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三大航“逆风翻盘”,能否延续盈利态势引发关注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9:08

【文/观察者网 邓军 编辑/赵乾坤】

尽管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交出了自疫情冲击以来首次实现全年前三季度整体盈利的成绩单,但业内人士仍对其能否实现全年度盈利持谨慎态度。

财报数据显示,南航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13.74亿元,同比增长3.01%;净利润38.40亿元,同比增长20.26%。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376.65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23.07亿元,同比增长17.40%。

东航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95.92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35.34亿元,同比增长34.37%。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064.14亿元,同比增长3.73%;净利润21.03亿元,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1.38亿元实现大幅扭转。

国航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0.69亿元,同比增长0.90%;净利润36.76亿元,同比下降11.31%。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298.26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7.31%。

从三大航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东航净利润增幅最为显著,包含货运业务的南航净利润位列第一(2024三季度国航盈利最高)。

除普遍采取的“过紧日子”、严控成本与优化负债结构等措施外,三大航在2025年均展现出较强的战略定力,并依托各自资源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南航的业绩复苏得益于大湾区经济的持续活力,以及广州—北京“双枢纽”战略对国内市场的有力支撑。此外,南航物流的货运业务仍并入股份公司报表,航空货运在后疫情阶段的高景气度为公司利润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公司前三季度盈利的“压舱石”。

作为国际业务总量与占比均居国内行业首位的航司,东航在2025年前三季度承受了最大的国际市场停滞压力。因此,其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含金量更足,也更能体现其战略韧性。

国航则凭借北京主枢纽的区位优势,在国际航权、时刻资源及高价值客源方面构建了竞争壁垒。公司业绩复苏与高收益欧美长航线的恢复节奏高度相关,第三季度的显著反弹正源于此类国际航线的逐步回暖。

在机队运营效率方面,三大航机队规模均超过800架,尽管总利润规模较大,但平均单机利润偏低——前三季度均低于260万元,其中国航甚至不足200万元,反映出单位运力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前三季度南航、东航、国航的净利润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财务指标,表示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反映企业每单位销售收入中最终转化为净利润的效率)分别为1.68%、1.98%和1.44%,显著低于民营航司。在扣非净利润率方面(反映盈利质量的指标,扣非净利润占净利润率的比例越高,说明了利润更多的是来自主营业务),三家航司分别为61.71%、66.82%和87.93%,这表明超过三成利润来源于补贴或资产处置等非经常性收益,是持续性、稳定性较弱的外财。

在财务结构方面,南航、东航、国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3.39%、84.86%和87.88%,均高于80%的行业高风险警戒线。在反映航司自我造血能力高低的经营性现金流占营业收入比例方面,南航、东航、国航分别为23.53%、27.13%、26.24%,整体转化效率一般。

随着民航市场进入传统淡季的第四季度,三大航能否延续盈利态势引发关注。但从暑运后9月份的运营数据中,或可窥见趋势。

南航及所属子公司9月客运运力同比增长4.43%,环比下降13.65%,较2019年增长9.7%;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5.25%,环比下降14.33%,较2019年增长15.83%;客座率86.3%,同比上升0.67%,环比下降0.69%,较2019年上升4.57%。

东航9月客运运力同比增长3.63%,环比下降15.54%,较2019年增长11.73%;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8.67%,环比下降16.17%,较2019年增长22.59%;客座率87.57%,同比上升4.06%,环比下降0.77%,较2019年上升7.76%。

国航及所属子公司9月客运运力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3.4%,较2019年同期增长25.88%;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13.9%,较2019年增长29.91%;客座率83.2%,同比上升3.5%,环比下降0.5%,较2019上升2.6个%。

整体来看,暑运结束后民航市场未出现急剧回落。有航司市场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国内公商务出行需求保持活跃,文旅活动与演出市场对客源形成有效支撑,国际市场上的欧美航线在外航运力收缩的背景下收益水平依然稳健。

有分析指出,第四季度虽属传统淡季,但冬季冰雪旅游有望成为新增长点,东北、新疆等目的地航线预定量预计提升。同时,随着全球经贸活动逐步恢复,国际公商务出行需求也将继续回暖。如无重大疫情反复或地缘政治等“黑天鹅”事件发生,三大航全年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高。

不过,也有业内专家对三大航2025年全年盈利持审慎态度。

“能赚到钱当然是好事儿,不过四季度传统上是淡季。”民航资深业内人士、广州旅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瀚明对观察者网表示,近三年来,国内民航业通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等举措,为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奠定了基础。他个人的预计,三大航均能够实现全年度扭亏为盈,但盈利数额不会太大。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赵巍告诉观察者网,国有三大航在第四季度淡季预计大概率还会亏损,全年能否实现整体盈利,仍需依靠各公司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应对。若三大航司最终实现全年盈利,这一结果虽在情理之中,但预计利润规模有限。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所有预测均基于当前情况的研判,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实际业绩可能随之波动。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