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硅料涨价潮叠加十五五规划,光伏产业链强势崛起,相关企业开启跨年估值修复新行情

时间:2025年10月29日 18:08

(来源:淘金ETF)

①光伏龙头ETF(159609):该ETF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指数从光伏产业上游硅料、硅片,中游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到下游电站运营、储能系统的上市公司中精选不超过50只证券,可反映行业各环节的发展动态,能降低单一环节的波动风险,成分股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等行业重要企业。

②光伏ETF基金(516180) :是平安中证光伏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收益率。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其前三大重仓股为阳光电源(持仓占比 17.58%)、隆基绿能(持仓占比 8.38%)、特变电工(持仓占比 7.31%)。

③光伏50ETF(516880) :同样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配置有场外联接基金 A(012928)与 C(012929)。其持仓涵盖光伏产业链核心企业,如隆基绿能、阳光电源、TCL 科技、通威股份等,能较好地反映光伏产业整体表现。

1. 通威股份(600438)

作为全球光伏一体化龙头,公司在多晶硅领域占据绝对优势,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规模位居全球前列。技术上深耕改良西门子法,同时布局颗粒硅工艺,2024年高纯硅料产量占全球20%以上,可满足N型TOPCon电池11N以上纯度需求。

在绿色制造方面,内蒙古包头基地实现100%绿电供应,单位电耗控制在行业领先的48千瓦时/公斤,获多项低碳认证。产业链协同上,与下游组件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规避价格波动风险。2025年第二季度虽短期承压,但随着行业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公司硅料业务盈利有望快速修复,叠加光伏电站运营业务的稳定收益,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2.爱旭股份(600732)

作为全球N型电池领军企业,公司对多晶硅的品质与供应稳定性有极高要求,是多晶硅需求端的核心代表性企业。其自主研发的N型背接触ABC电池量产效率达24.2%,对硅料杂质容忍度低,需采购9N以上高纯硅料,直接拉动高端硅料需求增长。

在产业链协同上,公司与通威、大全等多晶硅龙头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锁定核心原材料供应,2024年多晶硅采购量占全球份额超8%。同时联合硅料企业研发低氧、低碳足迹硅料,适配ABC组件技术路线,助力产品符合欧盟CBAM要求。随着2025年N型电池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对高纯多晶硅的需求将持续放量,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3.大全能源(688303)

国内多晶硅头部企业,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研发生产,2024年产能达28万吨,产品纯度稳定在9N以上,其中电子级多晶硅占比超30%。技术优势显著,自主研发的大型还原炉技术使综合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新疆石河子基地配套自备电厂与余热回收系统,年减碳量超百万吨。

市场布局上,90%以上产品供应国内主流电池企业,同时出口日韩等海外市场。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重点突破硅烷流化床连续生产技术。随着“十五五”绿电硅谷建设推进,公司依托新疆绿电资源优势,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空间巨大,盈利弹性十足。

4. 隆基绿能(601012)

全球光伏全产业链龙头,虽以组件和硅片为核心,但多晶硅业务是重要支撑,通过长期协议与自建产能保障原料供应,2024年多晶硅自供率达60%。技术端与多晶硅企业联合研发高效提纯工艺,适配其HJT电池技术需求,实现“硅料-电池-组件”性能匹配最优。

在新业态领域,率先将高效多晶硅组件应用于船舶太阳能动力系统,已完成多个货船光伏项目落地。绿色制造方面,旗下多晶硅合作基地均采用绿电生产,组件产品碳足迹处于全球最低水平。2025年随着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公司硅料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支撑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5.中国中冶(601618)

通过控股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切入多晶硅领域,成为国内重要的多晶硅和光伏硅片生产企业。洛阳中硅拥有年产5万吨多晶硅产能,产品涵盖太阳能级与电子级,其中电子级多晶硅通过SEMI标准认证,供应半导体企业。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冶金与化工技术的协同,在硅料提纯与尾气回收环节拥有多项专利,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国企背景企业,深度参与包头“绿电硅谷”建设,承接多晶硅厂房与配套设施EPC项目,既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又获得工程建设收益。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虽有波动,但多晶硅业务贡献的利润占比持续提升。

6.双良节能(600481)

从多晶硅核心设备供应商转型为全产业链玩家,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超65%,技术实力行业领先。在此基础上建成2000亩新能源光伏产业园,单晶硅片产能近100GW,同时配套多晶硅料提纯生产线,形成设备-硅料-硅片的协同体系。

在新业态布局上,推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将多晶硅生产与绿电、氢能、储能深度融合,近期斩获4.5亿元绿氢订单。其高效光伏组件采用自产A+级硅片,获PCCC碳足迹认证,畅销海外。随着设备与制造业务协同深化,公司在多晶硅产业链的话语权持续增强,成长空间广阔。

7. 特变电工(600089)

拥有“煤电-多晶硅-硅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新疆多晶硅生产基地依托自有煤矿和电厂,实现能源成本最优控制,2024年多晶硅产能达15万吨,产品纯度达9N以上。技术上采用改良西门子法,通过工艺优化使单位电耗降至46千瓦时/公斤。

下游对接自身光伏电站建设业务,形成“生产-应用”闭环,降低市场波动影响。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多晶硅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地,获海外客户长期认证。2025年受益于新疆绿电政策扶持,公司硅料生产成本进一步下行,叠加特高压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8.鄂尔多斯(600295)

依托内蒙古能源优势布局多晶硅产业,旗下硅基新材料板块拥有年产10万吨多晶硅产能,采用绿电直供模式,单位生产碳排放处于行业低位。技术上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四氯化硅全量转化,提升资源利用率。

产业链延伸方面,从多晶硅向下游硅片、电池片延伸,构建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集群。公司同时布局光伏电站运营,消化部分硅基产品,形成稳定需求端。随着包头“绿电硅谷”建设推进,公司作为区域龙头将获得政策倾斜,多晶硅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9.晶澳科技(002459)

全球光伏组件龙头,多晶硅业务虽为配套环节,但战略意义重大,通过长期协议与参股硅料企业保障供应稳定性,2024年多晶硅采购量占全球12%以上。在硅料品质把控上建立严格标准,确保适配其高效组件生产需求,提升终端产品竞争力。

技术协同上,与多晶硅企业联合开发低氧含量硅料,适配N型组件技术路线,使组件转换效率提升0.3个百分点。海外布局完善,在越南、马来西亚建有生产基地,可规避贸易壁垒,保障硅料进口与组件出口顺畅。随着行业价格企稳,公司组件出货量有望回升,带动硅料需求与采购规模扩大。

10.东方日升(300118)

国内较早布局多晶硅业务的光伏企业,通过自建与合作模式形成8万吨多晶硅产能,产品以太阳能级为主,纯度达9N,适配PERC与N型电池生产。技术上注重降本增效,采用大型还原炉与智能控制系统,生产效率提升20%。

在新业态应用上,将自产多晶硅用于便携式光伏电源、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产品,拓展应用场景。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多晶硅产品通过TÜV莱茵认证,供应欧洲、美洲客户。2025年随着行业库存去化完成,公司硅料业务盈利将逐步释放,配合组件业务复苏,业绩弹性可观。

11. 上机数控(603185)

从硅片设备龙头延伸至多晶硅领域,形成“设备-硅料-硅片”垂直布局,2024年多晶硅产能达12万吨,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工艺,产品纯度稳定在9N以上。核心优势在于设备与工艺的深度协同,可通过自主设备迭代快速优化生产流程。

在绿色生产方面,云南基地利用水电资源,单位电耗降至45千瓦时/公斤,达到行业标杆水平。与下游多家电池企业签订长单,保障硅料销路稳定。2025年随着N型硅片需求增长,公司高纯度硅料供应优势将凸显,设备与制造业务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放大。

12.新疆众和(600888)

依托新疆能源与矿产资源优势,涉足多晶硅上游工业硅领域,为多晶硅生产提供核心原材料,同时布局硅基新材料产业链。公司工业硅产能达15万吨,产品纯度高、杂质低,深受多晶硅企业青睐,长期供应通威、大全等龙头企业。

技术上开发出低能耗工业硅生产工艺,单位能耗较行业标准降低10%,获国家节能认证。随着多晶硅产能向新疆等能源富集区集中,公司作为本地原材料供应商,地理与成本优势显著。2025年随着多晶硅行业复苏,工业硅需求将同步增长,公司业绩有望稳步提升。

13.川能动力(000155)

通过参股四川永祥多晶硅切入行业,持有其20%股份,间接分享多晶硅行业增长红利。四川永祥是国内多晶硅骨干企业,2024年产能达22万吨,技术上采用改良西门子法,依托四川水电资源实现绿色生产,单位电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自身聚焦新能源发电业务,拥有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超200万千瓦,可与多晶硅业务形成“绿电-硅料”协同。作为四川本地国企,深度参与省内光伏产业链建设,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在多晶硅领域的投资。随着行业盈利改善,参股收益将持续增厚公司利润。

14.亿晶光电(600537)

具备“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布局,多晶硅产能达6万吨,产品适配自身高效组件生产需求,自供率达70%,有效控制成本波动。技术上注重产品升级,已实现10N纯度硅料量产,满足N型电池生产需求。

在市场端,公司组件产品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硅料业务随组件出口间接参与国际市场。2025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攻克硅料回收提纯技术,打造循环经济模式,既降低原材料成本,又响应绿色发展政策,成长潜力值得期待。

15.合盛硅业(603260)

国内工业硅龙头企业,工业硅产能居全球首位,为多晶硅生产提供关键原材料保障,与国内主要多晶硅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新疆、云南的能源优势,工业硅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20%,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公司正规划延伸至多晶硅领域,拟在新疆建设20万吨多晶硅项目,利用自身工业硅资源与绿电优势,打造“工业硅-多晶硅”一体化产业链。随着项目落地,公司将从多晶硅上游供应商转变为直接参与者,充分享受光伏产业发展红利,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