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中原证券】10月重点研报一览

时间:2025年11月01日 07:30

(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

汽车内外饰件属于汽车车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汽车内饰件和汽车外饰件,产品种类繁多。汽车内饰件是构成汽车驾驶舱和客舱的一系列重要零部件,主要包括:仪表板、方向盘、座椅、门内饰板、门立柱内饰板、门把手、遮阳板、扶手箱、顶棚、地毯等。汽车外饰件装配于车身外部,主要包括:保险杠、前格栅、灯具、雨刮器、外后视镜、空调进气格栅、扰流板、门把手等。

全球汽车内外饰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中国汽车内外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超30%。全球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为汽车内外饰市场提供了持续庞大的需求基础,成为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推动全球汽车内外饰件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31年将增至2242.3亿美元。聚焦中国市场,2024年汽车产销量已超3000万辆,且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突破40%,直接带动国内汽车内外饰件量价齐升,叠加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及消费者对驾乘体验要求的提升,中国乘用车内外饰件单车价值量进一步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汽车内外饰定位与功能发生根本转变,当前沿着“智能化、轻量化、环保化、个性与舒适化”几大方向协同发展。

全球汽车内外饰行业呈现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集中度较低的特点。由于内外饰细分产品繁杂、功能工艺差异大、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强等特点,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乘用车内外饰件(不含座椅及车灯)市场CR3仅为33.56%。全球头部阵营中,除欧日传统巨头外,以延锋汽饰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快速崛起,占据行业头部位置。聚焦中国乘用车内外饰市场,同样呈现 “头部引领、竞争分散” 的格局,2024年行业CR5为38.95%,与全球集中度水平接近。长远来看,行业竞争格局将呈现集中度稳步提升与结构性分化并存的趋势,未来市场份额将逐步向两类企业转移:一是具备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的头部企业,二是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控制更优的中国本土供应商。

汽车内外饰行业A股上市公司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东部沿海聚集、围绕整车厂集群式分布。汽车内外饰件行业主要面向整车市场,体积大、仓储及运输成本高,基地需就近主机厂布局,因此其区域性与整车行业基本一致。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六大汽车产业集群—长三角产业集群、珠三角产业集群、西南产业集群、东北产业集群、中部产业集群、环渤海产业集群。中信汽车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及产品涉及汽车内外饰的上市公司共29家,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华域汽车星宇股份拓普集团宁波华翔继峰股份富维股份新泉股份申达股份模塑科技(维权)、岱美股份常熟汽饰等公司。

风险提示: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4)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基本逻辑:耐心资本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耐心资本是指具有长期投资视野、较高风险承受能力且不以短期收益为唯一目标的资本形态。耐心资本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对短期债务的依赖;支撑科技创新,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稳定资金流;增强市场韧性,通过逆周期调节降低市场波动性。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能显著降低市场换手率和波动性,引导资金向高ROE、强现金流的优质企业集中,从而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国际借鉴:成熟市场投资者结构演变发展规律。从美国经验看,其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散户主导向机构主导的结构性转变。美股机构化通过引入长期资金、提升定价效率和增强市场稳定性,为股市指数的长期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日本市场呈现出从“银行中心”向“外资主导”的结构转变。这一过程不仅重塑了日本资本市场的运行逻辑,也为正在扩大开放的我国资本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政策梳理:我国耐心资本培育的政策框架。我国自2015年开始关注耐心资本培育,近年来政策力度显著加大。从政策上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优化资本市场生态;二是不断扩大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来源与规模;三是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地方政府也积极跟进,普遍以省级引导基金为始,引导撬动社会资本为新兴、科技领域提供长期支持。其中河南省耐心资本相关政策主要围绕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展开。

我国现状:投资者结构与耐心资本的发展和挑战。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数量占优、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为核心特征,呈现出“数量与市值不匹配、交易与长期投资需求错位”的格局。目前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耐心资本在我国现阶段仍有较大供给缺口,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与长期投资能力,是培育耐心资本、完善资本市场功能的核心前提。

思考建议:从“政策—主体—产品”三个层面形成促进我国耐心资本发展形成闭环。一是从二级市场投资资金供给端发力,通过政策优化激活保险资金、养老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潜力,同时扩大外资准入;二是以上市公司为核心载体,通过质量提升与回报机制完善,增强对耐心资本的吸引力;三是丰富权益产品,引导个人投资者通过权益产品间接入市以提升机构占比。

风险提示:全球系统性风险,市场性风险以及政策调整变动风险等。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新型储能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机械储能(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包括熔盐储能等)、氢储能等。

2025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储能发展重要定位得到深化认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强调发展新型储能,《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陆续出台。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取消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政策。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全球储能区域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2024年中、美、欧三地新增装机占比超过90%。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近29%,占全球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40%以上。

从电力系统角度看,我国储能下游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电源侧储能是指装设并接入在常规电厂、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电源厂站内部的储能设施;电网侧储能是指在专用站址建设,直接接入公用电网的储能设施,二者接入电网参照常规电源接入电网;用户侧储能是指在用户内部场地或邻近建设的储能设施,接入电网参照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

我国新型储能主要分布在源网侧。从2024年储能装机应用场景来看,电网侧储能是新增装机主力,占比达60.0%(装机能量口径);其中独立储能占57.6%,是最主要的装机应用场景,随着各地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政策的推进,预计2025年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将持续提高。电源侧储能占比32.3%,其中光伏及风电配储合计占比30.9%。用户侧储能占比7.7%,工厂配储是最核心场景,同时储能在园区配储、光储充等场景下的应用也在逐步拓展。202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指出,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培育试点应用场景。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下游应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主要集中在电网企业、发电集团以及专业的储能运营商等领域。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南网储能、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国家电投集团/上海电力/中国电力、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三峡能源、华润电力、国投电力、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广核、中国能建宁德时代等。

河南省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为超过500万千瓦,2030年装机目标为1500万千瓦以上。河南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印发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容量租赁市场化交易、独立储能电站调度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对促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支持力度位于全国前列。

河南省在新能源消纳压力较大地区及用电负荷中心布局电网侧储能,加快独立储能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配储转独立储能,完善价格机制,并拓展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参与公用电网削峰填谷。下游应用端代表性及相关性公司包括:豫能控股易成新能、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中西分公司、中核汇能河南能源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河南有限公司、多氟多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盈利机制风险;安全风险;政策与市场风险。

人类在处理信息时选择性地关注关键信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准确性。深度学习模仿人类的这种能力引入了注意力机制,从而给长文本处理带来了可能性。

由于注意力机制面临显存开销和计算复杂度两大发展瓶颈,为了不断通过Scaling Law提升大模型长文本处理能力和模型性能,AI产业不断在进行算法、系统、硬件三个层面的提升和优化。其中在算法层面,DeepSeek作为开源大模型领域的代表和低成本模型方向的标杆,在注意力机制的技术改进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NSA:2025年2月,DeepSeek梁文锋参与撰写的论文《Native Sparse Attention: Hardware-Aligned and Natively Trainable Sparse Attention》发布,提出了原生稀疏注意力(NSA),通过算法和硬件的协同优化,把长文本处理速度提升了11倍,并实现了与传统的全注意力模型相当或更优的性能。

DSA:2025年9月DeepSeek发布了V3.2-Exp,它基于V3.1-Terminus构建,引入了新的注意力机制DSA,在保持模型性能的稳定的同时,在训练推理效率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带来了模型较大幅度的降价。由于不需要重新训练模型,而是进行原有模型的升级,可以更低成本地进行稀疏注意力的探索与实验。

稀疏注意力的引入将注意力计算复杂度从O(L²)(L为序列长度)降至亚平方级(如O(Llog L)、(O(L*k)),从而突破内存与算力瓶颈。此前,稀疏注意力工作主要集中在推理阶段,而业界预训练阶段多采用稠密注意力机制,而DeepSeek的NSA和DSA在训练阶段引入了稀疏注意力,给大模型带来的计算效率的提升和模型上下文的拓展,将给后训练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成为推动模型能力不断突破的重要支撑。

风险提示: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2025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收入利润小幅增长,行业景气呈现底部复苏态势。2025年上半年,中信基础化工行业实现总收入13004.67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净利润770.50亿元,同比增长0.40%。2025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收入,利润均呈小幅回升态势。与一季报业绩相比,中报增长幅度略有下降。2025年二季度,基础化工行业的收入、利润同比有所下滑,环比继续改善。

2025年上半年,基础化工19个子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15个子行业净利润实现增长,呈现较大分化态势。受益于行业供需格局优化、需求复苏等因素带来的景气提升,膜材料、氟化工、农药、合成树脂、氯碱等行业净利润实现较快增长。2025年二季度,各子行业营收与净利润环比实现改善。

行业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环比连续改善。随着行业景气下行,基础化工行业的毛利率、净利率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滑。2023年三季度以来,盈利能力下降幅度趋缓,行业景气底部企稳。2025年第二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整体毛利率为17.97%,净利率6.16%,毛利率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提升。上半年子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分化,氟化工、钾肥、合成树脂、氯碱和复合肥等子行业改善较大。

基础化工行业财务指标整体稳健,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行。2025年第二季度,基础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经营现金流明显改善。行业投资力度明显放缓,在建工程规模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降。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小幅提升。

河南省化工企业总体下滑,增速低于行业水平。2025上半年与二季度,河南省基础化工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85.99、187.38亿元,同比下滑2.79%、2.86%;净利润20.44、9.88亿元,下滑30.30%、27.50%;毛利率分别为17.08%和16.96%,净利率分别为5.49%和5.27%,整体弱于行业水平。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化工行业的投资思路上,一方面建议受益反内卷政策下,供给端改善空间较大,行业盈利弹性较大的板块,包括农药、有机硅、涤纶长丝行业;另一方面建议关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具有较强资源属性的钾肥和磷化工行业。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大幅扩张、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