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南昌青山湖区:“幸福教育”绘就成长温暖底色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8:02

金秋的晨光洒向南昌市青山湖区的校园。在青新小学教育集团丹霞校区的一堂数学课上,希沃AI系统正悄然记录着师生互动数据,为教研提供精准依据。这充满“智慧”的场景,正是该区以“幸福教育”为笔,绘就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的生动缩影。

系统布局,夯实“幸福”根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坚实的投入。青山湖区委、区政府将教育列为“一把手”工程,真金白银的投入为“幸福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0至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达37.6亿元,年均增速超6.4%。同时,全区规划并快速推进了13个校建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以“五年开七校”的“青山湖速度”,新增学位11460个,有效应对了学龄人口增长。

“我们不仅要建新学校,更要优化存量资源。”区教体局校建办负责人吴中良介绍,面对人口变化趋势,该区科学撤并了9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推动教育资源布局从“小而散”向“精而优”转变,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

优师强教,激活“幸福”源泉

教师是“幸福教育”的关键。青山湖区通过深化“区管校聘”改革,盘活师资“存量”,做优“增量”。

“以前音体美老师是‘稀缺资源’,现在通过区里的统筹引进和配置,我们学校的专职艺术教师配齐了,孩子们的眼界更开阔了。”胡家小学校长方丽媛感慨道。近年来,该区共计补充中小学教师567名,其中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达201名,有效缓解了结构性缺员。

胡家小学依托千平百草园,首立《中医药劳动评价》国家级课题

师资配置均衡后,专业发展是关键。2025年3月,全区启动“智慧循证教研”项目,推动教研迈入数字化深水区。区教师发展中心邓徐斌演示了“121”智慧教研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一个教育‘大脑’,既能远程听课、AI评课,又能通过‘青教’智能体赋能教师备课,通过‘智学’智能体为学生规划学习路径。”在此推动下,全区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

特色培育,绘就“幸福”全景

“幸福教育”绝非千校一面。青山湖区以集团化办学和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与南昌二中、南师附小等省市名校深度合作,形成“6所省市名校合作校”。同时,大力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本区“六大教育集团”,让教育充满温度与个性。

南钢学校教育集团高中排球队在2025年江西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斩获佳绩

在青新小学教育集团,得益于“双学区”政策和“师资共享、课程共建”模式,丹霞校区学生数在三年内从不足300人增至千余人。青山湖学校教育集团构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特色共生”的集团化办学体系,通过同步教研、推进资源共享,实现京安校区学业质量协同提升。集团总校长张文龙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校区,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

青山湖区在江西省首届百县青少年跆拳道运动会中斩获团体总分一等奖

特色课程更是百花齐放。南钢学校成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已有22名队员被省内外大学特招录取,获评国家一级运动员16人,国家二级运动员26人。胡家小学依托千平百草园,融合语、数、美、劳课程,打造“行走的校本课程”,首立《中医药劳动评价》国家级课题;铁路二小开发“火车头”主题课程,融合铁路文化、科技创新与体育,斩获多项科创奖;梁万小学推动青少年足球、啦啦操人才的系统化培养与可持续发展、江安学校与省农科院合作开设“都市农耕”劳动课程、培英学校教授赣绣技艺等。教育在这里不再是冰冷的分数竞争,而是五彩斑斓的成长体验。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获得幸福。如今,“幸福” 二字已被深深镌刻在青山湖区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让这里的教育真正成为启迪智慧、滋养生命、成就梦想的沃土,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托举起温暖的希望。(完)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