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至27日,“2025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农业绿色技术产业大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主办,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农创园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以“绿色生产力与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为主题,来自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科研院所、高校、涉农企业及新闻媒体等政产学研各界代表近600人参会。

政企学研共话农业绿色发展
“此次论坛的召开将为推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平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在主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农业绿色技术标准化不仅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更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和制度变革。”同时,他强调:“标准化建设需要经历‘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的螺旋上升过程,必须坚持绿色导向性和科学规范性,才能真正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动能。”
院士专家把脉农业绿色技术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在《我国农业绿色技术发展态势》的主旨报告中,从粮食安全、产前投入、生产过程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农业绿色技术的发展现状。他表示:“我国农业绿色技术研发虽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成果转化和农技服务方面仍面临挑战。”徐明岗建议,未来应加强原创性技术研发,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并培育一批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技术人才。大会展示了五项农业绿色技术新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代表专家组宣读点评意见:“技术成果,包括天空地一体化绿色生产决策系统、水稻全程无人化绿色生产技术等,共同勾勒出一条贯穿 ‘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农业发展主线。”他强调:“这些技术不仅回应了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低碳转型的国家战略需求,也在深刻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条。”沈其荣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协同创新,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让科技创新真正扎根田野、服务农民、惠及民生。
企业代表分享绿色转型实践经验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才文分享了“绿色品种、绿色栽培、绿色订单、绿色基地”四位一体的种业振兴模式。他表示:“通过推广抗逆性强、资源利用率高的绿色品种,结合精准栽培技术,我们已在全国建立了多个绿色种植示范基地,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负荷。”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周蓉蓉则重点介绍了南京农创园在“绿色投入品”“绿智融合”“农业双碳”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成果。她表示:“我们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绿色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目前已孵化出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农业科技企业。”
标准化建设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吴文斌在会上发布了10项团体标准,涵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等多个领域。他指出:“标准是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未来我们将加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期举办了2025农业绿色科技展,集中展示了农业绿色技术、科技创新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四大板块的最新成果。
此外,大会还召开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会,审议了相关管理制度及新一届理事会负责人候选人名单。本次大会聚焦农业绿色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展示、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为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农业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和产业协同,才能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江苏经济报记者王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