加快在研产品性能的全面验证。根据需 要实时优化调整产品方案和工艺细节。 4、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虽然公司主要客户是国铁集团下属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总包集成商、各地城市轨道 交通及大型企业自备铁路的建设方等,多属于央国企或国内大型上市公司,资金实 力雄厚且信用状况良好,但是轨道交通行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整 体性强、结算缓慢等特点,随着公司承接和实施项目的增加,大量项目尤其是大额 订单项目集中在年底验收完工却不能当期收回账款,将导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 余额大幅增加,如宏观经济环境、客户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 力,应收账款将面临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客户多属于央国企或国内大型上市公司,信用状况良好,虽存在大 量项目验收完工后跨期回款的情况,但产生事实坏账风险的可能较校公司按照经营 计划持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专项管理,完善销售回款的约束制度,压实应收账 款压控责任;针对大额超期应收账款组建专项小组,协同市场营销部门共同争取用 户的付款支持;对外加强与客户沟通,定期核对往来账目,促进款项按合同约定或 者延期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回款,争取完工项目于当期完成回款要求,尽量减少坏 账准备的计提。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成都新一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 1500.00| -| -| |司 | | | | |天津辉煌路阳科技有限公司 | 1500.00| -| -| |河南辉煌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北京赛弗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洛阳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 -| -| |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 -| -| -| |公司 | | | | |北京国铁路阳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 -| -| |河南辉煌信通软件有限公司 | 1500.00| -| -| |北京国铁路阳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00| -102.26| 29469.77| |河南电能易充科技有限公司 | -| -| -| |武汉市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3000.00| -| -| |北京全路信通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 -| -|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河南辉煌软件有限公司 | 1500.00| -| -| |成都新一驱动科技有限责任公| 7000.00| -| -| |司 | | | | |西安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