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股份”)于2025年10月31日在公司龙泉办公区以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国信证券、易方达基金等机构参与了本次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颜铭、证券事务代表李超、证券投资部副部长向阳出席并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 |
|---|---|
| 活动参与人员 |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杨林、王新航;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杨协和、蔡荣成;国光股份 董事会秘书 颜铭、证券事务代表 李超、证券投资部副部长 向阳 |
| 时间 | 2025年10月31日 |
| 地点 | 公司龙泉办公区 |
| 形式 | 电话会议 |
核心调研内容解读
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容量约625亿元 增长空间受土地流转驱动
针对投资者提出的市场容量测算问题,国光股份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规模主要由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两部分构成:大田作物每年种植约25亿亩次,按每亩次投入10元计算,对应市场规模约250亿元;经济作物每年种植约2.5亿亩次,按每亩次投入150元计算,对应市场规模约375亿元。两者合计,市场容量约为625亿元。
公司表示,随着土地流转加速,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趋势明显,具有提质增产作用且适应机械化种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正持续扩大,行业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 三季度净利润受费用端影响略有承压
公告显示,2025年1-9月,国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6.09%;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3.06%,整体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对此,公司解释主要原因是该季度销售费用及研发投入同比增加较多。
方案营销不影响产品毛利率 依托四大优势推动发展
国光股份当前正大力推进方案营销模式,公司称此举旨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推动自身更快发展。具体而言,方案营销的实施具备四大有利条件:一是土地流转加速下,规模化种植对综合解决方案需求上升;二是公司产品线丰富、应用技术积累深厚,具备方案推广基础;三是产能能够支撑市场推广;四是品牌影响力和营销网络可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方案营销是否影响毛利率的问题,公司明确表示,作物种植管理解决方案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核心,产品价格不会因销售方式不同而变化,因此各类产品毛利率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行业分散度高 公司登记证数量稳居行业第一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呈现分散特征。据介绍,国内该行业约有540家企业,合计持有登记证1900多个(含原药登记证约260个),平均每家企业持证约3.6个,其中低于该平均数的企业约400家,登记证数量在10个以上的企业仅30余家,合计持有约620个登记证,占全部登记证的33%。
而国光股份在登记证数量上具备显著优势。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计持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150个,占全行业登记证总数的7.7%,是国内登记证件最多的企业。
四大壁垒构筑核心竞争力 登记证与应用技术成关键
国光股份认为,公司核心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登记证壁垒。农药行业管制严格,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需经过三年以上环境、药效、毒性、残留等试验,办理至取得登记需投入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费用。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制剂和原药登记证数量长期排名行业第一。
二是应用技术壁垒。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施用时期和剂量要求严格,公司四十余年专注该领域,积累了大量验证有效的应用技术与经验,拥有千余人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团队,并于2017年成立作物调控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强化应用技术优势。
三是产品矩阵与方案优势。丰富的登记证支撑起完善的产品矩阵,公司能提供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核心、结合农药肥料的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更适应规模化种植趋势,提升客户粘性。
四是销售网络与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覆盖全国、下沉至县乡的销售网络,同时具备从原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保障供应稳定性。
其他说明
公司在调研中明确表示,本次活动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 关于本次活动 是否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的说明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
|---|---|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