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2230 科大讯飞 更新日期:2025-08-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7-|515450.7|37373.77|30892.10|   26.97|    2.10|    3.80|
|   31   |       8|        |        |        |        |        |
├────┼────┼────┼────┼────┼────┼────┤
|2025-07-|508969.1|15726.26|16410.03|   28.67|    0.88|    2.15|
|   30   |       1|        |        |        |        |        |
├────┼────┼────┼────┼────┼────┼────┤
|2025-07-|509652.8|21000.69|18532.45|   29.94|    2.39|    0.91|
|   29   |       8|        |        |        |        |        |
├────┼────┼────┼────┼────┼────┼────┤
|2025-07-|507184.6|34316.63|27075.41|   28.46|    8.66|    2.49|
|   28   |       4|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01】
科大讯飞:打造中国首个超大规模自主创新算力平台“飞星一号” 
【出处】华为官微

  导语:
  大模型之战,谁能快速部署高性能大模型训练平台,快速训练上线,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100+行业智能化转型故事”第111期,我们走进知名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它如何打造存、算、网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和算力平台?
  2025上海WAIC大会的“翻译合作伙伴”、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拥有语音及语言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对业界百模大战,如何快速部署高性能大模型训练平台,快速训练上线,抢占市场有利位置?科大讯飞与华为联合打造存、算、网全栈自研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共同建设国内首个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平台“飞星一号”。
  大模型建设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星火认知大模型从海量数据和大规模知识中持续进化,实现了从提出、规划到解决问题的全流程闭环。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理解世界的专用领域向生成创造世界的通用领域进行跨越式演进,这一过程产生了对数据存储的新挑战:
  集群可用度低:AI大模型训练以多机多卡任务为主,故障频率高,模型加载和断点续训CheckPoint读写时,对存储系统IO和带宽性能要求很高,千卡以上集群平均每天故障1次,断点恢复时间高达15分钟+,每次损失几十万。
  集群分散不可靠:多家存储“烟囱式”建设,总容量几十PB,切分成几十个PB级的分散小集群,极大地增加了管理复杂度,并采用软硬分离的方式建设存储集群,降低了存储集群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带宽能力。
  数据治理困难:AI训练集的文件数量有百亿个,当前“烟囱式”存储集群的建设模式,形成多个数据孤岛,数据需要人工迁移,效率低。同时无全局数据可视能力,无法识别冷热数据与高价值数据,数据难以治理。
  大模型厂商对存储的核心诉求是:
  1、高性能的存储底座,以支撑多机多卡的AI集群极致的训练时长和尽可能快的断点续训能力,降低错误回滚率。
  2、统一的AI存储数据湖管理能力,高效可靠的数据治理能力。
  优质存储成为大模型时代的“黄金门票”
  华为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中国首个超大规模算力平台AI数据湖存储底座,针对通用AI大模型训练,科大讯飞采用算、存分离架构,计算侧追求更加极致的算力释放,存储侧部署多套华为OceanStor AI数据湖解决方案,提供可靠高效的几十PB超大可得存储容量。依托智能数据分级与多集群故障隔离、高效数据治理的高性能存储,实现TB级带宽,端到端加速AI模型开发。
  15min→1min,断点续训恢复速度提升15倍,日节省几十万元
  断点续训恢复速度提升15倍:集群最大提供TB级大带宽,缩短CheckPoint读写耗时,断点续训恢复时长从15min缩短到1min,速度提升15倍。
  统一集群管理,99.999%高可靠
  存储集群安全可靠:华为OceanStor AI存储单集群多Storage Pool的方案,管理面合一,数据面分离,通过数据面隔离避免AI集群故障扩散;同时通过亚健康管理、大比例EC等进一步提升存储可靠性,单集群可靠性达99.999%。
  全生命周期管理TCO降低30%
  数据治理成本低:统一数据湖管理,GFS全局文件系统,无损多协议互通,免除数据孤岛,数据全局可视、可管,高效流动,跨域调度效率提升3倍,数据零拷贝,端到端加速AI模型开发;千亿元数据秒级检索,智能识别数据热度,精准分级,实现存储系统性能与容量均衡。
  面向未来更大规模算力集群,华为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中国首个超大规模算力平台AI数据湖存储底座,借助海量数据和知识加速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持续进化,共建“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AI建设美好世界”的美好愿景!

【2025-08-01】
券商观点|计算机行业周报:阿里发布AI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钛动科技发布全球首个营销Agent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8月1日,华鑫证券发布了一篇计算机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阿里发布AI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钛动科技发布全球首个营销Agent。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算力:阿里发布Qwen3-Coder,开源代码模型新SOTA 7月23日,阿里全新开源代码模型Qwen3-Coder正式发布。它是一款混合专家(MoE)模型,总参数量高达4,800亿,激活参数为350亿,原生支持256Ktoken的上下文,并可通过YaRN扩展到1百万token,支持358种编程语言。由于Qwen3系列模型的整体调整,Qwen3-Coder仅支持非思考模式,不生成思考过程。在注意力机制方面,它采用了分组查询注意力(GQA)方案,配备96个查询(Q)注意力头和8个键/值(KV)注意力头,并拥有160个专家(Expert),其中8个专家被激活。此外,其在代理式编码、代理式浏览器使用和代理式工具使用上成为了开源模型的SOTA,可以媲美ClaudeSonnet4。本次发布的Qwen3-Coder属于阿里Qwen3系列。 AI应用:Kimi周平均停留时长环比+65.38%,钛动科技发布全球首个营销Agent 7月26日,WAIC大会在上海隆重开幕,这是钛动科技第一次亮相WAIC。同时,旗下新产品,首个全球营销AIAgent—Navos,也正式亮相。据官方介绍,Navos深度融合了产业大数据、多模态AI、出海营销应用场景,服务涵盖出海营销策划、视频理解分析、营销内容生成、智能广告投放、数据分析与优化等关键环节,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出海营销全链路需求,实现从创意构思到效果转化的一站式高效提升。具体来说,这是钛动科技针对中国企业出海痛点,自研的一款企业级聚焦出海营销的行业垂类Agent。 AI融资动向:AI编程Lovable完成2亿A轮融资,估值达18亿美元 7月23日,来自瑞典的人工智能编程平台Lovable宣布已完成2亿美元的A轮融资,在完成此轮融资后,Lovable的估值达到了18亿美元,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家达到独角兽规模的创新公司。截至目前,Lovable共计对外募集了大约2.24亿美元的资金。Lovable的最新融资由Accel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20VC、byFounders、Creandum、Hummingbird、VisionariesClub以及一些个人投资者。 Lovable是欧洲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之一,在四周内的实现的ARR达到了400万美元。在今年2月份获得1500万美元的融资时,Lovable称其年经常性收入已经达到了1700万美元,付费用户超过3万。投资建议 7月24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截至6月底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Alphabet总营收为96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28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9%。该季度中谷歌云业务营收达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是Alphabet增速最快的业务,年化收入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谷歌首席执行官称,AI已为所有业务板块带来积极影响:GeminiApp现在每月有超过4.5亿活跃用户,日请求量比上一季度增长了超过50%;自5月以来,已有超过7000万段视频使用Veo3生成;AI概览(AIOverviews)、AI模式(AIMode)等新功能推动搜索业务实现增长,其中,AI概览每月已有超过200万用户。鉴于市场对谷歌云产品与服务的需求,Alphabet宣布将2025年的资本支出大幅增加100亿美元至约850亿美元,主要用于算力基础设施。我们坚定看好海外算力,目前仍处投资阶段,但高ROI已持续验证算力逻辑闭环,产业爆发趋势明确。中长期,建议关注临床AI产品成功落地验证的嘉和美康(688246.SH)、以AI为核心的龙头厂商科大讯飞(002230.SZ)、芯片技术有望创新突破的寒武纪(688256.SH)、高速通信连接器业务或显著受益于GB200放量的鼎通科技(688668.SH)、已与Rokid等多家知名AI眼镜厂商建立紧密合作的亿道信息(001314.SZ)、加快扩张算力业务的精密零部件龙头迈信林(688685.SH)、持续加码高速铜缆的泓淋电力(301439.SZ)、新能源业务高增并供货科尔摩根等全球电机巨头的唯科科技(301196.SZ)等。风险提示1)AI底层技术迭代速度不及预期。2)政策监管及版权风险。3)AI应用落地效果不及预期。4)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01】
国常会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盘初涨近0.9%,机构: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迅猛增长阶段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8月1日,机器人概念早盘活跃。热门ETF中,机器人ETF(159770)截至发稿上涨0.22%,盘初一度涨近0.9%,成交额超4700万元,溢折率0.05%,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成分股中,东杰智能涨超6%,云天励飞-U、科远智慧、双环传动、拓邦股份、博杰股份等多股跟涨。
  =数据显示,机器人ETF(159770)最新规模63.03亿元,居深市同标的首位。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行业配置包括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仓股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该ETF还配备了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消息面上,据新华网,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我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超过300家,其人工智能相关收入占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总体规模的七成左右。人工智能独角兽的创新领域分布广泛,目前排名前五的包括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商业智能应用、智算芯片。
  此外,据北京日报,8月机器人领域将迎来两大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今年8月8日至12日举办。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举办。其中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
  长城证券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仍处于进厂打工阶段,各类诸如汽车厂商、家 电、云厂商持续拓展机器人产业市场持续繁荣,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加 速落地,伴随海内外人形机器人持续加速迭代,机器人逐步从硬件端的 演进上探至大小脑的演进,随着机器人厂商融资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持续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5-08-01】
科大讯飞:7月31日获融资买入3.74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5.78%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科大讯飞7月31日获融资买入3.7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5.78%,当前融资余额51.5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83%,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1373737653.00308920962.005154507805.002025-07-30157262638.00164100342.005089691114.002025-07-29210006919.00185324506.005096528818.002025-07-28343166326.00270754061.005071846405.002025-07-25588460536.00446676925.004999434140.00融券方面,科大讯飞7月31日融券偿还3.80万股,融券卖出2.1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2.4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1315.80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11024380.001853640.0013158015.002025-07-30426008.001040815.0013881180.002025-07-291171339.00445991.0014675652.002025-07-284268514.001227321.0014030004.002025-07-251545852.002584785.0011189459.00综上,科大讯飞当前两融余额51.68亿元,较昨日上升1.2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1科大讯飞64093526.005167665820.002025-07-30科大讯飞-7632176.005103572294.002025-07-29科大讯飞25328061.005111204470.002025-07-28科大讯飞75252810.005085876409.002025-07-25科大讯飞141217343.00501062359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科大讯飞全新升级 以技术主权与生态话语权重构全球 AI 协作版图 
【出处】IT之家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盛大舞台上,全球 AI 产业的前沿力量汇聚一堂,展开一场技术与理念的深度碰撞。而科大讯飞的展区,无疑是其中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以超 20 款 AI 展品全方位呈现技术创新成果与产业赋能实践,深度诠释了其作为中国 AI 领军企业在全球舞台的影响力与战略价值。
  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科大讯飞以技术突破为利刃、生态构建为桥梁,深度参与全球 AI 产业变革,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的有力宣告。
  技术突破:以多语破壁能力锚定全球化刚需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博弈加剧的今天,语言壁垒早已不是单纯的沟通问题,而是影响产业链协同效率的「隐性成本」。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国家队」的核心力量,科大讯飞也恰恰瞄准了跨语言协作这一制约全球产业效率的核心痛点,基于星火大模型的底座能力,不断在翻译、多语言、多语种、语音同传等技术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球沟通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4 年 1 月,科大讯飞正式发布星火语音大模型,首批 37 个主流语种效果超过 openai whisper v3,74 个语种方言免切换破解工厂、油田等强干扰场景难题,让专业翻译能力上达到了新的 度。
  今年 1 月,科大讯飞又发布深度推理大模型 —— 讯飞星火 X1,并在今年 7 月整体升级。基于星火 X1 底座的语音同传大模型也在翻译效果、实时响应、语音听感、专业精深等方面大幅跃升,多语言能力也已覆盖 130 + 语种,超 8 万个垂直领域的专业词汇,可以胜任高难度的翻译任务,并彻底消除翻译时的卡顿体验。
  尤其是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大讯飞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成为本届 WAIC 唯一的翻译合作伙伴,并将语音同传技术应用于开幕式及多场论坛,一度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
  一直以来,科大讯飞坚信唯有自主可控才有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未来,而未来的竞争也不仅是算法与算力的比拼,更是语言资源掌控力、文化理解力和认知重构力的系统较量。在中美科技博弈深刻重塑全球 AI 产业格局的当下,科大讯飞坚定不移地选择基于国产算力构建全栈自主可控大模型体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可靠的多语言能力支持,这种「技术安全感」正是「国家队」企业赋予全球产业的独特价值。
  生态构建:链接全球资源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当前,全球 AI 产业的竞争,早已从单一技术比拼升级为生态话语权的争夺。作为中国 AI 企业代表,科大讯飞也跳出了「技术输出」的传统模式,通过不断搭建多元协作平台、链接全球资源等方式,扩大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影响力,持续增强国际「话语权」。
  其生态构建的智慧在于包容性协同。在 2025 WAIC 期间,科大讯飞承办了高级别高水平多语言基座大模型国际研讨会,汇聚了近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约 30 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形成了覆盖亚洲、欧洲两 洲的高规格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这种跨大洲、跨文化的交流形式展现了中国 AI 生态的包容力,更为中国 AI 技术「走出去」搭建了重要的国际合作桥梁。
  其实早在今年 4 月份的 阪世博会上,科 讯飞就已经走出「国门」,其打造的「AI 孙悟空」成为中国馆唯 大模型展项,展现了中国 AI 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实 ,还获得了 NHK、《朝 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被大阪电视台称赞为「不愧是代表中国的人工智能」。
  中国 AI 的全球化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共同创造」。科大讯飞积极链接全球开发者,打造了开放平台国际站,为全球开发者提供语 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图文识别等人工智能服务。目前已在新加坡、沙特等区域建立相关站点,并拥有 52.4 万海外开发者;同时,联合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等机构构建全球多语种技术生态,让中国 AI 能力与海外本地化资源深度融合。
  部分行业人士认为,全球 AI 的未来,不是单一技术的独霸,而是多元生态的共生 —— 而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成为这种共生格局的塑造者。
  从大阪世博会 AI 孙悟空被日本媒体盛赞「代表中国的人工智能」,到 WAIC 承办的分论坛实现跨地缘的技术对话,科大讯飞正稳步推动中国 AI 技术与产业迈向全球舞台中央。
  未来,随着其技术持续迭代、生态不断拓展,科大讯飞必将在全球 AI 产业变革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引领全球 AI 产业朝着更加开放、创新、共赢的方向蓬勃发展。

【2025-07-31】
科大讯飞:7月30日获融资买入1.5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科大讯飞7月30日获融资买入1.57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6.62%,当前融资余额50.9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80%,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0157262638.00164100342.005089691114.002025-07-29210006919.00185324506.005096528818.002025-07-28343166326.00270754061.005071846405.002025-07-25588460536.00446676925.004999434140.002025-07-24161746911.00156626166.004857650529.00融券方面,科大讯飞7月30日融券偿还2.15万股,融券卖出88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2.6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388.1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0426008.001040815.0013881180.002025-07-291171339.00445991.0014675652.002025-07-284268514.001227321.0014030004.002025-07-251545852.002584785.0011189459.002025-07-241119400.0086850.0011755727.00综上,科大讯飞当前两融余额51.04亿元,较昨日下滑0.1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0科大讯飞-7632176.005103572294.002025-07-29科大讯飞25328061.005111204470.002025-07-28科大讯飞75252810.005085876409.002025-07-25科大讯飞141217343.005010623599.002025-07-24科大讯飞6275529.00486940625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0】
赋能多元场景,科大讯飞5款讯飞AI录音笔新品闪耀WAIC 2025 
【出处】财闻

  7月26日—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上海启幕,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聚焦AI基础设施、智能终端等十大核心方向。科大讯飞(002230.SZ)连续第八年受邀参会,并成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翻译合作伙伴”,同时还重磅发布多达5款讯飞AI录音笔新品。
  科大讯飞消费者AI翻译业务群硬件营销部总经理才灏表示,基于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与智能语音领域的技术优势,讯飞AI录音笔新品深度洞察用户需求痛点,致力于打造覆盖户外采访、调研取证、课堂记录、行业研讨、保密录音等全场景的专业级产品矩阵,适配记者、律师、留学生、教师、医疗、政务办公、司法机关等多元职业需求。
  科大讯飞此次发布Pokee、Magic、S6等三大系列5款AI录音笔新品,实现细分市场全面布局,并将在半年后登陆海外市场。在这其中,Pokee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可实现多语种录音转文字、同声转译播报等智能功能,为学习和办公提效。另外该系列产品还注重轻巧便携与个性化设计,磁吸、背夹结构便于固定于书本或衣物,配合挂链、手环等配件彰显个性。
  Magic系列作为时尚智能硬件产品,能够提供4608kbps(96kHz*24bit)高清录音和播放(40kHz物理带宽,支持有线耳机播放)、电脑音频内录、同声转译等核心功能,搭载3.2英寸OLED屏幕,再加上64GB机身大存储,配合云空间便于文件多端共享,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旗舰级智能硬件的S6系列,为用户提供行业领先的20米超远距拾音技术和192kHz*32bit高清晰的原声录音功能,解决大型会议、展会等场景下的录音清晰度痛点。该系列产品深度融合讯飞自研AI技术,接入讯飞星火X1大模型和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无论在线和离线都能转文字和同声转译,支持在线10语种、离线4语种与中文同声转译,进一步拓展了录音笔的使用场景。另外其基于国产化部署,使用独立的安全芯片对文件进行国密加密,进一步确保录音内容的安全,构建起从数据采集到存储的全链路安全闭环,实现高效能办公与信息安全保障的双重突破。
  讯飞AI录音笔新品依托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讯飞星火X1大模型和国内首个具备端到端语音同传能力的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打造了差异化产品力,成功地将录音笔升级为“全场景生产力工具”,推动其从单一工具向智能办公生态演进。
  讯飞星火X1大模型能使录音转文字后总结提炼纪要内容实现准确不遗漏、详尽不啰嗦、自然不生硬的效果,语感更真实、更贴近日常表达,可用性大幅增强;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基于实时转写翻译技术、多语种合成播报等领先技术,能为用户实现响应更快、转译更准确、播报更自然的产品体验。
  正如才灏所言,讯飞AI录音笔新品将尖端科技应用到大众化的消费级产品中,让前沿技术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工作,实现“AI科技普惠”的构想。
  一直以来,讯飞AI录音笔以“专业、智能、安全”的品牌主张,满足多行业、多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并在专业硬件、AI大模型、多语种录音转文字以及多端同步、国密加密等多个维度领先行业,加速了从传统录音笔到智能录音笔,再到AI录音笔的跃迁,并持续引领录音笔迭代创新,为录音笔市场注入增长新动能。

【2025-07-30】
央国企大模型落地难题频现,科大讯飞知识工程平台何以破局 
【出处】财闻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大讯飞(002230.SZ)展出的“星火知识库”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更揭示了当前大模型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高质量数据集的稀缺与建设难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深水区,央国企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遭遇“数据瓶颈”日益凸显,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成为关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命题。
  央国企大模型落地困境:高质量数据成核心瓶颈
  当前,央国企在大模型应用落地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具有典型性。一方面,行业大模型对数据的需求极为多元且专业,不同业务部门对模型场景数据的需求差异显著,这大大增加了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复杂度。以能源行业为例,勘探开发、炼化生产、销售服务等不同环节产生的数据类型、格式和专业术语迥然不同,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满足这种高度专业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行业大模型的实际建设中,构建和采买数据缺乏统一衡量标准,不同业务系统、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模型的训练效果和预测准确性。研究显示,一般来说,10%的脏数据可造成30%的GPU资源浪费,同时导致模型调试周期延长50%,效果下降10%,这种资源浪费对于追求高效运营的央国企而言尤为致命。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胡武婕认为,“随着基础模型开源态势的形成,各方在算力和模型算法层面的差距正在不断收窄,数据要素价值更加凸显,已成为人工智能竞争的核心领域。”这一判断精准揭示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在算法和算力逐渐趋同的背景下,高质量数据集已成为决定AI应用成败的关键要素。然而,央国企在数据治理方面面临特殊挑战:历史积累的庞杂语料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价值数据难以有效提取;通用大模型在专业场景中存在知识幻觉、专业性不足等问题;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数据质量评估困难,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央国企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数据鸿沟”。
  科大讯飞知识工程平台:破解数据困局的“利器”
  面对这一行业痛点,科大讯飞推出的知识工程平台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该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并非简单的数据处理工具,而是构建了一个从多源语料获取、稀缺数据合成、高质量数据加工到模型训练的完整生态闭环。其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全自动化的知识构建能力上——通过多教师模型混合蒸馏、知识融合增强等前沿技术,实现了行业专业知识的自动合成,无需依赖传统昂贵且低效的人工标注流程。实际应用数据显示,该平台可将数据构建成本降低90%,知识构建周期缩短50%,同时使模型效果提升15%,这种效率与质量的双重突破,为行业大模型的快速落地提供了可能。
  在技术架构层面,讯飞知识工程平台展现出三大差异化优势。首先是其强大的多元异构数据处理能力,平台内置的高精度语音转写和OCR识别引擎,能够高效处理央国企常见的非结构化数据,如会议录音、扫描文件、工程图纸等,解决了传统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卡脖子”环节。其次是建立了全方位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平台可结合传统大数据质量要求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应用要求,输出《面向人工智能的数据集质量通用评估方法总体要求》,将标准落地为可执行的质量控制节点,从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等多个维度构建了数据质量的“防火墙”。尤为关键的是,平台还通过正向追踪和反向溯源机制,确保了知识构建过程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这一设计有效防范了行业大模型常见的知识“幻觉”问题,同时也规避了版权合规风险。
  平台操作界面的易用性设计同样值得称道。针对央国企技术团队的特点,讯飞知识工程平台采用零代码画布式建模工具,用户通过简单的组件拖拽即可自定义知识加工流程,节点参数配置界面支持精细化调整,而断点调试功能则确保了处理结果的可控性。这种“低门槛、高灵活”的设计理念,极大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难度,使业务专家无需深入掌握编程技能也能参与知识构建工作,真正实现了“业务驱动”的智能化转型。
  本次WAIC大会期间,科大讯飞所展示的“星火知识库”便充分展现了其在企业知识管理领域的创新突破,方案提供从知识创作、知识加工、知识管理到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可显著提升知识加工效率、检索效率和问答体验,实现企业知识的高效生产、有效沉淀、快速应用。
  中石油昆仑大模型落地:数据驱动的行业AI价值
  中国石油的实践案例生动诠释了讯飞知识工程平台的价值。作为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石油拥有海量的勘探开发、炼化生产、经营管理数据,但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大模型的“营养”,曾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
  通过部署讯飞知识工程平台,中石油成功构建了覆盖油气全产业链的高质量数据集,并以此训练出专属的“昆仑大模型”。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57个业务场景:其专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从勘探延伸至炼化、销售、装备制造等。通用领域推出“员工助手”、“行业大家”、“智能油伴”等专业应用,其中“员工助手”覆盖科研、办公等场景,可助力开启“AI+”高效办公模式;“行业大家”应用助力从业者提升技能;“智能油伴”以更智能、拟人化交互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等,实现了成本降低30%、周期缩短50%、效果提升30%的显著效益。
  昆仑大模型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密围绕能源化工行业的痛点和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行业特色的深度应用场景。无论是赋能地质研究、生产优化,还是提升办公效率、客户服务水平,昆仑大模型正逐步渗透到业务与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基于企业自身数据训练的大模型真正贴合了行业专业需求,实现了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从中石油等多家央国企业项目成功实践,讯飞进一步沉淀了丰富的行业知识构建模板和成熟的DREAM大模型构建框架——Define场景定义、Review资源审视、Extract数据提取、Algorithm模型训练、Measure效果测试。这一方法论不仅是一套技术流程,更代表了“场景驱动、数据为先”的行业大模型建设理念。目前,该框架已在多家央国企项目中得到验证,形成了覆盖能源、金融、制造等多个行业的知识构建模板,为后来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路径。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科大讯飞知识工程平台的创新实践,为破解央国企大模型落地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构建了一套从数据治理到模型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经济深入发展,数据要素的市场价值将持续释放,而那些能够率先构建高质量数据资产、掌握智能技术核心能力的央国企,将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数据质量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课题,更是关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实施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命题。科大讯飞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有益启示:只有打通数据—知识—智能的转化通道,才能真正释放人工智能的变革力量,推动千行百业实现质的飞跃。

【2025-07-30】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称马斯克不懂AI,遭私募大佬但斌呛声 
【出处】南方都市报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此前的一段言论在近日引发争议,并引来“私募大佬”但斌的关注和评价。
  在某财经类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文称,刘庆峰曾在公开发言中表示“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随后,“私募大佬”但斌在评论区发言称,刘庆峰“就像我见过的金融行业的某些人,屁大点本事,就牛逼哄哄的不得了,老子天下第一!谦虚点不行吗?”
  目前,原帖及但斌的回应均已不可见。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上述网友所指的公开发言系刘庆峰6月末参加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上的讲话。彼时,在谈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时,刘庆峰表示:“马斯克实际上对人工智能,我不认为他真的懂,但是他有些理念我认为是很对的。他说留给人类的时间并不多了。”
  就相关内容,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科大讯飞,但截至目前,未获得回复。
  “不懂AI”马斯克,Grok排名已超星火
  尽管称“马斯克不懂AI”,但近年来科大讯飞在AI方面的成绩,却远没有马斯克旗下的Grok引人注目。
  据公开资料,科大讯飞系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企业。自1999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认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以此计算,科大讯飞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已超过26年。
  与之相比,马斯克“商业帝国”版图中的Grok则只有短短两年的历史。2023年4月,埃隆·马斯克在接受塔克·卡森今夜秀采访时表示,他打算开发一款名为TruthGPT的聊天机器人。TruthGPT后来又更名为Grok。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全球权威大模型排行榜LMArena的最新排名,7月上线的Grok 4在文本方面排名第3,Grok 3排名第6,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并未上榜。
  对于“落后几步”的AI模型,刘庆峰曾称主要是由于公司坚持国产算力的缘故。在6月初科大讯飞成立26周年的内部讲话中,刘庆峰坦言,相比使用英伟达等海外算力,基于国产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和算法创新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增加移植适配、性能调优、对比验证等额外步骤和额外算力。“基于国产算力的所有新算法的研发会慢三个月。三个月,在今天这个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不得了的差别。”
  从财务数据来看,科大讯飞在研发上仍是舍得下“重本”的。数据显示,科大讯飞研发费用累计超200亿元,其中仅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就达到45.8亿元,占到总营收的19.62%。
  “困”在补贴里?
  政府补贴占营收超两成
  多年积累的产品力被AI“新秀”们迎头赶上的同时,科大讯飞则愈发被外界指“困”在补贴里。
  业绩上,2024年,科大讯飞全年实现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增速较此前两年大幅提升。但科大讯飞在盈利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根据财报,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同比下降14.78%,与2021年公司盈利巅峰时期的15亿元净利润更是相去甚远。
  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讯飞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达到47.31亿元,40.39亿元和41.86亿元,占营收约20%。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若扣除相应政府补助后,科大讯飞实际上已连续多年亏损。
  对于2024年的“增收不增利”,科大讯飞总结了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科大讯飞表示,公司积极抓住AI的历史新机遇,2024年在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及大模型应用落地等方面,新增研发投入7.4亿元(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1亿元)。
  其二,科大讯飞称,公司2024年计提坏账减值损失10.14亿元,计提坏账准备较去年同期增加2.77亿元。科大讯飞还在财报中透露,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优质客户,客户质量较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公司历年来坏账实际发生率低。
  最后,科大讯飞称,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等金融资产2023年取得投资收益较大,2024年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1.12亿元;同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减少1.02亿元;此外,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0.54亿元;以上合计影响2.68亿元。
  进入2025年,科大讯飞“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似乎更为突出。据科大讯飞此前披露的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45.68亿元,同比增长27.74%,归母净利润则陷入亏损状态,亏损规模为1.93亿元。近日,科大讯飞又披露上半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的亏损规模已达2亿元至2.8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面有所减小。

【2025-07-30】
科大讯飞:7月29日获融资买入2.1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科大讯飞7月29日获融资买入2.10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5.85%,当前融资余额50.9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75%,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9210006919.00185324506.005096528818.002025-07-28343166326.00270754061.005071846405.002025-07-25588460536.00446676925.004999434140.002025-07-24161746911.00156626166.004857650529.002025-07-23127994565.00139859216.004852529784.00融券方面,科大讯飞7月29日融券偿还9100股,融券卖出2.3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7.1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2%,融券余额1467.57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91171339.00445991.0014675652.002025-07-284268514.001227321.0014030004.002025-07-251545852.002584785.0011189459.002025-07-241119400.0086850.0011755727.002025-07-23429300.001946160.0010600943.00综上,科大讯飞当前两融余额51.11亿元,较昨日上升0.5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9科大讯飞25328061.005111204470.002025-07-28科大讯飞75252810.005085876409.002025-07-25科大讯飞141217343.005010623599.002025-07-24科大讯飞6275529.004869406256.002025-07-23科大讯飞-13335784.00486313072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科大讯飞发布“星火智法·律小助” 将在上海成立“星火智法”独立公司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小程)“科大讯飞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我们的优势在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结合。所以在教育、医疗、法律、汽车、金融等核心赛道,我们会深入到赛道里,跨越技术与业务之间的鸿沟。”7月28日,科大讯飞副总裁雍文渊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科大讯飞在法律科技业务上的规划。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科大讯飞携星火智法.律小助首次亮相,演示“合同风险审查”功能。导入一份买卖合同,律小助可以智能解析合同主体、条款性质、合同标的等,提示审查风险点并展示风险等级,同时给出专业建议供修改参考。以往这一过程人工审查需要30分钟,律小助仅10分钟就能完成。
  在法律科技业务上,科大讯飞此前已有不少经验积淀。科大讯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是科大讯飞的全资公司,定位科大讯飞上海总部。在司法创新领域,近年来,科大讯飞深度参与上海政法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共建人工智能平台、推广智能语音庭审系统及辅助办案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推动数字技术与政法工作融合。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科大讯飞将在上海成立“星火智法”独立公司,借力上海数字城市建设机遇,以上海为战略支点,进一步联合行业生态合作伙伴。
  之所以深耕法律赛道,雍文渊认为,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的市场空间较为可观。目前,大型企业有自己的法律团队,但对大量小微企业、个体户来说,他们没有相应的资源,也不可能专门打造专业法务团队。
  在他看来,大模型已经出现两年有余,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用大模型很难解决法律上的专业问题,大模型很容易出现幻觉,这也是所谓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其背后原因在于,大模型可以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但对专业词汇掌握不全面;在一些特定的任务层面,比如合同审核有很多细分领域,涉及知识产权类/服务类/工程类的合同审核等,大模型表现也不占优势。
  在训练数据上,科大讯飞法律科技产品部总经理解斐补充道,讯飞内部每天有大量的合同审查工作,法务每天要处理将近千份合同,这就带来了大量数据和知识。基于星火大模型原生通用技术能力,加上经过训练后的法律大模型以及合同审查的知识和数据,星火智法.律小助在合同审查的细分方向上能够更深入。
  解斐表示:“我们的立足点始终是站在整个社会刚需,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十年积累,星火智法有底气走向B端和C端,下一步希望服务于律师、企业法务,再服务于真正的个人。此外,我们也在考虑出海。”

【2025-07-29】
观察者网对话科大讯飞才灏:深聊国产大模型讯飞星火X1升级与应用落地 
【出处】观察者网

  7月26-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2025”)在上海举行,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超800家企业重磅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涵盖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这场盛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AI已经和产业深度融合,几乎所有领域都在进行AI探索。
  作为本次大会特约合作媒体,观察者网全程聚焦这场AI盛会,并于7月27日下午邀请科大讯飞消费者AI翻译业务群硬件营销部总经理才灏,就科大讯飞最新发布的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升级版,以及基于星火X1底座的语音同传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进展等问题,包括讯飞新一代翻译机双屏翻译机2.0和AI录音笔新品等,进行了深度交流。
  才灏表示,科大讯飞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肩负着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任,还是国家最早的四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之一,肯定要在国产算力上把模型训练这件事做好。
  他强调,星火X1这次升级整体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翻译、推理、文本生成、数学还有多语言方面,效果格外突出。“幻觉治理也有明显进步,确保大模型从‘能说话’走向‘会说真话’,并使大模型在保持生成能力的同时,成为值得信赖的智能助手,在医疗诊断、法律分析、教育辅导等关键领域真正发挥价值”。
  另外,基于星火X1底座的语音同传大模型在翻译效果、实时响应、语音听感及专业精深等维度实现显著跃升,已完成对医疗、制造业、金融等多个高壁垒专业领域的深度优化,覆盖超8万个垂直领域专业词汇,专业内容翻译得分突破90分,在业界率先达到实用标准,其专业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已超越一般同传译员水平,为跨国医疗合作、国际制造业交流等专业复杂场景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目前,最新语音同传大模型已经在讯飞双屏翻译机2.0、讯飞AI录音笔、讯飞同传等产品中上线,并且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翻译合作伙伴,还为大会提供AI翻译服务,助力实现无障碍沟通。
  才灏指出,讯飞深耕多年的智能语音创新算法和大模型形成了很好的互补。“这些算法在语音信号的前端处理上特别有优势,比如降噪、回声消除、方言口音适配等,跟大模型结合之后,能让前端的语音信号处理更精准、更高效,为大模型后续的语言理解、语义分析打下更扎实的基础,从而让整个智能交互体验更流畅、更可靠;大模型也为智能语音技术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可能”。
  基于这些创新技术在智能硬件的应用,科大讯飞做到了软硬件一体化,比如新一代翻译机双屏翻译机2.0通过硬件性能的持续升级,显著提升了抗干扰能力与耐用性。这种软硬件深度融合的专业设计,能够屏蔽1米外的噪音,在展会洽谈、工厂巡场的嘈杂环境中也能使用,更适用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使其与普通手机翻译软件形成了本质差异。专业录音设备同样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
   WAIC2025上,科大讯飞重磅发布Pokee、Magic、S6等三大系列5款AI录音笔新品,打造覆盖户外采访、调研取证、课堂记录、行业研讨、保密录音等全场景的专业级产品矩阵,构建了本质上不同于翻译软件的差异化生产力,适配记者、律师、留学生、教师、医疗、政务办公、行政机关等多元职业需求,实现细分市场全覆盖。讯飞AI录音笔已配备8个麦克风阵列,最远拾音距离达20米,即便存在周围办公室噪音干扰,仍能保证录音效果,高配硬件+定制算法联动充分彰显了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在提升设备专业性上的关键作用。
  才灏强调,科大讯飞持续深耕语音领域,技术实力一直保持国际领先,而且很早就把语音技术落地到实际应用中,实现了产业化,比如教育、医疗、政务这些领域。“去年我们拿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国内科技领域的重量级奖项,是对讯飞多年技术积累和创新的肯定”。
  作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科大讯飞始终把核心源头技术自主创新放在战略高度,并积极推动AI产业化落地,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科大讯飞将持续推动AI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更加开放、更具韧性的全球AI生态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2025-07-29】
镇馆之宝、Sail奖、国家成果展,科大讯飞学习机收获WAIC「一键三连」 
【出处】蓝鲸财经

  WAIC「镇馆之宝」,一直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风向标。每年只授予 6 至 10 款产品,既是技术创新的最高荣誉,也是行业落地的晴雨表。
  7 月 26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公布本届「镇馆之宝」名单,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在 800 余家企业、3000 余项前沿展品中突围,成为教育领域唯一入选的产品。同时,这款学习机还斩获 WAIC 最高荣誉 SAIL 奖,并和讯飞翻译机一起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收获 WAIC「一键三连」,成为教育赛道唯一拿下「三项殊荣」的产品。
  就在去年,2024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讯飞星火智慧黑板入选 SAIL 奖 TOP30 榜单,并成为「AI +教育」议题唯一获奖项目,在全球 200 多个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两年连夺顶级荣誉,显示出科大讯飞在 AI+教育赛道的持续创新力与行业引领力。
  这一名单,历来属于医疗、工业、算力等硬核赛道。今年,一台学习机,与华为昇腾 384 超节点、阿里云百炼、金山办公 WPS 灵犀原生智能体、蚂蚁科技 AI 健康管家 AQ、OPPO Find N5、西门子 Industrial Copilot 并肩,站在全球 AI 应用的 C 位。
  为什么是科大讯飞?又为什么是一台学习机?
  01 在国产算力上,做最难也最硬的突破
  人工智能改变了无数行业,但教育,始终是最难的那个场景。
  为何难?人工智能需要在真实课堂和家庭学习中,满足教育场景里的逻辑严谨、容错率趋零、情感交互自然等的多维度需求。一个 AI 系统可以生成、写文章,但如果在学生学习场景中「讲错一道题」,就是零容忍。换句话说,AI 必须能「像老师一样教对」,还能解释过程。
  科大讯飞的答案,是星火大模型教育能力的持续突破。在 2025 年高考全国卷模拟测试中,讯飞星火的表现极为亮眼。具体来看,语文、英语作文评测排名第一;数学成绩更是冲上 140+,仅次于 DeepSeek R1,成为七家中美顶级模型中唯一基于国产算力取得这一成绩的大模型。今年的大模型高考成绩显著优于去年同期,过去数学最高分不到 110 分,如今提升近 30 分。
  这个成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逻辑推理、语言理解、数理能力上,讯飞星火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足以支撑教育场景最严苛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成绩完全构建在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之上。在国际环境复杂、芯片资源受限的背景下,科大讯飞依托「飞星一号」国产算力平台完成全栈自主化,从模型训练到部署,摆脱了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在模型训练策略上进行了创新,星火 X1 在模型训练上采用知识联结+工具验证方法,不仅能给出答案,还能验证推理过程。
  「星火 X1 还引入结合评语模型和细粒度反馈的强化学习,使其在数学答题型任务时,能够利用树搜索自动构建精细化训练标签,显著提升数理逻辑能力。」科大讯飞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士进解释说。
  换句话说,它不是「拍脑袋」的 AI,而是能自证正确性的 AI。当行业大部分讨论还停留在「参数规模」和「跑分排名」时,讯飞已经率先让大模型走向教育场景的真实落地。
  02 从会做题,到懂学习!AI 1对1重构学习逻辑
  过去,学习机被视为「电子辅导书」,靠题库、讲解取胜。如今,讯飞学习机的逻辑完全不同,而是基于大模型,重构学习闭环,并且做到「从分数提升到综合成长」。
  同时,科大讯飞也试图回答另一个问题:在 AI 时代,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有价值的学习?答案,是个性化、互动性和成长关怀的融合。
  早在 2019 年,科大讯飞发布首款 AI 学习机之时,就首次提出「AI 精准学」概念,开创了通过少量题目诊断薄弱点、生成个性化方案的模式。
  今年 7 月,科大讯飞对 AI 学习机进行了全新升级,推出 AI 1 对 1 体系,并将「精准学、答疑辅导、互动课」三大能力打磨到闭环,构建起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 AI 因材施教框架。
  首先在精准学环节的升级,使学习机更像一位「懂孩子」的老师。新增的互动式问诊功能,通过多轮对话主动探查孩子的知识状态,再结合学习习惯、时间安排、区域考情,智能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
  其次在答疑辅导环节,则体现了大模型对教学交互的重塑。启发式提问、结构化讲题,取代了单向输出的模式。AI 不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一步步推理,做到「学会一道题,掌握一类题」。
  最后通过互动课的升级,打破了传统在线课程的枯燥,以沉浸式互动和场景化任务,让学习成为主动体验。全新课程覆盖幼、小、初,从启蒙习惯到精准备考,既有趣味互动,也有严谨知识。每节课平均 5~15 分钟,经过 7 大环节、30 道工序打磨,并由专家团队全程把关,最终通过千人真实测试上线。
  这场升级,不只是优化了「学习的方式」,更在重塑「学习的意义」。家长看重分数,孩子渴望参与感和安全感,而科大讯飞用AI尝试把这两端连接起来,让学习不仅高效,更有温度。
  三大功能贯穿全学科场景,科大讯飞学习机以 AI 1 对 1 体系覆盖全学科,核心功能对标中高考标准,提供口语评测、作文批改、AI 组卷等能力。英语模块支持发音、流利度、语调训练,作文批改从内容、结构、语言多维度评估并给出个性化建议,助力学生全面提升听说与写作水平。
  随着新课标改革落地,科大讯飞还发布自研「新课标体系课」,把 AI 能力嵌入教材逻辑。暑期更新清单中,还有小学数学 AI 课本、心理减压「绿洲」等功能。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缓解心理教师不足、资源匮乏等问题,AI 心理伙伴成为重要补充。科大讯飞自 2021 年推出「AI 减压星球」,已覆盖 4947 所学校,服务 391 万学生,内置「小星」成为学生倾诉和心理交流的重要渠道。今年 4 月,科大讯飞上线「AI 心理小屋」,为学生提供私密、安全的减压空间,现已在北京、上海、新疆等地 15 所学校落地应用。
  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不仅懂考试,能帮助孩子提升成绩,更关注综合素养。同时这款学习机不再只是学业工具,而是一个集认知成长、情感陪伴、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终端。如今,科大讯飞已连续四年拿下全国高端学习机销量和销售额双第一,并牵头制定《智能学习机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03 从书桌连接到教育生态
  如果说学习机是 C 端的入口,那么,谁能打通 C 端、B 端和 G 端,谁就能在未来建立真正的护城河。
  21 年来,科大讯飞在教育领域持续深耕,构建了覆盖 C 端学习机、校内教学系统和区域教育平台的完整生态。
  在 C 端,AI 学习机已成为高端市场标配,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AI 学习机不仅满足学生课外个性化学习需求,减轻家长辅导压力,更成为家庭学习的重要入口。讯飞不仅「卖硬件」,而是打通「教、学、管、评、测」,构建完整的教育数字化生态。
  从课堂到管理,从考试到学习,科大讯飞始终坚持因材施教。自2019年起,讯飞在全国 80 多个地区,与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共建「规模化因材施教」实践,把个性化学习从概念,变成可以落地的方案,惠及千万师生。
  在校内和区域层面,讯飞用人工智能去解答老问题:如何让课堂更精准?如何让治理更高效?
  为此,科大讯飞将因材施教与 AI 结合,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助手和智慧考试系统,帮助学校实现精准教学和高效评估,同时在多省落地区域因材施教方案,推动教育治理数字化,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认知智能大模型出现后,这条路走得更快。讯飞星火,把 AI 嵌入教学全链路。老师有了 AI 辅教,轻松应对备课和教研;学生拥有 AI 辅学,学习路径因人而异,个性化真正落地。如今,讯飞智慧教育覆盖全国 32 个省,服务 5 万所学校、1.3 亿师生,并已走向日本、新加坡,AI 教育的中国方案正在被全球看见。
  此外,更深的能力,还隐藏在大数据系统里。基于网阅、手阅等采集方式,科大讯飞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业评价体系;数智作业场景下,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全流程智能化,帮助教师减负、提升教研效率。
  这背后,有一个更深的故事。「媒体说我们最懂考试,其实不意外。」科大讯飞副总裁章继东曾在公开场合发言中坦言。自 2004 年起,讯飞深度参与国家重大考试服务,从中高考到四六级、普通话、翻译资格考试,率先实现智能阅卷、口语测评、作文批改,开创大规模标准化测评时代。
  二十年的实践,让讯飞深度洞悉考试标准,也积累了权威资源,与国家语委、教育部考试院、中国教科院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推进 AI 与教育融合。总结来看,科大讯飞将技术根植于大模型,教育内核融合亿级课堂实践,资源贯通国家考试体系与权威题库,评价逻辑来自最严苛的标准。资源、技术、生态的合力,成为学习机背后的底盘。
  当前,政策的信号已经明确。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义务教育新课标,技术赋能教育公平与质量,是国家战略。用户需求也在进化,家长不再只仅仅关心分数,也会更看重综合素养、心理健康、成长陪伴。技术端的竞争,正在从「卷参数」转向「卷场景」,大模型的价值,只有在真实应用中才能兑现。
  更深层的变化在于,人类的能力框架也在重塑。知识储备不再是核心,知识调取、重构、跨领域迁移将成为评价新基准。AI,不再只是辅助,而是成为教育共同体的一员。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型为AI时代的学习设计师、认知教练。孩子需要的不只是会做题,而是会思考、会合作、会驾驭智能。
  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科大讯飞 AI 学习机实现了罕见的「三连荣誉」:入选 WAIC「镇馆之宝」,获得 SAIL 奖,并进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一台学习机,在医疗、工业、算力等硬核赛道中脱颖而出。这不仅是一项荣誉,而是一种趋势的宣告。
  不仅定义一款产品,甚至是改变下一代成长的方式。

【2025-07-29】
小语种国家如何避免AI边缘化,国际大咖共商“以人为本的AI” 
【出处】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由于数字化语料稀缺,全球主流大模型对低资源语言的支持严重不足,小语种国家面临AI边缘化风险。
  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大讯飞高级别高水平多语言基座大模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技术科学学院主任Vlado Deli 指出,塞尔维亚语在通用模型中token占比不足0.1%。
  “语言模型不能只服务大语种,每种语言都应拥有体现其文化身份的大模型。”Vlado Deli 表示,尤其是为避免在医疗、法律等关键领域出现误译风险,必须构建符合本国语言特点和文化语境的国家级大模型。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研讨会汇聚了约30位国际专家共议AI技术普惠发展新路径,探索构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AI治理体系,以技术创新助力“全球南方”国家跨越数字鸿沟。
  英国萨里大学“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宋一晢强调,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人类价值、赋能每一个个体,这要求AI必须要围绕人的体验、创造力与福祉设计,同时也必须是可接触、可控制、对所有人都有益,而不是只属于少数人。
  他以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能实时翻译任何语言的神奇生物“巴别鱼”为例指出,多语言AI正在打破人们之间的语言隔阂。
  以色列人类语言技术协会(IAHLT)创始人兼董事Avner Algom分享了希伯来语AI技术发展经验。“希伯来语虽是世界上少数被成功复兴为现代口语的古老语言,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仍属低资源语言。”Avner Algom表示,IAHLT基于开源模型,已训练出双语大模型(希伯来语+英语),并部署于教育、客服、医疗等场景。通过财政激励机制,联合产业界解决数据获取合法性、训练成本和落地门槛问题。
  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在研讨会上介绍,他们最新升级的星火大模型X1已经可以支持130+语种,在翻译、推理、文本生成、数学等核心能力上已能对标国际一流大模型。“我们希望未来携手全球伙伴共建开放平台,共同打造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生态,让每种语言都能拥有反映其文化身份的大语言模型。”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2025-07-29】
科大讯飞:7月28日获融资买入3.4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科大讯飞7月28日获融资买入3.43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5.25%,当前融资余额50.7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70%,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8343166326.00270754061.005071846405.002025-07-25588460536.00446676925.004999434140.002025-07-24161746911.00156626166.004857650529.002025-07-23127994565.00139859216.004852529784.002025-07-22126283649.00158272271.004864394435.00融券方面,科大讯飞7月28日融券偿还2.49万股,融券卖出8.6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26.8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9%,融券余额1403.00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84268514.001227321.0014030004.002025-07-251545852.002584785.0011189459.002025-07-241119400.0086850.0011755727.002025-07-23429300.001946160.0010600943.002025-07-221843776.00228096.0012072076.00综上,科大讯飞当前两融余额50.86亿元,较昨日上升1.5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8科大讯飞75252810.005085876409.002025-07-25科大讯飞141217343.005010623599.002025-07-24科大讯飞6275529.004869406256.002025-07-23科大讯飞-13335784.004863130727.002025-07-22科大讯飞-30460959.00487646651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券商观点|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2025WAIC开幕,重点关注AI应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29日,中银证券发布了一篇计算机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25WAIC开幕,重点关注AI应用。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7月26日,WAIC2025开幕,AI应用是重点关注方向;宇树科技正式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R1,有望为AI开发者、教育场景等提供一个具备较大潜力的开发平台;计算机行业2025Q2基金持仓情况发布,前十大重仓股环比变化较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开幕,AI应用是重点关注方向。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在上海拉开帷幕。具身智能、智能体、AI眼镜等AI应用方向获得了较高关注度。智能体方面,稀宇极智(MiniMax)展出的MiniMaxAgent,具备从需求理解、任务拆解到多线程执行的能力,支持全栈开发、可在平台上完成网页、电商应用等交付任务。金山办公展示了WPS灵犀助手,科大讯飞则借助智能办公本X5和讯飞听见、星火大模型等产品,打通从说、写、听到懂的全链路。具身智能方面,银河通用展示了机器人产业应用的核心优势与多元落地场景,涵盖零售、工业、物流和城市服务等多维领域。星动纪元带来了“具身智能”家族,并将其物流仓储商业服务等落地应用场景复现,模拟展示智能分拣、扫码、服务等具身能力。AI眼镜方面,XREAL、Rokid、李未可科技等智能眼镜品牌纷纷携新品登场。其中,Rokid展示了新品RokidGlasses,通过深度整合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完成物体识别、实时翻译、数学计算等任务。阿里巴巴也展示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该眼镜支持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淘宝比价等核心功能,预示着AI从应用软件延伸至多形态的日常设备。AI正在从底层能力的展示阶段走向服务、办公、内容与交互等高频应用场景,并催生出一批全新的工具、平台与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激活人类的生产力。AI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金山办公、科大讯飞、福昕软件、合合信息、鼎捷数智、虹软科技、恒生电子、能科科技、慧辰股份、汉得信息、新大陆等。宇树科技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R1。7月25日,宇树科技正式发布第三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R1智能伙伴”。参数显示,UnitreeR1关节数量达26个,整机重量约25kg,并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开发与定制,售价3.99万元起。R1搭载多模态AI能力,支持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可能也会支持任务跟随、模仿动作等初步“伙伴式”交互。虽然该交互方式目前不算惊艳,但结合硬件平台价格来看,是一次比较激进的尝试。实际上,R1并非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提供一个具备较大潜力的开发平台,例如为AI开发者提供一个有强大运动能力的“身体”,给教育场景提供一个“交互教具”等,从而使更多人参与下一代机器人的开发训练。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基础设施搭建阶段”,生态、平台、开发环境的建立比让机器人完成单一任务更加重要,宇树此时发布的成本可控、功能开放、运动表现优秀的机器人平台,不仅可以吸引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还可能为AI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提供训练基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包括科大讯飞、拓尔思、虹软科技、云从科技、中科创达、软通动力、索辰科技、星环科技-U、汉得信息、优必选等。计算机行业2025Q2基金持仓情况发布,前十大重仓股环比变化较大。近日,计算机行业2025Q2基金持仓情况发布。据我们统计,2025Q2计算机行业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为2.46%,同比2024Q2小幅上升0.16pct,环比2025Q1基本持平。其中计算机行业前十大重仓股变化较大,2025Q2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德赛西威、广联达、柏楚电子、纳思达、科大讯飞、本站、虹软科技、朗新集团、海康威视和新大陆。与2025Q1相比,海康威视基金持仓排名有所下滑,德赛西威、广联达和柏楚电子基金持仓排名提升。公司动态:【南天信息】为满足控股股东工投集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需要,公司控股股东工投集团拟与公司签署日常关联交易框架合同《工投集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总集成采购项目合同书》,合同有效期为3年(2025-2027年),采购合同明确3年具体建设采购内容框架,合同设计规划了工投集团2025-2027年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项目总集成采购投入,预计总金额为5,827.00万元。【新北洋】公司控股子公司威海新北洋荣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中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签发的《中标通知书》,确定荣鑫科技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2028年全行出纳机具采购项目(标段3:两口半清分机)中标人(项目编号:ZH250114/01)”。投资建议建议关注AI应用方向的企业,包括科大讯飞、金山办公、合合信息、鼎捷数智、恒生电子等;关注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公司,包括拓尔思、虹软科技、中科创达、软通动力、索辰科技等。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技术创新不及预期;政策推行不到位;下游需求景气度不稳定的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9】
人工智能板块企业业绩增长提速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詹钰叶)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上市公司方面,A股人工智能板块企业近几年业绩增长提速,目前近20家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业内预计我国AI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可关注AI应用领域投资机会。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该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2年至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2137亿元增长至2697亿元,平均增速达25.7%;预计2025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3522亿元。
  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企业业绩明显增长。据数据,85家A股上市公司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接近5600亿元,其中同比实现增长的企业有53家,占比超六成;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的有49家,占比近六成。2024年上述85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6132亿元,同比增长近10%;合计实现净利润近340亿元,其中全志科技、瑞芯微、智微智能、慈星股份、劲拓股份等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0%。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85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5.24%与2.3%。至7月28日记者发稿时止,A股人工智能板块中有21家企业发布了2025年中报预报,其中17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占比近81%;其中海天瑞声、恒生电子等净利润增幅居前。
  平安证券研究员闫磊表示,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AI产业链将持续完善升级,应用落地及商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速,预计我国AI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叠加需求端加快修复预期,计算机行业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他坚定看好计算机行业未来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信创板块的龙芯中科、金山办公、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等,华为产业链板块的神州数码、软通动力、拓维信息等,AI板块的中科创达、盛视科技、科大讯飞等,金融IT板块的恒生电子、本站等,以及低空经济板块的万丰奥威、莱斯信息、北斗星通等。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国产AI产业链迎来新产品与新需求催化。具身智能方面,国产机器人创业公司新品发布与融资进度显著加快,机器人创业公司资本运作和股权融资进程提速,有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此外,具身智能垂类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且我国具备多种形态机器人规模化生产的产业链配套与应用场景优势。投资者可关注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整机制造商,以及受益技术迭代和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编码器、丝杠、灵巧手、减速器和轻量化材料等领域。

【2025-07-29】
科大讯飞高级别高水平多语言基座大模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约30位国际专家共议AI技术普惠发展新路径 
【出处】科大讯飞集团【作者】iFLYTEK

  7月28日上午,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围绕“共建智能语言新生态,赋能全球数字文明”主题,“科大讯飞高级别高水平多语言基座大模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亚洲、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约30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多语言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全球化落地路径。10位来自中国、英国、匈牙利、塞尔维亚、以色列、伊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的行业资深AI专家进行了主题演讲。
  中国方案:
  为世界AI发展提供第二种选择
  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在主题演讲中明确提出:“我们希望构建全方位的多语言大模型和它的应用,给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
  刘聪介绍,最新升级的讯飞星火X1可以支持130+语种,在阿语、德语、法语、韩语、日语等重点语种整体效果已超过GPT-4.1。通过混合语种路由等技术创新,星火语音大模型支持100个语种语音识别,整体效果超过Whisper V3,星火语音合成大模型支持55个语种语音合成,效果业内领先。
  刘聪在演讲中还系统阐述了讯飞星火多语种多语言大模型的下一步研发计划。他提出,未来的多语言模型将围绕三个核心方向展开:一是推进“语音+文本”多模态数据的共建共享,打通不同模态之间的语义壁垒;二是打造具备原生多语种语音能力的大模型底座,增强模型对全球语言生态的原生感知力;三是构建融合跨语言知识迁移能力的多语言通用大模型,实现不同语种间的知识迁移与泛化能力提升,全面支撑全球多语言AI应用发展。
  科大讯飞智算业务部副总经理张骁认为,中国智算产业发展迅猛但面临效率挑战,行业普遍存在算力迭代过快、实际可用算力不足、存量算力使用效率偏低等痛点。针对这些挑战,他提出需要在“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基础上,引入“应用+生态”形成五要素集合的解决思路。张骁表示,通过构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算力高效调度和开发者生态建设,能够让算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智算产业健康发展。
  聚焦基础设施、数据质量、科技向善
  探讨AI健康发展路径
  匈牙利语言学研究中心总干事Gábor Prószéky教授强调,数据质量优于数据体量,是构建可信大语言模型的关键。他指出,匈牙利语作为粘着性语言,具有复杂的词缀组合及自由语序,这为大语言模型的token划分和长距离依赖建模带来独特挑战。团队开发的PULI模型家族已促成与中国AI同行的合作,通过HuGME评估框架实现了从训练、语料建设到实际应用的完整闭环。
  伊朗谢里夫理工大学教授Hossein Assadi在线参加了研讨会,他从技术架构角度阐述了大模型发展的存储基础设施需求。他表示,GPU能提供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但若存储系统无法足够快地流式传输数据或处理检查点,强大算力就会变得无用。大型语言模型的训练、微调和推理过程对存储系统提出严峻挑战,需要高带宽、低延迟以及大容量的高效检查点管理能力。当存储系统出现瓶颈时,数千个GPU集群就会陷入等待状态,无法发挥计算优势。因此,存储系统必须与计算能力同步扩展,才能有效支撑大规模AI模型的运行需求。
  英国萨里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宋一晢教授认为,多语言AI犹如现实版的“巴别鱼”——源自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那种能实时翻译任何语言的神奇生物,正在打破人们之间的语言隔阂,这是迈向真正“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的第一步。宋一晢强调,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人类价值、赋能每一个人,这要求AI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围绕人的体验、创造力与福祉设计,同时也必须是民主化的——可接触、可控制、对所有人都有益,而不是只属于少数人。他表示,这意味着将AI从“云端”带到“用户端”,宋一晢介绍了团队开发的DemoFusion与NitroFusion技术,能够在一块普通GPU上运行超高清、实时的生成式AI模型,让每一位创作者都能在本地设备上拥有“超级计算能力”。
  弥合AI数字鸿沟:
  每一种语言都应有属于自己的大模型
  由于数字化语料稀缺,全球主流大模型对低资源语言的支持不足,小语种国家面临AI边缘化挑战。如何弥合这一数字鸿沟,成为此次研讨会各国专家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技术科学学院主任Vlado Deli 教授指出,塞尔维亚语在通用模型中token占比不足0.1%,远低于斯洛文尼亚语。“语言模型不能只服务大语种,每种语言都应拥有体现其文化身份的大模型。”为避免在医疗、法律等关键领域出现误译风险,必须构建符合本国语言特点和文化语境的国家级大模型。Vlado Deli 教授还分享了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前景,他表示,希望通过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将本国语言技术纳入全球AI生态。双方已启动合作规划,计划将塞尔维亚语及相关南斯拉夫语言接入讯飞的翻译设备与智能应用系统,并以2027年贝尔格莱德世博会为阶段目标,打造本地化大模型。
  以色列人类语言技术协会创始人兼董事Avner Algom认为“语言服务不能只为大语种设计,小语种也应拥有技术平权”;他指出,希伯来语虽是世界上唯一被成功复兴为现代口语的古老语言,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仍属低资源语言。Algom介绍,IAHLT基于开源模型,已训练出双语大模型(希伯来语+英语),并部署于教育、客服、医疗等场景。通过财政激励机制,联合产业界解决数据获取合法性、训练成本和落地门槛问题。
  在此维度上,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科学与科技学院院长Nipat Jongsawat强调“语言主权不是选择,而是国家的战略必要”。
  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企业孵化与创业中心副主任Yu Yong Poh提出“文化理解力比参数规模更重要”。
  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Heng Sovannarith指出:“如果语言被技术遗忘,这个群体也会被时代遗忘。”
  技术赋能全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实践
  此次研讨会还展现了中国多语言A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丰硕成果。随着讯飞星火X1的全面升级,其多语言能力扩展至130余种,在翻译、推理、文本生成、数学等核心能力上已对标国际一流大模型,特别是在幻觉治理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大大提升了大模型在行业应用中的可靠性。
  至今,科大讯飞多语种技术已为华为、比亚迪、海尔等中国企业的1.2亿台套设备提供语音交互支持,涵盖23种语言,在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实地落地,为“中国智造”走出去提供语言与AI能力保障。在AI技术生态建设方面,科大讯飞已开放813项AI能力接口服务全球超千万开发者,其中272项AI能力专门面向多语种需求。
  通过这次研讨会,各国专家达成共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多语言大模型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成果,更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工具。科大讯飞将以“技术赋能+生态共建”双轮驱动,携手全球伙伴共建开放平台,共享技术成果和应用场景,用“中国智慧”助力构建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生态。

【2025-07-29】
多家上市公司携最新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人工智能加速迈向产业化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詹钰叶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并于开幕式上启动成立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多家上市公司携最新成果参会,多家深圳硬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亮相。
  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下历届之最,人工智能技术也从实验室阶段迈向产业化阶段。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成立
  在26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该中心将凝聚全球智慧,聚焦能力建设,推动智力协同,面向世界各国提供丰富的国际公共产品,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中国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等重要成果也在开幕式上发布。其中《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提出搭建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与持续发展,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开放应用场景,提升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水平。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科大讯飞、万达信息、中控技术、恒工精密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参会。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首次以完整产品形态亮相,预计将于今年内正式发布。该设备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有所突破。
  百度三大AI核心技术和产品——萝卜快跑、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百度智算集群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公司还展出了秒哒、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以及文心一言、文心快码等多款核心AI技术和产品。
  科大讯飞是2025 WAIC翻译合作伙伴,在本届大会上承担了多场学术论坛与技术交流的同传工作。其语音同传大模型、星火X1大模型及多领域AI应用于大会上亮相,中英同传响应最快2秒,还展示了AI+教育、城市、企业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多家深圳硬科技企业产品亮相
  本次亮相大会的公司还有来自深圳的多家硬科技企业。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其展台全方位展现昇腾算力底座的创新能力、训练及推理解决方案、开源开放的软硬件生态,以及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能源、教育科研等千行万业的丰富实践,向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伙伴充分展示昇腾持续取得从底层技术创新到全场景商业落地的突破。
  腾讯“AI全家桶”(即混元多模态AI模型矩阵)集中亮相,其中多项技术应用为“首发”“首秀”,并展出以下五大AI生产力平台:智能体开发平台、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AIGC内容生成平台、端侧大模型平台、AI教育平台,推动AI技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生产力工具。
  荣耀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自研多模态感知大模型——MagicGUI大模型,并宣布面向全球软硬件开发者正式开源,持续助力行业构建更繁荣的AI生态。深圳乐聚机器人、深元人工智能、道通科技、智平方(深圳)科技等多家深圳硬科技企业也携核心技术产品亮相WAIC,其中不少为具身智能企业。

【2025-07-28】
瞄准多语言大模型,科大讯飞研发方向曝光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魏蔚)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WAIC)的“科大讯飞高级别高水平多语言基座大模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上,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刘聪介绍,最新升级的星火大模型X1可以支持130+语种,在阿语、德语、法语、韩语、日语等重点语种整体效果已超过GPT-4.1。通过混合语种路由等技术创新,星火语音大模型支持100个语种语音识别,整体效果超过Whisper V3,星火语音合成大模型支持55个语种语音合成。他还系统阐述了讯飞星火多语种多语言大模型的下一步研发计划。
  他提出,未来的多语言模型将围绕三个核心方向展开:一是推进“语音+文本”多模态数据的共建共享,打通不同模态之间的语义壁垒;二是打造具备原生多语种语音能力的大模型底座,增强模型对全球语言生态的原生感知力;三是构建融合跨语言知识迁移能力的多语言通用大模型,实现不同语种间的知识迁移与泛化能力提升,全面支撑全球多语言AI应用发展。
  来自亚洲、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约30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各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刘聪提出:“我们希望构建全方位的多语言大模型和它的应用,给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

【2025-07-28】
预计超160亿元意向采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 
【出处】国际金融报

  7月28日下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闭幕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今年,“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的主题贯穿始终,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一场思想与创新碰撞的盛宴。
  大会汇聚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位顶尖专家。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较上一届提高40%,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前沿科技3000余项,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展品总数、首发首秀实现“双倍增”。
  另外,展会创新设置了Future Tech中小企业展,集中展现了200余个具有创新前沿、成长潜力、创业价值的初创项目。
  截至7月28日14时,大会接待了来自中国、英国、西班牙、约旦等十多个国家的156个采购团组。大会期间,现场发布了300余项采购需求,组织了60场项目路演,共招募225个早期创业项目现场展示交流,初创企业与投资人有效对接超过2000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超1200人次,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160亿元。本届大会线下参观人数预计将达到35万人次,中外媒体累计发布5000余篇报道。
  闭幕式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共有31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超过150亿元。同时,闭幕式上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成果,包括: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在浦东张江和徐汇北杨建设低成本、高智力密度的世界级垂类应用创新集聚高地,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包括模型、语料和算力三个要素,首期总规模30亿元,将构建覆盖全周期、多层次的人工智能金融赋能体系;中国移动在闭幕式上揭牌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智云上海”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
  今年大会,聚焦AI技术产品首发首展、赋能千行百业与走进千家万户以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关键话题,全面展现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覆盖了模型应用、智能体(Agent)、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AI+AR眼镜、AI芯片、智算与AI基础设施等当下热门行业,并涉及AI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发展走向。
  大会不仅请来了2018年图灵奖得主、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人工智能教父杰弗里 辛顿(Geoffrey Hinton)等大咖,展会也是前所未有人气爆棚。上海世博展览馆门口,入场队伍摩肩接踵。
  记者展馆看到,AI明星企业扎堆,既有商汤、科大讯飞、第四范式、云知声等老牌AI上市公司,又有阶跃星辰、MiniMax、智谱、月之暗面Kimi、面壁智能、生数科技、爱诗科技、澜舟科技等新锐企业。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智元新创、云深处科技、灵初智能等,AI算力企业包括燧原科技、摩尔线程、沐曦、无问芯穹等,还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开幕式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正式启动成立。该中心将以提供丰富多元的国际公共产品为目标,积极促进全球各方在人工智能治理理念、规则制定、标准设立等关键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国际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该中心为各国搭建起一个对话与合作的优质平台,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治理路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表示。

【2025-07-28】
机器人霸屏WAIC,“超级打工人”还远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实习生吴佳芸 上海报道 遛机器狗、进厂拧螺丝、下场打拳,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最热最火的话题绝对是人形机器人,形态、场景、功能,全都创纪录。
  如果说去年还停留在观赏阶段的“十八罗汉”机器人和大模型Demo是在为美好未来“画饼”,今年的人形机器人已从静态展示走向“干活”、“整活”。
  “今年很‘炸’,新技术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效果,也初步具备小规模量产能力,接下来大家会加大对应用场景的探索,又会有新的进展。”星动纪元创始人陈建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康迪机器人技术总监崔广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气”是一个行业的氧气与燃料。无论哪个赛道要实现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才和资本的持续投入,而“热度”无疑是吸引人和资金的天然磁铁。
  这种热度,是资本流向的一个切面。尽管有“泡沫论”在前,仍挡不住一大批人形机器人企业扎堆完成融资。
  “投资人马上要见到曙光了。”一家当红人形机器人创企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行业依然是当下最热的领域,大批资金甚至找不到切入点,眼看着估值往上翻。该人士所在公司已经完成多轮融资,但不打算把轮次的名字往下推(比如B改C)。“需要的资金量大,还希望再多融几轮。”
  但热闹背后,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依然遥远。技术挑战、稳定性、场景泛化能力,都是未来要翻越的大山。
  “现在还在非常早期阶段,机器人进家庭更是遥遥无期,但总要有个过程。”这是产业人士的共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探访发现,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场景不尽相同,导览、表演、工业、康复、养老等角度,都有企业押注,名词越往后难度越大。
  所有人对未来的认知是高度一致的,但通往未来的路径,完全不到达成共识的时候。
  双向奔赴
  星动纪元机器人360°旋转爆发跳街舞炸场,银河通用机器人照旧值守商超场景,千寻智能机器人挑战零延时遥操闯掌上迷宫。
  宇树机器人G1戴上拳套,一天开数场拳击赛,每每经过,宇树的展区都堵得水泄不通,外圈观众一度只能通过前排观众的手机观赏。
  机器人厂商中展台面积最大的智元,直接把机器人家族分了不同的工种。远征A2人形机器人敲锣打鼓、精灵G1则身兼多职,有的与人下棋、玩冰壶,有的默默分拣包裹。
  花式“秀肌肉”的不仅仅是机器人公司,几乎全产业链的企业都来了。大模型和平台企业,也纷纷加入具身智能版图。
  科大讯飞为机器人推出智能语音背包,腾讯旗下Robotics X实验室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要当全行业的螺丝钉。
  不少企业选择在展会期间首发产品,覆盖服务、工业、养老、家用、娱乐等多个场景,上演“神仙打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展览也有一定的水分。有的可以在遥控下单独行动,有的还需要挂根安全绳,有的只是在固定的底座上放了“上半身”。
  会场之外,资本的“热闹”也在近期达到了一波小高潮。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最快将于今年10月提交IPO申请文件。智元机器人被认为拟借上纬新材的“壳”上市。尽管智元否认借壳上市,但上纬新材已连获涨停板。
  7月,一大批机器人企业密集完成融资。云深处、星动纪元完成5亿元新一轮融资,众擎连续完成两轮融资,千寻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逐际动力获京东领投新一轮融资,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由美团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创下中国具身智能天使轮融资纪录。
  “狂欢”向市场释放出的信号格外乐观,已经冲淡了此前业内广传的投资泡沫论。
  现场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形机器人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尤其最近,冲击上市的企业比之前多了许多,业内整体的情绪也被推高了不少。资本看到了‘解套’的可能性,打消了一些疑虑。”
  崔广章告诉记者,过去的机器人只是“烧钱”的科研项目,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机器人产品掏钱。资金的注入,反过来也将加速技术和产品的进化。
  估值逻辑主要看市场预期。陈建宇指出,当下融资热是因为大众对机器人的预期很高。“未来,机器人的潜在市场是不可估量的。当一些重要进展和商业化出来的时候,行业预期还会上调,因为可能性真的无限。”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告诉记者,他本人对人形机器人很乐观:“只要产业开始走入用户,特别是C端用户,它的迭代速度就会非常快。”京东对具身智能的投入“肯定不会止步于此”。
  “价格战”与落地难题互现
  这个极其年轻的行业,已经开始有“价格战”的苗头。
  宇树科技近日发布起售价仅3.99万元的R1人形机器人,杀入消费级市场。此前,松延动力的NOETIX N2人形机器人,标准版售价也探到了4.99万元。
  现场多位产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3.99万元大概率是基础硬件,综合解决方案不会这么便宜。“人形机器人最终必须要交付整体解决方案,得能干活才行。”与其说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3.99万元更像是一个面向有开发能力的B端开发者的产品。
  当被问及宇树的价格是否会冲击到其他机器人厂商,陈建宇说,目前人形机器人厂商面向的用户不同,产品形态、规格、尺寸、重量也各异,因此可比性较低。“除非是和宇树目标群体高度一致的厂商。”
  陈建宇也强调,扩规模和降本是应有的商业路径,面向其他场景的机器人企业也都在逐步降低成本,以后机器人价格有效下降会是必然的。
  虽然还没到价格战的程度,不过,未来随着成本和技术门槛降低,产品功能和应用场景趋同,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会加剧,更要求人形机器人企业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尽早实现规模化。
  归根结底,产业的终局,也是最关键的难题是,人形机器人要商业化量产落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看到,基本所有的人形机器人目前仍需要遥控操作,有的机器人“干活”也比较简单,拿取货物的速度就像人类开了超慢倍速。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说:“具身智能的落地,不仅仅是一个算法问题,或者一个模型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机器复杂、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挑战,需要打通数据、训练、调试、部署的全链条。从基础模型到真机部署,每一个环节,都藏着不少‘坑’。”
  其中,对3D世界的认知、机器人在仿真环境里的操控等是大语言模型无法做到的,也是落地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张正友指出,具身智能模型和多模态模型的区别很大,以感知系统为例,多模态感知中对图像、音视频、文本的感知已标准化,但触觉感知仍未达到标准化的程度。
  何晓冬告诉记者,虽然公众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预期已经一定程度上被引爆了,但真正要落地,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手部操作就比前滚后翻的难度大,自由度太多,力觉感知系统与视觉系统的配合也在逐步探索中。大模型本身与机器人的融合也不够充分,比如虽然行业里频繁谈论空间智能,但机器人进入房间、看一圈就知道谁在什么地方,这件事也很难做到。
  陈建宇则认为:“现在离公众期待的泛化程度还有一定距离,但是行业已经在路上,整套模型、数据、本体闭环的链路在打通,开始滚动起来了,接下来再结合商业化的闭环,这个飞轮就会滚动得更快,会进一步加速。”
  一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虽然今年市场上有声音指出机器人订单量活跃,但其中可能并不全是“真订单”。“当然我不否认在科研、商场展示等场景会有一定需求,但预计规模在百余台,并没有到井喷式需求的阶段。”
  该名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商用落地,会遵循先工业再家用的模式循序渐进。率先落地在工业场景,是考虑到即便目前机器人行动效率还有待提高,但能24小时工作的特性可以与之有所抵消。
  崔广章对此持相同观点,他表示,产业里也希望尽快实现工业场景的落地,进而推广到家庭场景。“比如巡检、安防场景的落地会比较靠谱,商业模式更好走通。”
  “长期看,我们看好C端市场会是未来的主流市场,但也一定是最难突破的市场,因为从安全性、互动性等多方面都要做到体验最优。”该名人士认为,2028年有望有更多人形机器人产品进入家庭场景。
  张正友强调:“从技术角度来看,大家对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到来,心里是很清晰的。过热可能来自于公众的期待,这个热情对我们从业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试验场。”
  距离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张正友预计还有三到五年:“具身智能只是在初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2018年讲的是十年规划。”
  “最起码,整个行业都在努力超过大家的预期。”陈建宇表示。

【2025-07-28】
突发利好,600276罕见涨停!AI大模型进展不断,这几只概念股成交活跃度高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莫听

  当前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
  创新药龙头大利好,股价涨停
  7月28日,恒瑞医药(600276)高开高走,收盘时股价涨停,这是该股今年以来首个涨停板。该股是国内创新药龙头,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8.74亿元。目前,公司最新收盘价创近四年新高,A股市值逼近4000亿元。
  7月28日早间,恒瑞医药公告,公司与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No.3) Limited和GlaxoSmithKl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No.4) Limited公司(统称“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根据协议条款,恒瑞医药将获得包括PDE3/4授权在内的5亿美元首付款。如果所有项目均获得行使选择权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实现,恒瑞医药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公告显示,HRS-9821是一款潜在的同类最佳PDE3/4抑制剂,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作为辅助维持治疗,无需考虑既往治疗方案。其他11个项目涉及肿瘤、呼吸、自免和炎症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目前均处于非临床研究阶段。
  科技巨头密集迭代大模型
  据媒体报道,OpenAI计划最早在8月初发布新版本旗舰大模型GPT-5,并推出mini和nano版本。其中,mini和完整版本将通过ChatGPT和API供应,但nano版本仅通过API供应。
  业内人士表示,GPT-5若如期上线,将标志着OpenAI在推理密度与多模态能力上的又一次跃迁,也为行业竞争再添一把火。
  国产AI大模型也有新进展。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阿里巴巴携最新开源的三款大模型亮相,分别为千问3最新版基础模型(非思考版)、千问3推理模型和AI编程模型Qwen3-Coder。
  7月25日,阶跃星辰在上海发布了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这款模型兼顾智能与效率,旨在面向推理时代打造最适合应用的模型,将于7月31日面向全球企业和开发者开源,为开源世界贡献最强多模态推理模型。
  凭借系统和架构创新,Step 3实现了行业领先的推理解码效率。根据原理分析,Step 3在国产芯片上的推理效率最高可达DeepSeek-R1的300%,且对所有芯片友好。在基于NVIDIA Hopper架构的芯片进行分布式推理时,实测Step 3相较于DeepSeek-R1的吞吐量提升超70%。
  大模型赋能产业发展
  AI大模型让数据使用能力大幅提升。在工业领域,制造业企业利用大模型基于订单、物流、库存等多源数据预测需求波动,有效缩短产品库存周期,大大节约了成本;在农业领域,大模型结合卫星遥感、气象数据和种植经验,为农户提供农作物全生命周期指导,提升农作物产量;在服务业领域,大模型在金融、政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重构生产力体系,成为产业发展的知识引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在此前召开的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备案,上线提供服务。
  阿里云副总裁、大数据和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叶杰平表示,当前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
  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模型,AI大模型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并具有更加精准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是实现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关键,应用前景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为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92%,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达到294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495亿元。
  概念股成交活跃度提升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7月28日收盘,今年以来AI大模型概念股平均上涨21%,跑赢同期上证指数。7股累计涨幅均超50%,分别是宏景科技、中科金财、天阳科技、新大陆、汇纳科技、泓博医药、博汇科技。
  从成交情况来看,7月以来AI大模型概念股日均成交均值为5.17亿元,环比增幅为16.18%。11股7月以来日均成交额环比增幅均翻倍,如三人行、金现代、拓尔思、华菱钢铁、利欧股份等。
  三人行7月以来日均成交2.78亿元,环比增幅319.39%,排在第一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I AGENT赛事预测大模型,平台运用AI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赛事结果分析服务。
  金现代7月以来日均成交3.72亿元,环比增幅281.09%,排在第二位。公司在AI方面的技术储备包括大语言模型(LLM)、自然语言处理(NLP)、文字识别(OCR)等技术,目前已经推出智能问答、智能问数、报告生成、智能图像识别等AI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
  资金面上,据数据宝统计,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千万元的AI大模型概念股有34只,润和软件、拓尔思和科大讯飞等个股获融资净买入均超亿元,润和软件融资净买入额3.24亿元,排在首位。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