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调研速递|泰和新材接待浙商证券、华夏基金等2家机构调研 氨纶行业短期承压 芳纶聚焦成本优化与差异化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8:15

10月31日,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新材”)接待了浙商证券、华夏基金两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董旭海及董事会办公室人员就氨纶、芳纶两大核心业务的生产经营、行业趋势及未来规划与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地点公司会议室
参与单位名称浙商证券(李辉、沈国琼)、华夏基金(曹雅媞)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董事会秘书董旭海、董事会办公室人员

核心业务交流要点

氨纶业务:供需失衡短期难改 聚焦技改与差异化求生存

谈及氨纶行业现状,公司表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仍在于供需失衡,供给端产能达140-150万吨,而需求仅100多万吨,“今年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艰难”。尽管目前产能扩张势头放缓,且有部分中等产能退出,但公司判断,行业真正改善可能需要2-3年时间,“目前一两年可能还得熬一熬”。

针对自身经营策略,泰和新材强调“把自己的事做好”,重点通过工艺与工程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力。公司正在对聚合、纺丝等关键环节进行改造,目标是优化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及成本。市场端则向优秀同行学习,加强与终端品牌的直接接触,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争取通过2-3年时间卖出溢价,把现有产能发挥好”。

关于氨纶产品差异化,公司表示,烟台基地历史上以差异化产品为主,虽成本较高但能实现溢价。此前因产能置换尝试大批号、低成本产品,导致部分差异化品种停供,市场份额流失。目前正重新推进差异化策略,但需注意该领域市场容量有限。价格方面,今年公司氨纶售价已实现“比同行略高”,扭转了前两年因二期产能刚投产、品质不稳定导致的价格劣势。

芳纶业务:竞争加剧与需求疲软交织 间位优势显著对位承压

芳纶业务同样面临挑战。公司指出,行业竞争加剧源于两方面:一是新进入者增加及原有企业扩产(包括公司自身),二是国际龙头供给波动对市场预期造成冲击。需求端表现疲软,尤其是光缆市场需求下滑明显——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缆市场,中国在前两年5G及欧洲通信基建需求释放后,当前需求进入阶段性调整,导致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具体到产品结构,间位芳纶是公司优势领域,“产品与国外差距不大,与国内同行差距拉得比较大”;对位芳纶则压力较大,与国外产品相比稳定性仍有差距,与国内同行相比优势不够显著,“有时不得不采用价格手段”。公司正将对位芳纶作为重点提升方向,一方面从设计、原理层面查找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改进工艺;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端解决方案输出,深化与终端客户的交流。

新能源赛道中,芳纶纸业务表现较好;芳纶隔膜虽已有出货,但进度慢于预期,现阶段因成本较高,重点面向算力中心等特殊领域客户,后续将通过优化提升供应能力。

成本优化与未来规划:技改为主 活下去是首要目标

成本控制方面,公司坦言当前氨纶、对位芳纶成本均有优化空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部分产能设计存在改进空间,二是新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明确“现阶段以改造为主”,通过工程技术迭代降低成本。氨纶业务首要目标是“保证能活下去”,销售端将成立专门团队提升服务能力,并整合氨纶相关产品为“先进纺织事业部”,涵盖T2T、绿色印染、发光纤维等,探索新增长点。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氨纶、芳纶盈利情况,公司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氨纶业务实现减亏但不明显,聚合环节技改预计年内完成,纺丝环节技改预计明年年中完成,后续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芳纶业务整体盈利,但宁夏基地的对位芳纶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以上内容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