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迈克生物(300463.SZ)通过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等18家机构调研。公司财务总监尹珊、董事会秘书史炜、销售总监崔文波就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业务结构调整、政策影响及未来战略等问题与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分析师会议 |
|---|---|
| 时间 | 2025年10月27日 10:00-11:00 |
| 方式 | 电话会议 |
| 参与单位 | 创金合信基金、同泰基金、富安达基金、易方达基金、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8家机构 |
| 接待人员 | 财务总监尹珊、董事会秘书史炜、销售总监崔文波 |
前三季度业绩承压 结构化调整接近尾声
公告显示,迈克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08亿元,归母净利润3710.67万元,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单季度指标仍面临压力。公司表示,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结构化调整对财务数据的影响仍在但已趋于弱化,预计今年年底所有调整动作将接近尾声。
从业务结构看,代理产品前三季度收入3.32亿元,同比下滑30.4%,公司称未来可能存在剥离或变化,但影响将较小;自主产品前三季度收入12.76亿元,为营收主要构成部分。
试剂平台分化明显 自主仪器成增长亮点
分试剂平台来看,集采等政策影响下各板块表现分化:
| 业务板块 | 前三季度收入同比 | 销量同比 |
|---|---|---|
| 免疫试剂 | -13.34% | +6.02% |
| 生化试剂 | -27.17% | -5.44% |
| 临检试剂 | +2.08% | +21.06% |
免疫试剂收入下滑主要受传染病检测领域价格变化影响,销量仍保持增长;生化试剂下滑幅度较前期有所放缓;临检试剂则实现收入与销量双增长,其中销量增幅达21.06%。
作为公司“智慧化实验室”战略核心的自主仪器业务表现亮眼,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大幅增长44.78%。公司强调,排除自主仪器不同销售模式影响后,自主产品试剂销售毛利率基本稳定在80%的水平,盈利能力确定性较强。
仪器出库和装机是试剂产出的先行指标。前三季度,公司主要流水线安装286条,累计达1177条。其中,生免流水线(LABAS MAX、LABAS S 9000)装机141条,累计363条;临检流水线(LABAS F 9000等)装机123条,累计624条。主要平台仪器出库方面,免疫仪器(i 6000、i 3000等)前三季度出库1220台(海外659台,90%为i 800),生化仪器出库118台。
政策影响逐步出清 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针对行业政策影响,公司指出,集采对免疫试剂出厂价冲击明显,传染病、甲功、肿瘤检测价格同比分别降低23%、21%、15%,但销量端肿瘤检测增长30%、甲功增长20%,叠加自产原料优势及成本把控,相关毛利率变化仅约1%。生化试剂集采影响已较充分,预计明年基本出清。
海外市场方面,前三季度营收约1.5亿元,亚太区占比超50%,中东非占比超30%,欧洲和美洲各占近10%。业务以免疫(60%)和临检试剂为主,销售模式以仪器为主(占比60%以上)。公司表示,海外业务起步晚、基数小,增速维持在100%-200%,未来两到三年目标增速保持100%,后续将逐步推广高速仪器和流水线。
未来展望:智慧化实验室落地在即 明年业绩有望改善
公司表示,当前正推进“智慧化实验室”战略升级,相关投入期通常为1.5-2年,试剂产出将呈线性增长。预计明年下半年,随着智慧化实验室产品逐步落地,业绩将迎来改善。尽管面临市场内卷和前期投入压力,但公司认为这是穿越行业周期、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必要策略,整体转型已基本到位。
本次调研未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