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A股延续盘整态势 北证50指数单周涨近8%

时间:2025年11月01日 02:3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北证50指数日K线图

  ◎记者 费天元

  10月31日,A股市场高位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954.79点,跌0.81%;深证成指报13378.21点,跌1.14%;创业板指报3187.53点,跌2.31%。沪深两市合计成交23178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1000亿元。

  近期,沪深主要股指持续调整,北交所市场则展现强劲势头。北证50指数昨日再度上涨1.89%,本周累计上涨7.52%,短期录得显著超额收益。机构分析认为,随着新股发行稳步推进和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创新药板块集体复苏

  昨日,A股创新药板块集体复苏,三生国健舒泰神收获20%幅度涨停,康芝药业泽璟制药益方生物涨超15%,昂利康亚太药业等同样涨停。创新药板块复苏,带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昨日上涨2.42%,涨幅居所有行业首位。

  中信证券研报称,今年以来,国家政策层面多次提出支持创新药械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出发:支持创新药械研发;制定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应用。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国内创新药发展的瓶颈集中在支付端和应用端。从支付端来看,商业保险的发展势在必行,商保目录的制定在具有指导作用;商保公司和企业主导的、医保部门参与的创新药市场化定价及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意义重大,将打开创新药支付空间。

  AI主线内部分化

  前期持续领涨的AI主线昨日显著分化,AI服务器、CPO等硬件方向出现调整,工业富联跌超7%,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热门股跌幅均在8%左右。与此同时,前期相对滞涨的下游应用方向崛起,文化传媒板块大涨,粤传媒山东出版等收获涨停。

  AI主线的交易拥挤度成为近期机构讨论的话题。国投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林荣雄在研报中表示,从基金三季报视角看,截至三季度末,A股机构投资者的科技股仓位(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已达40.16%,超过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浪潮下机构持有泛新能源板块的峰值水平(接近40%)。

  林荣雄认为,如果将40%作为一轮产业浪潮机构持仓的重要参考指标,当前A股机构的科技股仓位已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基于产业逻辑,坚定长期看好在科技核心产业趋势中有基本面保障的品种,但短期内迎来重大风格切换的可能性明显上升。

  兴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启尧在研报中表示,在观察某一个板块的配置比例时,须考虑板块本身市值占比的变化,单纯看配置比例绝对值意义有限。当前,TMT已成长为拥有超1000家公司、自由流通市值占比超25%的大类板块,本身可容纳的资金规模在变大。因此,随着市值占比提升,主动公募板块配置比例的高点也将随之走高。他认为,未来五年将是迈向科技强国的关键阶段,有望进一步凝聚市场对于科技成长景气主线的中长期共识,并为行情向纵深扩散提供新方向。

  北交所股票持续升温

  本周A股的另一大特点是北交所股票持续升温。北证50指数昨日上涨1.89%,本周累计上涨7.52%,较沪深市场主要股指录得显著超额收益。北证50成分股中,富士达本周累计上涨39.40%,贝特瑞天马新材涨超20%,国子软件德源药业涨超15%。

  从最新披露的三季报看,北交所已涌现出一批营收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统计数据显示,共有27家北交所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超10亿元,其中既有贝特瑞、同力股份长虹能源等“中坚力量”,也有一诺威开发科技安达科技等“后起之秀”,这表明北交所新老企业均在各自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在日前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北交所将更好发挥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关键科技领域和传统产业升级集中,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融资端,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把上市准入关,强化持续监管,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推动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强化规范发展意识。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做优做强,引导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随着新股发行稳步推进和更多并购重组项目落地,北交所的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