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营收激增41%,海外布局提速!北斗星通(002151)芯片自主+全球一张网,助力中国北斗出海破局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8:08

(来源:淘金ETF)

一、业绩报亮点解读(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①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核心业务占比提升

2025年第三季度,北斗星通实现营业总收入15.1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27.2亿元,较上年同期呈现结构性改善。其中芯片及数据服务作为核心增长极,收入占比已提升至58%,较2024年增加12个百分点,成为驱动营收的核心动力。高精度芯片业务表现尤为突出,UM980、UM982等核心模块在智能驾驶、精准农业领域的出货量同比增长45%,支撑板块收入稳步增长。

② 盈利能力触底回升,毛利率保持高位

历经前期技术投入期后,公司盈利水平逐步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37%,较一季度提升4.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彰显核心产品的竞争优势与定价能力。其中车规级芯片毛利率突破42%,云服务业务因规模化效应显现,毛利率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至31%,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③ 全球化业务取得突破,海外收入快速增长

2025年以来,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亮点。欧洲地区凭借NRTK服务落地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80%,该服务已覆盖欧洲12国40余个城市,累计测试里程超30万公里,并率先在割草机器人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前三季度海外整体收入占比已达22%,较2024年全年提升7个百分点,全球化布局成效初显。

④ 研发转化效率提升,资产结构更趋健康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总计达65.63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17%,较年初下降4.2个百分点,财务结构持续优化。研发投入强度维持在18%的行业高位,新增专利授权62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8%,核心技术转化效率同比提升25%,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二、多极驱动打开增长新引擎

① 全球高精度云服务:打开增长天花板

TruePoint云服务平台已形成完整产品矩阵,包括NRTK、PPP-RTK等高精度服务及LITE等低功耗服务,2025年国内商用客户突破800家。欧洲市场方面,NRTK服务已实现规模化落地,2026年计划拓展至东南亚、北美市场,目标建成全球一张网"。预计到2027年,云服务收入占比将从当前的12%提升至25%,成为第一增长曲线

② 车规级芯片与智能驾驶:抢占高附加值市场

车规级业务进入放量期,已获得多家头部车企定点,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1200万颗,收入同比增长60%。正在研发的车载功能安全芯片,适配L4级智能驾驶需求,预计2027年量产,将切入日韩汽车电子市场,单颗芯片价值量超500元,较现有产品提升4倍以上 。同时布局车载组合导航系统,打造"定位+感知"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③ 通导一体化与低空经济:开拓增量蓝海

与中移芯昇、中科云腾联合开发的通导一体化方案,2025年已启动电动自行车换电、无人设备等场景试点,预计2026年规模化商用,市场规模超50亿元。在低空经济领域,针对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的定位方案已实现突破,割草机器人领域出货量同比增长200%,无人机领域获得国家弹性PNT技术攻关项目支持 。该业务板块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0%。

④ 低成本芯片与全球化扩张:实现规模突破

计划2026年量产新一代低成本高精度芯片,通过工艺优化与规模化生产,成本较欧美厂商低15%-20%,将快速抢占全球中低端市场。全球化战略明确,目标5-8年内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50%,重点攻坚欧洲工业应用与日韩汽车电子市场。目前已在欧洲实现割草机器人、测量测绘等场景突破,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三年最大增长极。

三、多维赛道协同赋能

①  北斗导航+自主可控

作为北斗产业核心龙头企业,公司已形成从芯片到云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旗下UCD9810、UCD6580A等系列芯片通过单北斗认证,支持北斗系统独立定位,在高精度定位领域实现100%自主可控 。依托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全面建成的红利,深度参与国家综合PNT体系建设,在军用、民用领域均实现规模化应用。

② 云芯一体+数字底座

创新性提出"智能位置数字底座"(iLDB®)战略,构建由定位算法、芯片/模组、天线和数据服务组成的完整体系,实现"一体化设计、供应、保障"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通过云服务与芯片的深度协同,使终端设备定位功耗降低70%,定位响应速度提升3倍,技术优势显著。

③ 智能驾驶+车规级芯片

车规级业务加速突破,UM620N、UM670等系列模块已获得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等主流车企定点 。正在研发的车载功能安全芯片预计2027年量产,将适配L4级智能驾驶需求,切入高附加值汽车电子市场。目前车规级产品收入占比已达35%,成为第一大应用领域。

④ 低空经济+通导融合

精准布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低空经济场景,推出专用定位芯片与云服务一体化方案。在表演无人机领域实现厘米级定位组网,在行业无人机领域完成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场景适配。与中移芯昇、中科云腾联合开发通导一体化方案,2025年已启动试点,赋能低空无人设备的定位与通信协同需求。

⑤ 全球化服务+生态协同

加速推进TruePoint全球高精度云服务平台建设,2025年实现欧洲PPP-RTK服务商用,2026年将完成全球覆盖。通过"生态合作启动仪式"链接智能驾驶、无人机、智能农机等6大领域近200家伙伴,构建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强化行业话语权。

四、全球化市场打开增量空间

① 高精度定位:从专业领域到大众消费的渗透

高精度定位(厘米级、分米级)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在精准农业领域,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普及率已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35%,带动高精度芯片模组需求激增,公司相关产品市占率超40% 。消费领域中,智能穿戴设备对低功耗双频芯片需求旺盛,CC02系列超低功耗芯片凭借工艺优势占据国内30%以上市场份额。

② 智能驾驶:车规级定位成为核心刚需

随着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50%,车规级高精度定位成为标配。单车定位模块价值量从传统导航的50元提升至智能驾驶的300-800元,市场空间快速扩容。2025年国内车规级GNSS模块市场规模达120亿元,公司凭借"芯片+天线+算法"的综合优势,已进入多家头部车企供应链,预计全年出货量突破1500万颗 。

③ 物联网:通导融合催生新增量

物联网设备的"时空感知"需求催生通导一体化新赛道,预计2025年全球相关市场规模达800亿元。在共享出行领域,哈啰等头部企业已规模化应用北斗双频芯片,通过厘米级定位优化车辆调度效率,单平台年节省运维成本超2000万元 。在电动自行车、物流追踪等场景,低功耗定位芯片需求年增长率超60%,成为新的需求蓝海。

④ 全球化:海外市场存在巨大补涨空间

欧美市场在工业测量、精准农业等领域对高精度定位需求成熟,但本土厂商价格居高不下。公司推出的低成本高精度芯片计划2026年量产,目标以低于欧美厂商15%-20%的价格优势抢占市场。日韩汽车电子市场年规模超500亿美元,公司通过本地化分支机构建设,已启动车规级产品认证,有望实现突破。

五、生态绑定与全球服务构筑护城河

① 全栈技术布局构建技术壁垒

历经16年芯片研发积累,形成从射频基带芯片到定位算法的全栈技术能力。在芯片领域,自主研发NebulasⅣ UC9810等全系统全频点芯片,性能比肩国际一流水平;在算法领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NRTK、PPP-RTK核心技术,复杂场景定位可用率达99.8%,优于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天线业务具备从基础材料到天线总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高精度天线市占率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

② 云芯一体模式形成差异化优势

独创的"云+芯+天线"一体化模式,实现供给侧闭环。通过芯片与云服务的协同优化,推出TruePoint | LITE校正服务,创新性解决低功耗高精度定位难题,使终端功耗降低60%以上 。该模式还实现了从基准站到终端的全链路责任统一,故障排查效率提升80%,显著增强客户粘性。2025年推出的欧洲NRTK服务,凭借云芯一体优势实现SLA优于99.9%的高可用保障,快速打开海外市场。

③ 深度绑定行业头部客户的生态优势

在国内市场,已与比亚迪、奇瑞等车企,哈啰等共享出行平台,以及多家农业机械厂商建立深度合作,核心客户复购率超85% 。在海外市场,通过与全球知名割草机器人厂商达成规模化合作,快速实现技术落地。同时联合近200家生态伙伴发布高质量供应倡议,构建起"技术-产品-应用"的良性循环生态。

④ 全球化服务能力的先发优势

率先构建全球高精度服务网络,TruePoint平台已实现中国区全覆盖,并完成欧洲12国布局,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企业 。整合加拿大Rx Networks技术后,进一步强化全球星历服务能力,可提供全天候、全场景的厘米级定位服务。在德国、日本设立的分支机构,实现本地化研发与技术支持,响应速度提升至24小时内。

六、分层运营+全球网络深化客户价值

① 从产品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改变传统单一产品销售模式,针对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智能驾驶领域,为车企提供"芯片+天线+算法+云服务"的全栈方案,不仅供应UM670等车规级模块,还通过TruePoint平台提供实时定位增强服务,单车价值量提升3倍以上 。在精准农业领域,推出"芯片模组+农机改装+数据服务"一体化套餐,已服务超200家农业合作社。

② 分层客户体系的精细化运营

构建"头部客户攻坚+中小客户赋能"的分层体系。针对比亚迪、哈啰等头部客户,成立专项服务团队,提供从需求调研到售后保障的全流程服务,2025年新增头部客户合作项目18个 。针对中小客户,推出标准化解决方案与SDK工具包,降低接入门槛,目前已服务超5000家中小企业客户,形成规模效应。

③ 全球化客户服务网络建设

加速海外客户服务体系布局,在欧洲设立客户支持中心,配备20名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本地化服务响应。针对日韩市场,组建懂日语、韩语的专项团队,推进车规级产品认证与客户拓展。建立全球客户管理系统,实现客户需求实时同步与快速响应,海外客户满意度达92%,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

④ 生态化客户合作模式创新

通过生态合作伙伴大会链接上下游资源,与6大行业的客户代表启动生态合作,形成"共同研发、联合推广、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例如与哈啰的合作从单一芯片供应升级为"北斗定位+共享出行"的联合创新,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定位解决方案,实现技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七、供应链与资金人才双向护航

① 技术研发:持续高强度投入筑牢根基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15%以上,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亿元,占营收比重18%。拥有和芯星通、芯与物等专业研发子公司,研发团队超1200人,其中博士及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达15%。在全球设有4个研发中心,形成"北京总部+海外分支"的研发体系,确保技术与国际同步迭代 。截至2025年三季度,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超1200项,其中核心技术专利占比达70%。

② 政策环境:多重国家战略保驾护航

作为北斗产业核心企业,深度受益于"北斗+"行动计划,在军民融合、智慧城市等领域获得政策倾斜。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通导一体化方案入选工信部试点项目,获得专项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海外北斗应用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全球化布局获得政策层面协同支持。同时参与国家综合PNT体系标准制定,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③ 供应链体系:自主可控与协同保障并重

建立起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关键环节国产化率超90%。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发布"高质量供应联合倡议",建立战略储备与协同生产机制,保障芯片、天线等核心产品的稳定供应 。在车规级产品领域,已通过IATF16949认证,建成车规级生产线,产能达2000万颗/年,可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④ 资金与人才:支撑长期战略落地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7.69%,货币资金达18.3亿元,财务状况健康,为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提供资金保障。实施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覆盖超300名核心技术与管理人才,留存率保持在95%以上。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持续储备高端技术人才。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