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陕西板块 消毒剂 流感 养老概念 中药概念 西部大开发
一般项目: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货物进出口;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中草药收购;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品零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药品进出口;药品生产;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消毒器械生产;药品零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化妆品生产;保健用品(非食品)生产;保健用品(非食品)销售;保健食品生产;食品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食品互联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公司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及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并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剂等19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现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9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也是代表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我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扶持中药产业,加上中药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之势。2022年是全面落实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包括“十四五”规划类、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互联网诊疗监管等,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目前全国中医医院达5482家,中医诊所超过2.6万个,98%以上的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近90%的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做强龙头中医医院、做优骨干中医医院、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健全中医药科室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将为人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的基层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在医疗健康支出逐渐从疾病治疗向健康护理转变、社会医疗保障福利提升、疾病预防及早期干预成大趋势的背景下,具有“治未病”独特优势的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组方源自我国著名风湿骨伤专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两次亲切接见的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历经30余年临床应用,不断明晰治病机理、增活力、勇蜕变,将传统经典中药与现代医学成果有机结合,把“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融入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中,以传统中药经典与现代医学和现代生活结合。公司将盘龙七片培育为“秦药”品种优势中成药品种,依托国内顶级研究单位,持续开展药理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药理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开展RCT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开展真实世界和药学经济学研究等系列研究);盘龙七片被四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两个专家共识、两本国家级重点教材及一本临床路径释义收载并列为推荐用药。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地四季分明、四时温润、花木宜生、植被争暄、珍草遍地。自古秦岭无闲草,素有“天然中药宝库”之称。公司所在的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植物药材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药王孙思邈在柞水县乾佑河一带十年尝草,采而知之者精;道士丘处机慕名寻药,辩而证之理。盘龙药业立足秦巴山区,依托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布局“陕西七药”和特色“秦药”GAP种植抚育基地,搭建了道地药材溯源体系数字平台,让“七药”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转型升级之路。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组方中除使用了盘龙七、羊角七、青蛙七、老鼠七、白毛七、扣子七、竹根七等七味中国七药外,还有其他十余味生长在秦岭海拔1,800米以上高寒地带的特色道地药材,做到了“药材好,药才好”,真正从源头上保证了药品质量。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补链强链”作为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申请承担了科技部现代化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野生抚育十万亩华中五味子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和“陕南贫困山区特色产业生态改善科技惠民示范工程项目”,曾分别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宝鸡市眉县太白山区域、商洛市柞水县西川村等地域进行了药源基地建设。公司目前已实现前端药源自给自足的需求,并在原盘龙医药研究所、风湿与肿瘤研发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基础上,成功整合了研发资源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院”,确立了“仿创结合,把握前沿”的研发思路,让公司的产品开发步入了快车道。另外公司在产业链的中端加大了“一体”建设力度,已将中成药、保健品、保健用品以及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中医药工业主体做强,在已有的药品基础上,实现了盘龙七系列牙膏、盘龙牌补水面膜、黄芪茯茶以及葛黄面等大健康系列产品的开发并成功上市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医药股份和控股子公司博华医药均通过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获得了药品配送经销权,基本实现了陕西药品、器械配送网络全覆盖。从而形成了集“种、研、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布局,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做大、做强、做久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1,0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9,63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397万元。项目建成后,公司生产能力将达到:片剂110,000万片/年,胶囊剂20,000万粒/年,颗粒剂1,000万袋/年和酒剂50万瓶/年。本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年均营业收入可达46,014万元、年均净利润可达6,895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3.78年(含建设期),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8.32%,财务评价可行。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3,661.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3,487.2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74.36万元。本建设项目将致力于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与生产、天然药物开发与生产、新技术开发、新药产品开发、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开发与应用,有利于达到高效、准确的过程控制及产品质量检测,使产品质量更稳定,产品疗效更显著,加速中药产业升级,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2,333.02万元,其中营销网络扩建投资1,322.65万元、信息系统升级投资1,010.37万元。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销售覆盖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中医药领域的知名度,也有助于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将对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董事会应当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是否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区分下列情形,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提出差异化的现金分红政策:(1)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2)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40%;(3)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进行利润分配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
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谢晓林承诺:自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所持有的该等股份。
公司股票自上市之日起三年内,如出现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情形时(若发生除权、除息情形的,价格作相应调整),公司将启动本预案以稳定公司股价。
2018年10月29日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GMP证书》,认证范围:原料药(醋酸棉酚)、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散剂、茶剂、合剂、酒剂(含中药前处理及提取)。公司本次认证系在原《药品GMP证书》到期认证续展,说明公司相关生产线通过技术改造,已达到新版GMP要求,有利于提高公司产品质量。
2018年11月2日公告,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该目录将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经统计,公司产品杞菊地黄胶囊、六味地黄胶囊、生脉颗粒等17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对外公告,近期,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生产线扩建项目”的新生产线完成了GMP符合性检查,并取得了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本次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有利于公司优化生产结构,提升公司产能规模,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增强质量控制能力;有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布局,满足市场需求,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