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披露三季度报,公告显示:前三季度亚太药业共计实现营收228,305,775.2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195,012.22元,同比大幅增长2,909.4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231,043.79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47.69%。公司经营情况稳定,业绩情况符合市场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亚太药业正式宣告了实控人拟易主的情况,药兜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邱中勋先生拟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同时,亚太药业还将向新控股股东星浩控股定向增发7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彰显了新实控人对亚太药业向创新药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绝对支持。
在“十五五”规划大力支持高技术产业的背景下,这家拥有30多年历史的老牌药企正在产业资本与创新战略的双重驱动下,老树发新枝,将迎来公司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经营情况稳定,三季度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亚太药业2025年三季度报表显示,公司维持了稳定发展态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2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33%。
从现金储备来看,截至三季度末,亚太药业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过6.1亿元,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充足,流动性资产储备雄厚,现金流在行业中继续保持良好水平。良好的现金储备为公司未来发展和资本运作提供了强大的财务韧性,在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充裕的现金意味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大的战略选择空间。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均已降为零,这主要得益于本期银行借款的归还和亚药转债的到期兑付。可以看到目前亚太药业短期偿债能力出色,没有新增借款,可谓是“轻装上阵,未来可期”。
政策东风劲吹,创新药将迎来“黄金十年”
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磅发布,为高技术产业注入强劲政策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介绍和解读中明确表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创新药产业作为生物科技与未来医疗的核心载体,将受益于这一战略布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将支持创新药与医疗器械发展,中金公司指出在生物科技领域,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是“十五五”期间可重点关注方向。西南证券认为,“十五五”期间稳外资举措有望继续加码,合作领域上也有望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创新药等新兴领域拓展。
政策红利叠加技术革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未来10年,在“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的宏伟蓝图下,中国创新药将加速从跟跑迈向领跑,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引擎!
事实上,医药生物行业特别是创新药产业一直也是政策关注的重点,政策红利已经开始转化为行业真实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IND(临床试验申请)数量达428件,同比增长35%,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授权出海)交易总额已突破200亿美元,预示着中国创新药正在获得全球认可。“未来十年看创新药”并非是一句虚话。
在这个大背景下,亚太药业布局创新药研发的战略显得尤为明智。亚太药业创新药布局颇具想象空间。公司定增资金将重点投向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和长效制剂研发平台,涵盖多个创新药管线,研发管线价值有望在政策东风中加速释放。
以溶瘤病毒药物为例,从现实来看,神经母细胞瘤、原发性肝癌、小细胞肺癌、食管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存在显著的未满足需求。权威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相关抗肿瘤生物药所布局的适应症在中国与美国的总市场容量约达1,60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还可以看到,与一般药企创新药研发不同的是,亚太药业凭借药兜科技的渠道优势,可大幅提高研发成果的商业化效率。这种“研发+商业化”的一体化布局,能够降低新药研发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产业协同赋能,现有业务仍有广阔空间
“转型不能踩着海绵过河,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当市场将目光聚焦于亚太药业的创新药布局时,市场仍有观点认为公司传统业务与创新药业务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前者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撑后者的高投入;后者则创造未来的增长极,提升公司的整体估值。新实控人邱中勋先生的医药产业资源与亚太药业传统医药制造业务形成的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也是市场期待的重点方向。
亚太药业的抗生素业务正是这样的基础。公司半年报数据显示,亚太药业共拥有114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抗生素类药品就有59个,占比超过一半。这些产品批文构成了公司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为创新研发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如注射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阿莫西林等,都是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常备药,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前茅。新实控人邱中勋先生旗下的药兜科技,未来有望通过产业协同,进一步的提升亚太药业在商业化能力和渠道覆盖上的能力。
据悉,药兜科技深耕基层医疗市场多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化营销网络。通过这一网络,亚太药业的抗生素产品可以快速触达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精准供应。可以预期,后续特别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借助新实控人旗下药兜科技的销售网络,亚太药业可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在流感高发期实现产品精准投放。这不仅有助于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也能发挥医药企业的社会价值。
目前,亚太药业正在向创新药领域坚定转型。这种“老业务保底、新业务发力”的格局,正是一个企业转型升级中最健康的状态。
市场人士认为,亚太药业有望复制“仿创结合”的成功路径,在保持传统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步向创新药企转型。
未来,随着“十五五”规划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政策逐步落地,亚太药业在创新药领域的布局也将有望步入收获期,加上公司新实控人入主后的产业赋能效益也或将逐步体现,亚太药业或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示例,有望成为传统药企转型的标杆案例。
编辑:侯宜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