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北大医药痛失核心客户收入或减6亿   加速“去北大化”徐晰人履新半年被刑拘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07:5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黄聪

业绩不佳的北大医药(000788.SZ),公司董事长又突生变故。

10月29日晚间,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得到有关部门通知,获悉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

值得注意的是,徐晰人还是北大医药实际控制人,其担任公司董事长仅有约6个月时间。

目前,北大医药正在“去北大化”。公司表示,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北大医药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去北大化”。

而且,公司失去了核心客户。

8月12日,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进入交接收尾阶段,由于北医医药截至目前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北大医药介绍,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2025年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的风险。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北大医药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5.04%;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5.51%。

仅任董事长6个月

10月29日晚间,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得到有关部门通知,获悉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

而就在5天前,北大医药公告显示,于近日收到徐晰人的书面《授权委托书》,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故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最新公告中,北大医药表示,目前,公司已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妥善安排。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正常。

股权结构显示,徐晰人通过北大医药股东西南合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1.3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2.22%,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徐晰人担任北大医药董事长仅有约6个月时间。

个人简历显示,徐晰人1979年4月出生,现年46岁,中国国籍,硕士学历。他历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24年12月,北大医药宣布,浙商徐晰人及其旗下新优势国际入主。新优势国际以1元收购方正商业管理所持有的合成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取得北大医药控股权。同时,新方正控股、方正数码将其对合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享有的债权转让给新优势国际,新优势国际向其合计支付3300万元,受让金额约23.92亿元的目标债权。两者不可分割且互为条件。

权益变动后,新优势国际持有合成集团100%股权,鑫通焱和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为新优势国际执行事务合伙人,徐晰人持有鑫通焱和的100%股权。徐晰人成为北大医药实际控制人。

彼时,有报道显示,徐晰人控制着66家企业,其中49家处于存续状态,业务范围涵盖建筑、房地产、金融、制造业、电商等多个领域。

2025年3月,北大医药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齐子鑫的书面辞职报告。齐子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同时辞去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4月初,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选举董事徐晰人为公司董事长。7月初,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徐晰人为总裁。

“去北大化”加速

当前,北大医药正在“去北大化”。

2025年8月,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总办会经研究、评估北医医药的经营现状,认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在2025年5月与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后,自2025年6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其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事项进入交接收尾阶段。由于北医医药截至目前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北大医药介绍,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2025年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8.99%)的风险,以及自2026年起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减少约10.27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9.85%),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9.78%)的风险(以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预计)。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北医医药也正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局面。

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国际医院始终为北大医药第一大客户,北大医药对其销售额占历年年度销售总额的三成以上。

2024年,北大医药对国际医院的销售额为10.0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达到48.71%。而其对第二大客户的销售额为6888.98万元,仅占年度销售额的3.34%。

9月22日晚间,北大医药公告称,北医医药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发展需要,已正式更名为“北京新优势医药商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袁平东变更为成红,并于近日完成更名及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此前,北大医药于8月公告表示,公司分别于2022年12月、2024年12月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为明确上市公司目前的控股关系,北大医药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以逐步实现“去北大化”。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北大医药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5.04%;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5.51%。

责编:ZB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