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铜价持续走高,这些中国矿业巨头迎来高光时刻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1:58

(来源:环球豪源基金)

全球铜市正迎来一场供需失衡带来的价格风暴,矿业公司的利润窗口悄然开启。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近日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1000美元/吨大关。与此同时,沪铜主力合约也跟随上涨,盘中创出历史新高。

这一轮铜价飙升背后,是全球供应链中断、矿山产量下降与新能源需求增长共同驱动的结果。

在铜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对铜矿企业的关注度急剧升温,相关公司股价已出现异动。

一、铜价飙升原因

全球铜供应短缺状况日益加剧,成为推动铜价上行的核心因素。

两大矿业巨头英美资源和嘉能可的最新产量报告显示,今年前九个月铜产量分别下降9%和17%。

与此同时,LME铜库存持续下降至134575吨,为7月底以来最低水平,供应短缺压力显著。

全球主要铜矿生产中断事件频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

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矿区因安全事故大幅减产,这一“黑天鹅”事件严重冲击了全球铜供应。

此外,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公司表示,其2025年铜产量预计将处于预测区间的下端。

宏观环境改善也为铜价上涨提供了动力。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提振了风险资产表现。

同时,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改善了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与金属需求预期。

二、产业链影响

铜价上涨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影响呈现明显分化。

对于上游铜矿企业而言,高铜价直接带来了业绩提升。金田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涨幅达104.37%。北方铜业众源新材云南铜业等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均实现同比增长。

下游加工企业则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但多数企业通过“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和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

电工合金明确表示,公司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并通过购买沪铜期货实现套期保值,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铜冠铜箔也采取类似策略,公司销售产品采用“铜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并根据铜价及订单情况调整产品价格。

三、重点公司分析

1、江西铜业

作为国内铜业龙头,江西铜业在A股有色金属行业营业收入排名第一。

公司是第一量子最大股东,第一量子是一家以铜为主业的矿业公司,在全球运营6座铜矿。

当前市场普遍预测巴拿马铜矿于2026年下半年复产,该铜矿停产前年化产能已达到50万吨,盈利能力强。如果巴拿马铜矿复产,将显著增厚江西铜业利润。

从财务数据看,江西铜业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4%,表现出稳健的经营能力。

2、紫金矿业

紫金矿业在有色金属行业A股营业收入排名第二,仅次于江西铜业。公司矿产铜业务增长稳定,前三季度产量83万吨,同比增长5.1%。

虽然受到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淹井事件影响,产量环比小幅下降,但公司未来增长潜力依然可观。

紫金矿业巨龙铜矿二期工程尾矿库排洪隧道已贯通,选厂可开展清水试车,2025年底具备大料生产条件。该项目投产后将新增铜产量15-20万吨,是未来公司铜增量核心来源。

3、洛阳钼业

洛阳钼业同样是最受益于铜价上涨的企业之一。高盛研报将公司2028至2030年铜产量预测上调30%至100万吨。

预期铜价上升及钴价复苏将推动洛阳钼业2025至2026年经常性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加上2028年实现100万吨铜产量及Cangrejos金铜项目投产的预期,将驱动2028至2029年盈利增长。

四、铜价未来走势

机构对铜价未来走势保持乐观。路透调查预计,2025年铜市场将短缺12.4万吨,2026年短缺将进一步扩大至15万吨。该调查预计LME铜价2025年均价为9752美元/吨,2026年均价将达10500美元/吨,高于2024年的9143美元/吨。

供应紧张局面预计将持续。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发布半年报指出,全球精炼铜市场预计将在2026年出现15万吨的供应短缺,而此前曾预期供应过剩20.9万吨。

需求端的新动力同样不容忽视。电网升级、人工智能与新能源形成的“三重共振”,让铜跃升为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和能源安全的战略资源。

尤其是在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的铜箔需求激增,推动高端铜产品加工费触底反弹。

五、投资策略建议

在铜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可关注两条主线:

一是直接受益于铜价上涨的矿业公司,特别是那些产量增长明确、成本控制能力强的行业龙头。

二是关注高端铜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在高频高速铜箔、载体铜箔等领域有技术布局的公司。

短期来看,国信期货分析认为,当前宏观利多情绪与铜较为强劲的基本面形成共振,铜市多头情绪高涨,推动铜价继续保持强势。

但另一方面,受到铜价格不断上涨影响,铜现货市场采购情绪持续低迷,或造成铜价短期的震荡回调。

中长期而言,铜市场供应短缺问题难以迅速解决,而需求在能源转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有望持续增长,铜价中枢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铜价上涨最终会传导至企业盈利,那些拥有丰富资源储量、成本控制能力强的矿业公司将最先受益。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铜作为电气化时代的关键金属,其战略价值正日益凸显,铜的“新石油”地位正逐步成为现实。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