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材料 甘肃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碳基材料 石墨烯 西部大开发 核能核电 锂电池 参股银行 新材料 创投
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餐饮服务;医用口罩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石墨烯材料销售;密封件制造;耐火材料生产;耐火材料销售;煤制活性炭及其他煤炭加工;碳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医用口罩批发;医用口罩零售;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建筑材料销售;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所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的石墨及炭素制品业,公司主要从事石墨及炭素新材料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公司拥有四大石墨电极生产基地,是中国最大的电极供应商。
炭素行业属于基础原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炭材料在很多领域任何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替代不了的特殊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风能太阳能核电新能源等领域。炭素制品根据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石墨制品、炭制品、炭素新材料和其他炭素产品四大类。其中石墨电极是最主要的石墨制品之一,主要应用于下游钢铁冶炼,其中电炉炼钢需求最大。2022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到 2025 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艺结构明显优化,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 15%以上。中长期来看,随着电炉钢在国内的稳步发展,石墨电极需求将持续上行,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炭砖、特种石墨等制造专有核心技术,并引入先进生产设备,生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品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生产的Φ750mm 和Φ800mm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的 Φ700mm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品客户反映良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公司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可以生产电解铝用石墨阴极炭砖的企业,在电解铝用石墨阴极炭砖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具备先发优势。
公司拥有多家炭素生产子公司与原料生产加工公司,地理布局合理,实现了资源共享、集中研发、优势互补、统筹营销的产业格局。按照各子公司设备状况规范生产、分工协作,可生产出国内外客户所需的各种品种及规格的炭素制品。多年来公司通过收购整合的方式战略布局上游原材料,实现产业一体化布局。产品成本优势突出,产品体系完整,生产的各种品种及规格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形成互补,行业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依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高炉炭砖、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生产等领域内占据着领先位置。现已形成以前沿新材料产品研发为主、传统产品升级换代为辅、原材料研发为补充和支撑的研发体系及多元化产业体系,设立技术研发部、炭素材料研究院和石墨烯研究院,是中国唯一具有生产民用核级炭素制品资质的企业。同时,公司也开展同国内各科研院校所的研发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兰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加强研发合作,共建了“清华大学·方大炭素核石墨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方大炭素石墨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我们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龙头企业、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甘肃省炭素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工业设计中心、甘肃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2017年10月19日公告,公司收到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凭证》,公司以6454.34万元的价格(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价格)成功受让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合肥炭素47.89%股权。
2017年9月18日公告,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是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公司,公司直接持有其52.11%的股权比例,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其47.89%的股权比例。近日,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所持合肥炭素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6454.34万元,最终交易价格以实际成交价格为准。公司将参与本次股权受让。
报告期内(17Q2),公司生产石墨炭素制品8.09 万吨,生产铁精粉38.55 万吨;营业总收入实现181,343 万元,同比增长69.2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1,185 万元,同比增长2647.66%。
2013年公司以2.33亿元,向控股股东辽宁方大及关联方方大国际收购方泰精密100%股权。方泰精密主要承担年产3100吨碳纤维项目建设,该项目为辽宁省2011年度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10月完全投产,控股股东将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公司业务将向碳纤维的应用-复合材料领域扩展。2015年1-6月,该公司期间实现净利润-381.97万元。
2015年10月15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辽宁方大合计增持1986.09万股公司股,增持完成后,辽宁方大持有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42.51%。
公司持有方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主营实业投资、高科技项目投资、投资管理,以及企业资产委托管理,企业资产购并、重组、策划等咨询服务。2015年1-6月,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925.68万元。
石墨电极核心原材料针状焦涨幅同样显著,其中油系针状焦价格从年初的4000 元/吨上涨至目前(17m8)37000 元/吨,比例高达825%。
2011年7月,公司以不低于12.16元/股定向增发不超过2.315亿股,募资不超过28.15亿元,用于投资总额约21亿元(定向增发募资18亿元+节余募资3.06亿元)建设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项目建设期22个月,税后内部收益率26.08%,静态投资回收期5.97年。募投项目完成后,公司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特种石墨生产基地,针状焦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综合产能也将位居全球炭素企业首位。2015年中报披露,截至2015年6月30日,该项目前期工程已启动,已投入募集资金3855.44 万元和公司2008 年度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结余10315万元。
特种石墨作为具备多种优良特性的炭素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火花及模具加工,核能,冶金,航天等众多领域。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火花及模具加工,核电等产业的加快发展,特种石墨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大规格,细粒度特种石墨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优质针状焦则是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材料,目前我国仍主要依赖进口。未来,我国钢铁行业电炉钢比例将逐步提高,尤其是大型超高功率炼钢电炉将明显增加,预计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相应的对优质针状焦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同时,公司自身每年对针状焦的需求就达到近10万吨,由于供应不稳定,已成为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的制约因素,也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1年3月,公司收到国家核安全局通知,向公司颁发《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公司将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条件,开展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活动,确保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质量。
2010年11月,公司拟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投资建设协议书,在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设立方大科技产业园,该园区占地1200亩,总投资金额约为21.2亿元,包含三个公司拟建项目:特种石墨生产基地项目,子公司成都蓉光炭素公司建设项目和新型炭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特种石墨生产基地项目拟新增特种石墨生产能力,项目占地750亩,投资金额约为14.6亿元,建立子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占地250亩,投资金额约为4.6亿元,新型炭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占地200亩,投资金额约为2亿元。设立产业园事项正在与政府洽谈之中,正式协议尚未签订。
2017年度,公司经审慎研究决定,变更部分募资资金投资项目用于收购江苏喜科墨51%股权及后续增资,同时公司积极成功受让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合肥炭素47.89%股权,合肥炭素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2015年10月15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辽宁方大合计增持1986.09万股公司股,增持完成后,辽宁方大持有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