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航天强国战略升至新高度 产业链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时间:2025年11月01日 00:36

■本报记者 林珂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二)

  编者按:近日,“十五五”规划建议已正式发布,为未来5年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从产业规划来看,未来重点关注的产业主要涉及自主可控的科技新质生产力、金融、农业、能源等多个大方向。本报将陆续推出《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系列策划,为读者解读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产业发展新空间,以及带来的资本市场新机会。

  “航天强国”被首次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产业端将迎来巨大发展机会。重要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将“航天强国”提升至新高度,航空航天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航证券表示,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重要组成、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民生证券分析师尹会伟分析指出,“航天强国”在“十五五”发展目标中被重点提及。目前,星链发射总数突破10000颗,GW星座完成12组卫星在轨部署,千帆星座在轨108颗,国内发射明显提速。此外,民营火箭企业竞速上市,热度显著提升。在发射端上看,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开辟了广阔而持久的需求空间。建议关注卫星领域的陕西华达新雷能智明达航天电子中国卫星、中航光、航天智装等;火箭领域中的高华科技中天火箭斯瑞新材广联航空航宇科技航天动力航天智造等;地面及运维领域中的盟升电子中国卫通等。

  此外,重要会议对军事装备建设高度重视,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落地,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规划有望加速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东方证券分析师罗楠指出,最近一个月军工板块股价已企稳,随着“十五五”时间临近,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规划即将明确,军工板块内外需共振,配置价值凸显。短期来看,当前时点已临近年底,下游客户会为明年做生产准备,可重点关注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内需传统方向的订单上行;从布局明年角度看,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背景下以无人与反无人装备、深海科技、作战信息化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中长期来看,关注后续国产动力系统突破带来的商业航空供给释放,以及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提速下军贸市场的拓展,民用及军贸领域有望成为板块的第二增长极。当前位置及时点继续看好军工。建议关注航天电器振华科技中航光电、航天电子、七一二航发动力西部超导中航沈飞国睿科技中航成飞中航西飞、航天电子、国科军工等。

潜力股精选

天奥电子(002935)

原子钟领域发展向好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主要从事时间频率、北斗卫星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原子钟、军用晶体器件、军用时间同步设备主要供应商。公司时间频率产品包括频率系列产品和时间同步系列产品两类,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军民用通信及国防装备等领域,为航天测控体系提供了大量的航天测控体系主站时频系统,参加并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空间站等航天重大任务时频同步保障。在量子科技领域,公司开展了原子磁强计为主的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核磁共振原子陀螺仪为代表的量子传感技术。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691.49万元,同比增长1329.08%。

智明达(688636)

产品订单大幅增长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45.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995.37%。可以看到,公司相关产品订单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机载类和弹载类产品订单增幅较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含口头)为4.5亿元,随着订单的陆续交付,机载类和弹载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太平洋证券指出,公司持续深耕原有产品线,单个型号价值量较之前型号大幅提升,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新的领域,参与配套的型号种类越来越多。自今年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研发新项目数152个,其中商业航天类项目同比增长较多。此外,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重点领域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升,嵌入式计算机作为高科技装备的智能核心,将迎来需求快速增长的重大发展机遇期。整体来看,在产品订单和交付量的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经营业绩有望迈上新台阶。

航天电子(600879)

行业细分领域龙头

  公司作为航天电子信息系统龙头,在惯导系统领域,经过2016年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形成了平台式惯导、激光惯导、光纤惯导系列化元器件和系统生产能力,有望受益于制导武器放量和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激光通信终端方面,Starlink卫星自V1.5代星起标配激光通信终端,单星配套3—4个。2025年下半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公司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已做好批产准备,有望充分受益;在航天测控领域,我国商业火箭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多型商业火箭研发成果斐然,即将步入首飞和商业运营阶段,公司航天测控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国金证券指出,公司的忠诚僚机、察打一体、巡飞弹、航弹谱系完整,积极拥抱装备无人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无人机作为现代空袭作战体系中的重要元素,逐渐走入战场中央,“弹簧刀”巡飞弹等装备表现突出。总体而言,公司作为航天电子信息系统、无人装备龙头,有望受益于卫星和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以及装备无人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卫星(600118)

业绩将逐步兑现

  公司股东背景雄厚,技术实力强,同时品牌知名度高,参与研制服务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长期来看,有望受益于行业上行,公司作为核心标的之一同步实现快速增长。从产业来看,卫星制造市场百花齐放,卫星制造市场主要由航天五院为核心,研究院所及地方央国企(长光卫星等)、技术领先的民企(银河航天等)共同构成,中国卫星后期有望随行业发展获得订单快速增长。公司业绩已开始回暖,后期有望随行业及订单恢复,公司有序安排产能,逐步兑现业绩。浙商证券指出,美国SpaceX等引领技术和市场发展,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也均提出低轨卫星组网计划;我国起步晚发展快,低轨通信卫星组网由国家队“星网集团”规划拟发射超1.2万颗卫星,以及上海垣信G60“千帆星座”拟计划发射超1万颗卫星,共同推进我国低轨组网建设,优先利好上游的卫星制造核心企业。公司将长期受益于新一代低轨卫星网络建设及卫星制造行业发展。

高华科技(688539)

下游加速产业化

  公司主营高可靠性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系统,在航空领域配套战斗机、无人机等,同时把握国产大飞机重大机遇。在航天领域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及商业航天配套业务。此外,公司2024年设立紫芯微和高星华辰两家全资子公司,深度拓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市场。民生证券指出,2023年以来无论是制造端还是发射端,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都在全速发展。传感器作为航天器的“感官”和“神经”,是保障任务成功率的有效手段。根据《现代航天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载人运载火箭单发使用传感器、变换器数量达到600余只,而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单发使用传感器、变送器数量更是超过了1600只。作为高可靠性传感器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在航空装备及无人机领域有长期配套经验及突出技术能力;同时,公司在航天方向的产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公司积极布局商业航天、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领域,有望充分受益于低轨卫星和人形机器人的加速产业化。

中天火箭(003009)

增长空间有望打开

  公司是小型固体火箭行业龙头,核心业务源于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下属多个研究所的相关业务板块。多年来,公司增雨防雹火箭及其配套装备业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2025年公司发布全球载荷系数最大“察打一体”微型无人机,适用于陆军单兵作战,天雷2系列导弹则可适配多种发射平台,有望打开外贸市场发展空间。浙商证券指出,小型制导火箭相较于空空导弹拥有更低的成本、更轻的重量和灵活的发射平台,成为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的优选方案。公司研制20kg级以下小型制导火箭,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其中天雷2号可挂载多种平台,搭载多款无人机、直升机,有望打开增长空间,2024年军用小型固体火箭占公司营收26.1%。公司受益于行业基本盘稳固以及全球不稳定因素上升带来的军品业务增长,有望实现超预期业绩。

振华科技(000733)

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业绩实现同环比增长,军工电子需求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到,第一季度以来防务市场景气回升,军工电子需求明显好转,公司年初至今新签订单实现同比增长。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分别环比增长0.99%、22.77%,主要是由于集成电路等长周期产品第三季度逐步开始交付和确收。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落地,新型号逐步进入批产状态+装备信息化率提升,军工电子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东方证券指出,过去两年,受防务产品降价影响,公司单季度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今年以来,公司新签订单产品降价压力边际上减轻,叠加景气回升、需求量明显增加,公司强化提质增效降成本,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单季度盈利能力自今年第一季度低点以来逐季度回升,第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至 47.26%、20.52%,分别较第一季度提高了 4.77%、14.07%。随着军品景气度上行,预计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航发动力(600893)

毛利率提升空间大

  公司是航发集团旗下四大主机厂上市平台,作为航空发动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拥有国内最全的产品谱系。伴随近年多款型号产品转向批产,公司营收端实现稳步增长。未来,随着生产线成熟度提升,叠加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等措施落地,预计公司产品毛利率将有较大提升空间。国泰海通证券指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高技术壁垒、高投入行业特点导致行业竞争格局稳定,中短期内公司难有竞争对手,可以充分享受技术和产业链升级带来的市场回报。公司作为航发集团主力总装上市平台,属于资本市场稀缺标的。此外,目前国内尚有部分战机装配进口发动机,复杂国际形势下提高国产化率刻不容缓。此外,商用航发千亿市场扬帆起航,商发配套零部件生产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目前被欧美寡头控制,预计首款国产商发产品将取得适航认证,打破外国巨头垄断,存在大量替代机会。公司作为中国商发一级配套商,预计将向商发供应大量零部件产品,有效提振公司后续业绩。

中航沈飞(600760)

需求持续保持高位

  公司持续加大新型战机与先进材料领域布局,上半年歼-35A隐身战斗机在巴黎航展亮相,代表公司在新一代主力战机研发制造领域已处于前沿位置;复合材料和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加速推进,为未来隐身战机批量化交付奠定产能基础。与此同时,高商载无人机货运项目正式落地,拓展融合新场景,体现公司多元化战略布局;资本运作方面,公司完成40亿元定增,资金主要用于局部搬迁项目和新材料产能建设,进一步增强生产保障能力和未来产能扩张潜力。同时,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60.48万股,彰显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国元证券指出,公司作为“中国歼击机摇篮”,在我国航空防务体系中长期处于核心地位。当前歼-16系列已成为空军主力,需求仍维持高位;民用航空业务方面,公司作为C919项目的重要供应商,承担机身前段、垂尾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同时深度参与ARJ21、A220等型号的生产,并为波音、空客提供零部件。伴随国内大飞机产业逐步放量,公司在民机市场亦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国科军工(688543)

核心技术优势明显

  公司在军工领域深耕多年,目前已形成两大系列产品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军品技术攻关和配套研制能力,在数个细分产品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重点围绕主战装备、主用弹药,积极参与竞标、扩点或单一来源等项目开发,积极推进项目管理,公司新增多项授权专利,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太平洋证券指出,在导弹(火箭)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领域,公司成功突破了新一代长时间发动机设计技术、低成本发动机设计技术、高可靠性后包覆技术等,并在公司产品上开始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该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新型导弹动力模块,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在产业链延伸方面,拓展了无人机助推器业务,标志着公司在发动机总成业务方面成功升级。在弹药装备及引信与智能控制产品领域,公司在穿爆燃多功能技术、宽炸高域聚能装药适应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技术性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为下阶段的科研竞标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