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通过聚焦主业、开拓市场及持续研发投入,超卓航科(688237.SH)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亮眼。
近日,超卓航科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86万元,同比增长45.57%。面对航空航天产业周期波动与新业务拓展期的双重挑战,超卓航科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强化技术创新,实现了稳中向好的经营表现。
研发投入是超卓航科保持技术领先的重要保障。财报披露,前三季度,超卓航科研发投入达2137.34万元,同比增长19.12%。
业绩回暖营收增长21.62%
报告显示,超卓航科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净利润总额达到约792.68万元,同比增长66.05%;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76.86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5.57%。
超卓航科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涵盖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公司上半年受飞机维修周期、客户业务周期及关税等因素影响,利润总额曾出现下滑。然而,公司积极应对挑战,三季度业绩实现强势反弹。
进入第三季度,超卓航科单季营业收入达到约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2%。单季度的强劲增长有效地对冲了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因研发投入加大、业务周期性波动及财务费用增加所面临的压力。
超卓航科表示,第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业务订单恢复和销售费用下降。第三季度,公司加快了航空航天零部件及耗材增材制造业务的市场布局,毛利贡献增加。同时,超卓航科持续推进精益管理与费用控制,使销售费用同比减少,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重视创新研发投入增近两成
2025年以来,超卓航科持续加大在航空航天增材制造、精密设备及零件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力度。前三季度,超卓航科研发投入达2137.34万元,同比增长19.1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9%。
研发的持续投入不仅增强了超卓航科的技术壁垒,也为其在航空维修、精密制造等高端制造环节构建了竞争优势。报告显示,公司在研的多项关键技术项目正进入产业化阶段,有望在未来为业绩增长提供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由超卓航科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激光辅助固相增减材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已于2025年正式启动。该项目联合了浙江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旨在突破传统增材制造技术瓶颈,为我国航天飞行器、高铁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自主创新的“中国方案”。
截至报告期末,超卓航科总资产15.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10亿元,资产负债率保持在23.7%的低位水平,显示出稳健的财务结构。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