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盛机电”)以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瑞银集团、摩根士丹利、景顺长城基金等145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公司董事长曹建伟、董事会秘书陆晓雯及投资者关系代表林婷婷出席,就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12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进展、半导体装备业务布局等核心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
|---|---|
| 时间 | 2025年10月27日 |
| 地点 | 电话会议 |
| 参与单位名称 | 瑞银集团、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45家机构(完整清单参见公司公告附件) |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董事长 曹建伟、董事会秘书 陆晓雯、投资者关系 林婷婷 |
业绩表现:前三季度营收82.73亿元 净利润9.01亿元
调研中,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数据。报告期内,晶盛机电实现营业收入82.73亿元(8,273,220,959.4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1亿元(901,103,576.55元),业绩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核心看点:12英寸碳化硅中试线实现100%国产化 加速量产进程
作为本次调研的焦点,公司12英寸碳化硅衬底材料进展备受关注。据介绍,9月26日,子公司浙江晶瑞SuperSiC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标志着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该中试线覆盖晶体生长、加工到检测的全环节,设备100%国产化,彻底解决了关键装备“卡脖子”风险。公司强调,中试线实现从装备到材料的完整闭环,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成本与效率的新基准。未来将加速推进产线量产进程,目标是为市场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大尺寸碳化硅衬底,推动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
产能与订单:碳化硅多基地布局 半导体装备未完成合同超37亿元
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正构建全球化碳化硅供应体系:- 上虞基地:规划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 马来西亚槟城基地:投建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强化全球供应能力;- 银川基地:布局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进一步巩固技术与规模优势。
半导体装备业务同样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金额超37亿元(含税)。在产品端,12英寸常压硅外延设备已顺利交付国内头部客户,关键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12英寸干进干出边抛机、双面减薄机等新产品正推进客户验证;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减薄设备市场推广顺利,氧化炉、激活炉等设备客户验证进展良好,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业务拓展:半导体零部件与光伏装备协同发力
公司半导体零部件业务持续突破,子公司晶鸿精密聚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产品涵盖真空腔体、精密传动主轴、陶瓷盘等,客户群体不断拓展,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新能源光伏装备领域,公司围绕TOPCon提效及BC创新技术,推进EPD、LPCVD、PECVD等设备的市场推广与客户验证,其中EPD设备保持行业领先优势,ALD设备验证情况良好,助力下游客户降本增效。
此次调研显示,晶盛机电在碳化硅材料、半导体装备等核心业务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获得机构投资者高度关注。公司表示,将持续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全球产业链协同,为半导体及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支撑。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