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名下房产交易逐渐增多的情形下,如何依法保障其财产权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近日,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联合杭州市国立公证处,成功落地全市首笔未成年人不动产交易公证提存业务,创新性推出“公证提存+银行监管”新模式,为未成年人财产权益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这一条例为未成年人财产保护划定明确红线。去年以来,杭州市人民法院、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六部门高效协同,引入公证提存、督促监护、处分限制等一系列补充做法,积极探索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财产安全保护路径,为当地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完备性加筑了“护城河”。
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框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浦发银行杭州分行敏锐捕捉市场动态和需求,主动对接、先行先试。辖属江河汇支行迅速组建专项小组,联系杭州市国立公证处了解业务场景,通过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畅通“政企银”三方合作渠道,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成功推动未成年人不动产交易公证提存业务首单落地。
此次公证提存业务源于未成年当事人的法定监护人有处理其名下共有房产的需求。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严格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与杭州市国立公证处及相关房产经纪公司通力合作,协调完成前期审核、监管等多项保障流程。房东自愿配合,法定监护人明确将未成年当事人应得的116万元售房款提存至浦发银行专用账户。多方协同、层层监管审核加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成年可取”。
在此次创新实践中,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的“首单”经验,为在浙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保障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财产权益提供了新的操作范本。随着杭州市保障性住房等房产陆续上市交易,未成年人不动产产权份额交易的需求将越发涌现。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完善“公证提存+银行监管”新模式,开拓场景应用的新边界。通过不断抢抓政策机遇,探索科技赋能,强化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资金监管的安全性、便民性和实用性。让金融力量成为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资产”的重要屏障,助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金融保护体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