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提问:
您好机器人属于高研发低利润且竞争激烈的行业,前大股东折腾了10年也难有起色亏损严重。海尔集团本身也有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业务未来是否考虑注入到新时达整体提升机器人业务综合实力。毕竟新能源汽车前期投入百亿规模倒闭的公司历历在目, 如果海尔集团不能另辟奇径让新时达自身能够自己回血否则靠海尔持续输血未来也并不明朗谢谢。
董秘回答(新时达SZ002527):
您好,需要明确的是,海尔并没有其他工业机器人平台。当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进口替代进程仍在持续深化,激烈角逐的市场态势未见缓和,价格竞争与技术迭代加速。公司则专注在“小脑”技术的迭代,同时开发出“大小脑”一体的“脑”,或者称之为进阶版“小脑”,使机器人能够拥有一定的泛化能力,而泛化能力的获取更多依赖于场景中的数据采集与训练。在海尔完成对新时达的收购之后,公司依托海尔的场景优势,未来有机会在多个场景进行数据采集与训练。公司认为,在短期的商业化落地场景下,由于大模型还处于迭代中,垂类小模型的落地将会更快为客户实现商业价值。具体表现为:(1)公司已于2025年9月推出AI免示教智能焊接方案,该方案具备智慧焊接能力,能够实现工件识别、路径生成以及焊机参数自适应调节。(2)公司于工博会现场展出人形机器人整机,且为海尔工厂中的实际应用需求。截至目前,新时达人形机器人已在海尔重庆冰箱工厂现场产线完成部署,并于真实场景中开展实训,后续将逐步承担作业并进阶复杂流程。此外,新时达已明确了年底前的四大重点数据采集与验证场景,分别是:自适应抓取机器人系统、智慧焊接、柔性自动化PCB板卡质检、双臂协同装配。谢谢您!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