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间,北大医药(000788.SZ)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因被刑事拘留,正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目前,公司已对相关工作做出安排,控制权、董事会运作及生产经营未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5天前(10月25日),徐晰人已因“个人原因”签署《授权委托书》,授权董事陈岳忠代行董事长职责,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行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授权期限至其书面通知终止为止。
徐晰人出生于1979年,硕士学历,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12月,其控制的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以1元对价收购西南合成医药集团100%股权,间接取得北大医药控股权,并承接大笔债权,成为公司实控人。2025年7月,徐晰人正式兼任北大医药总裁,集实控人、董事长、总裁三职于一身,但仅三个月后即被刑拘。
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成立于1965年,1997年登陆深交所。2003年并入北大方正集团,2022年由中国平安通过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取得控制权。至2024年底,徐晰人通过股权收购成为新任实控人,公司背景由“平安系”转为个人控制。
2025年8月,北大医药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因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于2025年5月终止,自6月起主营业务基本中止,面临关停并转风险。
北医医药成立于1998年,承担公司流通板块业务,包括药品、器械、耗材分销等。其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合作始于2014年,2022年4月续签三年合约,成为该院药品、器械等采购与配送的唯一服务商。合同金额每年约12亿元,2024年实际采购额达11.23亿元,占北大医药流通收入的78.15%。
合作终止对北大医药业绩造成重大冲击,2025年6月至年底预计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占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占归母净利润28.99%);自2026年起:预计年收入减少10.27亿元(占营收49.85%),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占归母净利润49.78%)。
为应对流通业务萎缩,北大医药于2025年8月宣布拟以重庆北碚区生产基地为基础,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聚焦仿制药生产,提升专业化运营与资源效率。
目前公司产品以仿制药为主,多款产品纳入集采,如注射用美罗培南、头孢米诺钠等。2024年制药业务毛利率下滑11.23个百分点,面临盈利压力。
北大医药此前在公告中坦言,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且尚未知悉徐晰人涉案的具体调查进展与结论,将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去北大化”到实控人涉案,从核心业务合作终止到战略转型,北大医药正经历多重考验。如何稳定经营、开拓新增长点,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文章中观点仅代表原平台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未经授权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我们会立即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