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政策将退出?
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两条主线:一是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二是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出台了一些特殊的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在今年2月出台的3000亿元专项贷款、后来的5000亿元支持复工复产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及两项新货币政策工具,这些措施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临时性政策措施,是针对疫情不同时点的需要来设定的。当政策设定的情形不再适用时,就会自动退出。
而对于6月的金融数据,郭凯表示,前期特殊的、阶段性的政策在完成使命后将退出。前期阶段性的政策退出,将对下半年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下半年金融系统将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预计M2和社会融资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
此外东吴证券还在研报中提到,8月以后当经济回到正轨,月度工业增加值回到7%以上,央行可能会把7天、14天的回购利率上调5个BP。这就对未来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反弹带来很大约束。货币政策一旦偏紧,对股票市场会有较大影响。
下半年流动性趋于收敛?
交通银行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6月末M2增速维持不变,主因在于货币政策已经由抗疫期间的“紧急”模式切回“稳健”模式,流动性调控更加注重精准直达。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债大规模发行融资再下放,将对M2增速形成一定程度扰动,但年内M2增速进一步回升方向不变。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在流动性相对充裕的形势下,下阶段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防止资金空转套利,真正将资金用于所需领域。
此前在6月18日,易纲行长在陆家嘴论坛指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而这一数据,客观上已经被市场看作预期坐标。
由此广发证券认为,去年全年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是16.8万亿,20万亿意味着新增3.2万亿。如果以1-6月的12.1万亿来看,(比去年增加2.4万亿),下半年合意水平是比去年增加0.8万亿左右,下半年市场流动性在平稳中趋于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