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储能网)
中国储能网讯:步入9月天气转寒,但储能市场延续了火热的增长态势,项目数量、规模均十分可观,但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9月国内新增1671个新型储能备案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4.15%,新增计划投资金额961.77亿元。其中,应用项目类新增1597个,已披露新增计划投资金额899.24亿元;生产制造类新增74个,已披露新增计划投资金额62.53亿元。

9月新增25个GWh级应用项目,长时储能项目依旧亮眼
2025年9月国内新增的1597个新型储能项目中,共1119个项目披露了备案规模,总计高达58.64GW/153.22GWh,容量同比增长201.04%,环比下降2.43%。
2025年1-9月新增备案容量超过445GW/1125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47.48%。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9月,国内共新增25个GWh级储能项目,主要分布在甘肃、内蒙古、山东、湖北、河北等省份,其中甘肃和内蒙古各新增7个,黑龙江新增3个,山东、山西、河北、湖北、吉林、宁夏、陕西和新疆各1个。规模最大的是宁夏盐池北地1GW/4GWh共享储能示范电站项目。
这25个GWh级项目,包括24个磷酸铁锂储能项目,1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其中,4h及以上长时储能项目多达22个,数量占比超8成。可以看出长时储能无疑是当前储能备案市场中最为耀眼和强势的趋势之一,不仅仅是时长的简单延长,更是整个产业发展重心和战略方向的深刻转变。
表2025年9月国内新增GWh级储能备案项目

浙江广东项目数领跑,甘肃陕西容量规模领先
就区域分布数量来看,2025年9月,浙江省新增储能备案项目数量最多,达344个,占全国储能新增备案规模数量的21.53%,共计0.72GW/1.71GWh;其次是广东,新增储能备案项目数量为268个,占全国储能新增备案规模数量的16.77%,共计2.61GW/5.59GWh;排名第三的是江苏,数量为201个,占全国储能新增备案规模数量的12.58%,共计3.52GW/8.28GWh。
图2025年9月各省储能新增备案项目数量及容量

再从规模来看,甘肃省9月储能新增备案28个项目,总规模4.7GW/14.42GWh,容量规模居全国第一,占比7.65%(功率)/11.37%(容量)。山西省9月储能新增备案37个项目,总规模7.17GW/14.32GWh,容量规模居全国第二,占比11.69%(功率)/9.35%(容量)。内蒙古新增备案21个储能项目,总规模3.16GW/13.13GWh,规模居全国第三。此外,9月黑龙江、河南、山东、广西储能新增备案规模均超10GWh。
另外,江苏省用户侧储能新增备案规模依旧领先,总规模1.99GW/5.25GWh,占比超过全国用户侧储能新增备案规模的五成;排名第二的是广东省,总规模0.56GW/1.29GWh,规模占比为13.34%。

电网侧依旧扛起投资大旗,用户侧展现市场活力
2025年9月,国内电网侧储能新增293个备案项目,总规模达56.14GW/140.02GWh,占比91.47%(功率)/91.38%(容量),已披露计划投资金额达701.82亿元。
电源侧储能新增25个备案项目,总规模1.13GW/3.05GWh,占比1.85%(功率)/1.99%(容量),已披露计划投资金额37.45亿元。
用户侧工商业储能新增1021个备案项目,总规模高达3.82GW/9.64GWh,占比6.22%(功率)/6.29%(容量),已披露计划投资金额达134.34亿元。
此外,还有部分项目未披露应用场景。

整体来看,电网侧储能是当之无愧的顶梁柱,而用户侧的则是为市场增长的特殊引擎。
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初始投资单价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9月,国内新增锂电池独立/共享储能项目中,89个项目公布了有效初始投资单价(注:此处统计已去除无效报价),主要集中在0.6-2.55元/Wh,平均初始投资单价1.2505元/Wh。
其中,77.5%的锂电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初始投资单价分布在0.83-1.52元/Wh区间内。近四成的项目初始投资单价分布在0.83-1.06元/Wh区间内。

“一超多强”,磷酸铁锂主流地位稳固
从技术路线来看,2025年9月国内新型储能备案项目仍然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为主流。
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不含混合储能中磷酸铁锂电池部分)新增备案58.72GW/146.82GWh,占比95.68%(功率)/95.82%(容量)。
当月,全国共新增13个混合储能备案项目,总规模达1.88GW/3.45GWh,占比已提升至3.06%(功率)/2.25%(容量)。其中,“磷酸铁锂+飞轮储能”为6个、5个“磷酸铁锂+超级电容”、1个“磷酸铁锂+全钒液流”、1个未公开具体技术信息的混合项目。
图2025年8月储能新增备案项目技术路线分布(按容量)

9月共新增2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其中,湖北潜江零碳园区建设江汉油田配套源网荷储项目单体规模在1GWh以上。此外,9月国内还新增备案了2个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分别为:河南10MW/60MWh嵊泗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电站项目、重庆黔江160MW/800MWh锌溴液流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表2025年9月新增备案磷酸铁锂电池以外储能项目


其他磷酸铁锂储能方向亦新增了布局,包括:嘉兴石岱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嘉兴石岱重力储能建设项目、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蓉兴100MW/200MWh半固态独立储能电站项目、100MW飞轮储能调频电站项目、高州曹江100MW/400MWh固态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
长时储能规模占比超四成
2025年9月,国内新增备案储能项目中,58.64GW/152.225GWh时长明确,平均时长2.3小时。
其中,2h以下短时储能项目规模0.998GW/1.56GWh,规模占比1.7%(功率)/1.02%(容量);
2h储能项目规模40.06GW/80.14GWh,占比68.32%(功率)/52.65%(容量);
4h及以上长时储能项目规模总计16.14GW/66.27GWh,占比27.52%(功率)/43.54%(容量)。
图2025年9月储能新增备案项目时长分布(按容量)

按新增备案企业追踪,9月规模在1GWh以上,主要代表企业有12家,项目规模18.6GW/115.1GWh,规模占比18.31%(功率)/26.06%(容量)。
新增储能项目备案企业数量上,排名第一的是华京新能源科技(绍兴)有限公司和浙江交投中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数量分别为10个,对应规模容量为7.7MW/15.912MWh、1.85MW/3.91MWh;其次是中山京鼎新能源有限公司9个,对应规模容量为4.5MW/9.68MWh;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为8个,对应规模容量为56.55MW/118.19MWh。

全产业链生产制造项目
除了应用项目,2025年9月国内还新增备案了75个储能相关生产制造项目,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制造、PACK、模组、电池组装、PCS制造、热管理产品生产、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光储设备、储充设备、移动储能、储能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生产制造项目。
锂电池
2025年9月,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锂离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备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年产能为15GWh;建设内容包括:引进正负极粉体均浆系统、正极双层挤压涂布机、正极激光模切分条一体机及整线物流设备等智能化装备,实现生产线智能化、可视化、全要素协同化,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发展。
2025年9月,陕西绿色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GWh储能电池生产线项目完成备案。
项目建设内容为大容量电池生产线、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集装箱装配区和智能仓储系统,生产制造3777Ah磷酸铁锂大容量电池、3MWh与5MWh标准储能装置、3MWh移储超充车等多样化储能产品,能满足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储能电站对高安全性、大容量储能系统的多元化需求。项目规模为年产2GWh磷酸铁锂大容量电池及集装箱式储能柜。
飞轮储能
2025年9月,华驰动能(黑龙江)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电力级磁悬浮储能飞轮产业化项目完成备案。
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一期利用庆安县工业园区建设重型厂房5000平米,投资建设年产500套磁悬浮飞轮磁轴承核心部件研发制造产业项目,二期规划新建厂房10000平米,投资建设年产800兆瓦4MW/1MWh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精加工、装配、测试一体化生产线。
储能系统集成
2025年9月,13个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完成备案,4个公开了设计年产能,总计达29GWh。主要投资方有:漳州普尚新能源有限公司、惠州市华达科技有限公司、曜能海博(恭城)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兴山县君朝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金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莘县吉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为恒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浙江新跃电气有限公司、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表2025年9月储能系统集成产线新增备案项目


储能PACK
2025年9月,2个PACK储能项目新增备案:
湖北天衍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储能PACK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1.5亿元人民币,收购锂电池产业用4号厂房(38537.93平方米),投入5000万元新上储能PACK生产线4条。
埃普斯隆新能源技术(浙江)有限公司混合动力电池包和小型储能电池包项目
该项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3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万元,改造生产车间、原料及成品库等建筑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购置自动线、试制线两条生产线,形成年产10万套HEV混合动力电池包和小型储能电池包产品的生产能力。
钠离子电池储能
2025年9月,陕西欧恩钠芯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集成数智一体化生产基地备案通过。计划项目建成后,年产3GWh钠离子电池,固定资产投资约9亿元,年产值约18亿元,综合税收约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超级电容器储能
2025年9月,浙江东阳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超级电容器项目完成备案,该项目计划投资1.69亿元,项目建成后,项目建成后形成年/900万只焊柱型双电层电容器、100万只螺柱型双电层电容器、100万只锂离子超级电容器的生产能力,且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4600万元,新增利税9500万元。
一审:刘亚珍
二审:裴丽娟
三审:潘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