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澳门江湖)
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在韩国釜山落下帷幕,约1小时40分钟的会谈,如同一颗投入国际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全球媒体海量报道。这场会晤,不仅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阶段性总结,更在国际舞台上勾勒出一幅大国博弈与合作的复杂画卷。而在这场博弈中,特朗普一系列令人意外的举动,尤其是从重提G2到主动附耳说悄悄话、公布访华计划,有网友认为,对经会见别国元首时的表现,特朗普这种“谦卑”的姿态是非常罕见的。

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在关税措施方面,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华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中方相应调整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在出口管制方面,美方暂停实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也暂停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并研究细化具体方案。关于海事与301调查,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一年,中方相应暂停反制措施一年。此外,双方还在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然而,这些共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美方并未完全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中方也未做出超出既有框架的进一步让步。在稀土问题上,中方明确表示一切将依照国内法律法规执行,必要的审批程序仍将继续,全过程监管依然严格有效。这表明,中国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已赢得显著优势,面对美方的施压,中国坚守底线,成功抵御了这一轮压力。

在此次会晤中,中方展现出了负责任大国的格局与定力。中方最高领导人明确指出,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把握好方向、驾驭好大局,确保中美关系这艘大船行稳致远。中国经济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强大韧性与广阔潜力,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这既是对中国自身实力的宣示,也是向美方传递中国市场的合作机遇。
中方进一步为中美关系指明方向,强调经贸合作应继续扮演“压舱石”和“推进器”的角色,双方应从平等、尊重与互惠的原则出发,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实现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同时,中方倡议两国共同承担国际责任,携手解决全球性难题,多办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具体而言,中方提议以明年中国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美国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为契机,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治理。

尽管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竞争对手”的定位并未改变,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也并未放弃。未来,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后续谈判仍将充满曲折与反复,在政治、安全等领域的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
然而,中国已逐步建立起一套成熟有效的应对体系,能够在复杂博弈中维护自身发展利益。展望下一阶段,中国将在谈判中继续秉持定力、保持节奏,推动美方逐步调整其自2018年以来实施的单边贸易与技术压制政策。如果美方拒绝合理让步,中方也完全有能力贯彻“打,奉陪到底”的战略意志。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中国唯有保持战略清醒、增强综合实力、凝聚全民共识,方能在复杂斗争中稳步推进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而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也将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持续上演,其走向不仅关乎两国利益,更将牵动全球战略格局的演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韩国釜山参加峰会前,特朗普在社交账号上发文,全部用大写字体宣称“G2峰会即将召开!”这一“G2”概念,并非首次出现。2009年,奥巴马曾提出G2构想,当时的背景是西方世界深陷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美国无力独自解决危机,希望中美合作共同主导世界事务。然而,中国对G2并无兴趣,只是通过大力拉动消费,客观上帮助了美国及西方。

如今,特朗普重提G2,其背后的现实考量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力不从心,试图与中国建立一个“两极世界”,转移部分责任,同时分享权力以维护其霸主地位。但这一设想违背了中国的外交原则——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追求的从来不是利用强势地位压榨他国,而是倡导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G2甩开联合国、回到个别大国统治时代的本质背道而驰。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曾强调,建立G2将是美国的历史性错误,他认为美国应团结盟友遏制中国。这反映出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的真实立场,即通过“美日印澳”四国联盟等手段遏制中国,建立“盟友供应链”。而特朗普此次抛开印度等盟友,重提G2,更多是出于现实压力下的策略性应对,而非战略方向的根本转变。

那么特朗普G2的提议能否得逞呢?要知道G2本质上是要收割全世界,搞的还是西方掠夺、剥削、强占那一套。因此G2并不可行。中国以前没有兴趣,现在也不会有兴趣。对此网友们纷纷给出答案:答案就在天安门的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