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协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协鑫能科”)通过进门财经平台召开分析师会议,副董事长兼总裁费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彭毅、副总裁牛曙斌、董事会秘书杨而立等高管集体出席,与中信证券、中航证券、招商基金、嘉实基金等八十余家机构投资者就公司战略布局、业务进展及行业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会议重点围绕“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战略、虚拟电厂业务进展、储能布局及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等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分析师会议 |
|---|---|
| 时间 | 2025年10月30日 |
| 地点 | 进门财经平台网络会议 |
| 参与单位名称 | 中信证券、中航证券、招商基金、嘉实基金、西部证券、银河证券、民生加银基金、华金证券、国投证券、华福证券等八十余家机构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 副董事长兼总裁费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彭毅,副总裁牛曙斌,董事会秘书杨而立 |
核心战略:双轮驱动锚定新型电力系统
协鑫能科在会上明确,公司核心战略为“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深度契合国家“双碳”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在能源资产端,以电力、热力销售为根基,通过精细化运营自持优质资产,稳固收益底盘;在能源服务端,聚焦节能服务与交易服务两大方向,滚动开发分布式光伏等节能业务,并拓展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绿电绿证、碳资产交易等服务,同时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实现重资产运营与轻资产数字金融的融合升级。
业绩增长:能源服务与存量资产双轮发力
针对业绩增长原因,公司表示,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持续开发及售电、绿电、绿证、虚拟电厂等能源交易服务业务的拓展,推动能源服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同时,下属风电、热电联产等存量电厂本期业绩亦同比改善,共同构成业绩增长双引擎。
虚拟电厂:深耕13年规模领先 盈利模式获验证
作为国内虚拟电厂领域的早期参与者,协鑫能科自2012年参与国内首个需求侧管理试点以来,已深耕该领域13年,形成数据、客户、模型及增值服务的综合优势。截至目前,公司管理用户规模超20GW,经市场检验的可调负荷约835MW,其中在江苏省内辅助服务市场实际可调负荷占比达35%,服务覆盖工业、空调、充电桩、数据中心等六大用户类型,并与头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
公司虚拟电厂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力现货交易、需求侧响应及辅助服务等,其盈利模式已通过市场验证。依托大模型多智能体协作系统,公司可实现负荷预测、策略算法、调度控制及交易评估的智能化管理,为广义虚拟电厂提供全场景能源交易服务。
储能业务:多场景布局 打开价值空间
在储能业务布局上,公司表示,储能是“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园区及绿电直连等项目的核心技术构成,亦是虚拟电厂等能源服务的关键载体。当前储能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力保供及电网辅助服务,同时推进用户侧储能项目与虚拟电厂、节能服务的协同。随着AI技术在虚拟电厂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深化,储能在光储融合、电力交易及辅助服务等场景的价值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双轮协同:资产与服务联动 推动轻重结合转型
关于“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的协同机制,公司指出,能源资产(如热电联产机组、分布式新能源)作为客户触点,可快速导入客户并识别深度服务需求,进而提供绿电交易代理、负荷聚合运营等轻资产服务,实现客户资源跨业务线价值传导;同时,能源服务通过优化资产调度策略,可提升资产利用率及投资回报率。该模式既扩大轻资产服务规模,又盘活存量资产交易价值,推动公司从传统重资本投入向“轻重结合”的可持续价值创造转型。
应对电价波动:多业务协同 把握市场化机遇
针对电力市场化改革下的电价波动风险,公司认为,新能源全电量入市背景下,储能将成为市场化价值驱动的核心调节资源,电源侧“主动配储”、电网侧多元收益结构(容量电价+现货价差+辅助服务)及用户侧虚拟电厂聚合资源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公司将通过虚拟电厂与售电、碳中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把握电价波动中的交易机遇,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合资公司“蚂蚁鑫能”:聚焦能源AI与资产证券化 年底订单可期
在与蚂蚁集团合资成立的“蚂蚁鑫能”业务规划上,公司表示,该平台定位为能源AI及资产新型证券化的创新载体,重点探索能源场景智能化运营、辅助决策及资产证券化新方案,打造“能源即服务(EaaS)”开放科技平台。目前双方已投入资源并生成订单,预计截至2025年底,合资公司订单规模可达数千万元。
新业务增长点:分布式能源资产数字化 打开万亿市场
展望未来3-5年,公司将分布式能源资产数字化作为核心增长点。通过能源资产新型资本化模式创新,公司可盘活自有能源资产,缩短资产周转时间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借助资产通证化及AI赋能,快速提升全国存量新能源资产的管理聚合规模,为能源服务生态奠定客户基础,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传统业务定位:热电联产为“压舱石” 夯实收益底盘
对于传统燃机、燃煤热电联产业务,公司强调其作为收益“压舱石”的核心定位。此类资产布局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负荷集中区域,抗风险能力强且投资回报率稳定。公司将通过发展热负荷用户、机组改造及异地重建等措施,持续提质降本增效,夯实整体收益基础。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