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这个行业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夜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2:36

一、行业核心定位:低速无人领域商业化先锋,市场空间广阔

1.行业属性:无人环卫是低速无人领域中商业化前景最明确的赛道之一,核心优势在于设备重量轻、行驶速度慢(5-10 公里 / 小时),安全性高,适配非主干道、园区等复杂场景,可有效解决传统环卫 “人力短缺 + 成本高企” 的核心痛点。

2.市场规模与增长

1.2024 年政府招标中无人环卫相关项目规模达 60 亿元;

2.2025 年上半年开标 103 个试点项目,成交总额超 2024 年全年,在 “环卫劳动供给不足 + 服务需求提升” 的背景下,行业具备千亿级替代空间(主要覆盖物业保洁 + 环卫保洁近 6600 亿市场中的人力作业部分)。

二、传统环卫行业痛点:人工与财务压力双高,转型需求迫切

1.人工成本压顶

1.行业从业人数超 800 万(环卫清洁 430 万 + 物业清洁 380 万),但人口老龄化加剧、招工难问题凸显,人工成本占环卫运营公司营收比重超 50%(如玉和田 2024 年营收 72 亿,人工成本 36 亿);

2.测算显示:行业每 1% 市占率需 105 万名工人,人工支出约 20 亿元,若通过无人设备替代,最低可节省 20% 成本,高经济性场景下节省近 80%。

2.财务端压力显著

1.回款账期长: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导致季度账期拉长至半年、半年账期拉长至一年,应收账款减值风险高;

2.财务费用恶化:传统运营模式下,账期拉长推高财务费用(如侨银股份年财务费用约 2 亿),叠加 “增收不增利”,龙头企业业绩承压,亟需向高效运营模式转型。

三、无人环卫的核心价值:成本节省 + 效率提升,商业化落地加速

1.成本节省逻辑

1.人机协同模式:当前主流模式为 “1 台设备 + 1 名辅助工人”,替代 3-4 名传统环卫工人,按工人年薪 3.5 万元、设备寿命 4-6 年、单台设备成本 15-25 万元(年运营成本 0.5-1 万元)测算,同等作业效率下成本节省 23%-80%;

2.远程协同升级:未来可实现 “1 人远程控制 3-4 台设备”,替代 10-12 人班组,成本节省超 50%,随着设备量产与算法迭代,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3.商业化进展

1.订单爆发前夜:2025 年上半年试点项目超去年全年,一线城市试点形成示范效应,二三线城市将逐步跟进;

2.经济效益验证:头部企业(如劲旅环境、玉和田)已落地项目,呈现优良经济效益,设备从 “低经济性” 向 “高经济性” 过渡。

四、竞争格局:科技公司与运营龙头共生,运营端价值更核心

1.竞争关系

1.科技公司:在技术研发(算法、设备)上领先,但缺乏存量订单运营能力、场景获取能力及政企合作资源;

2.运营龙头:具备多年环卫运营经验,在手订单丰厚(头部企业年化订单超百亿),可将设备应用于存量项目实现人力替代,更具竞争力。

2.核心壁垒

环卫行业的核心壁垒并非单纯设备制造,而是 “大规模人力 / 车辆精细化管理 + 政企合作资源 + 订单获取能力”,因此科技公司多需与运营龙头合作落地项目,运营端长期价值高于设备销售端(设备制造将随量产降价,运营收益更持久)。

五、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1.核心投资逻辑

1.短期:2025-2026 年试点项目爆发,设备放量带动相关企业业绩增长,重点关注订单落地节奏;

2.长期:无人设备替代率提升(从 15%-30% 人工缺口向全场景替代),运营龙头人工成本下降、财务结构改善,估值从 “低估值压制” 向 “成长股估值” 切换。

2.风险提示

1.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导致项目落地延迟;

2.设备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成本下降慢于预期;

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设备价格战。

六、总结

无人环卫行业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夜,具备 “成本节省明确 + 政策支持 + 订单放量” 三大驱动因素,传统运营龙头凭借订单、场景、政企资源优势,将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受益者。当前重点标的估值低位(多数不足 20 倍),建议优先关注劲旅环境(设备规划清晰 + 估值低)、玉和田(早期布局 + 渠道广)、侨银股份(订单厚 + 转型快),长期跟踪盈峰环境(技术 + 新能源协同)。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