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融人事mini)
转自:金融人事mini
10月30日,兴业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612.34亿元,同比下降1.82%,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
在业绩说明会上,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表示,“银行是拿着股东和老百姓的钱做生意,每一份投资背后,都是大家沉甸甸的信任。”该行计划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每10股分红金额5.65元,分红总额119.57亿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30.12%。
人事方面,本期继续介绍兴业银行中层变动,涉及资管和科技条线。
兴银理财一副总回归总行
今年下半年,兴银理财已新任两位高管。据官网公告,8月与9月,兴银理财总裁助理贺轶、副总裁胡红波的任职资格先后获监管核准。
银行人事了解到,兴银理财副总裁吴晓麟已回归兴业银行,任总行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金融市场信用业务首席审批官;该部门前任总经理刘宗治已于10月16日正式出任兴业基金董事长。

吴晓麟,1972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兴业银行福建分行同业业务部债券投资高级副理,兴业银行总行资金营运中心总经理助理、风险总监,总行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总行资产管理事业部副总裁;2021年11月起任兴银理财副总裁,还兼任首席合规官。
此番调整后,兴银理财高管成员还包括:总裁汪圣明,副总裁章杉杉、胡红波,总裁助理贺轶,首席合规官石柳。
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为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发行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自开业以来累计服务客户3,034.76万户,为客户创造投资收益4,335.00亿元。
稍早前10月9日,兴银理财发布公告,公司将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加至100亿元,兴业银行依旧持股100%。增资后,兴银理财超越招银理财,成为注资规模最大的全国性股份行理财子公司。
截至2025年6月末,兴银理财管理产品规模23,155.77亿元,保持市场第二。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22,738.72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67.32亿元,混合类产品规模349.32亿元,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规模0.41亿元。
第三方报告显示,兴银理财综合理财能力累计三十个季度居普益标准全国性理财机构综合理财能力榜首。今年上半年,兴银理财实现营业收入18.86 亿元;净利润12.62亿元,位居行业第四位。
招行科技干将加盟
近年来,兴业银行十分注重金融科技人才的引入,比如,现任首席信息官、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唐家才就来自平安银行,于2024年6月加盟。
银行人事最新获悉,原招商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副总俞吴杰,已加入兴业银行,任总行数据管理部副总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俞吴杰,曾在国际知名支付公司PayPal任职,2011年加入支付宝,主导搭建了支付宝的用户保障体系,后出任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芝麻信用副总经理。加入招商银行后,担任总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兼数据资产与平台研发中心总经理。
自2021年推出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来,兴业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体制,并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以强化核心竞争力。
据兴业银行2024年报介绍,该行优化数字化转型委员会设置及配套管理机制,强化科技统筹管理和统一调度,形成“一委三部一司一院一中心”的科技条线组织架构运作体系,具体包括:数字化转型委员会,总行科技管理部、数据管理部、安全保卫部、金融科技研究院,子公司兴业数金,普惠科技中心。
银行人事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为更好适应场景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场景金融端到端服务体系,兴业银行普惠科技中心已被整合并入兴业数金。
人才建设方面,兴业银行持续完善科技人才选育与转化机制,重点引进人工智能、云原生等领域高层次、国际化专业人才。加强科技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组织科技专业序列和人才认证体系重检与考试,制定科技方向国际化人才库培养方案,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兴业银行信息科技投入83.7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95%。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科技人员7,84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3.51%,是科技人员占比最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