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红娟 编辑/张广凯)
一季度挣的钱,顺鑫农业快要在后面两个季度亏完了。
近日,顺鑫农业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8.7亿元,同比下降19.8%;归母净利润为7698万元,同比下降79.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276万元,同比下降78.3%。
需要指出的是,前三季度 58.7亿元的营收仅占顺鑫农业2024年全年营收91.26亿元的64.32%。换言之,顺鑫农业要在最后一季度冲刺32.56亿元,如未完成这一冲刺目标,顺鑫农业将面临营业收入连续五年下滑的局面。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0 年是顺鑫农业的高光时刻,总营业收入高达 155.11 亿元。但自 2021 年起,顺鑫农业收入开启下滑通道,当年降至 148.69 亿元,同比下降 4.14%。随后几年这一下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扭转,2022 年营业总收入进一步跌至 116.78 亿元,同比降幅大幅扩大至 21.46%;2023 年收入延续下滑趋势至 105.93 亿元,同比下降 9.30%; 2024 年营业总收入再度大幅下滑,降至 91.26 亿元,同比降幅达 13.85%。
分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顺鑫农业营业收入为12.8亿元,同比下降21.7%;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4051万元变为亏损959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4035万元变为亏损9469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这已经是本年度顺鑫农业连续亏损的第二个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顺鑫农业实现营收13.34亿元,同比下降18.12%;归母净利润-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倍。
这两个季度的累计亏损,快要把顺鑫农业一季度挣的钱亏完了。2025 年一季度,顺鑫农业虽然营收利润双降,但是全年唯一实现盈利的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32.58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2 亿元,扣非净利润 2.82 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顺鑫农业现已形成了以白酒、猪肉为主的两大产业。白酒产业的主要产品以“牛栏山”和“宁诚”为代表,“牛栏山”目前拥有“经典二锅头”、“传统二锅头”、“百年牛栏山”、“珍品牛栏山”、“陈酿牛栏山”五大系列产品;“宁诚”现主要为绵香型宁城老窖白酒。猪肉产业方面,公司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小店”牌种猪及商品猪、“鹏程”牌生鲜及熟食制品。
营收占比近八成的白酒业务销售遇冷,是顺鑫农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顺鑫农业在 2025 年中报中坦言,白酒行业正呈现产量缩减和挤压式增长态势,行业内部分化持续加剧,发展逻辑已从 "规模扩张" 转向 "价值深耕"。在这一行业背景下,白酒企业普遍面临消费场景切换、人群习惯转变和市场营销升级等多重挑战,消费端也呈现明显的由 "量" 向 "质" 过渡的趋势。
尤其在顺鑫农业主力布局的光瓶酒领域,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众多酒企纷纷入局抢占份额。2025 年 6 月,洋河股份联合京东发布高线光瓶酒洋河大曲,42 度单瓶售价 59 元,聚焦 60 元以内价格带并启动全国化战略;7 月,伊力特在新疆发布光瓶酒战略,推出两款伊力粮仓产品,价格分别为 28 元(500ML 42 度)和 35 元(500ML 50 度),直接对牛栏山的核心价格带形成冲击。
对此,顺鑫农业表示,产品端优化配方、统一陈列 VI、升级视觉设计,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品质;营销端靠会议统筹战略、新媒体 + 线下市集 + 短剧 + 影视植入多渠道创新传播;品牌端推进地标保护示范区筹建,联动文旅资源、入驻文化地标,拓宽品牌影响力。但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向观察者网表示,牛栏山二锅头销量下滑并非单一品牌问题,而是消费品行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最大的症结在于社会购买力不足,大量灵活就业者、隐形失业者和低收入群体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直接导致消费紧缩和消费降级,而这部分人群正是牛栏山等大众消费品的核心客群。
同时,消费场景的持续萎缩也加剧了业绩压力,牛栏山 70% 以上的收入依赖餐饮即饮场景,但目前大众餐饮复苏缓慢,叠加 "禁酒令" 的持续发酵,宴席、聚餐等核心消费场景大幅减少,即便是 "低价刚需" 属性也难以支撑销量。
在肖竹青看来,社会购买力不足引发的消费降级,以及消费场景和渠道体系的多重冲击,是顺鑫农业白酒业务下滑的根本原因。若未来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没有明显改善,中低端消费品市场仍将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