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天楹在吉林省辽源市接待了中节能华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等18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与现场参观。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辽源项目总指挥王鹏,副总工程师、氢基能源产业首席科学家韩丹。
本次调研中,公司介绍了自身业务情况,并就辽源及安达项目进展、能源协同技术路线、绿能产品供需与行业情况、下游客户以及全球绿色能源市场布局等问题与机构进行了交流。
公司业务覆盖环保与新能源,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天楹是一家从事零碳环保新能源、智慧城市及环境服务、再生资源利用的大型国际化上市公司。在环保业务领域,公司形成了覆盖固废处理全产业链的自主核心技术体系,掌握大吨位机械炉排炉、等离子熔融、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并不断推进技术迭代升级。在国际化发展方面,通过并购西班牙Urbaser获取海外市场拓展及固废管理全产业链运营经验,构建了全球业务网络。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掌握绿色甲醇、绿色甲烷、SAF等绿色氢基能源产品生产的技术体系,围绕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产业生态,聚焦关键或前沿技术攻关。
辽源及安达项目进展迅速,探索绿色循环经济路线
截至目前,辽源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514.8兆瓦上网风电项目、214.5兆瓦离网风电项目、生物质绿碳制备项目以及年产1.95万吨绿氢和10万吨绿醇的制氢制醇化工项目,已完成全部核准和备案手续,化工部分已开始土建施工,风电部分即将进入施工阶段。随着辽源与安达项目的推进,公司探索出 “绿氢消纳绿电、绿色化工衍生物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 的全产业链绿色循环经济路线。
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公司通过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系统、氢能制备及化工合成的有机整合,建立多种能源互补机制。利用风光耦合特性,采用多元储能技术,确保全时间尺度氢氨醇系统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项目绿氢工艺采用成熟的碱性电解水ALK工艺,绿氨工艺融合柔性合成氨设计理念,绿醇工艺耦合多种生物质制碳工艺路线,并匹配荷随源动创新解决方案和源随荷动核心技术,确保项目在新能源直供模式下稳定可靠运行。
政策推动绿能产品需求增长,公司已锁定下游客户
IMO提出航运业碳排放目标,政策推动下替代燃料船舶快速增长。全球船用燃料油年消费量超3.2亿吨,航运业碳排放超10亿吨。预计到2033年全球共有1397艘LNG动力船舶及439艘甲醇动力船舶投入运营,绿色甲醇/RNG等需求快速爆发。
中国天楹此前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生产电制甲醇、电制氨、电制甲烷等绿色燃料,助力其新型远洋运输船舶燃料转型。公司计划2026年具备年产20万吨符合欧盟认证标准的电制甲醇生产能力,2030年前后具备100万吨电制甲醇供货能力。
获权威认证,联合产业链布局全球绿色能源市场
为布局全球绿色能源市场,中国天楹全资子公司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颁发的ISCC EU认证证书,标志着公司构建的生物质原料及供应链体系已获得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系认证,满足进入欧盟能源市场的必要条件。此外,公司联合全球航运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为航运业绿色燃料替代及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提供系统性支撑。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