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这个板块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超133%!产业链全解析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23:59

(来源:券研社)

今日盘中,锂电池概念股大幅异动。截至下午收盘时,鹏辉能源大中矿业天际股份常铝股份江特电机普路通涨停,天华新能涨超14%,欣旺达涨超10%,天齐锂业涨近10%,华盛锂电涨超7%。

鹏辉能源昨晚披露了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74.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977.24%。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75.81亿元,同比增长34.23%;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89.33%。鹏辉能源表示,所属行业向好,公司产品产销两旺,销售订单增加,是前三季度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

欣旺达昨晚也发布了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49亿元,同比增长1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41.51%。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435.34亿元,同比增长13.73%;净利润为14.05亿元,同比增长15.94%。

欣旺达的子公司欣旺达动力29日晚间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日前,欣旺达动力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这一重要成果的发布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欣旺达动力中央研究院院长徐中领博士在演讲中表示:“这款全固态电池不仅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更兼具长寿命和高安全性,是锂电池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据悉,作为欣旺达动力首款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实现了20Ah电芯在不到1MPa超低外加压力下循环寿命超过1200周,且通过了200°C热箱等严苛考验,展现出了超高安全性。徐中领博士强调:“这款电池的成功,源于我们在材料、设计和工艺三大领域的系统性创新。”

A股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

一、上游材料环节投资机会

1、固态电解质

赣锋锂业:全球唯一同时布局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条路线的企业,锂资源自给率超60%。自主研发Li₆PS₅Cl基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1.2×10⁻²S/cm,已建成百吨级中试线,预计2026年实现GWh级量产。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5%。

上海洗霸:LLZO氧化物电解质已实现吨级量产,良品率超98%,成本比进口低一半。已获IATF16949认证,为比亚迪固态电池独家供应商。2025年规划产能5000吨。年内涨幅达251.26%,位居固态电池概念股首位。

恩捷股份:布局硫化物电解质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大。电解质材料占固态电池成本约30%,是最具投资价值环节之一。

厦钨新能:开发Li₇La₃Zr₂O₁₂(LLZO)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0.5mS/cm(行业平均0.3mS/cm),与卫蓝新能源、蔚来汽车深度合作。2024年已实现千吨级出货,规划2025年建成万吨级产线。

东吴证券指出,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命门",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投资价值最高。建议关注全路线覆盖的赣锋锂业和技术领先的上海洗霸、厦钨新能。

2、正极材料

容百科技:全球高镍正极市占率超30%,开发Ni92型高镍材料,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改性技术,界面阻抗降低40%。已与卫蓝新能源、孚能科技等固态电池厂深度合作。

当升科技:开发双相复合超高镍正极(镍含量≥95%),循环寿命超2500次,解决固-固界面阻抗问题。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已实现吨级出货,单吨盈利比普通产品高30%。

振华新材:富锂锰基材料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行业平均1500次),已向清陶能源供应样品,预计2025年小批量量产。

中信证券认为,高镍三元和富锂锰基是固态电池正极主流方向,高镍三元通过纳米涂层解决与硫化物电解质反应问题,富锂锰基则凭借高电压平台优势适配氧化物电解质。

3、负极材料

璞泰来:硅基负极产能全球领先(1万吨/年),开发"核壳结构Si/C"材料,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超85%,已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固态电池项目供货。

赣锋锂业:布局锂金属负极,通过真空蒸镀法制备20μm超薄锂箔,厚度均匀性±1μm,循环寿命超500次。其锂金属负极已配套全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380Wh/kg。

贝特瑞:开发"聚合物+氧化物"复合电解质与硅碳负极协同方案,已应用于半固态电池。

东吴证券指出,负极材料正从石墨向硅基、锂金属演进,硅基负极适合半固态电池过渡,锂金属负极则是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跃升的关键。建议关注技术领先的璞泰来和全产业链布局的赣锋锂业。

二、中游设备环节投资机会

设备环节是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先受益的环节,单GWh投资额达传统设备的2-3倍(约4-6亿元/GWh),直接推升订单价值量和营收弹性。

先导智能:全球唯一提供固态电池全段设备(涂布-热压-封装)的厂商,市占率超70%。已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制造工艺,产品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等。已向头部车企交付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东吴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20/25亿元,对应PE分别为56/42/35倍。

利元亨:国内锂电中后段设备龙头,固态电池设备布局完善。东吴证券给予"增持"评级,认为公司已实现扭亏为盈,固态电池业务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赢合科技:锂电设备前中段龙头,在干法电极和等静压设备领域有技术积累。

中金研究指出,固态电池整线价值量由传统锂电的1-2亿元提升至2-3亿元,前、中、后段占比分别约35%/40%/25%。前中段设备价值量占比升至75-80%,干法电极、等静压等新工艺设备是核心增量,具备明确替代与重估逻辑。

三、下游应用环节投资机会

固态电池应用正从"车用为主"向"全场景渗透",除新能源汽车、储能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高价固态电池接受度高,有望率先落地。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固态电池布局领先。已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1mS/cm,凝聚态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已与多家车企合作推进装车验证。

比亚迪:计划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后大规模上车。已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300+Wh/kg。

国轩高科:发布"金石电池"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通过200℃热箱测试,支持800V高压架构,充电10分钟续航600km。

孚能科技:软包电池龙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已完成原型电池开发。

中信建投预测,到2030年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消费电子达50%,eVTOL领域达60%,市场空间巨大。

四、风险分析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如界面阻抗、锂枝晶抑制)仍存在瓶颈,技术突破进度可能低于预期;产业化进度延迟风险:车企装车时间表可能推迟,影响产业链各环节业绩释放;技术路线变更风险:目前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等多条路线并行,未来主流路线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前期投入价值受损;成本高企风险:当前固态电池成本是传统锂电池的1.5-2倍,规模化降本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商业化进程;竞争加剧风险:随着固态电池关注度提升,越来越多企业涌入,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估值风险:板块估值普遍较高(PS达10-15倍),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调。

中信证券特别提醒,固态电池安全性并非零风险,仍需解决界面稳定性和锂枝晶等问题;同时,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可能导致现有锂电设备和产线被部分淘汰,相关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