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K2025深度回顾系列③ | 以人为本,多元共融:解码“RESPONSIBLE责任”之深层内涵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7:57

(来源:聚风塑料)

当全球塑料人的目光聚焦于K2025展览的“绿色”科技与“智能”浪潮时,一股更为深沉、更富温度的力量正在会场各处静静涌动。它关乎人的安全、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 - 这便是该展三大主题之一的“RESPONSIBLE责任”

K展作为全球塑料行业的风向标,通过“责任”主题的系统呈现,为行业树立了标杆:“责任”并非绿色与智能之外的附加项,而是驱动所有技术创新得以持续、并产生真正价值的底层逻辑与最终归宿。或许它不如绿色与智能那般具象,却实则早已渗透进产品、人才、产业链的具体实践。它藏在机器的安全护罩里,在低工位操作的贴心设计中,在自动化设备替代重复劳动的细节处,更在K展上青年人才沙龙的热烈讨论与女性领导者的经验分享里。在杜塞尔多夫,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塑料产业,不仅在环境上是可持续的,在运营上是高效的,更在人文关怀上是温暖和包容的。这,正是行业走向长青的基石。

安全与工效学:生产一线的人文关怀

在机器轰鸣的工厂里,“责任”首先体现在对每一位操作者身心安全的极致守护与劳动尊严的切实提升。

★主动安全防护成为标配:本届K展上,多家展商展示了集成智能传感器的安全防护系统 - 例如,当操作人员靠近危险区域时,机器不仅会自动减速,还会通过声光提示预警;部分设备甚至采用无死角防护罩+柔性材料边缘的设计,将意外碰撞的伤害风险降至最低。恩格尔(ENGEL)在其无拉杆注塑机上推广的iQ clamp control智能锁模技术,不仅能优化能耗,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时监控和主动避撞,极大降低了模具损伤风险,间接保障了人员与资产安全。威猛(Wittmann)则在其机器人及整线中集成了完善的光栅、激光扫描器等安全装置,并与控制系统深度互联,构建了人机协作的安全环境。海天国际在其新一代Jupiter II系列两板机上,将安全门互锁系统、液压安全模块等作为标准配置,体现了其对全球安全标准的严格遵守,显示出中国头部设备商在责任理念上与国际的接轨。

★ 低工位、人性化设计普及:本届K展上,从大型注塑机到复杂的挤出生产线,低工位操作和无障碍接近已成为高端设备的共同追求。传统的高台操作界面被调整为符合人体工学的坐姿/站姿可调控制台,屏幕角度与操作按钮布局均基于人体工程学优化,即使是长时间作业的工人也能保持舒适状态。克劳斯玛菲(Krauss Maffei)对其PX系列注塑机的维护点进行了集中和前置化设计,减少了技工的攀爬与弯腰。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体现了对蓝领技工的尊重。 “此次展出的TYU2500超低工作平台注塑机以其革命性的850mm超低工作高度,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型立式注塑机的操作逻辑。操作人员无需攀爬即可站立完成全部作业,在提升安全性与效率的同时,体现出对操作者安全与尊严的考量,重新定义了大型立式注塑设备的人机交互体验。”大禹塑机公司总经理杨茂荣在展台向聚风传媒记者表示。

自动化与智能化:从替代人力到赋能于人

面对全球制造业的蓝领技工荒,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内涵 - 将人类从重复、繁重甚至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更具创造性和决策性的岗位。

★ 机器人承担“3D”岗位:K展上不难见到的机器人应用,不再仅仅是追求效率,更是承担了“3D”岗位 - Dull(枯燥)、Difficult(繁重)、Dangerous(危险)”。例如,在取出、堆叠、镶件、检测等环节,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工作,保证了生产节拍与一致性,同时让工人能够远离注塑机的高温区域和重复性劳损风险。更关键的是,一些机器人可与工人协同作业,而非完全取代人力,让工人从体力劳动者转型为技术监督者,把重复劳动交给机器,让人专注于更有创造力的环节。

★ AI辅助降低专业门槛:如上一篇《K2025深度回顾系列② | 当塑料遇上AI,从“制造”到“智造”的临界点已至》所述,APC Plus等自适应工艺控制系统,其责任价值在于帮助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快速生产出合格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深工艺工程师短缺的行业痛点。这正是技术对人才短缺甚至断层现象的一种负责任回应。

人才与包容:构建面向未来的行业生态

中国社会流行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同理,塑料产业的可持续,终究要以人的成长为根基。K2025最令人振奋的突破之一,是将人才与包容提到了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主办方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通过设立“青年人才沙龙(Young Talents Lounge)”、“塑料女性(Woman in Plastics)”联谊活动和“创业者专区(Start-up Zone)”,将目光投向了产业的“未来生产者” - 青年人才与多元群体的培养与赋能,为行业的未来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 青年人才直接对话前辈:吸引下一代劳动力,是塑料行业最紧迫的供应链挑战之一,K2025为此树立了标杆。在本届K展首次设立的“青年人才沙龙”中,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年轻工程师、设计师与行业资深专家围坐交流。这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代际智慧的碰撞!通过这样的平台,年轻人可看到行业的温度与可能性,也让经验转化为推动进步的实际力量。 

★ 赋能女性领导力:10月12日下午举办的“塑料女性”联谊活动分享了女性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与挑战。数据显示,全球塑料行业中女性从业者占比约30%,但在技术决策层占比不足15%。而K展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传递了能力无关性别的信号,更通过实际案例证明 - 多元视角能为产业带来激发创新、改善决策质量等方面更丰富的解决方案。

★ 创业精神注入活力:K展第二次特别设置的“创业者专区”聚集了20家聚小微企业,为那些拥有颠覆性想法的小型团队提供了展示前沿创新成果的舞台。在这里,能看到行业对“小而美”创新的尊重。从人工智能到数据分析再到循环经济,这些初创企业带来的活力印证了 -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创新血脉与创业精神。

全球塑料行业正面临人才结构迭代的关键期,吸引青年力量、释放女性潜能、扶持创新个体,是行业保持活力的核心命题。在企业层面,这种人才责任正在转化为具体行动。例如不少参展的中国企业推出针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技术培训等方式搭建成长通道;部分跨国企业则着力提升女性在技术研发、管理层级的占比。这种实践背后,是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清醒认知:没有年轻人才的持续投入,前沿技术便无从传承;缺乏多元包容的发展环境,产业创新便会受限;忽视从业者的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便失去支撑。

聚风观察:责任从“软指标”到“硬实力”

1. ESG成为新通行证:在全球供应链中,企业的负责任表现正通过ESG体系被量化评估。它不再是锦上添花的公益,而是关乎市场准入、成本与品牌声誉的硬实力。金发科技,不仅在研发环保材料,建设智能工厂,更将“员工健康与安全”和“可持续供应链”纳入其核心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展现出迈向世界一流企业所必备的全局责任观。

2. 人才争夺战的核心:最能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的,将不仅仅是薪资,更是一个安全、包容、有成长空间且肩负社会价值的工作环境。责任,成为人才战略的核心。

3. 三者融合创造真正价值:最成功的企业,往往是将绿色、智能、责任三者融合得最好的那一个。ENGEL、克劳斯玛菲、威猛这三家重量级展商在此次K2025深度回顾系列的三篇报道文章中均有被介绍到,即是明证。

“责任”引领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未来

在K2025展览已过去两周多时间的今天,聚风记者深刻领悟到:绿色、智能与责任,如同支撑塑料行业未来的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让塑料制造业成为更可持续、更有人文关怀的产业。技术决定了我们能走多快,但唯有注入责任的人文之光,才能定义我们将走向何方。当产业开始真正关注“人”的需求,那些看似抽象的责任理念,终将转化为推动进步的最强动力。一个负责任的塑料产业,必将是一个更能吸引人才、更值得社会信赖、也更具韧性与生命力的产业。Come on,让技术更安全,让工作更有尊严,让未来更有希望!

聚风传媒关于K2025三大主题的系列回顾至此收官,但行业践行绿色、智能、责任三大理念的征程,正迈向新的高峰。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