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山东江苏安徽,轮胎基地大混战

时间:2025年09月17日 09:07

山东、江苏、安徽,中国轮胎三大生产基地,目前已占据中国近80%的轮胎产能供应,占据全球至少40%的轮胎供应。然而,三大轮胎基地的背后却是暗潮汹涌,随着江苏和安徽的轮胎产能疯狂扩建,山东轮胎制造老大的地位似乎保不住了。

01

历史积淀,山东轮胎巨无霸

截至目前,山东毋庸置疑,是全球轮胎消费的主要供应基地,也是轮胎人才的源泉。

不服就干的山东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轮胎产能。胶管制造带来的橡胶产品制造基础,而60年代就不断拓展产品矩阵的、国营第二橡胶厂也为山东带来了数十年的技术积淀,哺育出了多家中国知名轮胎企业。

进入90年代,轮胎厂投资“快审快建”的模式,让山东地区很快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轮胎基地。此外,3345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也让山东轮胎厂能更便捷地通过海运将产品快速运输到全球各大市场。

数据查询平台显示,在山东有超过5000家企业从事橡胶产品制造行业。而2024年,山东地区的轮胎可统计的产量就达5.08亿条,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

同期,山东轮胎出口超过3.7亿条,占到了全球总销量的20%;如果加上国内销售,山东轮胎占到了全球销量的27%以上。名副其实的轮胎产销基地。

而更令山东人骄傲的是,山东的轮胎9成以上属于本土企业本土工厂——能凭借自己的技术在全球轮胎市场划开一道口子,这是山东轮胎人的本事。

在2025年的全球75强榜单中,24家来自山东,其中赛轮跻身前10,玲珑跻身前15,浦林成山、三角轮胎森麒麟和金宇轮胎均进入全球前30。24家山东轮胎的总销售额占到了全球75强总份额的12%。占据全球27%的总销量,12%的销售额,山东千亿级的轮胎销售规模确实让不少人眼馋。

以“商”出名的苏商和徽商也在近五年加大了轮胎产能布局。

02

招商引资,江苏轮胎高大上

事实上,江苏一直是外资轮胎企业的产能投资热土——毕竟江苏的造车产业链非常发达,有利于外资轮胎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江苏人-聪明!当地的企业服务的快速便捷也是中外企业更愿意在此开疆拓土建产能的原因。

普利司通、固铂轮胎(现在属于固特异)。邓禄普、韩泰、锦湖等外资轮胎企业早就陆续在江苏建设轮胎厂。

甚至在2020年之后,外资轮胎企业收紧全球产能投资,甚至直接关闭多家工厂时,却依旧在江苏实施产能扩建。

2023年,固特异率先以2亿美元开启了固铂轮胎昆山工厂的扩建,增加260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产能;

同年,普利司通以1.6亿人民币用于无锡工厂“子午线轮胎品质提升技改项目”;

2024年11月4日,普利司通与无锡市高新区管委会签署重要投资协议,承诺在未来3年加强对普利司通(无锡)轮胎有限公司的投资,以扩大高端乘用车轮胎的生产规模。

2025年,锦湖轮胎对其南京工厂的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产能扩大80%。从目前年产178万条轮胎扩产至318万条轮胎。此次扩建将增加140万条产能,以适应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

除了通用股份这家江苏本土轮胎企业源源不断为全国轮胎市场供应产品,中国轮胎“一哥”也在增加产能。中策橡胶,以54.22亿元的投资重启了其常州金坛轮胎产能——一期工程年产114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期工程则将增加1360万条,最终形成年产2500万条的生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产能投资甚至应用了泰国项目未使用的6.71亿元募集资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江苏地区成熟的造车产业,这里的产能投资几乎都是围绕着乘用车轮胎。近两年,随着江苏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制造渗透率增加(2024年江苏造了122.6万辆新能源汽车),可以发现不少轮胎企业也在更新升级设备增加这一细分市场的供应。

这一产能特点尤其在江苏新建轮胎企业的产能布局上尤为明显。例如,2024年江苏迎来的中国轮胎行业近五年的第一笔百亿投资——库比森100亿轮胎项目投资中,半钢胎产能布局了3000万条,而全钢胎产能只布局了350万条。而率先开启的一期项目的1500万套半钢胎生产线已正式投入运营。

“重半钢胎”的特点在最近产能大爆发的安徽也有所体现。

03

潜力更足,安徽轮胎已追上

实际上,安徽的造胎潜力早在2005年到2015年间就被国内外的知名轮胎企业发现。安徽人的诚信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轮胎投资涌入当地。

外资轮胎企业德国马牌和佳通轮胎就在安徽布局了自己的产能,中国的轮胎老字号双钱集团旗下的回力轮胎,以及来自广东的万力轮胎都在安徽建设了工厂。而这三家市场占有率极高的轮胎企业自产能进入安徽之后,还在继续扩大供应能力。

德国马牌在合肥工厂四期扩建项目在2024年6月正式投产——马牌在合肥生产基地近10亿欧元的投资将为其在2027年满产后,带来每年1800万条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总产能。

而佳通在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新基地的20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和26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的年产能也即将迎来首胎下线。预计随着产能逐步释放,佳通轮胎可实现日产6万条半钢胎和8000条全钢胎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2024年,回力轮胎安徽工厂的二期项目投产,单体工厂乘用车胎产能提升到了1000万套。

而除了上述这些早已布局安徽的轮胎产能投资,安徽还迎来了更多的新投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山东轮胎三驾马车之一,玲珑轮胎在安徽的投资。

玲珑在中国的第7家工厂落户安徽的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金额高达51亿元,规划了1200万套高性能乘用及轻卡子午线轮胎和200万套高性能卡客车子午线轮胎的年产能供应。作为山东最知名的轮胎企业之一,玲珑选择安徽的理由除了安徽及六安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前景有利于“配套带动零售”的战略外,也是因为安徽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升级轮胎投资项目经营环境直接相关。

项目推进顺利,中国重要汽车制造基地的双重优势下,随着轮胎产能不断增加,预计到2027年底,安徽规模以上在建和新投产的轮胎产能可超过9400万条。

04

鲁苏皖,三大基地产能混战

山东人敢想敢干,因此开启了中国轮胎出海1.0(出口增加),出海2.0(海外东南亚建厂),出海3.0(欧洲北美本土化运营)之路。虽然较为知名的山东轮胎企业在近年来为了出口之路走得更顺畅,更多拓展海外产能,但是也有企业依旧选择在山东本土造轮胎。

例如,此前山东优越橡胶就投资了51.6亿人民币用于在山东诸城建设年产1200万套超高性能环保乘用车轮胎和年产300万套绿色智能化载重轮胎项目。有消息称,该项目主体有望在本月完工——山东产能投资依旧稳步攀升。

江苏人经商天赋惊人,在历史上是中国五大商帮之一。“海纳百川”是这里做生意的特色之一,全球轮胎巨头扎堆儿建厂,中国轮胎巨头大手笔增资,足以说明江苏对企业发展的优势。随着近9000万产能的呼之欲出,江苏乘用车轮胎供应能力正在逐步逼近山东。

徽商,作为自古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商帮之一,对于市场需求的洞察力已经刻进了徽商的基因。这也是为何相对晚一些进入轮胎制造行业的安徽可以顺利吸引海内外知名轮胎企业注意的原因,并迅速跻身中国轮胎产能第一梯队。同时,“贾而好儒”的安徽商业环境,也在轮胎产能布局中更加平衡——从两轮到乘用车再到卡车胎,涵盖多个赛道。

不过,目前来看,轮胎产业积淀丰厚的山东轮胎依旧是中国轮胎产能大王,仍旧具有强大的实力单挑“苏皖”的产能挑战!

(原创,责任编辑:晨晨)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