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河南板块 标准普尔 养老金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IPO受益 中药概念 参股银行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药品零售;药品批发;药品进出口;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药用辅料生产;药用辅料销售;保健食品生产;食品生产;食品销售;调味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妆品生产;药物临床试验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中药提取物生产;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日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日用杂品制造;日用杂品销售;化妆品零售;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生产与销售,在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属于医药制造业。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家医保目录品种45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24个、独家品种13个,在产品主要覆盖骨科、心脑血管、麻醉科、儿科、皮肤科等。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属于医药制造业,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中成药生产企业(行业编号274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1,476.6亿元,同比增长2.3%;营业成本6,695.8亿元,同比增长12.3%;利润总额1,827.2亿元,同比下降20.6%。据米内网统计的2021年中成药市场数据,公立医院中成药市场2,508亿元,同比增长4.85%,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销售规模1,117亿元,同比增长4.4%,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公司产品覆盖骨科、儿科、心脑血管、皮肤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品类丰富、优势突出。独家产品通络祛痛膏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风湿骨科用药”“骨伤科类中成药十强品牌”,“通络+活血”组合进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崇礼赛区中医药文化展馆优质中成药品种入围名单”。“两只老虎”牌膏药系列产品10年累计销售量突破100亿贴,销量位居中国膏药产品畅销榜前列。米内网统计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贴膏剂TOP20产品,公司有6个产品上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心脑血管等疾病用药方面,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等中成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独特优势,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生产的企业,采用从德国引进的专利生产技术和全自动生产线,技术、设备、原辅膜材等与欧盟产品完全一致,杂质控制高于欧盟产品。
公司秉承“有关爱、没疼痛”的品牌理念,持续实施品牌创新驱动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入选202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名单,壮骨麝香止痛膏荣获西湖论坛“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奖,母品牌羚锐®、子品牌两只老虎®荣膺2022中国医药品牌榜上榜品牌、通络祛痛膏荣膺2022中国连锁药店最具合作价值单品。
公司持续推进矩阵型组织建设,以产销为基础、质量控制为核心,构建起了信息化、标准化的流程控制体系,形成了各部门协同合作的高效运作模式。公司引进SAP系统逐步打通各环节数据,持续完善采购、生产、仓储、销售、财务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现代化的精益管理要求。
2015年4月23日公告,公司拟8.41元/股非公开发行5945万股,募资5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推广、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拟使用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中的3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推广;2亿元补充公司经营规模快速扩大所需的流动资金。
2011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同意公司第一大股东信阳羚锐发展改制为民营企业。这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新县财政局变更为公司董事长熊维政等49位自然人。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所有产品剂型及其生产车间均通过国家GMP认证,目前核心业务中对业绩贡献最大的是膏剂产品,膏剂产品产品中有两个销售过亿产品,分别为通络祛痛膏(骨质增生一贴灵),壮骨麝香止痛膏。
2013年8月,为进一步扩充公司产品线,加快布局医疗器械产品领域,公司拟在羚锐新县生态工业园内新建年产2亿贴暖洋洋系列产品项目,项目投资金额为1.6亿元,总建设周期24个月。暖洋洋系列产品是采用铁的“氧化放热”原理,利用微孔透氧技术,采取完全隔绝空气的包装方式的一类自发热产品的总称。该类产品具有散热均衡、发热持久、无毒无害、轻便小巧、粘贴自如等特点。本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1.29亿元,销售利润率为21.48%。
芬太尼贴片是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倍,被誉为开创了癌症止痛的一个新时代,是国际上最安全的镇痛贴片。该药最早由美国强生成功开发,并于1991年正式上市,用于肿瘤病人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的治疗。近几年,芬太尼每年全球年销售额均突破10亿美元,已经成为最成功的镇痛药品之一。该专利2007年过期,08年强生公司的产品年销售额仍超过10亿美元。芬太尼项目为国家麻醉药品,属国家特殊管理药品,国家准入管理非常严格(同一产品严格控制在1-3家),目前国内销售的有西安杨森,常药四厂。2015年中报期内,芬太尼事业部设置专职人员对营销渠道跟踪管理,开拓维护麻醉药品新市场。
2012年2月,公司拟以7.82元/股的价格向羚锐发展、京裕投资、百瑞信托、上海证券、银高投资共5名法人投资者非公开发行49386188股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86,199,990.16元,其中羚锐发展承诺以与其他投资者相同的认购价格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认购金额为人民币124,059,389.04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投入羚锐制药口服药生产基地异地扩建工程项目,本项目主要用于生产目前公司的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口服药产品,设计规模为年产丹鹿通督片3亿片;培元通脑胶囊3亿粒;参芪降糖胶囊1亿粒;结石康胶囊0.5亿粒。
2015年中报披露,公司持有中原银行商业股份有限公司7560.1万股(0.49%),最初投资成本3200万,该股权期末账面值3200万元。
2015年中报披露,公司参与投资多只股票(含基金),合计投资成本合计2434.78万元,期末股权的合计账面值为2200.23万元。
2013年3月,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1,0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该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22,905.79万股的4.37%,其中预留部分为88万股,占该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的8.8%。该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6.05元/股。该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解锁业绩条件为:2013年、2014年、2015公司净利润分别达到或超过3,900万元、4,700万元、5,700万元,即以2011年净利润作为固定计算基数,2013年、2014年、2015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或超过195.66%、256.3%、332.11%;解锁日上一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该激励计划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解锁业绩条件为:2014年、2015公司净利润分别达到或超过4,700万元、5,700万元,即以2011年净利润作为固定计算基数,2014年、2015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到或超过256.3%、332.11%;解锁日上一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该激励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部分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计99人。
2015年2月26日公司公告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有效期三年,2014-2016年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18年9月10日公告,截止2018年9月8日,本次回购期限届满,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共计5,871,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991%,成交的最高价为8.85元/股,最低价为8.38元/股,支付总金额为50,635,526.42元。
2018年9月12日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9元/股。本次回购股份拟用于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或依法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等,回购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预案之日起不超过六个月。
2018年10月26日公告,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羚锐生物药业共有23个产品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主要产品包括通络祛痛膏、参芪降糖胶囊等。本次新增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产品为羚锐生物药业产品糠酸莫米松乳膏。该药属皮肤科用药,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等。
2023年3月9日公司对外公告,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1月5日披露了《董事、监事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前,董事吴希振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38,66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1302%;监事李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53,880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447%。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李进先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63,400股,吴希振先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84,600股,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