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4000点冲关留悬念
10月27日,A股市场向4000点整数关口发起数次冲击,上演了一场引人瞩目的“闯关”大戏。最终上证指数以3996.94点收盘,距突破仅一步之遥,为后市留下悬念。
虽然冲关未果,但当日市场成交额放量升至2.36万亿元,新易盛(300502.SZ)等73只个股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表面繁荣之下,资金暗流涌动。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9亿元,行业间流向分化剧烈,电子、通信获大幅流入,而电力设备则遭集中抛售。
市场为何在关键点位前“临门止步”?又有哪些因素将左右后续突破?
对于本轮行情中期核心驱动力,永赢基金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主要来自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达到空前高度,这一背景下股市赚钱效应带动微观流动性持续入场,以及市场热点板块轮动活跃等方面。短期来看,市场仍具备多项积极支撑。
当前,三季报披露高峰期来临,业绩确定性正成为破解冲关悬念的重要线索。“未来支撑市场的核心因素就是,在中国制造优势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推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当前正在看到这种积极变化。”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称。
4000点“一步之遥”
10月27日,A股市场呈现高开走强态势,三大指数早盘涨幅均超1%,午后转入高位震荡格局。其中,上证指数向4000点整数关口发起冲击,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续创十年新高,但距离突破这一关键心理关口还差“临门一脚”。
截至当日收盘,主要指数全线收涨,市场量能显著放大。上证指数单日上涨1.18%,最终定格在3996.94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51%、1.98%。同时,资金面表现活跃,半日成交额已经突破1.5万亿元,全天成交额达2.3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49.72亿元。
整体而言,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两市个股涨多跌少。Wind数据显示,10月27日有3361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新易盛、中际旭创(300308.SZ)等73只个股的收盘价创历史新高。板块层面呈现结构性强势,存储器、消费电子、光模块(CPO)等概念涨势领先,成为推升指数的重要动力。
或受相关板块影响,当日业绩居前的股票型ETF大多也是跟踪通信、半导体、电子、科技等相关指数的产品。如华夏和银华基金旗下的中证5G通信主题ETF单日涨幅均超过5%,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华宝中证电子50ETF等25只ETF上涨超过3%。
在市场整体回暖的同时,资金面的分歧也同步加大。数据显示,当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流入额及流出额分别达到8776.68亿元、8852.58亿元,流入流出规模较前一交易日均增长超2成;全天净流出额增加至75.9亿元。
行业资金流向的分化特征更为显著。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电子、通信等板块获主力资金重点布局,净流入金额分别为38.66亿元、22.5亿元。同时,21个行业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其中电力设备板块遭大幅抛售,净流出额高达46.58亿元。
当日,有近百只(97)股票获得超过1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例如胜宏科技(300476.SZ)以9.47亿元的净流入额居首,且已连续三日获资金流入,成交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两成。此外,恒宝股份(维权)、安泰科技、东山精密、新易盛等个股净流入额也均超过6亿元,成交同步放大。
背后有何动力?
对于当日市场表现,永赢基金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市场接近4000点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上周末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初步共识,外部不确定性显著缓解,提振整体风险偏好;二是国内政策面释放清晰信号。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十五五”规划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将政策导向从“总量扩张”转向“质量优化”,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与实体经济发展三大主线。“这一战略定调直接强化了科技与绿色板块的投资逻辑,AI算力、半导体、储能等领域与当前市场热点高度契合,主题投资机会不断强化”。
恒生前海基金经理龙江伟对第一财经表示,受上周末中美经贸磋商预期向好的信息刺激,10月27日市场表现强势,算力、半导体等成长方向集体大涨。短期维度来看,市场风格可能适度做一些平衡,回归性价比和景气度。长期维度来看,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有望走出修复行情。
事实上,10月以来A股在3900点附近震荡上行的态势,已让市场对突破4000点的期待升温。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关键整数关口通常难以一次性突破,筹码盈利了结压力与市场情绪波动往往会引发阶段性震荡调整,但从当前基本面与资金面趋势看,后续突破4000点仍有一定可能性。
“上证指数站上4000点需‘盈利+资金’双轮驱动。”招商基金市场支持与管理部首席财富顾问黄亮分析称,当前市场环境下,建议关注那些动态估值合理,未来业绩存在改善具备安全边际的方向,同时做好预期风险管理。
另有机构人士提示高位风险。华北一位权益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算力等热门行业在三季报的催化之下,有可能带动整个市场升温,推动指数阶段性快速上行至4000点及以上。但此时需要注意高位波动风险,部分获利盘兑现意愿可能增强。
哪些信号值得关注?
当前,市场正处于三季报披露高峰期,业绩表现与机构调研动向成为判断后续行情的重要参考。10月以来,科技、创新药等前期热门赛道经历回调后逐步修复,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机构也加快调研步伐布局四季度机会。
据第一财经统计,在9月26日至10月26日的15个交易日中,有865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合计被调研991次。第一财经梳理数据后发现,以申万行业一级分类为基准,机械设备、电子、电力设备以及医药生物等板块仍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方向。
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是最受机构青睐的行业,近一个月均有上百家公司受到机构关注。其中,前者有106家上市公司被调研了132次,后者则有64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112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板块也同样有超过70家公司被调研。
受季报披露窗口期影响,机构调研内容多围绕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四季度及明年业绩展望展开。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309家上市公司披露最新三季报,其中有221家在最近一个月迎来各路机构登门。在这之中,有189家公司在三季度实现盈利,比例超过85%。
“目前已披露公司大多数都实现业绩增长,表明先行披露的企业整体质量较高。”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对第一财经表示,挖掘三季报机遇,可关注已披露的景气行业,同时要参考盈利预测上调方向。
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表示,最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中长期业绩的展望,目前看是值得乐观的,尤其是大量的中游制造类公司,从“十五五”规划纲要中看,政策对高端制造领域的支持将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改善的确定性。
从具体方向上,龙江伟认为,仍然看好科技成长的结构性机会。接下来AI领域或即将迎来重磅大模型的升级迭代,有望为行业带来催化。同时,考虑到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推进,建议密切关注内需相关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
前述永赢基金人士也表示,科技龙头公司三季度财报即将密集披露,业绩若能兑现,将进一步夯实科技主线板块的投资逻辑,强化赚钱效应并吸引增量资金。中长期来看,在政策路径清晰、流动性预期改善、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市场继续向上的基础依然坚实。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结合三季报情况来优化持仓结构?汪立建议,对估值过高且业绩不及预期的标的适当减持,增持估值合理、业绩稳健的品种,尤其是三季报中业绩增长且超预期的行业龙头。同时,建议投资者应建立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持仓结构,避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