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600795)所属板块题材

国电电力(600795)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价值定位 股票简介
  • 要点一:所属板块

    电力行业 辽宁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央企改革 绿色电力 东北振兴 国企改革 风能

  • 要点二:经营范围

    经依法登记,公司经营范围是:电力、热力生产、销售;煤炭产品经营;电网经营;新能源项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的开发与应用;信息咨询;电力技术开发咨询、技术服务写字楼及场地出租(以下限分支机构)发、输、变电设备检修、维护;通讯业务;水处理及销售。

  • 要点三: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

    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全国性上市发电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及煤炭等领域,业务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 要点四:电力行业

    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电力消费增速有所回落,全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7、8月我国出现了近几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极端高温少雨天气,叠加经济恢复增长,拉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其中,一至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和2.5%。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接近50%,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亿千瓦;电力投资同比增长13.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7.7%;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7%。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2023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向和路径更加明确。

  • 要点五:新能源转型发展优势

    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新能源项目布局更加合理。截至2022年底,公司非化石能源权益装机规模达到2099.19万千瓦,占权益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39.54%,在风光资源富集的北部地区布局的基地式项目形成了建设、开发、储备的有序发展格局,在中部地区布局的场站式项目覆盖区域进一步扩大,在经济发达、电价承受能力较强的东部地区布局的分布式项目已初具规模,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已制定整体发展策略,进入快速规模化开发阶段。公司新能源项目储备深度进一步增强,2022年获取资源1947万千瓦,其中风电331万千瓦,光伏1616万千瓦;核准备案1620万千瓦,其中风电136万千瓦,光伏1484万千瓦;开工793.1万千瓦,其中风电136.6万千瓦,光伏656.5万千瓦;新增装机315.29万千瓦,其中风电38.87万千瓦,光伏276.42万千瓦,为后续项目开发及高质量开工投产提供坚实保障。

  • 要点六:装机结构布局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发电业务整合平台,资产结构优良,资产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火电机组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型煤电基地和外送电通道,来煤保障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6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68台,占煤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69.99%,10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19台,占煤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6.58%,持续盈利能力优良,水电主要集中在大渡河流域,实现了流域集控联调、梯级综合利用,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 要点七:燃料成本优势

    面对2022年错综复杂的煤炭市场形势,公司密切关注发改委一系列保供政策,加大内外部优质资源获取力度,实现年度长协高质量全覆盖,全面落实相关保煤、保电、保供热措施,促进各单位实现组织完善、方案完备、煤源保障、接卸正常和满库运行,充分利用“煤电路港航”一体化产业协同优势,夯实燃料管理基础,提升燃料集中管控效能,把握采购结构和节奏,优化采购煤种和热值,深入开展精细配煤掺烧。公司2022年全年入炉标煤单价完成978.78元/吨,同比增长78.36元/吨。

  • 要点八:和中国神华组建合资公司

    2017年8月28日公告,公司拟以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与中国神华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组建后,国电电力拥有合资公司控股权。国电电力出资的标的资产的作价合计约为373.73亿元,中国神华出资的标的资产作价合计约292.7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要点九:装机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到5088.15万千瓦。其中,火电机组3374.75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6.33%,水电机组1229.68万千瓦,占总装机的24.17%;风电机组462.52万千瓦,占总装机的9.09%;太阳能机组21.2万千瓦,占总装机0.42%。2016年,公司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57.8万千瓦。其中,火电新增机组254万千瓦,分别是江苏泰州二期4号机组100万千瓦、新疆哈密大南湖2号机组66万千瓦、大武口热电66万千瓦,宿迁热电27万千瓦,关停铁厂沟电厂5万千瓦;水电新增机组149.65万千瓦,分别是新疆塔勒德萨依8万千瓦、新疆开都河水电51万千瓦,新疆阿克苏水电28.15万千瓦,大渡河龚嘴水利发电总厂铜街子水电站13号机技改增容2.5万千瓦、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2号机组65万千瓦,新疆艾比湖流域水电5万千瓦机组按照要求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风电新增机组54.15万千瓦。

  • 要点十:发电量及利用小时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公司全资及控股各运行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968.8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865.53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1.52%和10.99%。完成利用小时3994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9小时,其中:火电完成4521小时,水电完成3365小时,风电完成1969小时,光伏完成1392小时。供热量完成7038.73万吉焦,同比增长10.82%。

  • 要点十一:经营情况

    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4.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5%;营业成本434.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42%。

  • 要点十二:拟自筹12亿收购脱硫设施资产

    2016年2月公司公告,公司所属八家火电企业,拟自筹资金收购龙源环保的脱硫设施资产,转让价格是以资产评估值为基础加上相应增值税,总计12.8亿元。公司所属企业于2016年2月5日与龙源环保签署《资产转让协议》。过去12个月内公司所属企业向龙源环保出售资产,金额为2.98亿元。交易标的为龙源环保七家分公司相关脱硫设施资产,交易类别为购买资产。上述资产收购后,有利于公司按照“两个标准化”的管理要求,调整相关企业脱硫设备管理模式,实施统一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优化管理结构,确保达标排放。经协商设立3年过渡期,期内,相关企业委托龙源环保对脱硫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并签订过渡期运行维护合同。

  • 要点十三:资产注入预期 

    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国电《关于解决与国电电力同业竞争问题有关事项的函》,中国国电确定将公司作为中国国电火电及水电业务整合平台,中国国电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资产购并,重组等方式,将中国国电发电业务资产注入国电电力。大股东国电集团是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五大全国性发电集团之一。

  • 要点十四:34.7亿收购股东发电资产 

    2013年10月,公司拟自筹资金收购控股股东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持有的国电安徽电力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价格约为34.7亿元。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9月末,安徽公司总资产约117.2亿元,净资产约18.9亿元;今年前9个月实现净利润约4.33亿元。此次交易的评估增值率为94.85%。

  • 要点十五:与中国神华合并火电资产

    国电电力、中国神华2018年3月1日公告,双方拟以各自所持相关火电公司股权及资产,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国电电力出资额为574,735.79万元;中国神华出资额为425,264.21万元。基于双方出资资产评估值,国电电力、中国神华持股比例分别为57.47%、42.53%,国电电力拥有控股权。截至2017年9月30日,通过与中国神华设立合资公司,国电电力控股装机容量将增加至8036.29万千瓦,增幅约为51.63%,电力业务在装机规模、发电量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将有大幅提升。本次交易使得中国神华归母所有者权益略微下降,但由于公司仍然通过权益法核算对合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故对归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较小。长期来看,随着专业化管理措施的落实,协同效应的逐步释放,本次交易有利于提升中国神华的长期盈利能力。

  • 要点十六:拟挂牌转让两家公司股权及债权

    2019年1月27日公告,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太阳能公司100%股权和相关债权;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石嘴山一发60%股权和相关债权;太阳能公司100%股权和相关债权与石嘴山一发60%股权和相关债权捆绑转让。本次交易拟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并将于2019年1月28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预披露。交易完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