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国内首家!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1:5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一汽奥迪A5L在长春下线。(田甜/摄) 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一汽奥迪A5L在长春下线。(田甜/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田甜)10月30日晚,一汽-大众长春生产基地灯火通明。随着一辆全新奥迪A5L缓缓驶下生产线,一汽-大众正式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的历史性时刻,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产销规模的乘用车企。

34年跨越:从1到3000万辆

1991年12月5日,一汽-大众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长春下线。 1991年12月5日,一汽-大众第一辆捷达A2轿车在长春下线。

时间回溯到1991年,这一年,一汽-大众正式成立。同年12月,第一辆捷达驶下生产线。凭借皮实耐用的品质和亲民的价格,捷达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开启了一代传奇家轿的市场征程。

作为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一汽-大众肩负着“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发展民族轿车工业”的历史使命,成立后率先引入国际领先技术、导入先进管理体系、培养本土化产业人才,不仅是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现代化的引路人和中国家用汽车时代的奠基者,更成为了汽车行业中德合作共赢的典范。

一汽-大众首任中方总经理林敢为在仪式上发言。(田甜/摄) 一汽-大众首任中方总经理林敢为在仪式上发言。(田甜/摄)

“我在一汽-大众的工号是0001号,对这里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回到家看到一汽-大众的发展,可以说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仪式现场,86岁的一汽-大众首任中方总经理林敢为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合资筹建到稳健发展的奋斗历程。他希望一汽-大众能持续践行合资车企的使命,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3000万辆,承载了3000万个梦想,凝聚着3000万份信任。”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在活动现场表示,产销3000万辆是所有一汽-大众人实干担当使命,汗水铸就辉煌的产业创举,是聚力攻难关、奋进谱新篇的时代答卷。

光阴流转三十四载,这份“实干”转化为肉眼可见的成长。从最初1个品牌、1款捷达轿车,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30余款“燃油+新能源”车型的庞大矩阵。从单一生产基地起步,到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天津的“五地六厂”战略布局,带动上下游50万个就业岗位,催生出东北、西南、华南的汽车产业集群,累计贡献税收超7300亿元,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振兴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未来规划:推出近30款新车加速电动化与出海

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作企业战略发布。(田甜/摄) 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作企业战略发布。(田甜/摄)

站在3000万辆的新起点,一汽-大众的下一步规划备受关注。“向新发力、向质前行!”中国一汽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在现场发布了公司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明确将以“油电混共进全智”为核心,全速推进智能电动化转型。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奥迪A5L、捷达VS8、大众ID4等明星车型集体亮相现场。(田甜/摄)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奥迪A5L、捷达VS8、大众ID4等明星车型集体亮相现场。(田甜/摄)

在产品规划方面,未来五年,一汽-大众将推出近30款全新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2/3,达20余款,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自2026年起,一汽-大众将针对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大众品牌和捷达品牌新增11款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款燃油车型。其中,捷达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

政府及股东领导为一汽-大众历任总经理及第一财务副总经理代表、中外方模范员工代表颁发专属纪念奖杯。(田甜/摄) 政府及股东领导为一汽-大众历任总经理及第一财务副总经理代表、中外方模范员工代表颁发专属纪念奖杯。(田甜/摄)

在技术创新层面,一汽-大众将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持续保持年均近百亿的研发投入,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加速技术创新及应用;在运营模式方面,一汽-大众将积极探索捷达品牌本土化运营新模式,引入中国本土优势资源,推动品牌、商品、生态、治理模式全面焕新。

与会嘉宾为客户颁发专属“3000万辆客户勋章”。(田甜/摄) 与会嘉宾为客户颁发专属“3000万辆客户勋章”。(田甜/摄)

此外,陈彬透露,一汽-大众将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步走策略,推动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协同出海。未来五年计划落地20款国际车型,目标实现出口规模突破10万辆。实现国内国际双轮驱动,塑造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海新形象。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