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近日,翔宇医疗(688626.SH)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6.27%;归母净利润3539万元,同比下降37.50%。公司方面解释称,净利下滑主要受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AI医疗等前沿领域投入加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到5320万元,同比增长63.37%,运营效率显著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翔宇医疗半年报呈现出“营收企稳、利润承压、现金流改善、研发加码”的特点,短期看财务承压,长期看则是技术投入加速转化的信号。
财务表现企稳,现金流改善显著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翔宇医疗营收同比增长6.27%,扭转了此前的波动态势。净利润方面同比下降37.50%,但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加大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到9114.70万元,同比增长38.80%,占营业收入的25.39%。
“如果只看利润下降,可能会觉得承压较大,但结合研发投入与现金流表现,就能看到公司经营的另一面。”一位长期跟踪康复医疗器械的分析师表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5320万元,同比增长63.37%。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的造血能力在增强,资金周转效率提升,为未来研发和产品投放奠定基础。
翔宇医疗方面也回应称,公司营收保持企稳回升,现金流改善明显,研发投入正在孕育新的增长点。
研发加码,脑机接口成果集中亮相
科研投入是科创板企业的重要标签。翔宇医疗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增近四成,集中投向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AI医疗等前沿领域。
9月3日—4日,公司在上海陆家嘴举行“半年报业绩说明会暨脑机接口新品体验活动”,集中展示了10余款脑机接口产品、外骨骼机器人及家用睡眠仪等新品,吸引了近百名投资者与体验者现场参与。
“作为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引领型企业,公司始终坚持高研发投入。”翔宇医疗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上表示。
目前,公司已组建康复机器人实验室、成立Sun-BCI Lab脑科学实验室,推动脑机接口、康复机器人、AI医疗的研发与临床转化。今年以来,公司已取得两款脑电采集装置注册证,预计20余款设备将在2025年陆续获批。
不仅如此,翔宇医疗还牵头成立了“脑机接口康复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科研机构与临床医院,打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加速产品应用和推广。
“公司脑机接口产品已实现销售,今年会为营收贡献一定业绩。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推动康复医疗由被动康复走向主动康复,成为一场代际革新。”上述负责人说。
行业壁垒凸显,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开辟
翔宇医疗在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覆盖10大门类、55大系列、上千种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上半年新增专利117项,累计1933项;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32项,累计377项,研发成果不断积累。
在脑机接口领域,公司不仅实现核心算法与关键部件自主研发,还在积极探索“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的融合,预计近期将推出脑控外骨骼机器人样机。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叠加”将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场景,增强行业竞争力。
“翔宇医疗的护城河在不断加宽。”有医疗器械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公司在产品体系、知识产权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已建立起多重壁垒,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未来,翔宇医疗还将加大院外、居家和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康复需求扩张,以及政策支持加码,康复医疗产业整体正处于长期成长周期。
“长坡厚雪的赛道,加上技术创新的驱动,翔宇医疗的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有券商分析师表示。
责编:陶纪燕|审校:李金雨|审核:李震|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