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好消息!
10月28日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4—2025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
发布会上
长沙县《创新“信用+调解”模式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南样本》
成功入选全国县域营商环境年度创新十大案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发布仪式长沙县这一做法
为何能入选全国十大案例
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长沙县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与营商环境优化新路径,创新性地开展了“信用+调解”应用场景建设工作。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引入专业价格认定机制,融合司法确认程序,并夯实各项保障机制,构建了一套高效、公允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这一模式目前已成功运用于民生和工程机械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在民生领域,该模式有效化解了长期存在的纠纷矛盾,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用水纠纷调解中,长沙县通过“信用+调解”成功追缴水费近700万元,调解成功率超过93%,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市场秩序。
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模式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展现出强大效能。面对长沙经开区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主机企业长期面临的涉诉二手设备处置周期长、议价难等痛点,长沙县主动出击,打响了“工程机械保卫战”,创新性地开展了涉诉工程机械定向询价工作,为核心企业快速化解与买受方的矛盾提供了公允的市场价值基准。

这一精准举措成效立显。涉诉二手工程机械的处置周期大幅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设备得以快速重新进入市场流通,有效减少了主机企业因设备长期闲置停放导致的各类贬值损失。仅2025年1月至9月,长沙县已完成181台套设备的定向询价,总价值高达1.63亿元,累计为主机企业减少损失超过1500万元。
这一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初心,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获得了市场主体的高度认可。山河智能企业品牌总监彭颖对此深有感触,她评价道,“以政府公信力为询价环节背书,以政府信用为企业信用赋能,维护企业利益,这是你们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大实事。”
公允、高效的价值认定机制,还有力地促进了二手工程机械的流通和出口,为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的产业生态。
对于模式的未来规划,长沙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调解’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中的关键一招。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将这一模式延伸至更多产业领域,同时深化与司法、金融等系统的数据联动,构建全链条的信用服务生态,让‘信用’真正成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